一种农业害虫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62496发布日期:2020-08-25 18:4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害虫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农业害虫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害虫诱捕器是利用性信息素诱捕防治害虫的方法称为诱杀法或诱捕法,诱杀法是利用性信息素诱捕防治害虫的方法称为诱杀法或诱捕法,具体方法是在田间设置一定量的诱捕器,用以大量诱杀成虫,降低成虫的自然交配率,从而达到减少次代幼虫的虫口密度、保护农作物免受危害的目的,例如申请号为201720921286.6的专利,包括底座、紫外灯、筒身、防滑层和连接管,该专利虽然能够进行诱捕,但是不能彻底的对害虫进行除杀,不便于对内部的清理,实用性能差,不利于推广。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害虫诱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害虫诱捕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一侧设置有l型墙板,所述l型墙板固定在装置本体三侧内壁上,所述l型墙板内留有通孔,所述通孔底部至所述装置本体另一侧内壁设置有电网,所述电网呈倾斜放置,所述l型墙板底部与所述装置本体另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一侧设置有灯泡,所述装置本体底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呈倾斜放置,所述装置本体外靠近所述滑板底端连通有害虫收集口,所述害虫收集口上设置有插板,所述装置本体内靠近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套有轴承套,所述轴承套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在所述装置本体顶部内壁上,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另一端面上一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套有连动杆。

进一步的,所述连动杆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端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u”型。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底端通过设置的转轴与所述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滑动板的另一端通入到所述l型墙板内,并通过通孔处。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顶部两侧分别设置为透明玻璃,所述透明玻璃的一侧设置有诱虫口。

进一步的,所述诱虫口的一端连接有诱虫斗,所述诱虫斗的另一端通入到所述装置本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诱虫斗的另一端罩有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的电机、输出轴、转盘、连动杆、连接件、滑动板、通孔和倾斜的电网,电网上电死的害虫滑至通孔处,并通过滑动板上下滑动使害虫间歇性从通孔掉落到滑板上,不会造成害虫堆积,也不会让害虫没被电死就直接从通孔飞出,实用性高;

(2)通过设置的透明玻璃、诱虫口、诱虫斗、帆布和灯泡,便于诱导害虫从诱虫口进入,同时害虫从帆布进入容易,而帆布不容易翻动,逃出则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农业害虫诱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农业害虫诱捕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装置本体;2、l型墙板;3、通孔;4、固定板;5、电机;6、输出轴;7、轴承套;8、连接杆;9、转盘;10、固定杆;11、连动杆;12、转轴;13、连接件;14、滑动板;15、电网;16、支撑板;17、灯泡;18、滑板;19、害虫收集口;20、插板;21、透明玻璃;22、诱虫口;23、诱虫斗;24、帆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农业害虫诱捕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内一侧设置有l型墙板2,所述l型墙板2固定在装置本体1三侧内壁上,所述l型墙板2内留有通孔3,所述通孔3底部至所述装置本体1另一侧内壁设置有电网15,所述电网15呈倾斜放置,所述l型墙板2底部与所述装置本体1另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上一侧设置有灯泡17,所述装置本体1底部设置有滑板18,所述滑板18呈倾斜放置,所述装置本体1外靠近所述滑板18底端连通有害虫收集口19,所述害虫收集口19上设置有插板20,所述装置本体1内靠近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一侧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轴6,所述输出轴6上套有轴承套7,所述轴承套7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杆8,设置的轴承套7和连接杆8起到连接稳固的作用;所述连接杆8的顶部固定在所述装置本体1顶部内壁上,所述输出轴6的另一端连接有转盘9,所述转盘9的另一端面上一侧设置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上套有连动杆11。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所述连动杆11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板14,所述滑动板14的一端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有连接件13,所述连接件13为“u”型,所述固定杆10底端通过设置的转轴12与所述连接件13活动连接,所述滑动板14的另一端通入到所述l型墙板2内,并通过通孔3处,所述装置本体1顶部两侧分别设置为透明玻璃21,所述透明玻璃21的一侧设置有诱虫口22,所述诱虫口22的一端连接有诱虫斗23,所述诱虫斗23的另一端通入到所述装置本体1内,所述诱虫斗23的另一端罩有帆布24,设置的透明玻璃21、诱虫口22、诱虫斗23、帆布24和灯泡17,便于诱导害虫从诱虫口22进入,同时害虫从帆布24进入容易,而帆布24不容易翻动,逃出则难。

在具体应用时,电网15和灯泡17通电,诱导害虫从诱虫口22进入,害虫进入装置本体1内爬向或飞向灯泡17发亮处,而接触电网15时则被电死,由于电网15呈倾斜设置,电死的害虫滑至电网15底端,此时启动电机5,电机5控制输出轴6、转盘9和固定杆10同步转动,固定杆10转动带动连动杆11、转轴12、连接件13、滑动板14上下移动,使害虫间歇性从通孔18掉落到滑板18上,不会造成害虫堆积,也不会让害虫没被电死就直接从通孔18飞出,定期拔出插板20,从害虫收集口19处收集并清理害虫。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农业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内一侧设置有l型墙板(2),所述l型墙板(2)固定在装置本体(1)三侧内壁上,所述l型墙板(2)内留有通孔(3),所述通孔(3)底部至所述装置本体(1)另一侧内壁设置有电网(15),所述电网(15)呈倾斜放置,所述l型墙板(2)底部与所述装置本体(1)另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上一侧设置有灯泡(17),所述装置本体(1)底部设置有滑板(18),所述滑板(18)呈倾斜放置,所述装置本体(1)外靠近所述滑板(18)底端连通有害虫收集口(19),所述害虫收集口(19)上设置有插板(20),所述装置本体(1)内靠近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一侧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轴(6),所述输出轴(6)上套有轴承套(7),所述轴承套(7)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顶部固定在所述装置本体(1)顶部内壁上,所述输出轴(6)的另一端连接有转盘(9),所述转盘(9)的另一端面上一侧设置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上套有连动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杆(11)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板(14),所述滑动板(14)的一端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有连接件(13),所述连接件(13)为“u”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业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杆(10)底端通过设置的转轴(12)与所述连接件(13)活动连接,所述滑动板(14)的另一端通入到l型墙板(2)内,并通过通孔(3)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顶部两侧分别设置为透明玻璃(21),所述透明玻璃(21)的一侧设置有诱虫口(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农业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口(22)的一端连接有诱虫斗(23),所述诱虫斗(23)的另一端通入到所述装置本体(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农业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斗(23)的另一端罩有帆布(2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业害虫诱捕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一侧设置有L型墙板,L型墙板固定在装置本体三侧内壁上,L型墙板内留有通孔,通孔底部至装置本体另一侧内壁设置有电网,L型墙板底部与装置本体另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一侧设置有灯泡,装置本体底部设置有滑板,滑板呈倾斜放置,装置本体外靠近滑板底端连通有害虫收集口,害虫收集口上设置有插板,装置本体内靠近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轴,连接杆的顶部固定在装置本体顶部内壁上,输出轴的另一端连接有转盘。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会造成害虫堆积,也不会让害虫没被电死就直接从通孔飞出,实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徐红举;张起源;黄思淇;张弘扬;孟美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起源
技术研发日:2019.12.06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