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鱼池供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99368发布日期:2021-05-04 09:55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鱼池供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供氧,具体涉及一种室内鱼池供氧装置,属于室内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兴室内水产养殖中,有一种建造大水池养鱼的方式,其供氧措施采用的是传统的将增氧头(多孔部件)放置在水池内向水体直接通气增氧。由于增氧头放置在水池内后不动,这就造成以下两大弊端:一是增氧区域仅限于附近水体,为了使较远区域的水体获得增氧效果,不得不采用多点放置的方式加以解决,这增加了水内设备的投入;二是增氧头附近水体出现溶氧饱和,后续通入的空气利用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现有定点式增氧装置水内设备投入大而增氧效率低下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室内鱼池供氧装置,包括供气管路,还包括转心组件、旋臂组件和反冲增氧头,旋臂组件包括水平旋臂和悬臂,反冲增氧头后端有向后喷射气流的射流孔,转心组件位于鱼池中央,水平旋臂安装在转心组件上,能够水平旋转,悬臂上端固定在水平旋臂下方,反冲增氧头安装在悬臂下端,供气管路从鱼池外引入鱼池内,经转心组件再沿旋臂组件至反冲增氧头后与反冲增氧头接通。

进一步地,所述转心组件包括管轴、轴承和配气套筒,所述管轴的下端固定在鱼池池底,配气套筒套在管轴外的中上部,轴承安装在管轴的上端与配气套筒的上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配气套筒上端设有密封盖,配气套筒下端与管轴之间设有发泡圈;在密封盖与发泡圈之间的配气套筒内形成配气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管轴具有下端封堵的管孔,管轴下部的管壁上开有入气孔,管轴位于发泡圈与轴承之间的管壁上开有出气孔;所述配气套筒位于发泡圈与轴承之间的管壁上设支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供气管路包括入池管路、配气管路和支气管路,入池管路具有入池管,支气管路具有支气管,配气管路包括所述的入气孔、管孔、出气孔、配气空腔和支气孔,入池管与入气孔接通,支气管与支气孔接通。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旋臂有两个,呈直线对称安装在配气套筒的两侧,所述悬臂有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水平旋臂的端部,所述安装在两个悬臂下端的反冲增氧头贴近圆形鱼池的池壁。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旋臂位于鱼池的水面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水内设备投入少,增氧范围大且溶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一种室内鱼池供氧装置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另一局部示意图;

图4为反冲增氧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鱼池;2、反冲增氧头;21、射流孔;3、水平旋臂;4、悬臂;5、管轴;51、管孔;52、入气孔;53、出气孔;6、轴承;7、配气套筒;71、配气空腔;72、密封盖;73、发泡圈;74、支气孔;8、入池管;9、支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室内鱼池供氧装置,包括供气管路,还包括转心组件、旋臂组件和反冲增氧头2,所述的鱼池1是圆形的。旋臂组件包括水平旋臂3和悬臂4,反冲增氧头2后端有向后喷射气流的射流孔21,转心组件位于鱼池中央,水平旋臂3安装在转心组件上,能够水平旋转,悬臂4上端固定在水平旋臂3下方,反冲增氧头2安装在悬臂4下端,供气管路从鱼池外引入鱼池内,经转心组件再沿旋臂组件至反冲增氧头2后与反冲增氧头2接通。其工作原理是,鱼池外的气泵不断向供气管路压入空气,反冲增氧头2利用获得的具有较高气压的气体经后部的射流孔21向后面对水体喷射气流,并在水中形成增氧气泡,给鱼池增氧。同时,反冲增氧头2获得向前的反冲力,使反冲增氧头2在水中向前运行,由于受转心组件和旋臂组件约束,反冲增氧头2在圆形鱼池中不断作绕池心的环形运行。这样,1—2个反冲增氧头2就能满足直径4米左右鱼池(除池中心区域外)约80%水体的供氧。而且,由于反冲增氧头2在向后喷发气流形成增氧气泡时在不断改变所处位置,因而不会像固定位置的增氧头那样总是在一固定区域增氧形成局部溶氧饱和,使后续增氧气泡的溶氧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形成更多气泡,所述的射流孔21可做数量多,孔径小且间隔较大的设计。

下面是进一步的改进。

如图1所示,转心组件包括管轴5、轴承6和配气套筒7,管轴5的下端固定在鱼池池底,配气套筒7套在管轴5外的中上部,轴承6安装在管轴5的上端与配气套筒7的上端之间。管轴5、轴承6显然是为了使旋臂组件能够绕管轴5转动,所述配气套筒7是为了后续要做成分配气流的配气空腔71

如图2、3所示,配气套筒7上端设有密封盖72,配气套筒7下端与管轴5之间设有发泡圈73;在密封盖72与发泡圈73之间的配气套筒7内形成配气空腔71。

管轴5具有下端封堵的管孔51,管轴5下部的管壁上开有入气孔52,管轴5位于发泡圈73与轴承6之间的管壁上开有出气孔53;所述配气套筒7位于发泡圈73与轴承6之间的管壁上设支气孔74。

上述围绕转心组件的设置,不仅是要解决旋臂组件能够安装和运转的问题,还要解决后续供气管路的气道衔接和气流分配的问题。

如图1、2、3所示,供气管路包括入池管路、配气管路和支气管路,入池管路具有入池管8,支气管路具有支气管9,配气管路包括所述的入气孔52、管孔51、出气孔53、配气空腔71和支气孔74。入池管8与入气孔52接通,从鱼池外压入的气流进入管孔51,再经出气孔53进入配气空腔71。支气管9与支气孔74接通,进入进入配气空腔71的气流经支气孔74进入支气管9,进入支气管9的气流被输送到反冲增氧头2。

上述设置中的发泡圈73,其材料可优选多孔的水泡石,是为了解决鱼池中心区域的增氧问题。发泡圈73的外周面与配气套筒7的内周面接触并固定,且发泡圈73是要与配气套筒7一起不断旋转的,因而发泡圈73的内圈与管轴5的外周面之间是有微小间隙的,配气空腔71中具有一定压力的部分气体会从之一间隙喷出而形成增氧气泡,这正好有助于鱼池中心区域的增氧。

水平旋臂3有两个,呈直线对称安装在配气套筒7的两侧,所述悬臂4有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水平旋臂3的端部,所述安装在两个悬臂4下端的反冲增氧头2贴近圆形鱼池1的池壁。也就是,反冲增氧头2也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悬臂4下端。两个反冲增氧头2同为顺时针方向或同为逆时针方向。其中所述反冲增氧头2贴近圆形鱼池1的池壁,是因为反冲增氧头2及其与之连接固定的悬臂4都会在水中运动,贴近池壁运动就可以尽量不打扰位于池心到池壁中部区域的鱼群。

所述水平旋臂3位于鱼池的水面上方。这同样是为了避免打扰池内鱼群,同时也能够减少水平旋臂3的转动阻力。

上述实施方式只用于更清楚的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涵盖的保护范围,任何等价形式的修改都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涵盖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室内鱼池供氧装置,包括供气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心组件、旋臂组件和反冲增氧头(2),旋臂组件包括水平旋臂(3)和悬臂(4),反冲增氧头(2)后端有向后喷射气流的射流孔(21),转心组件位于鱼池中央,水平旋臂(3)安装在转心组件上,能够水平旋转,悬臂(4)上端固定在水平旋臂(3)下方,反冲增氧头(2)安装在悬臂(4)下端,供气管路从鱼池外引入鱼池内,经转心组件再沿旋臂组件至反冲增氧头(2)后与反冲增氧头(2)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鱼池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心组件包括管轴(5)、轴承(6)和配气套筒(7),所述管轴(5)的下端固定在鱼池池底,配气套筒(7)套在管轴(5)外的中上部,轴承(6)安装在管轴(5)的上端与配气套筒(7)的上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鱼池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气套筒(7)上端设有密封盖(72),配气套筒(7)下端与管轴(5)之间设有发泡圈(73);在密封盖(72)与发泡圈(73)之间的配气套筒(7)内形成配气空腔(7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鱼池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轴(5)具有下端封堵的管孔(51),管轴(5)下部的管壁上开有入气孔(52),管轴(5)位于发泡圈(73)与轴承(6)之间的管壁上开有出气孔(53);所述配气套筒(7)位于发泡圈(73)与轴承(6)之间的管壁上设支气孔(7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鱼池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管路包括入池管路、配气管路和支气管路,入池管路具有入池管(8),支气管路具有支气管(9),配气管路包括所述的入气孔(52)、管孔(51)、出气孔(53)、配气空腔(71)和支气孔(74),入池管(8)与入气孔(52)接通,支气管(9)与支气孔(74)接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鱼池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旋臂(3)有两个,呈直线对称安装在配气套筒(7)的两侧,所述悬臂(4)有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水平旋臂(3)的端部,所述安装在两个悬臂(4)下端的反冲增氧头(2)贴近圆形鱼池的池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室内鱼池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旋臂(3)位于鱼池的水面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鱼池供氧装置,包括供气管路,还包括转心组件、旋臂组件和反冲增氧头,旋臂组件包括水平旋臂和悬臂,反冲增氧头后端有向后喷射气流的射流孔,转心组件位于鱼池中央,水平旋臂安装在转心组件上,能够水平旋转,悬臂上端固定在水平旋臂下方,反冲增氧头安装在悬臂下端,供气管路从鱼池外引入鱼池内,经转心组件再沿旋臂组件至反冲增氧头后与反冲增氧头接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水内设备投入少,增氧范围大且溶氧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黄罡;苏伟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上橙有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4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