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专用自动伸缩喷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64501发布日期:2021-06-29 23:2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农田专用自动伸缩喷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灌溉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田专用自动伸缩喷淋装置。



背景技术:

灌溉装置是一种新型的灌溉系统,结构新颖、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较高、对水的利用率高、可以高效实现对农作物的灌溉,还可以在天气热的时候降温,因而被人们广泛使用,但是现有的喷淋式农业灌溉设备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现有灌溉设备使用中,灌溉设备中喷头在对农作物或对种植物的灌溉面积不够广,导致对植物的成长效果不够好,其次,在农业机械广泛使用的今天,由于喷淋装置垂直于地面的水管的存在,给播种、收割等机械设备的运行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设置于地面上喷淋装置虽然可以避免播种、收割等机械设备的运行,但需要更大的水压才能实现喷淋全覆盖,若农作物秸秆较高又会严重影响喷淋装置的喷淋面积,以上喷淋装置的种种弊端给农作物的灌溉、播种收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喷淋装置对农业机械的影响这一问题,提供一种能实现较大灌溉范围且不影响农业机械正常运行的农田专用自动伸缩喷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农田专用自动伸缩喷淋装置,包括:进排水阀、空心套杆、底座,其中,进排水阀包含隔水板、换向槽、换向底座、复位弹簧、换向杆、进水口、排水口,空心套杆包含通孔、限位环、转动杆、喷嘴、卡环a,其特征是:在进排水阀下侧的隔水板中间位置安装换向底座,在进排水阀上侧的隔水板中间位置设置换向槽,在换向底座上安装换向杆、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作用是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保证换向杆向进水口方向倾斜,实现排水口与空心套杆的自然贯通,空心套杆是由若干个依次增大的空心杆套在一起,在每个空心杆的外侧面靠近边缘部位围绕空心杆设置限位环,在空心杆开口处的内侧设置卡环a,卡环a与下一级空心杆的限位环配合使用,在每个空心杆相对于卡环a的另一端设置通孔,空心套杆的若干个依次增大的空心杆通过通孔彼此贯通,每个空心杆可以在水平方向独立旋转,转动杆顶部的纵向截面为倒梯形,在倒梯形的位置对称设置喷嘴,喷嘴可以在倒梯形的平面上通过卡环b转动。

所述进排水阀与底座通过隔水板连接。

所述底座可以插入土中,也可以设置螺口,与预留固定装置连接。

所述通孔随机设置于空心杆相对于卡环a的另一端。

所述空心套杆使用轻型材质制作,通孔、喷嘴的孔径较小,保证空心杆能够在水的冲击力与浮力的共同作用下上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无需电源,靠水的冲击力就可以实现喷淋装置的自动升降、旋转,且取材广泛,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一定程度上给农民朋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心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图ⅰ;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图ⅱ;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进排水阀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杆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杆局部放大图ⅰ;

图8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杆局部放大图ⅱ。

图中:101-进排水阀、102-隔水板、103-换向槽、104-换向底座、105-复位弹簧、106-换向杆、107-进水口、108-排水口、201-空心套杆、202-通孔、203-限位环、204-转动杆、205-喷嘴、206-卡环a、301-底座、401-阀门、501-水管、601-杆内水流、602-喷淋水流、701-卡环b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农田专用自动伸缩喷淋装置,包括:进排水阀101、空心套杆201、底座301,其中,进排水阀101包含隔水板102、换向槽103、换向底座104、复位弹簧105、换向杆106、进水口107、排水口108,空心套杆201包含通孔202、限位环203、转动杆204、喷嘴205、卡环a206,其特征是:在进排水阀101下侧的隔水板102中间位置安装换向底座104,在进排水阀101上侧的隔水板102中间位置设置换向槽103,在换向底座104上安装换向杆106、复位弹簧105,复位弹簧105的作用是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保证换向杆106向进水口107方向倾斜,实现排水口108与空心套杆201的自然贯通,空心套杆201是由若干个依次增大的空心杆套在一起,在每个空心杆的外侧面靠近边缘部位围绕空心杆设置限位环203,在空心杆开口处的内侧设置卡环a206,卡环a206与下一级空心杆的限位环203配合使用,在每个空心杆相对于卡环a206的另一端设置通孔202,空心套杆201的若干个依次增大的空心杆通过通孔202彼此贯通,每个空心杆可以在水平方向独立旋转,转动杆204顶部的纵向截面为倒梯形,在倒梯形的位置对称设置喷嘴205,喷嘴205可以在倒梯形的平面上通过卡环b701转动。

所述进排水阀101与底座301通过隔水板102连接。

所述底座301可以插入土中,也可以设置螺口,与预留固定装置连接。

所述通孔202随机设置于空心杆相对于卡环a206的另一端。

所述空心套杆201使用轻型材质制作,通孔202、喷嘴205的孔径较小,保证空心杆能够在水的冲击力与浮力的共同作用下上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进水口107与水管501连接,打开阀门401,水流进入进排水阀101内,冲击换向杆106,换向杆106受力转向左侧,水流进入空心套杆201,待最下端的空心杆内被水注满后,水流穿过通孔进入次下端的空心杆,在水的压力下,次下端空心杆被逐渐抬高,直至本卡环a206被最下端空心杆的限位环203限制为止,持续注水,空心套杆201逐级抬高,当空心套杆201达到最高点时,在水的压力下,喷嘴205实现喷淋。

关闭阀门401,换向杆106失去冲击力,在复位弹簧105的作用下,换向杆106转向右侧,杆内水流601在重力作用下,从排水口108外排,空心套杆201的每个空心杆也在重力及排水后产生的真空力的吸合下收缩,恢复到初始状态。

转动喷嘴205,可以调节两个喷嘴205的反冲角度和高度,进而实现该实用新型的喷淋旋转速度和喷淋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农田专用自动伸缩喷淋装置,包括:进排水阀(101)、空心套杆(201)、底座(301),其中,进排水阀(101)包含隔水板(102)、换向槽(103)、换向底座(104)、复位弹簧(105)、换向杆(106)、进水口(107)、排水口(108),空心套杆(201)包含通孔(202)、限位环(203)、转动杆(204)、喷嘴(205)、卡环a(206),其特征是:在进排水阀(101)下侧的隔水板(102)中间位置安装换向底座(104),在进排水阀(101)上侧的隔水板(102)中间位置设置换向槽(103),在换向底座(104)上安装换向杆(106)、复位弹簧(105),复位弹簧(105)的作用是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保证换向杆(106)向进水口(107)方向倾斜,实现排水口(108)与空心套杆(201)的自然贯通,空心套杆(201)是由若干个依次增大的空心杆套在一起,在每个空心杆的外侧面靠近边缘部位围绕空心杆设置限位环(203),在空心杆开口处的内侧设置卡环a(206),卡环a(206)与下一级空心杆的限位环(203)配合使用,在每个空心杆相对于卡环a(206)的另一端设置通孔(202),空心套杆(201)的若干个依次增大的空心杆通过通孔(202)彼此贯通,每个空心杆可以在水平方向独立旋转,转动杆(204)顶部的纵向截面为倒梯形,在倒梯形的位置对称设置喷嘴(205),喷嘴(205)可以在倒梯形的平面上通过卡环b(701)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专用自动伸缩喷淋装置,其特征是:进排水阀(101)与底座(301)通过隔水板(102)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灌溉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田专用自动伸缩喷淋装置,在进排水阀下侧的隔水板中间位置安装换向底座,在进排水阀上侧的隔水板中间位置设置换向槽,在换向底座上安装换向杆、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作用是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保证换向杆向进水口方向倾斜,实现排水口与空心套杆的自然贯通,空心套杆是由若干个依次增大的空心杆套在一起,在每个空心杆的外侧面靠近边缘部位围绕空心杆设置限位环,在空心杆开口处的内侧设置卡环A,卡环A与下一级空心杆的限位环配合使用,在每个空心杆相对于卡环A的另一端设置通孔,空心套杆的若干个依次增大的空心杆通过通孔彼此贯通,每个空心杆可以在水平方向独立旋转,转动杆顶部的纵向截面为倒梯形,在倒梯形的位置对称设置喷嘴,喷嘴可以在倒梯形的平面上通过卡环B转动。本实用新型无需电源,靠水的冲击力就可以实现喷淋装置的自动升降、旋转,且取材广泛,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一定程度上给农民朋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值得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李增刚;张国栋;欧阳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增刚
技术研发日:2020.10.10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