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牧草种子破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96077发布日期:2021-08-10 13:58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牧草种子破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子破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牧草种子破眠装置。



背景技术:

种子休眠现象在植物中普遍存在,牧草种子休眠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种皮存在硬实阻止种子发芽。高寒地牧草等小籽粒种子休眠率更高,解除休眠常用方法有化学法、物理法和综合处理法,传统牧草种子解除休眠采用人工摩擦和碾压的方法,工作效率低,目前机械破眠技术研究较少,且存在着胚和胚乳损伤等问题使得种子发芽率反倒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牧草种子破眠装置,通过搅磨和浸泡原理,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种子发芽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牧草种子破眠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牧草种子破眠装置,包括:

搅磨机构,所述搅磨机构包括外齿轮、内齿轮和电机,所述内齿轮套置在外齿轮外侧并与之内部啮合,且两者之间形成搅磨空间;所述外齿轮通过电机驱动间接驱动内齿轮转动;

限位罩,所述限位罩套置在所述内齿轮外侧;所述限位罩下方固定连接有下种室,所述下种室下方设有振动筛,所述振动筛下方设有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下方固定连接有浸种室,用于通过有机化学药物浸泡使种子破眠;

所述限位罩两侧底部分别开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分别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搅磨空间形成搅磨室。

进一步的,所述下种室为圆台型。

进一步的,所述搅磨机构还包括:电机架和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架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下方固定连接在所述下种室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搅磨室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每个第一挡板包括把手和主体,所述主体整体为半圆形且大小与所述限位罩底面大小相适应,所述主体中部分别开有半圆孔供所述转轴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筛通过安装座与所述浸种室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浸种室为长方体,上部开有进液口,底部开有出液口,所述浸种室一侧为透明板所制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下半部由上至下依次开有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设有筛板,所述第三开口内设有第二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筛板孔隙大小小于种子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牧草种子破眠装置,通过齿轮啮合搅磨原理首先将牧草种子机械破眠,再使种子进入浸种室进行有机化学药物浸泡使种子破眠,最终排出有机化学药物使种子落于筛板上,直接取出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该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筛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搅磨机构;2、限位罩;3、下种室;4、振动筛;5、第一进料口;6、第二进料口;7、浸种室;8、安装座;9、第一挡板;10、第二挡板;11、筛板;

101、外齿轮;102、内齿轮;103、搅磨室;104、转轴;105、电机;106、电机架;

201、第一开口;

701、进液口;702、出液口;703、第二开口;704、第三开口;705、观察窗;

901、把手;902、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牧草种子破眠装置,具体内容如下:

一种牧草种子破眠装置,包括:

搅磨机构1,所述搅磨机构1包括外齿轮101、内齿轮102和电机105,所述内齿轮102套置在外齿轮101外侧并与之内部啮合,且两者之间形成搅磨空间;所述外齿轮101通过电机105驱动间接驱动内齿轮102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搅磨机构1还包括:电机架106和转轴104,所述转轴104一端与所述电机105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齿轮10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架106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105,下方固定连接在所述下种室3内侧。

限位罩2,所述限位罩2套置在所述内齿轮102外侧,所述限位罩2内壁上设有轴承,通过该轴承完成对内齿轮102的限位工作;所述限位罩2两侧底部分别开有第一开口201,所述第一开口201内分别设有第一挡板9,所述第一挡板9与所述搅磨空间形成搅磨室103;所述每个第一挡板9包括把手901和主体902,所述主体902整体为半圆形且大小与所述限位罩2底面大小相适应,所述主体902中部分别开有半圆孔供所述转轴104穿过;所述搅磨室103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料口5;所述限位罩2下方固定连接有下种室3,所述下种室3为圆台型,所述下种室3下方设有振动筛4,所述振动筛4下方设有第二进料口6,所述第二进料口6下方固定连接有浸种室7,用于通过有机化学药物浸泡使种子破眠;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筛4通过安装座8与所述浸种室7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浸种室7为长方体,上部开有进液口701,底部开有出液口702,所述浸种室7一侧为透明板所制观察窗705,所述观察窗705下半部由上至下依次开有第二开口703和第三开口704,所述第二开口703内设有筛板11,所述第三开口704内设有第二挡板10,更进一步的,所述筛板11孔隙大小小于种子大小。

工作过程中,将牧草种子和沙砾从所述第一进料口5放进搅磨室103,通过搅磨后分别抽出两块第一挡板9,使种子从下种室3下落到振动筛4上,此过程能将沙砾淘汰,将种子下落至第二进料口6中并进入浸种室7,落在所述筛板上,加入有机化学药物,例如双氧水,通过所述观察窗将有机化学药物没过种子,进行浸泡,带浸泡完毕,打开出液口702,将有机化学药物排出,种子自然回落在筛板上,再直接将筛板从侧面取出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牧草种子破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搅磨机构(1),所述搅磨机构(1)包括外齿轮(101)、内齿轮(102)和电机(105),所述内齿轮(102)套置在外齿轮(101)外侧并与之内部啮合,且两者之间形成搅磨空间;所述外齿轮(101)通过电机(105)驱动间接驱动内齿轮(102)转动;

限位罩(2),所述限位罩(2)套置在所述内齿轮(102)外侧;所述限位罩(2)下方固定连接有下种室(3),所述下种室(3)下方设有振动筛(4),所述振动筛(4)下方设有第二进料口(6),所述第二进料口(6)下方固定连接有浸种室(7),用于通过有机化学药物浸泡使种子破眠;

所述限位罩(2)两侧底部分别开有第一开口(201),所述第一开口(201)内分别设有第一挡板(9),所述第一挡板(9)与所述搅磨空间形成搅磨室(103)。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牧草种子破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种室(3)为圆台型。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牧草种子破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磨机构(1)还包括:电机架(106)和转轴(104),所述转轴(104)一端与所述电机(105)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齿轮(10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架(106)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105),下方固定连接在所述下种室(3)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牧草种子破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磨室(103)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料口(5)。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牧草种子破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第一挡板(9)包括把手(901)和主体(902),所述主体(902)整体为半圆形且大小与所述限位罩(2)底面大小相适应,所述主体(902)中部分别开有半圆孔供所述转轴(104)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牧草种子破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筛(4)通过安装座(8)与所述浸种室(7)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种牧草种子破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种室(7)为长方体,上部开有进液口(701),底部开有出液口(702),所述浸种室(7)一侧为透明板所制观察窗(705),所述观察窗(705)下半部由上至下依次开有第二开口(703)和第三开口(704),所述第二开口(703)内设有筛板(11),所述第三开口(704)内设有第二挡板(10)。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一种牧草种子破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11)孔隙大小小于种子大小。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牧草种子破眠装置,属于种子破眠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搅磨机构和限位罩,限位罩套置在所述内齿轮外侧;所述限位罩下方固定连接有下种室,所述下种室下方设有振动筛(4),所述振动筛下方设有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下方固定连接有浸种室,用于通过有机化学药物浸泡使种子破眠;该装置通过搅磨和浸泡原理,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种子发芽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宋洋;李文举;刘玉涛;贾目志;温长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京润草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8
技术公布日:2021.08.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