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和植物混合种植气体交换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7225477发布日期:2021-11-03 17:05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和植物混合种植气体交换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和植物混合种植气体交换方法和装置,属于计算机算力、智能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当前传统大棚种植的单一品种,获得其生长所需的最佳浓度指标必须借助外界设施设备人工手动开启,大棚中产生的“废气”没有被利用,人员成本和运营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和植物混合种植气体交换方法和装置,在不干扰其生长的前提下,增加各自生长所需要“氧气”使其生长的更旺盛,从而获得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4.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食用菌和植物混合种植气体交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检测各个大棚中温、湿、气,光各参数浓度,汇集到后台进行分析计算与最佳生长指标进行比较,优先得出最需要氧气的大棚集中换气;2)食用菌大棚产生的气体空气泵通过管子传输到二氧化碳存储装置,为了有效地将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有必要使二氧化碳和水尽可能接触,通过产生小气泡,增加气泡和水接触的表面积是有利的;3)二氧化碳存储装置中通过电解使水的ph值调整到约11呈碱性,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作为游离二氧化碳存在,如果过饱和的情况下则可以提取二氧化碳。
5.4)当房屋温度超过参考值时,开放天窗和侧窗,大棚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降至大气压,从储存在二氧化碳存储装置中的过饱和碳酸水中获得二氧化碳传输到植物大棚。
6.优选的,所述电解水存储二氧化碳的方法为,在电解水生成槽中设置离子吸附电极及对电极,通过吸附电极及对电极的互换来实现二氧化碳的回收及发散。
7.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存储装置工作流程为:1.在日落后、夜间在大棚温室内与外部空气大致密闭状态下,以离子吸附电极为阴极,以对电极为阳极,通过电源向电解水生成槽中的水通电进行电解,使电解水生成槽中的水的ph值变为碱性,使二氧化碳溶解,在碱性作用下,整个变成了碳酸水。
8.2.在日出后至日落之前的期间,将在上述工序的离子吸附电极及对电极分别交换为阳极和阴极,通过电源向电解水生成槽中的水通电进行电解,在上述工序1中贮藏于上述电解水生成槽的碱性水进行ph酸性化使之变成中性水,达到二氧化碳的回收及发散的目的。
9.一种食用菌和植物混合种植气体交换的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包括二氧化碳储罐、ph调节水和空气泵,所述二氧化碳储罐被电解质膜分成两个电解槽,所述电解槽的其中一个是碱性水生成槽,另外一个是酸性水生成槽,碱性水生成槽通过外部电源设为阳极,酸性
水生成槽通过外部电源设为阴极。
10.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可以在不干扰其生长的前提下,增加各自生长所需要“氧气”使其生长的更旺盛,从而获得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12.图1为本发明设备原理转换示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4.本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包括二氧化碳储罐和ph调节水,由空气泵通过管子向储罐提供二氧化碳,为了有效地将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有必要使二氧化碳和水尽可能接触。因此,通过产生小气泡(微气泡),增加气泡和水接触的表面积是有利的。
15.通过电解使水的ph值调整到约11呈碱性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作为游离二氧化碳(co2(aq))存在,如果过饱和的情况下则可以提取二氧化碳。
16.因此,当房屋温度超过参考值时,通过开放天窗和侧窗,即使房屋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降至大气压,也可以从储存在二氧化碳储罐中的过饱和碳酸水中获得二氧化碳。
17.在电解水生成槽中设置离子吸附电极及对电极,通过吸附电极及对电极的互换来实现二氧化碳的回收及发散。
18.1.在日落后、夜间在大棚温室内与外部空气大致密闭状态下,以离子吸附电极为阴极,以对电极为阳极,通过电源向电解水生成槽中的水通电进行电解,使电解水生成槽中的水的ph值变为碱性,使二氧化碳溶解,在碱性作用下,整个变成了碳酸水。
19.2.在日出后至日落之前的期间,将在上述工序的离子吸附电极及对电极分别交换为阳极和阴极,通过电源向电解水生成槽中的水通电进行电解,在上述工序(1)中贮藏于上述电解水生成槽的碱性水进行ph酸性化使之变成中性水,达到二氧化碳的回收及发散的目的。
20.二氧化碳的回收及发散是通过电解槽来进行的。本电解槽是被电解质膜分成两个槽,不仅仅是两个槽,也可以采用一个或者三个槽。本电解槽的其中一个是碱性水生成槽,另外一个是酸性水生成槽,碱性水生成槽通过外部电源设为阳极,酸性水生成槽通过外部电源设为阴极。阳极及阴极可以互换。


技术特征:
1.一种食用菌和植物混合种植气体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检测各个大棚中温、湿、气,光各参数浓度,汇集到后台进行分析计算与最佳生长指标进行比较,优先得出最需要氧气的大棚集中换气;2)食用菌大棚产生的气体空气泵通过管子传输到二氧化碳存储装置,为了有效地将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有必要使二氧化碳和水尽可能接触,通过产生小气泡,增加气泡和水接触的表面积是有利的;3)二氧化碳存储装置中通过电解使水的ph值调整到约11呈碱性,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作为游离二氧化碳存在,如果过饱和的情况下则可以提取二氧化碳;4)当房屋温度超过参考值时,开放天窗和侧窗,大棚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降至大气压,从储存在二氧化碳存储装置中的过饱和碳酸水中获得二氧化碳传输到植物大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和植物混合种植气体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水存储二氧化碳的方法为,在电解水生成槽中设置离子吸附电极及对电极,通过吸附电极及对电极的互换来实现二氧化碳的回收及发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和植物混合种植气体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存储装置工作流程为:1.在日落后、夜间在大棚温室内与外部空气大致密闭状态下,以离子吸附电极为阴极,以对电极为阳极,通过电源向电解水生成槽中的水通电进行电解,使电解水生成槽中的水的ph值变为碱性,使二氧化碳溶解,在碱性作用下,整个变成了碳酸水;2.在日出后至日落之前的期间,将在上述工序的离子吸附电极及对电极分别交换为阳极和阴极,通过电源向电解水生成槽中的水通电进行电解,在上述工序1中贮藏于上述电解水生成槽的碱性水进行ph酸性化使之变成中性水,达到二氧化碳的回收及发散的目的。4.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

3的食用菌和植物混合种植气体交换的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碳储罐、ph调节水和空气泵,所述二氧化碳储罐被电解质膜分成两个电解槽,所述电解槽的其中一个是碱性水生成槽,另外一个是酸性水生成槽,碱性水生成槽通过外部电源设为阳极,酸性水生成槽通过外部电源设为阴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用菌和植物混合种植气体交换方法和装置,食用菌生长过程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植物生长过程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可以在自然生长的情况下,两棚互相交换各自生长的“废气”。该设备产品通过PC或者手机相连获得计算力和控制,然后使用该设备实现大棚中植物或食用菌生产所需最佳的指标参数浓度,同时节省通风设施设备的费用成本。风设施设备的费用成本。风设施设备的费用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晖 温杰 王兵 蒋梦梦 段强 李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浪潮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6
技术公布日:2021/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