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式食用菌装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4609发布日期:2022-01-12 07:38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附式食用菌装袋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吸附式食用菌装袋机构。


背景技术:

2.传统的食用菌在装袋时,采用的都是单个套袋筒,人工将空袋打开,然后套入套袋筒,再将袋口外翻使袋口打开,打开后再进行食用菌装袋,换袋(装空袋)时需要停机,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装袋效率高、使用效果好的吸附式食用菌装袋机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附式食用菌装袋机构,它包括有外壳,外壳内安装有数量大于2的装袋筒,外壳上连接有抽风管,抽风管与外部抽气机连接,装袋筒筒壁上设有抽气孔,装袋筒顶部开口形成装袋入口。
5.所述的外壳为密封的盒体或箱体,装袋筒顶部向上穿过外壳形成装袋入口。
6.所述的抽气孔为多个,内外贯穿于装袋筒筒壁上。
7.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抽风管上安装有电磁阀,菌袋在放至装袋筒内之后,外部抽气机抽风,使外壳内形成负压,同时在抽气孔的作用下使菌袋打开,菌袋袋壁紧贴于装袋筒内腔壁上,然后即可进行食用菌装袋,本方案的其中一个在装袋时,另一个可以套入空袋,第三个则将装好食用菌的袋体拿出,如此循环实现无需停机即可连续装袋,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装袋效率高、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抽气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吸附式食用菌装袋机构包括有外壳1,外壳1内安装有数量大于2的装袋筒2,外壳1为密封的盒体或箱体,装袋筒2顶部向上穿过外壳1形成装袋入口。外壳1上连接有抽风管3,抽风管3与外部抽气机连接,装袋筒2筒壁上设有抽气孔4,装袋筒2顶部开口形成装袋入口。抽气孔4为多个,内外贯穿于装袋筒2筒壁上。
11.本实施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抽风管上安装有电磁阀,菌袋在放至装袋筒内之后,外部抽气机抽风,使外壳内形成负压,同时在抽气孔的作用下使菌袋打开,菌袋袋壁紧贴于装袋筒内腔壁上,然后即可进行食用菌装袋,本方案的其中一个在装袋时,另一个可以套入空袋,第三个则将装好食用菌的袋体拿出,如此循环实现无需停机即可连续装袋,采用本方
案后的结构合理、装袋效率高、使用效果好。
12.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吸附式食用菌装袋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外壳(1),外壳(1)内安装有数量大于2的装袋筒(2),外壳(1)上连接有抽风管(3),抽风管(3)与外部抽气机连接,装袋筒(2)筒壁上设有抽气孔(4),装袋筒(2)顶部开口形成装袋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式食用菌装袋机构,其特征在于:外壳(1)为密封的盒体或箱体,装袋筒(2)顶部向上穿过外壳(1)形成装袋入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式食用菌装袋机构,其特征在于:抽气孔(4)为多个,内外贯穿于装袋筒(2)筒壁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附式食用菌装袋机构,它包括有外壳,外壳内安装有数量大于2的装袋筒,外壳上连接有抽风管,抽风管与外部抽气机连接,装袋筒筒壁上设有抽气孔,装袋筒顶部开口形成装袋入口。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装袋效率高、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龚光佑 龚培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益阳将士象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9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