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茄果类作物的双杈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2.无土栽培,是指以水、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植株根系的基质固定植株,植物根系能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法。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且可随时调节。
3.目前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茄果类作物的培育已经是较为成熟的技术手段。以无土栽培的番茄为例,在育苗阶段针对番茄高产的改善措施,主要是考虑为植株提供较适宜的生长条件,达到较好的壮苗效果,如对育苗基质配比、环境控制和营养供给等方面进行优化,利于根系在苗期生长发育,从而发挥后期最大的产量潜力。
4.但是,现有育苗方法一般为一穴一株的方式,产量提升有限,后期若需要增加种植密度需要考虑增加用种量,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或者若后期采取双杆或多杆栽培方式,由于分杈过高,对于番茄长周期栽培落蔓农事操作易导致其分杈口开裂,增加植株染病概率,不利于病虫害防控。针对育苗基质的配比和营养的供给,调控上需要高频次的关察并判断苗期的生长状态来进行调节,在整个育苗阶段对时间精度把控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茄果类作物的双杈育苗方法,用于省时高效育苗,提高产量上限,减少用种量的生产成本以及降低后期多杆整枝的病虫害染病的风险。
6.本申请提供的茄果类作物的双杈育苗方法包括:
7.播种后待幼苗生长状态满足打顶条件时,进行留子叶打顶,保持基质湿润,且在腋芽抽出前进行遮光处理。待腋芽抽出后进行灌溉,达到定植苗龄三叶一心后再次进行灌溉,定植前再次进行灌溉以使得根系成团,以使得幼苗便于移苗定植。
8.可选的,在所述定植前再次进行灌溉以使得根系成团,以使得幼苗便于移苗定植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9.在育苗期间定时观察植株生长情况,如果中午温度过高,幼苗蒸腾量过大,出现萎蔫,则在遮阴状态下按照萎蔫程度进行补充灌溉。
10.可选的,所述打顶条件为出芽率达到80%且为两叶一心状态。
11.可选的,所述留子叶打顶的打顶位置为子叶上0.8cm至1.2cm处。
12.可选的,所述遮光处理为50%至70%遮光处理。
13.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4.通过双杈育苗方式,在育苗期间进行打顶,旨在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利用番茄侧芽易萌发的生长特点省时高效育苗,提高产量上限,减少用种量的生产成本以及降低后期多杆整枝的病虫害染病的风险。
具体实施方式
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茄果类作物的双杈育苗方法,用于省时高效育苗,提高产量上限,减少用种量的生产成本以及降低后期多杆整枝的病虫害染病的风险。
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茄果类作物的双杈育苗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
17.播种后待幼苗生长状态满足打顶条件时,进行留子叶打顶,保持基质湿润,且在腋芽抽出前进行遮光处理。待腋芽抽出后进行灌溉,达到定植苗龄三叶一心后再次进行灌溉,定植前再次进行灌溉以使得根系成团,以使得幼苗便于移苗定植。
18.本实施例中,通过双杈育苗方式,在育苗期间进行打顶,旨在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利用番茄侧芽易萌发的生长特点省时高效育苗,提高产量上限,减少用种量的生产成本以及降低后期多杆整枝的病虫害染病的风险。
19.具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茄果类作物的双杈育苗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包括:
20.首先,采用椰糠和珍珠岩按照(2~5):1的比例混合,播种前用清水拌湿后播种,播种后至出苗前覆薄膜保湿不再浇水,出芽后撤去薄膜;出苗后清晨观察幼苗情况,出苗后至两叶一心形成的7天时间内根据育苗基质的干湿情况浇灌2次营养液,每次以浇至基质完全湿透为原则。出芽率达80%后第7天即两叶一心状态进行番茄留子叶打顶,掐除生长点,打顶的位置为子叶上部1cm的距离,打顶后补浇一次营养液,保持基质湿润,腋芽抽出前进行60%的遮光处理。3天后腋芽抽出再进行一次灌溉。达到定植苗龄三叶一心大概6-7天还需灌溉2次营养液,满足植株水分需求。定植前一天灌溉清水使根系成团便于移苗定植。在育苗期间除去正常灌溉营养液根据温度、光照情况,每天定时观察植株情况,如果中午温度过高,幼苗蒸腾量过大,出现萎蔫应该在遮阴的情况下按照萎蔫程度补充灌溉清水,灌溉原则为轻度萎蔫喷头流量0.59升每分钟,喷头移动速度10m/min,灌溉1次,中度萎蔫时喷头流量1.58升每分钟,喷头移动速度10m/min,灌溉1次,重度萎蔫时喷头流量2.37升/分钟,喷头移动速度10m/min,灌溉1次。另外苗期中午11点到下午3点对幼苗遮阴。
21.本实施例中,通过双杈育苗方式,在育苗期间进行打顶,且配合适当的灌溉方式,提高幼苗的存活率,旨在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利用番茄侧芽易萌发的生长特点省时高效育苗,提高产量上限,减少用种量的生产成本以及降低后期多杆整枝的病虫害染病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茄果类作物的双杈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后待幼苗生长状态满足打顶条件时,进行留子叶打顶,保持基质湿润,且在腋芽抽出前进行遮光处理。待腋芽抽出后进行灌溉,达到定植苗龄三叶一心后再次进行灌溉,定植前再次进行灌溉以使得根系成团,以使得幼苗便于移苗定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茄果类作物的双杈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植前再次进行灌溉以使得根系成团,以使得幼苗便于移苗定植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育苗期间定时观察植株生长情况,如果中午温度过高,幼苗蒸腾量过大,出现萎蔫,则在遮阴状态下按照萎蔫程度进行补充灌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茄果类作物的双杈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顶条件为出芽率达到80%且为两叶一心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茄果类作物的双杈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留子叶打顶的打顶位置为子叶上0.8cm至1.2cm处。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茄果类作物的双杈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处理为50%至70%遮光处理。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茄果类作物的双杈育苗方法,用于省时高效育苗,提高产量上限,减少用种量的生产成本以及降低后期多杆整枝的病虫害染病的风险。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播种后待幼苗生长状态满足打顶条件时,进行留子叶打顶,保持基质湿润,且在腋芽抽出前进行遮光处理。待腋芽抽出后进行灌溉,达到定植苗龄三叶一心后再次进行灌溉,定植前再次进行灌溉以使得根系成团,以使得幼苗便于移苗定植。以使得幼苗便于移苗定植。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源弘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3
技术公布日:20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