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旱田通用中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71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型旱田通用中耕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与12马力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小型旱田通用中耕起垄机械。
在本实用新型做出之前,已有几种小型旱田中耕机,一般是由挂结板、起落手、杆机架、平行仿形四连杆、犁梁、犁托、犁铧、犁柱、犁踪、提升臂、提升链和耕深调节装置组成,但都是采用螺栓挂结,挂结费力费时;平行仿形四连杆,犁托仿形,工作不稳定,牵引阻力大;起落机具时费力,劳动强度大等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挂结方便,操作省力,工作稳定,牵引阻力小的小型旱田通用中耕机。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挂结板(7)为开有四个长方孔的平板。
挂结板(7)与上圆柱销(9)之间插有楔形销(8)。
起落机构为带有助力弹簧(22)的四杆起落机构。
犁踪(17)前端装有犁铧(15),犁踪(17)中部与犁柱(16)铰连,后端与耕深调整杆(18)铰连。
耕深调整杆(18)铰连在犁梁(14)的末端与犁踪(17)的末端之间。
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采用销子挂结,所以挂结方便,在起落机构中设有助力弹簧,操作省力,采用不平行仿形四连杆,犁踪仿形,所以耕深稳定,且牵引阻力小,工作可靠,每天可耕地30-40亩,耕深可在5-12厘米范围内调整,垄距在55-70厘米范围内可调。
在本实用新型上配置相应的工作部件或机具,还可以进行除茬或耘地作业,在悬挂方梁(11)上挂结单体插种机可进行播种作业。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挂结板(7)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起落手杆 2.定位手柄 3.拉杆 4.弹簧 5.定位销 6.定位齿盘 7.挂结板 8.楔形销 9.圆柱销 10.拖拉机的牵引板 11.悬挂方梁 12.U形螺栓 13.仿形四连杆 14.犁梁 15.犁铧 16.犁柱 17.犁踪 18.耕深调整杆 19.提升链 20.提升臂 21.起落架 22.助力弹簧 23.起落连杆 24.机架杆件 25.起落手杆的摆动中心 26.起落架的摆动中心 28.起落架与起落连杆的铰连点29.起落连杆与起落手杆的铰连点 27.犁踪与犁柱的铰连点。

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挂结板(7)上开有与拖拉机牵引板(10)上的牵引销凸缘尺寸相对应的长方孔,挂结时,将挂结板(7)上的长方孔套在牵引板(10)的牵引销凸缘上,然后在上、下牵引销孔中分别插入圆柱销(9),再将楔形销(8)插入上圆柱销(9)与挂结板(7)之间并打紧。机器便挂结完毕。悬挂方梁(11)通过机架杆件(24)焊接在挂结板(7)的后面。当打紧楔形销(8)后,悬挂方梁(11)便与拖拉机固连。悬挂方梁(11)与仿形四连杆(13)的前竖连杆用U形螺栓(12)连接,仿形四连杆(13)的后竖连杆与犁梁(14)焊接。松开U形螺栓(12)可调整垄距。
本实用新型的起落机构由铰连在挂结板(7)上部的起落手杆(1)、铰连在挂结板(7)下部的起落架(21)及两端分别铰连在起落手杆(1)中部和起落架(21)上部的起落连杆(23)组成四杆起落机构,在起落架(21)与挂结板(7)之间挂有助力弹簧(22)。在运输或地头转弯时,驾驶员握住起落手杆(1),压下定位手柄(2),通过拉杆(3)将定位销(5)由定位齿盘(6)的凹齿中抽出,然后逆时针方向扳动起落手杆(1),在起落连杆(23)的作用下,起落架(21)也逆时针方向摆动,因提升臂(20)与起落架(21)固连,所以提升臂(20)随起落架(21)一起摆动,提升臂(20)通过提升链(19)带动犁梁(14)上移,与此同时,在起落架(21)逆时针方向摆动的过程中,助力弹簧(22)回位,依靠助力弹簧(22)回位时释放的弹性力平衡一部分犁梁(14)、犁铧(15)、犁柱(16)、犁踪(17)等构件的重力,所以提升时省力。
在需要进行耕地作业时,压下定位手柄(2),按顺时针方向扳动起落手杆(1),扳到作业位置后,松开定位手柄(2),在弹簧(4)的作用下,定位销(5)插入定位齿盘(6)的凹齿中定位,
图1为作业状态。在起落手杆(1)按顺时针方向摆动的过程中,通过起落连杆(23)促使起落架(21)按顺时针方向摆动。这时助力弹簧(22)被拉伸,提升臂(20)也随起落架(21)顺时针方向摆动,在犁梁(14)等自重的作用下和仿形四连杆(13)的约束下,犁铧(15)按一定的轨迹向下运动,犁铧(15)的尖部接触地面,提升链(19)松驰,在拖拉机前进过程中,犁铧(15)入土形成垄沟,随着犁铧(15)入土深度的增加,犁踪(17)接触垄沟底地面,在地面支承力的作用下,犁铧(15)入土深度不再增加,即保持一定的耕深。为了满足不同耕深的要求,犁踪(17)的前端用螺栓固定犁铧(15),中部铰连在犁柱(16)的下端。犁踪(17)的末端与犁梁(14)的末端通过带有螺旋的耕深调整杆(18)铰连。犁柱(16)焊接在犁梁(14)的下面。
权利要求小型旱田通用中耕机由挂结板(7)、与挂结板(7)上端铰连的起落手杆(1)、与挂结板(7)下端铰连的起落架(21)及两端分别与起落手杆(1)的中部和与起落架(21)上部铰连的起落连杆(23)组成起落机构,通过机架杆件(24)焊接在挂结板(7)后面的悬挂方梁(11)、仿形四连杆(13)、犁梁(14)、犁铧(15)、犁柱(16)、犁踪(17)、耕深调整杆(18)组成,其特征在于挂结板(7)为开有四个长方孔的平板.挂结板(7)与上圆柱销(9)之间插有楔形销(8).起落机构为带有助力弹簧(22)的四杆起落机构.犁踪(17)的中部与犁柱(16)的下端铰连.犁踪(17)的末端与犁梁(14)的末端通过耕深调整杆(18)铰连.仿形四连杆(13)为不等边四连杆.起落机构由铰连在挂结板(7)上部的起落手杆(1)、铰连在挂结板(7)下部的起落架(21)及两端分别铰连在起落手杆(1)中部和起落架(21)上部的起落连杆(23)组成,在起落架(21)与挂结板(7)之间挂有助力弹簧(22)。
专利摘要小型旱田通用中耕机是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挂结方便、操作省力、工作稳定的中耕起垄机械,其特征在于挂结板为带有长方孔的平板,与拖拉机挂结时将牵引板的凸缘插入挂结板的长方孔中之后把楔形销插入挂结板与圆柱销之间,起落机构为带有助力弹簧的四杆机构,操作省力,犁踪的前端装有犁铧、中部与犁柱铰连,后端与耕深调整杆相连,使犁工作稳定调节方便。
文档编号A01B39/14GK2114271SQ91228609
公开日1992年9月2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11日
发明者刘厚清, 牟乃祥, 时成元, 梅景辉 申请人:刘厚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