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中耕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特别是一种与中耕犁配套使用的中耕施肥装置。
现有的中耕施肥装置,其排肥器都设在肥箱的底部,由地轮通过一组链传动驱动排肥器排肥,结构复杂常出故障;排肥器排出的肥料由输肥管导入开沟器开出的肥沟中,由于输肥管较长而且是呈弯曲状态的软管,所以从排肥器排出的肥料在通过输肥管时,往往会出现肥料的堆积、阻涩造成施肥量失控,施肥不匀,严重时出现漏施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施肥均匀、施肥量精确的中耕施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由支承架、肥箱、排肥器、导肥管、地轮、地轮轴、开沟器等组成,其排肥器安装在支承架下部开沟器的上方,排肥口与开沟器两翼板间的夹缝处于对正位置,排肥器的内部为一圆柱形空腔,该空腔与肥箱相通,地轮轴安装在排肥器侧壁上,地轮轴的一端安装地轮,其另一端置于排肥器内部。排肥器中设有排肥盘,该排肥盘是由2-3个外缘开有充肥槽的园盘与一个外缘不开槽的隔离盘组合而成,排肥盘与地轮同轴由地轮直接驱动进行排肥作业。开沟器为锐角楔形有翼板的窄开沟器,两翼板外侧间距为2-4cm。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排肥器置于开沟器翼板的上方,使得排肥器排出的肥料直接落入由开沟器开出的肥沟中,保证了精确的施肥量及施肥的均匀性;由于开沟器开出的肥沟很窄,肥料施入沟底后即与湿土紧密结合,使得肥料溶解快而流失少,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由于地轮与排肥器内的排肥盘同轴,地轮可直接驱动排肥器工作,使其结构更为简单并且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中耕施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排肥部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方式及工作情况。
该装置由支承架4、肥箱1、排肥器5、导肥管3、地轮8、地轮轴7、开沟器6等组成,肥箱1装在支承架4的上部,排肥器5装在支承架4的侧下方并紧靠开沟器6翼板的上方,使排肥口与开沟器6两翼板间的夹缝对正,排肥器5的内部为一圆柱形空腔,该空腔用导肥管3使之与肥箱1连通。在排肥器6的一边侧壁设有轴承座乳,内装滑动轴承,地轮轴7经轴承座乳内圈插入排肥器5中,在排肥器5内的轴端上装有组合式排肥盘11,该组合式排肥盘由2-3个外缘开有充肥槽10的园盘与一个外缘不开槽的隔离盘12组合而成,排肥盘11端面与排肥器5内侧壁形成的空腔为充肥室9,排肥盘11的外缘设有排肥槽,充肥方式为侧充填,通过无槽隔盘的装配位置来调整施肥量,排肥器的下部装有开沟器6,该开沟器6为锐角楔形有翼板的窄开沟器,两翼板外侧间距为2-4cm,两翼板上部紧靠排肥器5,使两翼板夹缝正对排肥器5下面的排肥口,开沟深度可调。
使用时,将该装置用“U”形夹2固定在中耕梨梁上,并使地轮8接触地面用中耕犁带着该追肥装置前进,地轮8转动,地轮轴9直接带动排肥盘11转动,使排肥盘11外缘的肥槽充满肥料,当充满肥料的排肥槽转到排肥器5下面的排肥口时,肥料排出直接落入开沟器开出的沟内并至沟底,机具继续前进,中耕犁犁铧趟起土壤将肥沟严密覆盖,从而造成一个化肥施得深,盖得严,肥与湿土紧密结合利于溶解及作物吸收的良好条件,达到了提高化肥利用率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中耕施肥装置,由支承架(4)、肥箱(1)、排肥器(5)、导肥管(3)、地轮(8)、地轮轴(7)、开沟器(6)组成,其特征在于排肥器(5)安装在支承架(4)下部紧靠开沟器(6)翼板的上方,排肥器(5)下面的排肥口与开沟器(6)两翼板之间的夹缝处于对正位置,排肥器(5)与肥箱(1)之间通过导肥管(3)连通,地轮轴(7)安装在排肥器(5)侧壁上,地轮轴(7)的外端安装地轮(8),其另一端置于排肥器(5)内。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耕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肥器(5)内部为圆柱形空腔,排肥器(5)的一侧壁设有轴承座乳,地轮轴(7)经轴承座孔插入排肥器(5)的空腔中,在轴端安装排肥盘(11)。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耕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肥器(5)中的排肥盘(11)是由2-3个外缘开有充肥槽的园盘与一个外缘不开槽的隔离盘(12)组合而成。
4.按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中耕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沟器(6)为锐角楔形有翼板的窄开沟器,两翼板外侧间距为2-4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与中耕犁配套使用的中耕施肥装置。该装置由支承架(4)、肥箱(1)、排肥器(5)、地轮(8)、地轮轴(7)、开沟器(6)等组成,其排肥器(5)安装在支承架(4)的下部紧靠开沟器(6)翼板的上方,排肥口与开沟器(6)翼板之间的夹缝处于对正位置,排肥器(5)中的排肥盘(11)与地轮(8)同轴,由地轮(8)直接带动排肥盘(11)工作。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施肥均匀,化肥利用率高,作物吸收快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B49/06GK2225743SQ95209070
公开日1996年5月1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8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8日
发明者刘景春, 梁洪林 申请人:四平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