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3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虾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专用器具,特别是一种对虾养殖装置。
目前,在对虾养殖这一领域内,尚未普遍使用养殖器具。专利号ZL93202644.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养殖对虾用饵料槽,其主要结构是一个有槽的框架,槽的侧面为连于框架间的百叶窗式栅板。其主要目的是便于投入饵料,能有效地防止饵料随水流散落,随时了解饵料的消耗量,以便补充饵料。但是该饵料槽存在结构复杂,不能解决对虾养殖过程中防病、防污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对虾养殖装置,既可以喂养方便,又可解决防病、防污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对虾养殖装置由映网、倒须网和喂养圈构成。倒须网由两固定圈支撑,映网连接在倒须网上,喂养圈连接在倒须网的固定圈上。
所述倒须网包括外层网和内层网。支撑外层网的两固定圈为等直径的圆形圈。内层网位于外层网网面内,它一端连在一个固定圈上,另一端由环形圈支撑。该环形圈由拉线连接在另一个固定圈上,形成锥形通道。
上述喂养圈为椭圆形网状体,在喂养圈上有支撑和固定该网状体的固定杆。在喂养圈上有与倒须网内的锥形通道相通连的开口,以及一个可自由开关的出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①结构简单,造价低。②使用该养殖装置,可集中喂养,能有效地治疗和防治虾病;能够改良水质,杜绝水质的污染;还可以合理使用饵料、药品,将养殖成本降低30%左右。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实用新型。
所述对虾养殖装置由映网1、倒须网2和喂养圈3构成。映网1上有映网固定杆4,可以把映网1固定在养虾池中的任何一个位置。映网1与倒须网2连接在一起。倒须网2由前固定圈5、后固定圈6、环形圈7、拉线8、外层网9、内层网10以及外层网支撑杆13构成。前固定圈5、后固定圈6为竹木或塑料等硬质材料制成的圆圈。外层网9由前固室圈5、后固定圈6支撑。它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位于前固定圈5和后固定圈6之间的筒形网体;另一部分为连在前固定圈5上的锥形网体。在上述筒形体内还有一内层网10,该内层网10一端连在固定圈5上,另一端由环形圈7支撑,环形圈7由拉线8连在后固定圈6上。环形圈7比前固定圈5直径小,内层网10由前固定圈5和环形圈7支撑为一个台形网体。在内层网10内就形成了一个锥形通道,采用以上这种结构的网体,可以保证虾群不能循原路返回。喂养圈3为椭圆形网体,该椭圆形网体由喂养圈固定杆11支撑,并可以由该固定杆固定于池底。喂养圈3有进口,该进口与后固定圈6相连接,使喂养圈3与倒须网2的锥形通道相连通。喂养圈3上还有一喂养圈出口12,喂养圈出口12上有能自由开关的门。
具体使用时,根据虾的循池习性,在养虾池四角,把映网固定杆4、外层网支撑杆13和喂养圈固定杆11插入养虾池池底,把映网1、倒须网2和喂养圈3固定在水下,喂养圈3上面可露出水面,以便能投入饵料或中药包。喂养时,可以将饵料投入喂养圈3中,虾群在喂养圈3中停留1-2个小时,吃饱后会循喂养圈出口12游出。当虾群生病时,可以把喂养圈出口12上的门关上,投入中药包,在喂养圈3内集中治疗,等虾群停留1-2个小时后,打开喂养圈出口12上的门,虾群即重新游回虾池。
权利要求1.一种对虾养殖装置,由映网、倒须网和喂养圈构成,其特征在于倒须网由两固定圈支撑,映网连接在倒须网上,喂养圈连接在倒须网的固定圈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虾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倒须网包括外层网和内层网,支撑外层网的两固定圈为等直径的圆形圈,内层网位于外层网网面内,该内层网一端连接在一个固定圈上,另一端由环形圈支撑,该环形圈由拉线连接在另一个固定圈上,形成锥形通道。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虾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喂养圈为椭圆形网状体,在喂养圈上有支撑和固定该网状体的固定杆。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对虾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养圈上有与倒须网内的锥形通道相通连的开口,以及一个可自由开关的出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虾养殖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映网、倒须网和喂养圈构成,倒须网由两固定圈支撑,映网连接在倒须网上,喂养圈连接在倒须网的固定圈上。采用这种装置可以保证虾单方向通过倒须网进入喂养圈,集中喂养和治疗虾病。它是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的对虾养殖专用器具。
文档编号A01K61/00GK2250636SQ952349
公开日1997年4月2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31日
发明者张久明 申请人:张久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