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秧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38阅读:1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育秧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工厂化育秧抛秧的穴盘,特别适用于工厂化育秧的精量播种的育秧盘。
目前,中国专利公开的90207574.8的育苗盘,在pvc软塑片上注塑为数众多的园台形杯体,并由各个单只杯体在塑片上连结而成,这种育苗盘刚性差,不适应工厂化育秧机播作业及多层叠放设施要求,杯体与杯体间连结的空间大,在机械播种时稻种往往落在连结的空间上造成播种不均,不适应机械精量播种要求,且占地面积大,难以达到工厂化育秧技术要求。中国专利公开95209946.2的育苗盘,该盘在90207574.8的结构基础上改用ABS硬质塑料注塑,在ABS硬质塑料板上注塑出为数众多的园台形杯体,其周边、底面和孔穴间设有加强筋,解决了盘的刚性,但孔穴与孔穴间连接空间宽,育苗盘上无稳定在机械播种生产线上的固定设置,在机械播种时育苗盘产生晃动,导致在机械播种时,播种不均匀,且该盘取材于ABS硬塑,成本高,易老化,另外,以上两种育苗盘的孔穴都是园台形,孔穴底部为平面,不利于成苗的取出和抛植时下落田土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适用于工厂化育秧,特别适用于精量播种生产线上应用,播种均匀能多层叠放,成本低的育秧盘。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盘表面为多个平行排列的孔穴,孔穴上口和下底分别在同一水平面,孔穴下底中央有排水孔的基础上,使育秧盘周边有向下延伸的“L”形边框,向上有周边加强筋,盘的表面纵向的中间部位有纵向加强筋,纵向加强筋和周边加强筋高出盘的表面,并相互连贯,“L”形边框的高度大于孔穴的深度,育秧盘孔穴为纵横向错位平行排列。这样,育秧盘就能在育秧和播种时的上、下拿动及叠加放置,并能适合在工厂育秧的精量播种要求,在播种时,稻种均匀地落在育秧盘的孔穴中,有利于提高育秧盘利用率,节省稻种。


图1为本设计的平面正视图图2为
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
图1的B-B剖视图适用于工厂化育秧和精量播种生产线播种的育秧盘,可用0.4~0.5mm厚pvc塑料片制作而成,育秧盘表面为纵横向错位平行排列的多个孔穴1,孔穴1底部中央有排水孔2,育秧盘周边有向下延伸的“L”形边框3和向上高于盘表面的周边加强筋4,“L”形边框3和周边加强筋4联为一体,为了使育秧盘摆放平稳及工厂化育秧叠加放置,“L”形边框可向下伸至孔穴底部,“L”形边框3高度大于孔穴1的深度,为了加强育秧盘的刚性及防止在育秧时,育秧盘中部向下凹陷,盘的表面纵向的中间有高出表面的纵向加强筋5,纵向加强筋5与周边加强筋4相互连贯。
为了适应工厂化育秧机械精量播种生产线播种的要求,育秧盘孔穴与孔穴间的间隔距离不大于2mm。这样,在机械播种时,稻种落在孔穴中,达到精量播种要求。为了能容易地取出成苗及抛秧时,秧苗垂直地落在耕地上,孔穴1设计为园锥体。
为了加强育秧的强度,“L”形边框3上设有多个三角形短筋6。
为了使育秧盘能固定在机械播种生产线上播种,育秧盘的横向“L”形边框上设有卡位7。
本育秧盘在秧车上的放置是采用“#”字排放形式,当两盘平行排列时,两盘的“L”边框形成通风通道,当两层育秧盘成90°交叉排放时,边框所形成的通风通道正好通过下一层盘的中部,盘的前后横向“L”形边框设有卡位,利于催芽立根时,空气流通,育秧盘“L”形边框高度大于孔穴深度,叠放后,上、下盘之间有育苗间隙,育苗盘自身强度足能满足工厂化育秧的拿动要求,不易变形、重量轻,可叠放置,有利于运输,成本低。
权利要求1.一种育秧盘,盘表面为多个平行排列的穴孔,穴孔上口和下底分别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下底中央有排水孔,其特征在于盘的周边有向下延伸的“L”形边框,向上有周边加强筋,“L”形边框与周边加强筋联为一体,盘的表面纵向的中间有纵向加强筋,周边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高于盘表面,并相互连贯,“L”形边框的高度大于孔穴的深度,育秧盘孔穴为纵横向错位平行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育秧盘,其特征在于盘的孔与孔穴之间距离不大于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育秧盘,其特征在于“L”形边框上有多个三角形短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育秧盘,其特征在于盘的孔穴为园锥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育秧盘,其特征在于盘的横向“L”形边框上设有卡位。
专利摘要一种工厂化育秧盘,特别适用于工厂化育秧精量播种生产线播种的育秧盘,在现有盘表面有平行排列的孔穴,孔穴上口和下底分别在同一平面上的结构基础上,使盘周边有向下延伸的“L”形边框,向上有周边加强筋,“L”形边框与周边加强筋联为一体,盘的表面纵向的中间有纵向加强筋,纵向加强筋与“L”形边框相互连贯,盘表面孔穴为纵横向错位平行排列,“L”形边框高度大于孔穴深度,孔穴与孔穴间的间隔距离不大于2mm。育秧盘可用pvc塑料制成,重量轻,不易变形,可叠放,利于运输,成本低。
文档编号A01G9/00GK2353138SQ982160
公开日1999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26日
发明者邵耀坚, 邝伟儒, 邹小平 申请人:华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