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81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诱鱼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用的人造饵料,具体地说是一种诱鱼装置。
钓鱼撒饵的目的是利用诱饵在水中散布的香味将鱼诱至窝点,而传统的撒饵方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被诱至窝点的鱼吃饵不吃钩;二是饵料的香味在水中散布慢,持续时间短,聚鱼效果差,而补饵时还易炸窝,鱼咬钩的机率小。
中国专利90211356公开了一种诱鱼器,它是由器体和容器构成,器体上设有孔,容器上设有孔和盖,容器插于器体中并形成腔,腔内设有吸附材料,容器中的液体饵料通过容器上的孔、吸附材料和器体上的孔,散布至水中,而诱至窝点的鱼吃不到实物,因而提高了鱼咬钩的机率,但香饵的香味在水中散布速度慢,范围小,同时还存在添饵不方便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诱鱼装置,它能使饵料香味在水中迅速雾化扩散,形成较大的窝区,增加窝区水中的溶氧量;而且该装置操作简单,添饵方便。
本实用新型包括盛饵容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盛饵容器包括容器体和排饵口,排饵口与雾化器、加气管和空气泵相互贯通,加软管连接于雾化器和空气泵之间;所述的雾化器是由壳体和进气口构成,在壳体上布满了扩散微孔,进气口与扩散微孔相通。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诱鱼器可以在钓点迅速形成一个较大的雾化窝区,并使窝区内的水中的溶氧量迅速提高,被诱至窝区的鱼在饵料香味和氧气的刺激下,使鱼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产生食欲感,进入兴奋摄食状态,大大增加了鱼咬钩的机率;另外,可以向盛饵容器添饵并自动向窝区补饵,以保持窝区的存鱼不散和窝内存鱼量,因而不惊扰窝区的鱼群而出现炸窝的现象。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盛饵容器3,其特征是所述的盛饵容器3包括容器体31和排饵口32,排饵口32与雾化器1、加气软管2、5及振膜往复式空气泵4相互贯通,加气软管2、5连接于雾化器1与振膜往复式空气泵4之间;所述盛饵容器排饵口32是通过三通管7与雾化器1和振膜往复式空气泵4之间的加气软管2和5相连通。所述的雾化器1是由壳体11和进气口13构成,在壳体11上布满了扩散微孔12,进气口13与扩散微孔12相通;使用时,将雾化器置于水中,空气泵及盛饵容器置于水上,并由空气泵将空气和液体饵料或饵料的香味泵至雾化器内,通过雾化器壳体上的微孔排至水中;需添饵时,只需在水上向盛饵容器中添加饵料。
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盛饵容器还上设有进气口33,盛饵容器的排饵口32和进气口33分别与雾化器1和振膜往复式空气泵4之间的加气软管2和5相连通。
参照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泵4可为电动式空气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盛饵容器还可以设在雾化器1或空气泵4上,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诱鱼装置,包括盛饵容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盛饵容器(3)包括容器体(31)和排饵口(32),排饵口(32)与雾化器(1)、加软管(2、5)和空气泵(4)相互贯通,加软管(2、5)连接于雾化器(1)和空气泵(4)之间;所述的雾化器(1)是由壳体(11)和进气口(13)构成,在壳体(11)上布满了扩散微孔(12),进气口(13)与扩散微孔(12)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气管(2、5)为软管,所述的盛饵容器排饵口(32)通过三通管(7)与雾化器(1)和空气泵(4)之间的加气软管(2、5)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气管(2、5)为软管,所述的盛饵容器设有进气口(33),盛饵容器的排饵口(32)和进气口(33)分别与雾化器(1)和空气泵(4)之间的加气软管(2、5)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泵(4)为电动式空气泵。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泵(4)为振膜往复式空气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氧雾化诱鱼装置,包括盛饵容器,其特点是所述的盛饵容器包括容器体和排饵口,排饵口与雾化器、加气软管和空气泵相互贯通,加气软管连接于雾化器和空气泵之间;所述的雾化器是由壳体和进气口构成,在壳体上布满了扩散微孔,进气口与扩散微孔相通。本实用新型可以在钓点迅速形成溶氧量高窝区,并使窝区的鱼进入兴奋摄食状态,增加了鱼咬钩的机率;而且操作简单、补饵方便,不会出现炸窝的现象。
文档编号A01K85/01GK2354376SQ982505
公开日1999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15日
发明者田斌 申请人:田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