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割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45131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割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收割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割捆机。
【背景技术】
[0002]割捆机,收割作物并自动将它捆成一定大小禾捆的收获机械。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多数割捆机在作业时,存在拨禾时会对作物的穗头造成极大的冲击,从而导致颗粒洒落在田地间,造成浪费,或是拨禾轮上的拨齿对于作物的扶持能力较弱,下一步进入割台进行切割难以进行。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割捆机。
[0004]本发明一种割捆机,包括机架1、行走机构、动力机构、割台2和拨禾器3,所述的拨禾器3设于该割台2上方,所述的拨禾器3包括轮轴30、其两端装有的辐盘31以及辐盘上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有的辐条32。该辐条上设有拨齿33,所述的拨齿33为上大下小的结构。
[0005]优选的,所述的拨齿33为倒等腰三角形,其下侧的角处具有向下的尖锐结构。
[0006]根据本发明的割捆机,其拨禾器3的轮轴30下部结构处设置有气缸装置4,活塞杆40由轴41可转动的连接于轮轴30上,气缸42固结在机架I的枢轴上。
[0007]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割捆机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割捆机的拨禾器3上拨齿33为上大下小的形状,这样,操作过程中,便于插入作物丛中,减少对穗头的冲击力,从而减少造成落粒的损失,随着割捆机的前移和拨禾器的转动,拨齿33逐渐深入作物丛中,扶持的面积增大,从而提高了扶持了,有助于下一步的切割。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所示拨禾器的透视图。
[0010]图中:1机架、2割台、3拨禾器、4气缸装置、30轮轴、31辐盘、32辐条、33拨齿、40活塞杆、41轴、42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2]如图1所示,一种割捆机,包括机架I和设置在机架上的行走机构、动力机构、割台2和拨禾器3,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和对应轴构成的驱动割捆机前进的结构,动力机构提供行走轮、拨禾器3、割台等操作动力的机构,割台2将作物的秸杆切割。拨禾器3装于该割台2上方,且与其间隔一定距离,以避免割刀接触该拨禾器,损坏机器。所述的拨禾器3包括中心处的轮轴30、其两侧固定套设于有辐盘31,辐盘3上设有方向与轮轴30平行的辐条32。该辐条上设有拨齿33,所述的拨齿33为上大下小的结构,采用这样的拨禾轮结构,有助于在进行作业时,拨禾轮进入作业丛中,不容易对穗头造成冲击导致落粒,从而减少损失,而其上大下小的结构有助于提高穗头的扶持力,进而便于后续割台2的切割。
[0013]优选的,所述的拨齿33为倒等腰三角形,其下侧的角处具有向下的尖锐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
[0014]优选的,拨禾器3的轮轴30下部结构处设置有气缸装置4,活塞杆40由轴41可转动的连接于轮轴30上,气缸42固结在机架I的枢轴上,从而通过气缸装置4控制所述的拨禾轮的位置,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容易操作。
[0015]使用前,根据作物的高矮和疏密相应的调整好拨齿33的角度,在有气缸装置4调整好拨禾轮的高低,使用时,动力机构提供动力,从而驱动割捆机前进,拨禾器3的轮轴30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旋转,带动辐条32旋转,从而带动其上的拨齿33转动,拨齿33下端的尖锐结构有助于减少拨齿进入作物丛中时对穗头的冲击从而减少落粒的损失。
[0016]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割捆机,包括机架(I)、行走机构、动力机构、割台(2)和拨禾器(3),所述的拨禾器(3)设于该割台(2)上方,所述的拨禾器(3)包括轮轴(30)、其两端装有的辐盘(31)以及辐盘上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有的辐条(32),其特征在于:该辐条上设有拨齿(33),所述的拨齿(33)为上大下小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一种割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齿(33)成倒等腰三角形,其下侧的角处具有向下的尖锐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书I或2所述的一种割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轴(30)下部结构处设置有气缸装置(4 ),活塞杆(40 )由轴(41)可转动的连接于轮轴(30 )上,气缸(42 )固结在机架(I)的枢轴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割捆机,包括机架(1)、行走机构、动力机构、割台(2)和拨禾器(3),该拨禾器(3)设于该割台(2)上方,所述的拨禾器(3)包括轮轴(30)、其两端装有的辐盘(31)以及辐盘上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有的辐条(32),该辐条上设有拨齿(33),所述的拨齿(33)为上大下小的结构,这样能减少拨齿(33)进入作物丛时,能有效的降低对穗头的冲击,从而减少落粒的损失。
【IPC分类】A01D37-00
【公开号】CN104663117
【申请号】CN201310623962
【发明人】汤磊
【申请人】汤磊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