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盐度沙质养殖塘红树林造林方法

文档序号:9278930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高盐度沙质养殖塘红树林造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红树林造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盐度沙质养殖塘红树林造林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的功能。淤泥沉积的热带亚热带海岸和海湾,或河流出口处的冲积盐土或含盐沙壤土,适于红树林生长和发展。它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红树林植物对盐土的适应能力比陆生植物要强。据测定,红树林带外缘的海水含盐量可高达35%。,在河流出口处,海水的含盐量要低些,甚至接近淡水水平。虽然红树植物能耐受一定程度的周期性海水浸淹,但是不同红树植物有不同的临界线,超出其生理限度势必导致植株死亡、造林失败。
[0003]近40年来,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由于围海造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红树林面积由40年前的4.2万公顷减少到1.46万公顷,不及世界红树林面积1700万公顷的千分之一。特别是在《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颁布实施多年的今天,有些人无视国家法规,急功近利,仍然在大片地砍伐红树林,包括几个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砍伐破坏,红树林面积大规模减少。随着现在环境气候的日益严峻,海洋灾害频发及危害程度日益加重,加快红树林造林步伐,发挥红树林的生态护林功效迫在眉睫。其中发挥高盐度沙质养殖塘改造红树林相关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高盐度沙质养殖塘进行红树林造林的方法,以保障红树林造林的成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I)拆除养殖塘区域内部的围闸和围堤,将原有分隔的条块状渔塘水域连通为畅通、开放的水体;
[0007]2)通过土方工程,在养殖塘中形成具有连续高程梯度变化的块状和岛屿状滩面,用于种植红树林,使种植滩面保持在平均海平面以上0.2-0.5m ;
[0008]3)构建造林区域内水道潮沟;
[0009]4)保留红树林造林规划区域边缘的养殖塘堤围,并开通与外海的水流通道;
[0010]5)以行状及块状混交方式布局红树植物,在所述种植滩面上选择极耐盐树种利用营养袋苗种植;
[0011 ] 6)在造林后连续2年以上对造林地进行苗木补植及管护。
[0012]其中,步骤2)中,形成红树林种植滩面是通过平整养殖塘区域内部的围堤,使其高程降至所述高度水平;以及通过在养殖塘区域深水区局部填土,使其滩面高程抬升至所述高度水平。种植红树林的滩面和水面各占总面积的50%。
[0013]步骤4)中在红树林造林区域与外部水域毗邻的堤围上,每隔80-120m开通长期性的水流通道,水流通道宽5-15m,使红树林种植滩面接近自然状态下的潮汐水流状态。
[0014]本发明中,红树植物以速生种类和慢生种类相结合。
[0015]本发明中,所选营养袋苗为营养袋直径8cm以上的健康苗木,无病虫害,苗高40_80cm。
[0016]本发明中,种植穴长宽高均为0.2-0.3m,利用泥质客土回填种植穴,苗木覆土高度不能超过营养袋上表面10cm。
[0017]本发明中,种植后将苗木固定,防止苗木倒伏。
[0018]本发明通过土方工程措施,将高盐度沙质的养殖塘改造成具有连续高程梯度变化的块状和岛屿状滩地,使其达到红树林生长所需的水深条件,创造适宜红树林生长的环境;在整地后形成的滩面上种植红树林,中间有水道潮沟的搭配。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
[0021]I前期准备
[0022]1.1拆除渔塘设施
[0023]拆除造林区域的养殖塘围堤及围闸等设施,将分隔的水域连通为畅通、开放的水体,恢复泥滩原有的自然潮汐状态。
[0024]1.2 整地
[0025]通过整地措施,使红树林种植滩面和水面各占造林规划区域总面积的50 %。
[0026](I)平整围堤
[0027]将规划造林区域内的堤围平整、拓宽,使其高程降至海平面以上0.2-0.5m,形成红树林种植滩面。
[0028](2)填土
[0029]通过工程措施,局部填高原有渔塘堤围内的区域,形成具有连续高程梯度变化的连片状和岛屿状滩面,形成红树林种植滩面。利用推土机和抓泥机进行土方施工,使种植滩面保持在平均海平面以上0.2-0.5m。
[0030]I.3构建造林区域内水道
[0031]完成整地后,在红树林种植滩面上开挖水道,使规划造林区域内潮水自由流通。
[0032]1.4开通与外海的水流通道
[0033]在进行红树林生境创造的过程中,保留规划区域边缘的养殖塘堤围,以防风浪对造林区域内的影响。在红树林造林区域与外部水域毗邻的堤围上,每隔10m开通长期性的水流通道,水流通道宽10m,保证红树林造林区域与外部海域保持自由的水体交换,使红树林种植滩面达到自然状态下的潮汐水流状态。
[0034]2.红树林种植
[0035]通过整地形成适于红树林生长的滩地后,在其上以人工种植方式恢复红树林。红树林恢复以块状和岛屿状相结合。
[0036]2.1树种选择
[0037]选择耐盐的树种,同时,以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相结合,利用速生树种尽早形成主体林分,同时利用慢生树种优化和完善林分结构。
[0038]速生树种为拉关木、无瓣海桑、榄李、海漆等,慢生树种为白骨壤、红海榄、秋茄、桐花树、木榄、海莲等。
[0039]2.2植物群落布局及配置
[0040]各树种行状混交,速生红树植物种植株行距1.5mX 1.5m,慢生红树植物种植株行距 0.5m X 0.5mο
[0041]2.3种植和管护
[0042](I)造林季节
[0043]红树林种植时间为5月?8月份。
[0044](2)种植方式
[0045]利用营养袋苗种植。种植穴长宽高均0.2-0.3m,利用泥质客土回填种植穴。苗木覆土高度不能超过营养袋上表面10cm。
[0046](3)对种植材料的要求
[0047]要求袋径8cm以上的健康营养袋苗,无病虫害,苗高50-80cm,木质化程度高。
[0048](4)固定红树林苗木、提高幼苗幼树的稳定性
[0049]种植后采取竹杆扶持的方式将苗木固定,防止苗木受海浪冲击倒伏。
[0050](5)加强维护和管理
[0051]在造林后加强对造林地维护和管理,定期补植苗木、扶正倒伏苗木、清理垃圾杂物等。管护期至少为2年。
[0052]3.红树林种植成效
[0053]通过改造养殖塘生境,种植红树林3年后,林分已郁闭。红树植物拉关木保存率为91.36% ;树高平均为2.14m,最高3.9m ;地径平均为7.84cm,最大地径为13.5cm ;胸径平均
2.81cm,最大为6.85cm ;冠幅平均为1.84m,最大为3.7m。红树植物白骨壤保存率达96.0%,树高平均为0.77m,最高为1.3m ;地径平均为1.97cm,最大为5.7cm ;冠幅平均为0.54m,最大为1.6mο
[0054]养殖塘中种植的红树林已开始发挥促淤固滩、防风消浪、促进和提高野生生物多样性的功能。通过红树林的定居生长,在种植前的沙质滩面上已淤积灰黑色泥质土 3cm以上,局部固土达5-lOcm。红树林的生长为野生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养殖塘红树林成为大量鸟类的栖息场所。
[0055]上述实施方式旨在举例说明本发明可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实现或使用,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故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权利要求书或说明书描述,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创造性特点的方法、工艺、产品,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高盐度沙质养殖塘红树林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拆除养殖塘区域内部的围闸和围堤,将原有分隔的条块状渔塘水域连通为畅通、开放的水体; 2)通过土方工程措施,在养殖塘中形成具有连续高程梯度变化的块状或岛屿状滩面,滩面高度保持在平均海平面以上0.2-0.5m,用于种植红树植物; 3)构建造林区域内水道潮沟; 4)保留红树林造林规划区域边缘的养殖塘堤围,开通与外海的水流通道; 5)以行状及块状混交方式布局红树植物种类,在所述种植滩面上利用极耐盐树种的营养袋苗种植; 6)在造林后连续2年以上对恢复地进行苗木补植及管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度沙质养殖塘红树林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红树林造林区域与外部水域毗邻的堤围上,每隔80-120m开通长期性的水流通道,水流通道宽5-15m,使红树林种植滩面接近自然状态下的潮汐水流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度沙质养殖塘红树林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种植红树林的滩面与水面面积各占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度沙质养殖塘红树林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红树植物为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相结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度沙质养殖塘红树林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营养袋苗为营养袋直径8cm以上的健康苗木,无病虫害,苗高40-80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度沙质养殖塘红树林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营养袋苗种植穴长宽高均为0.2-0.3m,利用泥质客土回填种植穴,苗木覆土高度不能超过营养袋上表面1cm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度沙质养殖塘红树林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后将苗木固定,防止苗木倒伏。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盐度沙质养殖塘红树林造林方法。首先拆除养殖塘区域内部的围闸和围堤,将原有分隔的条块状渔塘水域连通为畅通、开放的水体。然后通过土方工程措施,在养殖塘中形成具有连续高程梯度变化的块状和岛屿状滩面,使其达到红树林生长所需的水深条件,创造适宜红树林生长的环境。施工过程中在滩面中间同时构建水道潮沟。通过工程措施形成适于红树林生长的滩面后,在其上以人工种植方式种植红树植物。选择极耐盐红树植物种类种植并利用泥质土回填种植穴。
【IPC分类】A01G17/00, A01B79/02
【公开号】CN104996260
【申请号】CN201510412613
【发明人】陈玉军, 廖宝文, 李玫, 管伟, 苏文拔, 莫燕妮
【申请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