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潜叶蝇的防治复配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属于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甜菜潜叶蝇的防治复配物。
[0003]
【背景技术】
[0004] 甜菜潜叶蝇幼虫潜叶危害,潜痕较宽,留下叶片的表皮呈半透明水泡状,多头幼虫 潜害一叶时,很易使叶片枯萎。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江苏和湖南等地,国内主要受害区 均限于寒冷地区,多在年平均温度7~9°C等温线范围内。现有技术中防治潜叶蝇的药物只 要使用乐果或敌敌畏等,常年的使用,导致潜叶蝇产生了抗药性,防治效果不好,蔬菜减产 损害严重,为解决这种技术问题,需要出现一种配比简单,使用方便,防治潜叶蝇效果好的 一种甜菜潜叶蝇的防治复配物。
[0005]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比简单,使用方便,防治潜叶 蝇效果好的一种甜菜潜叶蝇的防治复配物。
[0007]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甜菜潜叶蝇的防治复配物,其中,包括按 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组分: 〇. 3%印楝素乳油3-6份,倍腈松3-6份,除虫脲2-5份,白头翁皂苷1-3份,氰戊菊酯 2-4份,阿维菌素2-5份,海藻酸钠1-3份,二嗪磷3-6份。
[0008] 或者,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组分: 〇. 3%印楝素乳油3-5份,倍腈松3-5份,除虫脲2-4份,白头翁皂苷1-2份,氰戊菊酯 2- 3份,阿维菌素2-4份,海藻酸钠1-2份,二嗪磷3-5份。
[0009] 或者,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组分: 〇. 3%印楝素乳油4-6份,倍腈松4-6份,除虫脲3-5份,白头翁皂苷2-3份,氰戊菊酯 3- 4份,阿维菌素3-5份,海藻酸钠2-3份,二嗪磷4-6份。
[0010] 本发明的优点为:配比简单,使用方便,防治潜叶蝇效果好,具体为: 本发明在传统的农药基础上添加中药中间体和农药中间体,将其混合后得到新的针对 潜叶蝇的药物,防治效果好,叫传统农药的防治效果增加11-14%。
[00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例子 1 0. 3%印楝素乳油3份,倍腈松3份,除虫脲2份,白头翁皂苷1份,氰戊菊酯2份,阿维 菌素2份,海藻酸钠1份,二嗪磷3份。
[0013] 制备时,将上述药物混合后复配得到原液,使用时,原液稀释至体积倍数 1000-1500倍后喷洒,能够有效防治潜叶蝇。
[0014] 例子2 〇. 3%印楝素乳油6份,倍腈松6份,除虫脲5份,白头翁皂苷3份,氰戊菊酯4份,阿维 菌素5份,海藻酸钠3份,二嗪磷6份。
[0015] 制备时,将上述药物混合后复配得到原液,使用时,原液稀释至体积倍数 1000-1500倍后喷洒,能够有效防治潜叶蝇。
[0016] 例子3 〇. 3%印楝素乳油4份,倍腈松4份,除虫脲3份,白头翁皂苷2份,氰戊菊酯3份,阿维 菌素3份,海藻酸钠2份,二嗪磷4份。
[0017] 制备时,将上述药物混合后复配得到原液,使用时,原液稀释至体积倍数 1000-1500倍后喷洒,能够有效防治潜叶蝇。
[0018] 本发明的优点为:配比简单,使用方便,防治潜叶蝇效果好,具体为: 本发明在传统的农药基础上添加中药中间体和农药中间体,将其混合后得到新的针对 潜叶蝇的药物,防治效果好,叫传统农药的防治效果增加11-14%。
[0019] 效果比较 以本发明的方法稀释1000-1500倍后,进行喷洒防治潜叶蝇,与传统单独施用乐果和 敌敌畏的效果比较如下
【主权项】
1. 一种甜菜潜叶蝇的防治复配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组分: 0. 3%印楝素乳油3-6份,倍腈松3-6份,除虫脲2-5份,白头翁皂苷1-3份,氰戊菊酯 2-4份,阿维菌素2-5份,海藻酸钠1-3份,二嗪磷3-6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甜菜潜叶蝇的防治复配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 置的如下组分: 〇. 3%印楝素乳油3-5份,倍腈松3-5份,除虫脲2-4份,白头翁皂苷1-2份,氰戊菊酯 2- 3份,阿维菌素2-4份,海藻酸钠1-2份,二嗪磷3-5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甜菜潜叶蝇的防治复配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 置的如下组分: 〇. 3%印楝素乳油4-6份,倍腈松4-6份,除虫脲3-5份,白头翁皂苷2-3份,氰戊菊酯 3- 4份,阿维菌素3-5份,海藻酸钠2-3份,二嗪磷4-6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甜菜潜叶蝇的防治复配物,其中,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组分:0.3%印楝素乳油3-6份,倍腈松3-6份,除虫脲2-5份,白头翁皂苷1-3份,氰戊菊酯2-4份,阿维菌素2-5份,海藻酸钠1-3份,二嗪磷3-6份。本发明配比简单,使用方便,防治潜叶蝇效果好,本发明在传统的农药基础上添加中药中间体和农药中间体,将其混合后得到新的针对潜叶蝇的药物,防治效果好,叫传统农药的防治效果增加11-14%。
【IPC分类】A01P7/04, A01N43/90, A01N43/16, A01N57/14, A01N37/38, A01N47/34, A01N57/16
【公开号】CN105104418
【申请号】CN201510596787
【发明人】王素敏
【申请人】王素敏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