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灵菇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9651236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灵菇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瓶栽食用菌技术,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白灵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食用菌工厂化瓶栽业务主要是指用塑料瓶子在空调设施内常年栽培,通过栽培的机械化和标准化,来实现食用菌在工厂内常年稳定的生产。由于工厂内菇房环境不受季节影响,实现了食用菌的周年供应,满足了消费者对新鲜食用菌产品的需求。鉴于食用菌瓶栽技术的优势,目前诸如真姬菇、灰树花、金针菇、白灵菇、滑子菇、茶树菇、猴头菇等的瓶栽生产已经在产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0003]白灵菇。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白灵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
和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深得人们的喜爱。白灵菇的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宽4-14cm,初呈拱圆形,后逐渐平展,成熟时中央浅凹至漏斗形,表面有丝状光泽,平滑、干燥、细纤维状,幼时盖缘内卷,成熟后呈波浪状或深裂;菌肉白色,具有杏仁味,无乳汁分泌;菌褶延生,密集,略宽,乳白色,边缘及两侧平,有小菌褶;菌柄4-lOcm至0.7-3.2cm,偏心生或侧生。白灵菇属于中低温结实性菌类,子实体发育适宜温度围12 - 17°C。
[0004]常规的白灵菇栽培多采用每筐18瓶的种植方式,使用的栽培瓶容积多为870毫升,口径60毫米,近年来也有许多栽培者使用1300毫升,口径为90毫米或75毫米等更大的栽培容器。使用870毫升种植白灵燕,出燕稳定的培养时间需要37-44日,栽培出燕时间(搔菌至采收)为17-20日,每瓶商品白灵菇产量为140-160克;而使用1300毫升种植白灵菇的周期则更长,每瓶白灵菇产量达到170-200克。现有的在栽培方法不但栽培周期长、栽培设施利用率低、栽培成本高,而且单株产量不能满足消费者120-140克的要求,因此,用现有栽培方式种植的白灵菇还需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分割成120-140克的份量后才能进行包装,这不但增加了生产的成本,而且分割还对白灵菇本身造成了很大的损伤,导致分割后的白灵菇保存性下降。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栽培周期较短、栽培设施利用率高、栽培成本较低且可以直接单瓶单株包装的白灵菇栽培方法。
[0006]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白灵菇的栽培方法,包括装料、杀菌,冷却,接种,培养,搔菌,催蕾,生育和采收步骤,所述装料步骤在栽培筐中的栽培瓶中装入原料,在所述栽培筐中装入36个栽培瓶,所述栽培瓶以6X6方式布局,所述栽培瓶的容积为650-700毫升,所述栽培瓶的瓶口直径为54-58毫米。
[0007]在生育阶段采用间隔式垂直光照射。
[0008]采收前两日光照的时间每日不低于10小时所述垂直光照射是通过设置在层架式栽培床架每一层床架上方的光源来实现的。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白灵菇的栽培方法的关键在于通过对栽培瓶胴体部进行缩小,使整个栽培瓶的全部体积位于67-720毫升之间,这样在基本维持原先筐子大小的基础上,容纳量由原先的18瓶,增加为36瓶,在使用固体菌种的情形下,栽培周期由原先的57-62日,缩短至45-54日,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在基本工艺等同的情形下,每瓶商品菇产量位于120-140克之间,与16瓶式850毫升120-140克菇产量相比,同样的栽培面积多产出菇30%-34%,极大地提高了栽培设施的使用效率,降低投资成本;而且优化后的栽培瓶,可以获得稳定收量的120-140克,可以实现单瓶单株的包装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发明一种白灵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装料:在栽培筐中装载36个670-720毫升的栽培瓶,栽培瓶以6X6方式布局,使用全自动装瓶机,要求装瓶均匀,紧实度适中,装料440-480克,含水量62%-65%.瓶肩基本无空隙,打孔至瓶底。
[0011](2)杀菌:采用高压灭菌锅,123°C灭菌82分钟。
[0012](3)冷却:灭菌结束后,打开灭菌锅,灭菌车推至冷却室,冷却室温度22°C -24°C。
[0013](4)接种:冷却后的瓶子通过自动接种机进行接种,每瓶栽培种表面接菌种10-12克,接种后通过输送带输送至培养室。
[0014](5)培养:培养室温度设定为24°C — 25 V,湿度62%_82%,二氧化碳浓度4200PPM以下,培养30-33天。
[0015](6)搔菌:培养成熟后,进行搔菌处理。
[0016](7)催蕾:搔菌后的栽培瓶移入催蕾室中进行发芽管理,瓶筐倒扣,温度17°C -18°C,湿度92%-97%,二氧化碳浓度小于2200PPM,经过10-12日后催蕾完成。
[0017](8)生育采收:瓶筐正置,温度17°C -18°C,湿度92-97%以上,二氧化碳浓度小于4200PPM,为了控制白灵菇的芽数,在后期的对房间的湿度进行干干湿湿的管理,使每个栽培瓶的芽数控制在6根以内,9-11日完成生育。为了使白灵菇子实体能够竖直生长,从而克服栽培瓶胴体缩小后子实体相互交叉生长的缺点,可以在生育阶段同时给以间隔式(时间间隔,下同)垂直光照射,采收前两日光照的时间每日不低于10小时。所述垂直光照是通过设置在层架式栽培床架每一层床架上方的光源来实现的。用人工或者机械均可实施,达到一定重量的白灵菇子实体实现单株包装,每株重量为120-140克之间。
[0018]下面结合具体栽培实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19]使用670毫升聚丙烯塑料瓶,每筐放置25瓶,用固体菌种接种后,培养32日,之后进行搔菌作业,转移至催蕾室,10日后菇蕾发生,转移到生育室继续生长9日,同时给其间隔式垂直光照射,每瓶收获128克,总共栽培周期为47日。
[0020]本发明白灵菇的栽培方法的关键在于通过对栽培瓶胴体部进行缩小,使整个栽培瓶的全部体积位于670-720毫升之间,这样在基本维持原先筐子大小的基础上,容纳量由原先的18瓶,增加为36瓶,在使用固体菌种的情形下,栽培周期由原先的57-62日,缩短至45-54日,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在基本工艺等同的情形下,每瓶商品菇产量位于120-140克之间,与18瓶式870毫升140-160克菇产量相比,同样的栽培面积多产出菇32%_36%,极大地提高了栽培设施的使用效率,降低投资成本;而且优化后的栽培瓶,可以获得稳定收量的120-140克,可以实现单瓶单株的包装方式。
[0021]以上描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谅能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对本发明的简单修改和替换皆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白灵菇的栽培方法,包括装料、杀菌,冷却,接种,培养,搔菌,催蕾,生育和采收步骤,所述装料步骤在栽培筐中的栽培瓶中装入原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栽培筐中装入36个栽培瓶,所述栽培瓶以7X 7方式布局,所述栽培瓶的容积为670-720毫升,所述栽培瓶的瓶口直径为54-58毫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灵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育阶段采用间隔式垂直光照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灵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收前两日光照的时间每日不低于10小时。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白灵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光照射是通过设置在层架式栽培床架每一层床架上方的光源来实现的。
【专利摘要】一种白灵菇的栽培方法,包括装料、杀菌,冷却,接种,培养,搔菌,催蕾,生育和采收步骤,所述装料步骤在栽培筐中的栽培瓶中装入原料,在所述栽培筐中装入36个栽培瓶,所述栽培瓶以6×6方式布局,所述栽培瓶的容积为670-720毫升,所述栽培瓶的瓶口直径为54-58毫米。
【IPC分类】A01G1/04
【公开号】CN105409578
【申请号】CN201410480682
【发明人】苗增春
【申请人】青岛诚一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4年9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