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辣木行间套种猫须草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10495030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辣木行间套种猫须草的栽培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辣木行间套种猫须草的栽培方法,属于作物种植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整地、(2)辣木移栽、(3)猫须草种植、(4)追肥、(5)田间管理、(6)采收。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辣木和猫须草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可以提高辣木的抗病虫害的能力。
【专利说明】
一种辣木行间套种猫须草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作物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辣木行间套种猫须草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辣木属辣木树科,原产印度和非洲地区,为多年生落叶乔木,被誉为生命之树。辣 木叶片、花、果荚等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长期食用能提高人体免疫 力,预防疾病,增强国民体质,辣木在食疗保健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用途,对保护肝脏,抗衰 老,抗肿癌,预防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补钾、补钙、补维生素 A、B、C、E等均有良好作用,可开 发功能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0003] 猫须草,原名肾茶,属管状花目,唇形科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1.5m,叶卵形、菱 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苞片圆卵形,长约3.5mm,宽约3mm,花萼卵珠形,小坚果卵形,长约 2_,宽约1.6_,深褐色,具皱纹,花、果期5-11月,常生于林下潮湿处,有时也见于无荫山坡 上,猫须草清凉消炎,可入药,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和风湿性关节 炎。
[0004]辣木和猫须草常规种植方法是单独种植,其中辣木单独种植过程中,因为辣木行 间没有覆盖作物,土壤保温保水能力差,同时病虫害严重;而猫须草单独种植过程中,因为 没有作物为猫须草提供隐蔽条件,影响猫须草长势和产量,辣木行间套种猫须草的栽培方 法,很好的为辣木和猫须草提供了生长环境,关于辣木与猫须草行间套种的栽培方法及技 术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辣木行间套种猫须草的栽培 方法。所述方法如下:
[0006] (1)整地:开种植沟,暴晒土壤30天,农家肥施到种植沟内作为底肥,农家肥和回填 土搅拌均匀,将全部土壤回填后起垄;
[0007] (2)辣木移栽:春季3-5月份移栽,在垄上挖穴种植,每穴移栽1株辣木幼苗,填土, 踏实,浇定根水;
[0008] (3)猫须草种植:春季4-6月份移栽,在垄距间施加农家肥,翻耕整细耙平,扦插种 植;
[0009] (4)追肥:辣木追肥方法为在植株半径30cm内挖环形施肥沟,在沟内施入农家肥 300-500g,填土;猫须草追肥方法为在植株株行距间挖施肥沟,在沟内施入农家肥100-200g,填土;
[0010] (5)田间管理:中耕除草、整形修枝;
[0011] (6)采收:辣木及猫须草均为当年采收。
[0012] 优选地,步骤(1)所述的种植沟深度为60-80cm,间距为3000cm。
[0013] 优选地,步骤(1)所述的农家肥为2000-3000kg/亩。
[0014] 优选地,步骤(1)所述的垄面宽40-60cm,垄高20-30cm。
[0015] 优选地,步骤(2)所述挖穴种植的株距为200cm,穴深20-40cm。
[0016] 优选地,步骤(3)所述的农家肥为600-1000kg/亩。
[0017]优选地,步骤(3)所述的扦插种植的株行距为25X25cm。
[0018] 优选地,步骤(3)所述的扦插种植是选取当年生或2年生枝条,除去顶端幼嫩部分, 剪成12-15cm带两个节的插条,将插条下端2/3部分斜插入土壤中压实,饶定根水。
[0019] 优选地,步骤(4)所述的追肥的频率为辣木及猫须草每年春秋两季各一次。
[0020] 优选地,步骤(4)所述的辣木追肥方法的环形施肥沟深度和猫须草追肥方法的施 肥沟深度均为10_20cm。
[0021]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辣木和猫须草的产 量和品质,而且可以提尚辣木的抗病虫害的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明,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0023] 实施例1
[0024] (1)整地:开完种植沟,种植沟深度为60-80cm,种植沟距3000cm,暴晒土壤30天,按 2000kg/亩农家肥施到种植沟内作为底肥,农家肥和部分回填土搅拌均匀,将全部土壤回填 后起垄,垄面宽40-60cm,垄高20-30cm;
[0025] (2)辣木移栽:春季3-5月份移栽,在垄上按株距200cm挖穴种植,穴深20-40cm,每 穴移栽1株辣木幼苗,带上营养袋的土,填土,踏实,浇定根水;
[0026] (3)猫须草种植:春季4-6月份移栽,在垄距间按600kg/亩施加农家肥,然后进行翻 耕整细耙平,按照25X25cm株行距扦插种植,扦插方法选取当年生或2年生枝条,除去顶端 幼嫩部分剪成12-15cm带两个节的插条,将插条下端2/3部分斜插入土壤中压实,浇定根水; [0027] (4)追肥:辣木及猫须草每年春秋两季各施肥一次,辣木追肥方法为在植株半径 30cm内挖环形施肥沟,沟深10-20cm,在沟内施入农家肥300g,填土;猫须草追肥方法为在植 株株行距间挖施肥沟,沟深10-20cm,在沟内施入农家肥100g,填土,根据土壤肥瘦、植株大 小调整;
[0028] (5)田间管理:按辣木、猫须草常规管理,分别对辣木、猫须草进行中耕除草、整形 修枝等日常方法进行管理;
[0029] (6)采收:辣木及猫须草均为当年采收,采收后进行产量及品质考察,其中以作物 根腐病、红蜘蛛等计算防治效果,结果如表1、表2所示。
[0030] 实施例2
[0031] (1)整地:开完种植沟,种植沟深度为60-80cm,种植沟距3000cm,暴晒土壤30天,按 3000kg/亩农家肥施到种植沟内作为底肥,农家肥和部分回填土搅拌均匀,将全部土壤回填 后起垄,垄面宽40-60cm,垄高20-30cm;
[0032] (2)辣木移栽:春季3-5月份移栽,在垄上按株距200cm挖穴种植,穴深20-40cm,每 穴移栽1株辣木幼苗,带上营养袋的土,填土,踏实,浇定根水;
[0033] (3)猫须草种植:春季4-6月份移栽,在垄距间按1000kg/亩施加农家肥,然后进行 翻耕整细耙平,按照25X25cm株行距扦插种植,扦插方法选取当年生或2年生枝条,除去顶 端幼嫩部分剪成12_15cm带两个节的插条,将插条下端2/3部分斜插入土壤中压实,浇定根 水;
[0034] (4)追肥:辣木及猫须草每年春秋两季各施肥一次,辣木追肥方法为在植株半径 30cm内挖环形施肥沟,沟深10-20cm,在沟内施入农家肥500g,填土;猫须草追肥方法为在植 株株行距间挖施肥沟,沟深10-20cm,在沟内施入农家肥200g,填土,根据土壤肥瘦、植株大 小调整;
[0035] (5)田间管理:按辣木、猫须草常规管理,分别对辣木、猫须草进行中耕除草、整形 修枝等日常方法进行管理;
[0036] (6)采收:辣木及猫须草均为当年采收,采收后进行产量及品质考察,其中以作物 根腐病、红蜘蛛等计算防治效果,结果如表1、表2所示。
[0037] 对照组
[0038]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有益效果,特设置以下对照组。
[0039] 对照组1:单独种植辣木,按常规方法种植:(1)整地:开完种植穴,种植穴长宽深为 30cm、30cm、50cm,按5kg/穴施农家肥,农家肥和部分回填土搅拌均勾,将全部土壤回填;(2) 辣木移栽:春季3-5月份移栽,按株距100cm挖穴种植,穴深20-30cm,每穴移栽1株辣木幼苗, 填土,踏实,浇定根水;(3)追肥:每年春季施肥一次,辣木追肥方法为在植株半径30cm内挖 环形施肥沟,沟深10-20cm,在沟内施入农家肥500g;(4)田间管理:主要是进行中耕除草、整 形修枝等日常方法进行管理;采收后进行产量及品质考察,其中以作物根腐病、红蜘蛛等计 算防治效果,结果如表1、表2所示。
[0040] 对照组2:单独种植猫须草,按常规方法种植:春季4-6月份移栽,按1000kg/亩施加 农家肥,然后进行翻耕整细耙平,按照25 X 25cm株行距扦插种植,扦插方法选取当年生或2 年生枝条,除去顶端幼嫩部分剪成12-15cm带两个节的插条,将插条下端2/3部分斜插入土 壤中压实,浇定根水;常规田间管理,采收后进行产量及品质考察,其中以作物根腐病、红蜘 蛛等计算防治效果,结果如表1、表2所示。
[0041]对照组3:单独种植辣木,按常规方法种植:(1)整地:开完种植穴,种植穴长宽深为 30〇11、30〇11、50〇11,按30001^/亩农家肥施到种植穴,农家肥和部分回填土搅拌均匀,将全部 土壤回填;(2)辣木移栽:春季3-5月份移栽,按株距100cm挖穴种植,穴深20-30cm,每穴移栽 1株辣木幼苗,填土,踏实,浇定根水;(3)追肥:每年春季施肥一次,辣木追肥方法为在植株 半径30cm内挖环形施肥沟,沟深10-20cm,在沟内施入农家肥500g; (4)田间管理:主要是进 行中耕除草、整形修枝等日常方法进行管理;采收后进行产量及品质考察,结果如表1、表2 所示。
[0042]对照组4:辣木行间套种猫须草,按常规方法种植:(1)整地:开完种植穴,种植穴长 宽深为30cm、30cm、50cm,按5kg/穴施农家肥,农家肥和部分回填土搅拌均勾,将全部土壤回 填;(2)辣木移栽:春季3-5月份移栽,按株距100cm挖穴种植,穴深20-30cm,每穴移栽1株辣 木幼苗,填土,踏实,浇定根水;(3)猫须草种植:春季4-6月份移栽,在垄距间按600kg/亩施 加农家肥,然后进行翻耕整细耙平,按照25 X 25cm株行距扦插种植,扦插方法选取当年生或 2年生枝条,除去顶端幼嫩部分剪成12-15cm带两个节的插条,将插条下端2/3部分斜插入土 壤中压实,浇定根水;(4)追肥:辣木及猫须草每年春季施肥一次,辣木追肥方法为在植株半 径30cm内挖环形施肥沟,沟深10-20cm,在沟内施入农家肥500g,填土;猫须草追肥方法为在 植株株行距间挖施肥沟,沟深10-20cm,在沟内施入农家肥200g,填土,根据土壤肥瘦、植株 大小调整;(5)田间管理:主要是进行中耕除草、整形修枝等日常方法进行管理;采收后进行 产量及品质考察,其中以作物根腐病、红蜘蛛等计算防治效果,结果如表1、表2所示。
[0043]表1:各试验组种植方法对辣木、猫须草成活率、产量的影响
[0045]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2植株成活率最高,达到91.4%,并且第1-3年的产量 均最高;而且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对于对照组辣木和猫须草的产量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说明辣木行间套种猫须草种植模式能有效的提高辣木和猫须草的产量。实施例1和2与对照 组4相比植株成活率和产量均高,其区别在于实施例1和2辣木采用挖沟种植,对照组4采用 挖穴种植,说明挖沟种植对辣木和猫须草的生长和产量有显著影响。
[0046]表2:各实验组种植方法对辣木、猫须草病虫害的影响
[0048]从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2和对照组4种植辣木套种猫须草,其病情指标明显 低于对照组1和2,说明辣木行间套种猫须草种植模式能有效抑制病虫害的繁殖,提高作物 的品质,其良好的生物多样性环境对病虫害的防治有明显效果,均达到50%以上,其中病情 实施例2效果最好。
[004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本发明不仅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 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辣木行间套种猫须草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 整地:开种植沟,暴晒土壤30天,农家肥施到种植沟内作为底肥,农家肥和回填土搅 拌均匀,将全部土壤回填后起垄; (2) 辣木移栽:春季3-5月份移栽,在垄上挖穴种植,每穴移栽1株辣木幼苗,填土,踏实, 饶定根水; (3) 猫须草种植:春季4-6月份移栽,在垄距间施加农家肥,翻耕整细耙平,扦插种植; (4) 追肥:辣木追肥方法为在植株半径30cm内挖环形施肥沟,在沟内施入农家肥300-500g,填土;猫须草追肥方法为在植株株行距间挖施肥沟,在沟内施入农家肥100-200g,填 土; (5) 田间管理:中耕除草、整形修枝; (6) 采收:辣木及猫须草均为当年采收。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种植沟深度为60-80cm,间 距为 3000c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农家肥为2000-3000kg/亩。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垄面宽40-60cm,垄高20-30cm〇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挖穴种植的株距为200cm,穴 深20_40cm。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农家肥为600-1000kg/亩。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扦插种植的株行距为25 X 25cm〇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扦插种植是选取当年生或2 年生枝条,除去顶端幼嫩部分,剪成12-15cm带两个节的插条,将插条下端2/3部分斜插入土 壤中压实,浇定根水。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追肥的频率为辣木及猫须 草每年春秋两季各一次。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辣木追肥方法的环形施肥 沟深度和猫须草追肥方法的施肥沟深度均为10-20cm。
【文档编号】A01G1/00GK105850434SQ201610217315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8日
【发明人】李守岭, 王应清, 马关润, 李洪坤, 匡钰, 史文斌, 苏琳琳, 林兴文
【申请人】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