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瘟病杀菌剂防治作用测定的简易方法

文档序号:10557740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稻瘟病杀菌剂防治作用测定的简易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瘟病杀菌剂防治作用测定的简易方法,在普通实验室内,利用一套简单小器具配成一个封闭小空间,在该小空间内利用纯沙土作育苗土壤,配合专用育苗营养液,培育细小稻苗;在稻瘟病菌侵染细小稻苗过程中介入杀菌剂处理;实现简易快速检测杀菌剂防治作用的目的。实施方法的步骤如下:1)培育细小稻苗:2)配备杀菌剂药液:3)杀菌剂处理细小稻苗:4)稻苗表面药液凉干:5)接种稻瘟病菌及侵染培育:6)结果调查与计算防治效果。本发明的优点是:具备检测药物干扰病菌致病能力的功用;实现药物作用检测技术体系微型化,无需温室装备设施,试验条件容易实现技术标准化;技术简单,检测快速高效;容易实现药物鉴定检测批量化作业,可在药物早期研发工作中应用。
【专利说明】
一种稻瘟病杀菌剂防治作用测定的简易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植物病理学技术和农药学技术,具体是一种稻瘟病杀菌剂防治作用测定的简易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稻瘟病是我国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大流行年曾造成我国损失稻粮150亿公斤。尽管目前对稻瘟病的认识已相当深入,但与该病害的防病控害密切有关的许多基础研究滞后,特别是抗病育种工作仍然薄弱,因而我国当前稻瘟病的防治仍主要依赖农药防治。农药大量应用引起的环保问题和抗药性问题,以及水稻生产的发展对提高农药效力的期望,都要求农药能不断地更新换代,而农药的更新换代又有赖于农药研发的加强与创新。
[0003]杀菌剂农药的研发趋势,是开发不容易产生抗药性的、高效低毒的环保型防治药物;其中很重要的研发目标,是挖掘和寻找对靶标生物的生长抑制作用弱、而对靶标生物侵染致病的干扰作用强的药物。要实现这种目标,改进和提高已有的筛选检测技术很关键。
[0004]当前的筛选检测技术主要是利用活体外测定的生物测定法,该方法是通过检测药物抑制靶标病原菌生长发育或生理代谢而实现,具有无需寄主生物参与、简便高效,技术成熟、甚至已发展了高通量的检测技术等的特色。不过很明显,该技术方法筛选的结果,往往是获得对靶标病原菌抑制作用强的药物;而抑制作用弱、但对靶标病原菌的侵染致病能力的干扰作用强的药物,却遭到淘汰。要获得能干扰靶标病原菌侵染致病能力的药物,必须采用另外的测定方法,也就是采用将测试药物作用于病原菌的侵染过程的方法。
[0005]针对稻瘟病体系来说,必须要将测试药物作用于稻瘟病菌的侵染过程,而要实现这样的试验过程,测定技术体系离不开寄主水稻材料的培育,离不开稻瘟病菌与寄主水稻的侵染互作。这种药物作用的测定技术目前主要有两套方法。
[0006]—套是在田间栽培的水稻上,利用自然发病的方式检测药物的作用。该方法需要在田间实施,因而需要较多的药物试样,往往仅适用于研发后期定型药物的药效鉴定。而在农药的研发早期,药物试样量往往很少,无法满足试验的要求。而且该方法的最大的弊病是田间自然发病不可控。
[0007]另一套是在温室培育的水稻苗上,进行人工发病的方式检测药物的作用。该方法需要使用温室这种大型的技术装备体系,试验过程的技术条件控制复杂,在批量试验测定时,人力物力财力等的耗费仍然较大。
[0008]这二套技术方法,都受限于寄主水稻培育需要庞大复杂的技术体系,占地耗时花费大,很难达到快速高效的技术要求,也很难在药物研发早期试验中应用。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稻瘟病杀菌剂防治作用测定的简易方法。
[0010]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种稻瘟病杀菌剂防治作用测定的简易方法,在普通实验室内,利用一套简单小器具配成一个封闭小空间,在该小空间内利用纯沙土作育苗土壤,配合专用育苗营养液,培育细小稻苗;在稻瘟病菌侵染细小稻苗过程中介入杀菌剂处理;实现简易快速检测杀菌剂防治作用的目的;测定方法的步骤如下:
[0012]1.培育细小稻苗
[0013]以干净纯沙土为育苗基质;以一套组合器具作育苗器具,包括育苗盆、小方盘、大方盘、玻璃罩;配以专用育苗营养液,其配比为:硝酸钾1.0g、磷酸二氢钾1.0g,水1000.0ml;实施细小稻苗的培育。
[0014]具体操作是,将育苗盆置于小方盘内,取沙土平装填满育苗盆,取育苗营养液注入小方盘内,直至全部沙土湿润,并在小方盘内保留浅层营养液:取已经催芽萌动的水稻种子,播埋于湿润的沙土内,然后,取玻璃罩将小方盘罩于大方盘内,再往大方盘内倒入薄层清水,使玻璃罩内形成一密闭小空间,稻种在该小空间内生长发育。将该整套育苗装置放置在普通实验室内明亮的平台上培育3天,室内温度维持28°C。
[0015]2.配备杀菌剂药液
[0016]用清水将待测杀菌剂配成药液,并将有效成分调配成需要测定的浓度,以空白清水作无药处理对照。
[0017]3.杀菌剂处理细小稻苗
[0018]将步骤I培育3天后的细小稻苗转移至隔离箱/室,打开玻璃罩,用喷雾器将步骤2配备的杀菌剂药液均匀喷雾至细小稻苗上,直至稻苗表面布满细小雾滴为止。
[0019]4.稻苗表面药液凉干
[0020]步骤3施药完毕后,静置一段时间,直至稻苗表面药液水分消失变干。
[0021 ] 5.接种稻瘟病菌及侵染培育
[0022]按常规方法培养制备稻瘟病菌分生孢子,配成孢子液,用喷雾器将孢子液喷雾到步骤4操作完毕的稻苗上,直至稻苗表面布满细小雾滴为止,然后罩回玻璃罩,转回原来育苗的平台,在原来的育苗条件下继续培育,稻瘟病菌发动侵染并导致稻苗发病。
[0023]6.结果调查与计算防治效果
[0024]步骤5的细小稻苗继续培育5天后,清水对照处理的稻苗已表现清晰的发病反应。有防治作用的药物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病情变轻或不发病;病情轻重用病情级数表示。
[0025]防治效果(%) = 100 X (对照处理病情级数-药物处理病情级数)/对照处理病情级数
[0026]本发明的优点是:
[0027]I)由于药物作用于稻瘟病菌与水稻互作过程,具备检测药物干扰病菌致病能力的功用;
[0028]2)实现药物作用检测技术体系微型化,无需温室装备设施,试验条件容易实现技术标准化;
[0029]3)技术简单,检测快速高效。
[0030]4)容易实现药物鉴定检测批量化作业,可在药物早期研发工作中应用。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发明育苗器具及工作示意图。图中,A是育苗盆装满沙土及播种后,置在小方盘内,小方盘置于大方盘内』是用玻璃罩将小方盘罩在大方盘内。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33]本发明在常规实验室内实施,其要点是,利用一套简单小器具配成一个封闭小空间,在该小空间内利用纯沙土作育苗土壤,配合专用育苗营养液,将水稻种子培育成细小稻苗;在细小稻苗上处理杀菌药物和接种稻瘟病菌,稻瘟病菌在侵染致病过程中,受到药物的抑制或干扰,导致发病减轻,从而体现杀菌剂的防治作用。
[0034]所用的一套器具包括大方盘、小方盘、玻璃罩、和育苗盆。其中育苗盆最好采用当前水稻生产上通用的底部穿孔的育秧盆,用刀具将育秧盆裁切成适合置放于小方盘为宜;玻璃罩为方形有机玻璃罩,大小以刚好将小方盘罩在大方盘内为宜,如图1所不;必要时,可将育苗盆细切成更小的盆块,以利于一个罩内设计多个药物处理。
[0035]育苗土壤基质采用纯沙土而不用肥力较高的耕作土,原因是,纯沙土与耕作土培育的细小稻苗株型有别,纯沙土培育的细小稻苗株形较矮,更适合本发明方法的工作开展;而且纯沙土近于无肥力,使得基质的肥力条件一致性好,容易实现基质土壤和肥力条件标准化。实际操作可选用普通建筑用的干净细沙。
[0036]配套营养液的功用是促进稻瘟病发病并表现明显的坏死反应。
[0037]营养液的施放方法的是,在育苗盆平整装满沙土后,将营养液注入小方盘内,营养液通过育苗盆穴的底孔自行渗透湿润全部沙土,在小方盘内保持一薄层营养液,使得盆穴内的沙土处于湿润又不至于被水浸的理想状态。
[0038]使用的水稻种子按常规方法浸种和催芽,至露白并可见胚根形成萌动为宜。通常一个盆穴播一粒种子,也可一穴播几粒种子。
[0039]播种后罩上玻璃罩并往大方盘加注清水后,玻璃罩内形成一个封闭的小空间,稻种在该小空间内生长发育,中途除了实施药物处理和病菌接种操作外,无需任何其它如通气、补肥或浇水等的技术操作。
[0040]已经发现,当细小稻苗的第一完全叶伸出2?3cm时,最适合试验使用。通常播种3天后,稻苗符合这样的技术状态。
[0041]多种药物测试时,采用喷雾方式的施药操作容易产生药物间的交叉沾染,因而在施药时不宜在育苗之处打开玻璃罩直接喷药,而应采取隔离措施,如将稻苗材料转入隔离箱(或隔离苍室)内施药,避免药物间的交叉沾染。
[0042]施药后,不宜马上接种稻瘟病菌,需要等到药液水分干燥后再进行病菌接种,一般静置等待I小时后,稻苗表面已经自然干燥。
[0043]病菌接种的孢子浓度按常规接种用的孢子浓度,不过,孢子浓度偏浓更有利于发病。
[0044]通常接种病菌5天后,无药物处理的稻苗已表现清晰的坏死反应,适合进行结果调查;通过逐株记录稻苗上的病级反应,可以计算药物处理和无药处理的平均病级,并对比计算得到防治效果;病情级数可按病斑大小或坏死面积大小来划分。
[0045]试验场地为自然明亮的普通实验室,将试验材料置于近窗口的普通平台上即可,注意避免直射阳光,因其容易引起玻璃罩内升温。将育苗器具叠加放置能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试验全程室内以28°C恒温状态为宜,一般常规空调就能满足该技术要求;室内湿度为自然湿度,无需控制。
[0046]该技术方法无需使用温室设施,因而重要的试验条件,如温度、光照、水分和湿度等无需庞大复杂的调控技术体系;通过将试验材料集成于一个微小而封闭的小玻璃罩内,也能节省大量的日常护理工作;加上土壤和肥力条件容易统一标准,使得该技术体系在实践上容易实现标准化作业。试验占用空间小、全程耗时短、总体技术简单而容易操作,则非常有利于药物测试工作的批量化作业。实际上形成了杀菌剂防治作用的活体测定技术体系微型化。
[0047]实施例1
[0048]应用本发明一种稻瘟病杀菌剂防治作用测定的简易方法,以品种宜香优7633为水稻材料,接种稻瘟病菌菌株Mg2013-1,测试杀菌剂稻瘟灵对稻瘟病的防治作用,按如下步骤实施操作:
[0049]1.培育细小稻苗
[0050]以干净纯沙土为育苗基质;以一套组合器具作育苗器具,包括育苗盆、小方盘、大方盘、玻璃罩;配以专用育苗营养液,其配比为:硝酸钾1.0g、磷酸二氢钾1.0g,水1000.0ml;实施细小稻苗的培育。
[0051 ]具体操作是,将育苗盆置于小方盘内,取沙土平装填满育苗盆,取育苗营养液注入小方盘内,直至全部沙土湿润,并在小方盘内保留浅层营养液:取已经催芽萌动的水稻品种宜香优7633种子,播埋于湿润的沙土内,然后,取玻璃罩将小方盘罩于大方盘内,再往大方盘内倒入薄层清水,使玻璃罩内形成一密闭小空间,稻种在该小空间内生长发育。将该整套育苗装置放置在普通实验室内明亮的平台上培育3天,室内温度维持28°C。
[0052]2.配备杀菌剂药液
[0053]按药剂40%稻瘟灵乳液说明书,用清水将该药剂配成生产用浓度的药液,以空白清水作无药处理对照。
[0054]3.杀菌剂处理细小稻苗
[0055]将步骤I培育3天后的细小稻苗转移至隔离室,打开玻璃罩,用小喷雾器将步骤2配备的杀菌剂药液均匀喷雾至细小稻苗上,直至稻苗表面布满细小雾滴为止。
[0056]4.稻苗表面药液凉干
[0057]步骤3施药完毕后,静置I小时,至稻苗表面药液水分消失变干。
[0058]5.接种稻瘟病菌及侵染培育
[0059]按常规方法培养制备稻瘟病菌菌株Mg2013_l的分生孢子,配成孢子液,用喷雾器将孢子液喷雾到步骤4操作完毕的稻苗上,直至稻苗表面布满细小雾滴为止,然后罩回玻璃罩,转回原来育苗的平台,在原来的育苗条件下继续培育,稻瘟病菌发动侵染并导致稻苗发病。
[0060]6.结果调查与计算防治效果
[0061]步骤5的细小稻苗继续培育5天后,清水对照处理的稻苗已表现清晰的发病反应,调查病情级数为2.38级;而杀菌剂稻瘟灵处理的稻苗的病情级数为0.03级,计算防治效果为98.74%,结果能反映出稻瘟灵的高效防治作用。
[0062]实施例2
[0063]应用本发明一种稻瘟病杀菌剂防治作用测定的简易方法,以品种宜香优7633为水稻材料,接种稻瘟病菌菌株Mg2013-1,测试杀菌剂三环唑对稻瘟病的防治作用,按实施例1的步骤I至步骤6操作实施:但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步骤2配备的杀菌剂是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在施药和接种病菌孢子5天后,清水对照处理的稻苗已表现清晰的发病反应,调查病情级数为2.38级;而杀菌剂三环唑处理的稻苗的病情级数为0.07级,计算防治效果为97.06%,结果能反映出三环唑的高效防治作用。
[0064]实施例3
[0065]应用本发明一种稻瘟病杀菌剂防治作用测定的简易方法,以品种宜香优7633为水稻材料,接种稻瘟病菌菌株Mg2013-1,测试杀菌剂嘧菌酯对稻瘟病的防治作用,按实施例1的步骤I至步骤6操作实施:但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步骤2配备的杀菌剂是25%嘧菌酯悬浮剂。在施药和接种病菌孢子5天后,清水对照处理的稻苗已表现清晰的发病反应,调查病情级数为2.38级;而杀菌剂嘧菌酯处理的稻苗的病情级数为0.02级,计算防治效果为99.16%,结果能反映出嘧菌酯的高效防治作用。
【主权项】
1.一种稻瘟病杀菌剂防治作用测定的简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普通实验室内,利用一套简单小器具配成一个封闭小空间,在该小空间内利用纯沙土作育苗土壤,配合专用育苗营养液,培育细小稻苗;在稻瘟病菌侵染细小稻苗过程中介入杀菌剂处理;实现简易快速检测杀菌剂防治作用的目的;实施方法的步骤如下: 1)培育细小稻苗:以干净纯沙土为育苗基质;以一套组合器具作育苗器具,包括育苗盆、小方盘、大方盘、玻璃罩;配以专用育苗营养液,其配比为:硝酸钾1.0g、磷酸二氢钾1.0g,水1000.0ml;实施细小稻苗的培育; 具体操作是,将育苗盆置于小方盘内,取沙土平装填满育苗盆,取育苗营养液注入小方盘内,直至全部沙土湿润,并在小方盘内保留浅层营养液:取已经催芽萌动的水稻种子,播埋于湿润的沙土内,然后,取玻璃罩将小方盘罩于大方盘内,再往大方盘内倒入薄层清水,使玻璃罩内形成一密闭小空间,稻种在该小空间内生长发育;将该整套育苗装置放置在普通实验室内明亮的平台上培育3天,室内温度维持28°C ; 2)配备杀菌剂药液:用清水将待测杀菌剂配成药液,并将有效成分调配成需要测定的浓度,以空白清水作无药处理对照; 3)杀菌剂处理细小稻苗:将步骤I)培育3天后的细小稻苗转移至隔离箱/室,打开玻璃罩,用喷雾器将步骤2)配备的杀菌剂药液均匀喷雾至细小稻苗上,直至稻苗表面布满细小雾滴为止; 4)稻苗表面药液凉干:步骤3)施药完毕后,静置一段时间,直至稻苗表面药液水分消失变干; 5)接种稻瘟病菌及侵染培育:按常规方法培养制备稻瘟病菌分生孢子,配成孢子液,用喷雾器将孢子液喷雾到步骤4)操作完毕的稻苗上,直至稻苗表面布满细小雾滴为止,然后罩回玻璃罩,转回原来育苗的平台,在原来的育苗条件下继续培育,稻瘟病菌发动侵染并导致稻苗发病; 6)结果调查与计算防治效果:步骤5)的细小稻苗继续培育5天后,清水对照处理的稻苗已表现清晰的发病反应;有防治作用的药物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病情变轻或不发病;病情轻重用病情级数表示; 防治效果(% ) = 100 X (对照处理病情级数-药物处理病情级数)/对照处理病情级数。
【文档编号】A01G9/10GK105917989SQ201610345458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4日
【发明人】张君成, 王忠文, 曾东强, 李界秋, 熊英, 时婷婷
【申请人】广西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