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蛭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水蛭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方法,是在池塘的中央设置有排污沟,池塘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排水阀,在池塘的上端设置有遮阳网;在水蛭养殖时池塘深100厘米以内,养殖期间水位40?100厘米;首先肥水之后投放螺丝,培养水蛭的基础饵料,螺丝放养量为0.5?1.5千克/米2;然后投放0.02?0.1克的水蛭苗种70?100尾/米2水面;最后投放泥鳅水花50?100尾/米2或者投放2?3厘米泥鳅小乌仔苗种5?10尾/米2。本发明结构简单,费用低,降低了劳力强度,科学的养殖方法,使水蛭成活率达到90%以上,泥鳅成活率75%以上,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
一种水蜂和泥嫩生态立体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到水蛭健康养殖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水蛭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水蛭,俗名蚂蟥,属环节动物门,蛭纲,颚蛭目,水蛭科动物。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 殖,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水蛭含有水蛭素,能延缓和阻碍血液凝固,从而有抗 凝血作用。水蛭中提取的水蛭素对于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循环作用非常显 著,现已经开发出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药物及各种保健品、化妆品。
[0003] 人工养殖过程中发现水蛭容易罹患肠炎病、出血病、僵化病等疾病,其主要原因之 一是投喂的高蛋白食物如鸡蛋、螺丝等未被及时采食而败坏导致水质恶化,病原体大量滋 生而感染疾病。土塘养殖、网箱精养成活率仅有10%-40%,这成为水蛭养殖中最难解决的问 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研究者采用循环水、种植水草等方法,均有一定效果,但是污 染物质没有直接清除,还需要靠水体自净将其分解。因此在目前水蛭养殖生态系统中缺乏 能将水蛭残饵清除的环节。本发明引进泥鳅作为残饵清除的动物,能有效移除污染源,能大 大提高水蛭养殖成活率和成功率。
[0004] 泥鳅,属鳅科。形体小,细长,只有三、四寸。为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 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 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 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肩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C,最适 水温为25~27°C。当水温升高至30°C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C以下时, 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由于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鱼类,常分散生 活,并不结成群体。泥鳅水花(刚出膜大约0.5厘米)以浮游生物及水中悬浮有机质为食,2-3 厘米长的泥鳅乌仔开始转食,进入水体底层,摄食池塘底部有机物及水蚯蚓等底栖生物。本 发明实验发现泥鳅水花及2-3厘米长的泥鳅乌仔不摄食水蛭苗种,但5厘米以上的泥鳅会摄 食一部分水蛭苗种。当水蛭生长到1克以上,成体泥鳅就不会摄食水蛭。中国专利号 CN201410626236.6水蛭生态养殖技术,并没有明确这个根本性问题,该发明不能适用于水 蛭苗种期。成体泥鳅为底栖习性的杂食动物,能摄食螺丝肉、腐肉。将泥鳅苗种放养于水蛭 养殖培养水体中,能很快清理水蛭吃剩的饵料,将这些容易败坏水质的残饵等废物转换成 氨氮排入水中,再通过换水或培藻等方法即可轻松将原来很难操作的工作完成,为水蛭养 殖提供一个优质的水环境。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水蛭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方法,它能克服现有技术 存在的水蛭养殖中水质恶化,导致水蛭大量死亡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 水蛭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方法,是在池塘的中央设置有排污沟,池塘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 水管、排水阀,在池塘的上端设置有遮阳网;在水蛭养殖时池塘深100厘米以内,养殖期间 水位40-100厘米;首先肥水之后投放螺丝,培养水蛭的基础饵料,螺丝放养量为0.5-1.5千 克/米 2;然后投放0.02-0.1克的水蛭苗种70-100尾/米2水面;最后投放泥鳅水花50-100尾/ 米 2或者投放2-3厘米泥鳅小乌仔苗种5-10尾/米2。
[0006] 所述的池塘选择为普通土塘或水泥池或普通土塘中设置网箱,其中的一种;池塘 的表面积大小、形状不限,要求进水、排水方便,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0007] 所述的遮阳网设置为每10米长为一段,在遮阳网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20毫 米厚、50毫米宽、10.10米长的塑料板,并在两端的塑料板中设置有滑轮、尼龙绳,利用滑轮 原理使尼龙绳与电机上方的滑轮联接。
[0008] 所述的水泥池的上端宽度方向上设置为斜坡; 所述的水泥池的上端的四周设置有直径为25 cm的半圆弧橡胶管,所述的半圆弧橡胶 管开口向下,长度方向的一端沿水泥池的上端的四周插入,另一端悬空,从而防止水蛭逃 逸。
[0009] 所述的排污沟为上大、下小的梯型槽,所述的梯型槽有一定的斜度,所述的斜度是 排水口低、进水口高。
[0010] 所述的水泥池中每2米悬挂一个曝气石,用鼓风机充气增氧。
[0011] 所述的水泥池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在排污沟处设置有内侧带80目网的排水 阀门。
[0012] 本发明利用水泥池上端宽度方向上设置的斜坡,顺利的收放遮阳网,大大减少了 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在水泥池的上端的四周设置有直径为25cm的半圆弧橡胶管,将半圆弧 橡胶管开口向下,长度方向的一端沿水泥池的上端的四周插入,另一端悬空,结构简单,费 用低,从而更好的防止水蛭逃逸。设置的排污沟为上大、下小的梯型槽,梯型槽设置为排水 口低、进水口高的斜度,有利于排尽容易败坏水质的残饵。
[0013] 培养水蛭的基础饵料,螺丝放养量为0.5-1.5千克/米2;然后投放0.02-0.1克的水 蛭苗种70-100尾/米 2水面;最后投放泥鳅水花50-100尾/米2或者投放2-3厘米泥鳅小乌仔苗 种5-10尾/米 2。在水泥池中每2米悬挂一个曝气石,用鼓风机充气增氧。每天夜间开启鼓风 增氧机3小时,定时换放水,科学的养殖方法,使水蛭成活率达到90%以上,泥鳅成活率75%以 上。
[0014]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1.水泥池,2.斜坡,3.塑料板,4.遮阳网,5.进水管,6.滑轮,7.电机,8.半圆 弧橡胶管,9.排污沟,10.曝气石,11.排水阀,12.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事例1.普通水泥池水蛭苗种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时间为10天) 普通水泥池为长方形10个,长1.8米X宽4米X高1.5米,南北走向,普通水泥池的一 端设置有进水管,另一端底部设置有排水阀。排水阀处设置有80目网,防止水蛭逃脱。普通 水泥池的底部设置有纳米增氧管。5月20日进水30厘米深,曝气72小时。5月23日投放体重 0.04克左右的小螺丝400克/米2,每池2.8千克,然后投放孵出的水蛭苗种0.02克/尾,密 度2万/米 2;最后每口网箱投放泥鳅水花500尾,10 口网箱共投放5000尾,平均69尾/米2。每2 天换一次水,换水时将水位降至4厘米左右时进水至原来高度。第4天每池补充0.06克左右 大小的螺丝600克/米 2,第8天补充0.1克左右大小的螺丝900克/米2,总共培育10天,每隔1天 随机抽取40条水蛭称重求平均值,并记录投喂量。水蛭苗生长情况见表1.培养期间水质未 出现恶化、恶臭现象,水质指标正常,水蛭苗种未出现大规模死亡。第10天出苗统计体重平 均达0.1克/尾,成活率达到93.5%,放进大塘进行成蛭养殖。收获2-3厘米的泥鳅苗3750尾, 泥鳅成活率75%。
[0016]表1水泥池培育条件下水蛭苗生长情况
实施事例2. 土塘水蛭养殖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时间为100-120天) 普通土塘面积约3000米2,南北走向,满塘种植茨菇草210株。普通土塘一端设置有进水 管,另一端设置有排水管。普通土塘中放置微孔曝气管,用罗茨鼓风机充气。2015年4月20日 进水100厘米深,曝气2天。4月23日,投入生物肥水素和小球藻种,肥水培藻。5月2日投放螺 丝5吨。6月5日上午投放水蛭苗种20万尾,放养密度约4万/亩。6月10日投放2-3泥鳅乌仔3 万尾。7月10日投放螺丝5吨。每天夜间开增氧机4小时(12:00-4:00),每隔20天随机抽取40 条水蛭称重求平均值。9月20日采收水蛭,共收取水蛭2573千克,平均15克/尾,水蛭成活 率达到85.7%。水蛭生长情况见表2.培养期间水质未出现恶化、恶臭现象,水质指标正常, 水蛭生长健康。采收泥鳅341.2千克,成活率为75.8% 表2 土池水蛭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水蛭生长情况_
实施事例3.水泥池水蛭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120-140天) 水泥池呈长方形,南北走向,尺寸为长50米X宽2.4米X深0.5米(低端处),水泥池中间 设置有一条宽40厘米X深40厘米的排污沟,水泥池上端设置有遮阳网。共12组水泥池。水泥 池一端设置有进水管,在排污沟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水阀。所述的排水阀门的内端面设置有 80目网。水泥池中每2米悬挂一个曝气石,用鼓风机充气增氧。2015年5月20日进水30厘米 深,每天夜间开启鼓风增氧机3小时。5月26日投放敲碎的螺丝100克/米 2,然后投放孵出的 水蛭苗种,密度80尾/米2;最后投放2-3厘米泥鳅小乌仔苗种6尾/米2,每池投放720尾。每天 换一次水,换水时将水位降至离底面2厘米左右时,开启进水管加水至原来深度。养殖苗种 培育期,即前20天,每天每池补充敲碎的螺丝肉100克/米 2,第5天停止投放敲碎的螺丝,投 放0.06克左右大小的螺丝200克/米2,第8天投放0.1克左右大小的螺丝300克/米 2,第12天投 放0.1克左右大小的螺丝300克/米2,总共培育16天。20天后投喂0.5克左右小螺丝500克/ 米 2,4-5天后视吃食情况补投喂一次,培养30天。7月16日后投喂统货螺丝,5-7天后视吃食 情况补投喂一次,每次500克/米 2,每隔10天随机抽取50条水蛭称重求平均值,并记录投喂 量。水蛭苗生长情况见表3.培养期间水质未出现恶化、恶臭现象,水质指标正常,水蛭未出 现大规模死亡。10月15日全部起捕,共捕获水蛭成品4891千克,成活率达到91.5%。捕获泥鳅 107千克,成活率约83%。
[0017]表3水泥池培育条件下水蛭苗生长情况
【主权项】
1. 一种水蛭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池塘的中央设置有排污沟,池塘 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排水阀,在池塘的上端设置有遮阳网;水蛭养殖池塘深100厘 米,养殖期间水位40-100厘米;首先肥水之后投放螺丝,培养水蛭的基础饵料,螺丝放养量 为0.5-1.5千克/米 2;然后投放0.02-0.1克的水蛭苗种70-100尾/米2水面;最后投放泥鳅水 花50-100尾/米 2或者投放2-3厘米泥鳅小乌仔苗种5-10尾/米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蛭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塘 选择为普通土塘或水泥池或普通土塘中设置网箱,其中的一种;池塘的表面积大小、形状不 限,要求进水、排水方便,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蛭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阳 网设置为每10米长为一段,在遮阳网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20毫米厚、50毫米宽、 10.10米长的塑料板,并在两端的塑料板中设置有滑轮、尼龙绳,利用滑轮原理使尼龙绳与 电机上方的滑轮联接。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蛭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 池的上端宽度方向上设置为斜坡。5. 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水蛭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水泥池的上端的四周设置有直径为25cm的半圆弧橡胶管,所述的半圆弧橡胶管开口向下, 长度方向的一端沿水泥池的上端的四周插入,另一端悬空,从而防止水蛭逃逸。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蛭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污 沟为上大、下小的梯型槽,所述的梯型槽有一定的斜度,所述的斜度是排水口低、进水口高。7. 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水蛭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水泥池中每2米悬挂一个曝气石,用鼓风机充气增氧。8. 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水蛭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水泥池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在排污沟处设置有内侧带80目网的排水阀门。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蛭和泥鳅生态立体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水蛭苗种的养殖,是在普通水泥池的底部设置有纳米增氧管,进水30厘米深,曝气72小 时;3天后投放体重0.04克左右的小螺丝400克/米 2,然后投放孵出的水蛭苗种0.02克/ 尾,密度2万/米2;最后投放泥鳅水花69尾/米 2;每2天换一次水,换水时将水位降至4厘米左 右时进水至原来高度;第4天补充0.06克左右大小的螺丝600克/米 2,第8天以后每天补充 0.1克左右大小螺丝900克/米2,总共培育10天。
【文档编号】A01K67/033GK105994175SQ201610413073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4日
【发明人】王建国, 陶桂庆, 熊良伟, 王权, 王远祥, 侯君, 杨林
【申请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