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虫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18043阅读:9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虫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虫罩,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多个独立空间的防虫罩。
【背景技术】
[0002]在实验室内种植作物或蔬菜,为了便于观察和防虫需要,一般要用到防虫罩,目前尚没用专用的防虫罩,大多是用铁丝做一个支架,再罩上筛网即成为一个简易的防虫罩,或者直接用儿童蚊帐来做防虫罩。但上述防虫罩做工粗糙,封闭性良莠不齐,而且一次性用完之后,可能就随意丢弃了,到下次用的时候重新制作,总的来说还是造成了资源浪费;其次用儿童蚊帐来做防虫罩,蚊帐网孔径过大,对小型昆虫起不到防虫作用,而且蚊帐内空间通透,没有独立空间,对一些需要隔离观察的实验来说,一个蚊帐内只能放一株作物,这样就需要多个蚊帐,而导致成本增加,占用更多的实验室空间。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虫效果好、便于观察、带有多个独立空间的防虫罩,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虫罩,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由三根以上的弧形杆以及与弧形杆底端连接的环形杆组接成一个穹形支架结构,穹形支架结构的底部设置有与环形杆连接的十字形叉杆,在穹形支架结构内部中央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底端连接在十字形叉杆的交叉位置,其顶端支撑在穹形支架结构的顶部中央,在弧形杆、十字形叉杆、支撑杆之间形成的竖直封闭区域内设置有白布,在穹形支架结构外部包裹有防虫网。
[0005]所述的支架采用薄壁钢管或塑料管制作;
[0006]所述的支架顶部设置有挂钩。
[0007]所述的防虫网为密目网,其上设置有拉链。
[0008]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可拆卸,便于存放和携带,而且本实用新型的防虫罩由白布分割出多个独立的空间,既没有浪费整个防虫罩的空间,又可进行隔离观察,互不影响,提高了试验空间使用率,无疑节省了实验室内的场地空间。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防虫网为密目网,而且其上有拉链,既保证了防虫罩整体密闭性,防止小型昆虫进入,而且便于取放里面的实验作物。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标记说明:1-弧形杆,2-十字形叉杆,3-环形杆,4-白布,5-防虫网,6-支撑杆,7-环形杆,8-环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2]实施例,
[0013]防虫罩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由四根弧形杆I以及与弧形杆I底端连接的环形杆3组接成一个穹形支架结构,穹形支架结构的底部设置有与环形杆3连接的十字形叉杆2,在穹形支架结构内部中央设置有支撑杆6,所述的支撑杆6底端连接在十字形叉杆2的交叉位置,其顶端支撑在穹形支架结构的顶部中央,在弧形杆1、十字形叉杆2、支撑杆6之间形成的竖直封闭区域内设置有白布4,在穹形支架结构外部包裹有防虫网5。进一步,所述的支架采用薄壁钢管或塑料管制作;所述的支架顶部设置有挂钩7,便于拿放。所述的防虫网5为密目网,其上设置有拉链8,既保证了防虫罩整体密闭性,防止小型昆虫进入,而且便于取放里面的实验作物。
【主权项】
1.一种防虫罩,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由三根以上的弧形杆(I)以及与弧形杆(I)底端连接的环形杆(3)组接成一个穹形支架结构,穹形支架结构的底部设置有与环形杆(3)连接的十字形叉杆(2),在穹形支架结构内部中央设置有支撑杆(6),所述的支撑杆(6)底端连接在十字形叉杆(2)的交叉位置,其顶端支撑在穹形支架结构的顶部中央,在弧形杆(1)、十字形叉杆(2)、支撑杆(6)之间形成的竖直封闭区域内设置有白布(4),在穹形支架结构外部包裹有防虫网(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虫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采用薄壁钢管或塑料管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虫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顶部设置有挂钩(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虫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虫网(5)为密目网,其上设置有拉链(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虫罩,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由三根以上的弧形杆以及与弧形杆底端连接的环形杆组接成一个穹形支架结构,穹形支架结构的底部设置有与环形杆连接的十字形叉杆,在穹形支架结构内部中央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底端连接在十字形叉杆的交叉位置,其顶端支撑在穹形支架结构的顶部中央,在弧形杆、十字形叉杆、支撑杆之间形成的竖直封闭区域内设置有白布,在穹形支架结构外部包裹有防虫网。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可拆卸,便于存放和携带,而且本实用新型的防虫罩由白布分割出多个独立的空间,既没有浪费整个防虫罩的空间,又可进行隔离观察,互不影响,提高了试验空间使用率,无疑节省了实验室内的场地空间。
【IPC分类】A01M29-34
【公开号】CN204426476
【申请号】CN201420659651
【发明人】张景瑞, 焦猛, 金道超
【申请人】贵州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