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钵苗高速摆秧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匹配于乘坐型水稻钵苗高速摆秧机的水稻钵苗高速摆秧器。
【背景技术】
[0002]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北方推出水稻抛秧栽植技术。由于抛秧盘育秧可使一穴秧苗的根和土块形成独立的钵体,在抛秧过程中,秧苗的根部不受损伤,大大缩短秧苗的返青期,甚至无返青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与水稻的增产。加之,抛秧比插秧容易,且作业效率更高,所以在我国水稻种植技术领域里一度出现一边倒趋势,随着抛秧栽培技术的深入实践,人工或机械抛秧虽然返青快、效率高,但日渐凸显抛不成行、抛不均匀、不利通风、不利后期的田间管理等弊端,为了完善和提高该项技术,农业部门明确提出了抛秧盘育出钵苗,用机械有序摆秧的要求。与此同时,1997年我国规定该产品的型号为2PB。抛秧用简易塑料软盘(以下简称抛秧简塑盘)是目前在我国最易、最宜推广的农资产品。用抛秧简塑盘育出的钵苗实施有序摆秧的机具又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全新产品。在国外,日本有个别公司早已推出钵苗摆秧机,但它的秧盘与抛秧简塑盘截然不同,是钵苗推出机构的一部分。整机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在日本本土内其推广量始终不足10%。
[0003]为了体现抛秧简塑盘结合有序摆秧后实现无返青期的突出优点,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市场上迅速而大量涌现所谓的半钵体简塑育秧盘。它是把底部带部分方格状土块的毯状苗,袭用现有插秧机栽植臂来插秧的一种栽培技术。这显然不是研发2PB钵苗摆秧机的初衷,更不能把它误导为期望的钵苗摆秧技术。
[0004]2014年6月26日中央电视台的“我爱发明、稻田能手”栏目里介绍了黑龙江省宁安市侍启华先生的新发明,该发明把抛秧简塑盘中育出的秧苗实施有序摆放的栽培技术分解成从抛秧盘中夹出秧苗和把夹出来的秧苗摆放到土壤中的两个动作,该动作设计合理,可实现令人满意的性能,是这些年来研发钵苗摆秧机技术的一大进步。该发明的下一步工作是如何加快商品化,不足点是如今乘坐型插秧机已经高速化的时代已然袭用普通型插秧机的曲柄摆杆机构,工作频率仍停留在150次/分左右。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匹配于乘坐型水稻钵苗高速摆秧机的水稻钵苗高速摆秧器。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定盘和动盘,其特征是:定盘与动盘相互配合,动盘上设置有两个空心轴,在动盘的两个空心轴上穿插着两根植臂轴组合;所述植臂轴组合是在植臂轴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在定盘的槽型凸轮上转动的转臂,植臂轴的另一端固定在联接盘上,连接盘与植臂体是用紧固件固连在一起;所述植臂体是由轴用螺栓、拨叉组合、弹簧、驱动块、导向杆、秧夹和导向柱组合组成;拨叉组合通过轴用螺栓铰接在植臂体内,拨叉组合的一端与凸轮啮合在一起,拨叉组合的另一端与驱动块连接;驱动块内插有导向杆,驱动块上设置有秧夹。
[0007]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连接柱与秧夹的连接孔相配合。
[0008]定盘上的槽型凸轮为相互交错的封闭式槽型凸轮。
[0009]轴用螺栓设置在以植臂轴中心为原点的笛卡尔坐标系里的第三象限内。
[0010]在两片秧夹上分别设制有弯曲长孔,且互相对称。
[0011]其具体连接方式如下,在动盘的两个空心轴上穿插着两根植臂轴组合,植臂轴的一端固定有两个滚轮轴和滚轮的转臂,另一端通过联接盘固定植臂体,植臂体内装有轴用螺栓、拨叉组合、弹簧、驱动块、导向杆、秧夹和导向柱组合。植臂体和秧夹之间套有橡胶护罩;所述定盘和动盘通过动盘上的中轴安装在一起;所述动盘上的两个空心轴上分别装有凸轮;所述拨叉组合通过轴用螺栓铰联于植臂体内;所述导向块套在导向杆中,且导向块上的圆柱体插入于秧夹内。
[0012]轴用螺栓设置在以植臂轴中心为原点的笛卡尔坐标系的第三象限。植臂轴组合受两个槽型凸轮的控制,使植臂体随动盘公转的同时与动盘做有意图的相对自转,以实现预计的摆秧轨迹。同时,连接在空心轴上的凸轮与拨叉组合发生相对运动,且结合弹簧带动驱动块使秩夹做上下移动的问时秩夹完成定时夹取和定时摆放。
[00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简单而又可靠的一套机构来完成摆秧轨迹的同时完成夹秧和摆秧动作,而且通过两个栽植臂使摆秧机的作业频率由传统机型的150次/分提高到220次/分。
[0014]本实用新型中的槽形凸轮是根据预想的较满意的摆秧轨迹来设计的,性能可靠,结构间单,还有主要零件易于模具化,整个部件形成独立的单体,构思新颖,布局合理,实现了质优,价廉,实用,高效的设计指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简图;
[0016]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17]图3是图1中植臂体上轴用螺栓的位置示意图;
[0018]图4是秧夹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秧夹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0020]图6是秧夹的闭合状态示意图。
[0021]下面将通过实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由图1~6所示,定盘与动盘相互配合,动盘上设置有两个空心轴,在动盘的两个空心轴上穿插着两根植臂轴组合;所述植臂轴组合是在植臂轴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在定盘的槽型凸轮上转动的转臂,植臂轴的另一端固定在联接盘上,连接盘与植臂体是用紧固件固连在一起;所述植臂体是由轴用螺栓、拨叉组合、弹簧、驱动块、导向杆、秧夹和导向柱组合组成;拨叉组合通过轴用螺栓铰接在植臂体内,拨叉组合的一端与凸轮啮合在一起,拨叉组合的另一端与驱动块连接;驱动块内插有导向杆16,驱动块上设置有秧夹。
[0023]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连接柱与秧夹的连接孔相配合。
[0024]定盘上的槽型凸轮为相互交错的封闭式槽型凸轮。
[0025]轴用螺栓设置在以植臂轴中心为原点的笛卡尔坐标系里的第三象限内。
[0026]在两片秧夹上分别设制有弯曲长孔,且互相对称。
[0027]在使用时,定盘I和动盘2,通过动盘上的中轴3安装在一起。定盘上制有的槽型凸轮14和槽型凸轮115。动盘上的两个空心轴6上分别穿插两个植臂轴组合7植臂轴的一端装有长滚轮轴8和长滚轮9,短滚轮轴10和短滚轮11。上述两组滚轮分别与槽型凸轮I和槽型凸轮II相互配合,植臂轴组合的另一端通过联接盘12与植臂体13固定在一起,在动盘的两个空心轴上分别固联两个凸轮14。拨叉组合15由轴用螺栓铰接在植臂体内,拨叉组合的一端啮合于凸轮14,拨叉组合上装有弹簧17,拨叉的另一端拨动驱动块18,驱动块被套在导向杆19上,驱动块上的连接柱20同时插入秧夹的连接孔内;秧夹的两个支脚上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弯曲长孔23。导向柱组合25的一端固联于植臂体,而另一端插入于秧夹的弯曲长孔内,秧夹的两个支脚和植臂体之间套有橡胶护罩26。
【主权项】
1.水稻钵苗高速摆秧器,它包括定盘和动盘,其特征是:定盘与动盘相互配合,动盘上设置有两个空心轴,在动盘的两个空心轴上穿插着两根植臂轴组合;所述植臂轴组合是在植臂轴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在定盘的槽型凸轮上转动的转臂,植臂轴的另一端固定在联接盘上,连接盘与植臂体是用紧固件固连在一起;所述植臂体是由轴用螺栓、拨叉组合、弹簧、驱动块、导向杆、秧夹和导向柱组合组成;拨叉组合通过轴用螺栓铰接在植臂体内,拨叉组合的一端与凸轮啮合在一起,拨叉组合的另一端与驱动块连接;驱动块内插有导向杆,驱动块上设置有秧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稻钵苗高速摆秧器,其特征是: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连接柱与秧夹的连接孔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稻钵苗高速摆秧器,其特征是:定盘上的槽型凸轮为相互交错的封闭式槽型凸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稻钵苗高速摆秧器,其特征是:轴用螺栓设置在以植臂轴中心为原点的笛卡尔坐标系里的第三象限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稻钵苗高速摆秧器,其特征是;在两片秧夹上分别设制有弯曲长孔,且互相对称。
【专利摘要】水稻钵苗高速摆秧器,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抛秧栽培技术的深入实践,人工或机械抛秧虽然返青快、效率高,但日渐凸显抛不成行、抛不均匀、不利通风、不利后期管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安装在定盘的动盘上设置有两个空心轴,在动盘的两个空心轴上穿插着两根植臂轴组合;植臂轴的一端与转臂连接,另一端固定在联接盘上,连接盘与植臂体是用紧固件固连在一起;所述植臂体是由轴用螺栓、拨叉组合、弹簧、驱动块、导向杆、秧夹和导向柱组合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简单而又可靠的一套机构来完成摆秧轨迹的同时完成夹秧和摆秧动作,而且通过两个栽植臂使摆秧机的作业频率由传统机型的150次/分提高到220次/分。
【IPC分类】A01C11/02
【公开号】CN204697508
【申请号】CN201520220014
【发明人】李荣宇
【申请人】李荣宇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