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泥地底质底栖鱼类养护的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45061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适于泥地底质底栖鱼类养护的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鱼礁,特别是一种适于泥地底质底栖鱼类养护的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0002]增殖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海产品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传统的增殖礁大多为不规则的石块,这种结构在泥地底质的环境中极易出现沉降的情况。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人工鱼礁。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适合于在泥地底质使用的底栖鱼类人工鱼礁。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适于泥地底质底栖鱼类养护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鱼礁包括横断面为矩形的基座I,基座I最长的边为100-150cm,在基座I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与基座I相垂直的鱼礁柱2,在最外层的鱼礁柱2外围有网衣3,网衣3的网眼大小为l-3cm,在鱼礁柱2的外表面还开设有多个与水流方向相平行的凹槽4。
[0005]所述的鱼礁柱2的横断面为圆形,且该圆形的直径为5-lOcm,鱼礁柱2的高度为80_150cmo
[0006]所述的鱼礁柱2的横断面为椭圆形,且该椭圆形的长轴为5-lOcm,鱼礁柱2的高度为 80_150cm。
[0007]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08]本种结构形式的人工鱼礁,其基座与底质之间面接触,能够有效防止鱼礁在泥地底质中沉降;并且基座上交错设置的多个鱼礁柱能够构建出一个相对复杂的空间,有利于底栖鱼类在期间栖息,同时也便于它们在其中躲避敌害;且在每个鱼礁柱的外表面都开设有与水流方向相一致的凹槽,凹槽可以有助于降低水流阻力,起到减少浮泥的作用,同时可以为鱼类提供产卵附着的空间;而包围在鱼礁外部的网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浮泥进入基座的范围内,也能够起到避免沉降的效果。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适于泥地底质底栖鱼类养护的人工鱼礁,它包括一个横断面为矩形的基座1,这个基座I最长的边的长度为100-150cm,在基座I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高度为80-150cm的鱼礁柱2,并且这些鱼礁柱2与基座I相互垂直,鱼礁柱2的横断面可以为圆形,并且该圆形的直径为5-lOcm,鱼礁柱2的横断面也可以为椭圆形,并且该椭圆形的长轴为5-lOcm ;在最外层的鱼礁柱2围有网衣3,网衣3的网眼大小为l-3cm,在鱼礁柱2的外表面还开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凹槽4,并且这些凹槽4与水流方向相平行。
[00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适于泥地底质底栖鱼类养护的人工鱼礁,由于其横断面为矩形的基座I的与底质之间为面接触,因此能够有效防止鱼礁在泥地底质中沉降;同时基座I上交错设置的多个鱼礁柱2构建出一个相对复杂的空间,有利于底栖鱼类在期间栖息、躲避敌害;并且在每个鱼礁柱2的外表面都开设有与水流方向相一致的凹槽4,有助于降低水流阻力,可起到减少浮泥的作用;在鱼礁外部围有网衣3,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浮泥进入基座I范围内,也能够起到避免沉降的效果。
【主权项】
1.一种适于泥地底质底栖鱼类养护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鱼礁包括横断面为矩形的基座(I ),基座(I)最长的边为100-150cm,在基座(I)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与基座(I)相垂直的鱼礁柱(2),在最外层的鱼礁柱(2)外围有网衣(3),网衣(3)的网眼大小为l-3cm,在鱼礁柱(2)的外表面还开设有多个与水流方向相平行的凹槽(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泥地底质底栖鱼类养护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礁柱(2)的横断面为圆形,且该圆形的直径为5-lOcm,鱼礁柱(2)的高度为80-15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泥地底质底栖鱼类养护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礁柱(2)的横断面为椭圆形,且该椭圆形的长轴为5-lOcm,鱼礁柱(2)的高度为80_150cmo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于泥地底质底栖鱼类养护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鱼礁包括横断面为矩形的基座(1),基座(1)最长的边为100-150cm,在基座(1)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与基座(1)相垂直的鱼礁柱(2),在最外层的鱼礁柱(2)外围有网衣(3),网衣(3)的网眼大小为1-3cm,在鱼礁柱(2)的外表面还开设有多个与水流方向相平行的凹槽(4)。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适合于在泥地底质使用的底栖鱼类人工鱼礁。
【IPC分类】A01K61/00
【公开号】CN204697741
【申请号】CN201520282491
【发明人】田涛, 陈勇, 刘永虎, 张国胜, 邢彬彬, 连鹏
【申请人】大连海洋大学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5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