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削叶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08836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甘蔗削叶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工具领域,具体的提供了一种甘蔗削叶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甘蔗的收割多是人工采收;通常都是人工将甘蔗叶削去后再进行收割。该方法劳动强度大,且蔗叶容易划伤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甘蔗削叶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甘蔗削叶器,包括弧形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两刀片通过合页连接、并成筒状,刀刃位于所述筒状的底端,第一及第二刀片的外侧面分别连接弹簧的两端。
[0005]不使用时,在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筒状刀片呈打开状态;人握住两刀片的外侧面,将两刀片套在甘蔗茎杆上;手指用力将两刀片合拢,并沿甘蔗茎杆向下滑,即可将甘蔗叶削去。削完后,两刀片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打开,即使用者只需用力将本甘蔗削叶器合拢,无须用力将削叶器打开,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刀片的外侧面设有把手。手指套在把手上操作,可避免划手,更方便使用。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刀片的外侧面上的把手均为四个。不管左手还是右手均能方便使用。优选的,所述弹簧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刀片的上、下部。有利于回弹。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及第二刀片的外侧面、靠近刀刃一端设有挡片,防止甘蔗叶片伤手。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刀片、第二刀片围成最小的筒状时,两刀片部分重叠。方便适应不同茎粗的甘蔗。
[0010]本实用新型优点:1、使用者只需用力将本甘蔗削叶器合拢,无需用力将削叶器打开,更有利于操作,方便省力;
[0011]2、本削叶器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的附图标号为:1-第一刀片,2-第二刀片,3-合页,4-刀刃,5-弹簧,6-挡片,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5]—种甘蔗削叶器,包括弧形的第一刀片I和第二刀片2,所述第一及第二刀片2通过合页3连接、并围成筒状,刀刃4位于所述筒状的底端,第一、第二刀片2的外侧面分别连接弹簧5的两端。所述弹簧5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刀片2的上、下部。
[0016]所述第一刀片1、第二刀片2的外侧面、靠近刀刃4一端设有挡片6,防止甘蔗叶片伤手。挡片6上方、第一刀片I和第二刀片2的外侧面上均设有四个把手7。方便抓握,避免滑手。
[0017]所述第一刀片1、第二刀片2围成最小的筒状时,两刀片部分重叠。方便适应不同茎粗的甘蔗。
[0018]使用时,手指插进第一刀片1、第二刀片2外侧面的把手7里,将第一刀片1、第二刀片2套在甘蔗茎杆上;手指用力将两刀片合拢,并沿甘蔗茎杆向下滑,即可将甘蔗叶削去。削完后,第一、第二刀片2在弹簧5的作用下自动打开;如此往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使用者只需用力将本甘蔗削叶器合拢,无需反向用力将削叶器打开,更有利于操作;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0019]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修改或改动,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甘蔗削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及第二刀片通过合页连接、并成筒状,刀刃位于所述筒状的底端,两刀片的外侧面分别连接弹簧的两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削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刀片的外侧面均设有把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蔗削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刀片的外侧面上的把手均为四个。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削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一及第二刀片的上、下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削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刀片的外侧面、靠近刀刃一端设有挡片。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削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第二刀片围成最小的筒状时,两刀片部分重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工具领域的一种甘蔗削叶器。其包括弧形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两刀片通过合页连接、并成筒状,刀刃位于所述筒状的底端,第一及第二刀片的外侧面分别连接弹簧的两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使用者只需用力将本甘蔗削叶器合拢,无需用力将削叶器打开,更有利于操作;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IPC分类】A01D45/10
【公开号】CN205320592
【申请号】CN201521120261
【发明人】韦彩会, 董文斌, 张野, 俞月凤, 何铁光, 何永群, 李婷婷, 李忠义, 王瑾, 唐红琴
【申请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