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08921阅读:820来源:国知局
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用器具,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
【背景技术】
[0002]植物组织培养后期往往需要将固体培养基上获得的植株苗进行移植扩大培养,对培养基内植株苗的移植操作没有适用的器具。若采用镊子或接种针类的器具操作不利于整个植株根系的夹持,由于固体培养基松软易碎,操作过程还易损伤根系,影响之后的扩大培养;若采用接种勺类较大的器具操作,往往受制于所使用培养瓶瓶口的大小,不利于植物根系从瓶口取出,也不便于对根系培养基的清理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于移植固体培养基上植株苗的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包括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外铲体,以及一端弯曲并活动插设于外铲体中的内铲体,所述外铲体两侧端面的横截面为外凸的锥形;还包括连接设于外铲体和内铲体之间的对内铲体进行支撑的弹性元件,在外力驱使下所述内铲体弯曲状的一端可由外铲体的一端伸出。
[0005]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接种铲移植植株苗时,先利用外铲体两侧面的尖锐部使接种铲竖直深入到培养基内层,达到植株苗根系底部时,按压内铲体的另一端,使内铲体弯曲的一端伸出外铲体外,利用内铲体的弯曲端横向铲挖植株苗根系底部,通过移动接种铲使整个根系完全脱离,最后利用弯曲端给予根系以兜托作用,直接将植株苗根系移出培养瓶;移出操作完成后,放开对内铲体另一端的按压,在弹性元件的作用力下使内铲体复位,继续下次操作。本实用新型的接种铲使用时既便于在培养基内进行纵向的深入操作,又便于进行横向的深入操作,利于对植株苗根系尤其是较大根系的铲挖,能够有效保护根系,不易造成损伤,当从培养瓶中移出植株苗时,内铲体的弯曲端也使移出更易操作。
[0006]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与内铲体、外铲体相连。
[0007]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弹性元件与外铲体相连,在内铲体上设有抵接于所述弹性元件的凸起。
[0008]内铲体上设置的凸起便于对弹性元件施加稳定的作用力。
[0009]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所述外铲体内于所述凸起的上方设有可与所述凸起抵接配合的凸头。
[0010]设置凸头可防止内铲体由外铲体中脱出。
[0011]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外铲体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供内铲体穿过的通孔。
[0012]盖板的设计利于对内铲体进行定位,便于使用。
[0013]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盖板上设有清洗孔。
[0014]通过清洗孔便于对外铲体进行清洗。
[0015]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内铲体为弯曲状的一端的两个顶角具有向同一侧的弯折。
[0016]内铲体弯曲状一端两个顶角处的弯折更利于对根系的兜托,便于对植株苗的移出。
[0017]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内铲体置于外铲体外的一端连接有压板。
[0018]设置压板便于用力,也避免对操作人员的伤害。
[0019]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适用于植物组织培养后期从固体培养基上移植植株苗的操作,利于植株苗根系的剥离和移出,不易对根系造成损伤,操作便捷、易清洗,适于反复使用。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俯视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使用状态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左视图;
[00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使用状态图;
[002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外铲体;2、内铲体;3、弯曲端;4、弹簧;5、弹簧;6、凸起;7、凸头;8、盖板;9、清洗孔;10、压板;11、弯折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实施例一
[0031]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如图1至图4中所示,其包括外铲体I和内铲体2,外铲体I为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壳体,外铲体I两侧端面的横截面为外凸的锥形;内铲体2插设于外铲体I的内部,内铲体2的一端为呈弯曲状的弯曲端3,弯曲端3在外力驱使下可从外铲体I内伸出,内铲体2另一端设有压板10,用于对内铲体2的推压;在内外铲体之间还连接有对内铲体2进行支撑的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可为弹簧4,弹簧4的底端与外铲体I相连,顶端与内铲体2相连,弹簧4套设在内铲体上,当推压内铲体2时,弹簧4被压缩,弯曲端3可由外铲体I中伸出,当对内铲体2的推压力消除时,弹簧4恢复,在弹簧4的回弹力作用下内铲体2复位,弯曲端3收回到外铲体I内。
[0032]使用该接种铲移植植株苗时,先将接种铲竖直深入到培养基内层,利用外铲体I两侧面的锥形结构便于对培养基的铲切,达到植株苗根系底部时,按压压板10,使弯曲端3由外铲体I伸出,便可利用弯曲端3横向铲挖植株苗根系底部,转动接种铲使整个根系完全脱离,再利用弯曲端3给予根系以兜托作用,便可将植株苗根系移出培养瓶。移出操作完成后,放开对压板10的按压,在弹簧4的回弹作用下内铲体2复位,可继续下次操作。
[0033]此外,弹簧4在内外铲体之间的连接也可以是弹簧4的顶端与外铲体I相连,底端与内铲体2相连,弹簧4仍为套设在内铲体2上。当推压内铲体2时,弹簧4被拉伸,当对内铲体2的推压力消除时,弹簧4恢复,在弹簧4的回弹力作用下内铲体2复位。
[0034]实施例二
[0035]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其具有和实施例一中的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大致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中所示,弹性元件为位于内外铲体之间空隙中的弹簧5,弹簧5的一端和外I产体I相连,另一端和内I产体2相连。
[0036]实施例三
[0037]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其具有和实施例一中大致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和图7中所示,弯曲端3的两顶角向同一侧弯折形成弯折结构11,弹性元件也仅与外铲体I相连,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可为弹簧5,在内铲体2上设有可与弹簧5抵接的凸起6,当推压内铲体2时,凸起6挤压弹簧5,弯曲端3由外铲体I内伸出。当对内铲体2的推压力消除时,弹簧5恢复,在弹簧5的回弹力下内铲体2复位,弯曲端3收回到外铲体I内。此外,本实施例中在外铲体I内于凸起6的上方还设有可与凸起6抵接配合的凸头7,凸头7用于防止内铲体2在复位过程从外铲体I内脱出。在外铲体I顶部也设有如图8中所示的盖板8,盖板8上设有一通孔12,内铲体2即由通孔12插设于外铲体I内部,在盖板8上还设有清洗孔9。
[0038]本实施例的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的弯曲端3的弯折结构11能够增加摩擦,提供更好的兜托作用,利于对植株苗根系的移出操作;外铲体I上的盖板8提供对内铲体2的固定支撑,使操作过程更方便,增设的清洗孔9便于对外铲体I内部的清洗。
【主权项】
1.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外铲体,以及一端弯曲并活动插设于外铲体中的内铲体,所述外铲体两侧端面的横截面为外凸的锥形;还包括连接设于外铲体和内铲体之间的对内铲体进行支撑的弹性元件,在外力驱使下所述内铲体弯曲状的一端可由外铲体的一端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与内铲体、外铲体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与外铲体相连,在内铲体上设有抵接于所述弹性元件的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铲体内于所述凸起的上方设有可与所述凸起抵接配合的凸头。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铲体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供内铲体穿过的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清洗孔。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铲体为弯曲状的一端的两个顶角具有向同一侧的弯折。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铲体置于外铲体外的一端连接有压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包括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外铲体,以及一端弯曲并活动插设于外铲体中的内铲体,所述外铲体两侧端面的横截面为外凸的锥形;还包括连接设于外铲体和内铲体之间的对内铲体进行支撑的弹性元件,在外力驱使下所述内铲体弯曲状的一端可由外铲体的一端伸出。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适用于植物组织培养后期从固体培养基上移植植株苗的操作,不易对根系造成损伤,操作便捷、适于反复使用。
【IPC分类】A01G7/06
【公开号】CN205320677
【申请号】CN201521005254
【发明人】周志国, 冯雪, 贾永红
【申请人】廊坊师范学院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