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自动保湿隔热的种植植物专用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壤自动保湿隔热的种植植物专用装置,特点是包括冷凝组合板,冷凝组合板包括有预埋板、冷凝板及延伸板,预埋板的一端连接冷凝板,在冷凝板的另一端连接延伸板,预埋板、冷凝板及延伸板之间形成冷凝空腔,在冷凝板周围预留种植空间,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昼夜温差的自然规律,结合使用冷凝补水方法,通过预置在土壤中的冷凝组合板的遮挡,隔热的同时又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保持了土壤中大部分的水分不流失,与已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可以在恶劣环境下阻挡高温暴晒,保持尽量多的水分,在无灌溉条件、靠天吃饭的情况下,能够保证植物生长,逐渐改善土壤环境,阻挡土地沙漠化发展,节约水源。
【专利说明】
一种土壤自动保湿隔热的种植植物专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壤自动保湿隔热的种植植物专用装置,属植物种植技术。
【背景技术】
[0002]植物都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有利于生长,但是在干旱缺水地区,如高原或沙漠等区域,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即使修建了人工水渠等现代化设施也根本不能保证农作物及各种植物的灌溉供应,基本是“靠天吃饭”,种植难度大,植物难以存活,导致沙漠化日益严重。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在干旱区域保持土壤水分有利于种植的新装置,即一种土壤自动保湿隔热的种植植物专用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土壤自动保湿隔热的种植植物专用装置,特点是,包括冷凝组合板,冷凝组合板包括有预埋板、冷凝板及延伸板,预埋板的一端连接冷凝板,在冷凝板的另一端连接延伸板,预埋板、冷凝板及延伸板之间形成冷凝空腔,在冷凝板周围预留种植空间。
[0006]为了提高保湿隔热效果,在所述冷凝组合板的上方还可以设有隔热层。
[0007]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昼夜温差的自然规律,结合使用冷凝补水方法,在土壤中预置冷凝组合板,冷凝组合板内形成冷凝空间,冷凝组合板外周围及相邻冷凝组合板之间预留下种植空间。铺设冷凝板和种植植物完毕后,因白天气温高于夜晚,会在冷凝板的内外空间中产生温差,一方面,白天时由于预置在土壤中的冷凝组合板的遮挡,隔热的同时又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另一方面,夜晚时,沙土温度高于土地上方的空气温度,沙土深层的水分会沿着沙土之间的缝隙向上挥发,遇到冷凝板后会产生结露,水滴再沿冷凝板重新进入沙土,保持了土壤中大部分的水分不流失,在不用灌溉的情况下,能够保障植物生长的需要。与已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可以在恶劣环境下阻挡高温暴晒,保持尽量多的水分,在无灌溉条件、靠天吃饭的情况下,能够保证植物生长,逐渐改善土壤环境,阻挡土地沙漠化发展,节约水源。
[000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做详细地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专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图面说明:
[0011 ] I预埋板,2冷凝板,3隔热层,4延伸板,5种植空间,6沙土。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凝组合板包括预埋板1、冷凝板2及延伸板4三部分,冷凝组合板可以采用塑料材质、树脂材料、水泥等预制制作,预埋板I斜插在沙土6中,其一端连接冷凝板2,冷凝板2可以为水平状,也可以为斜坡状,斜坡状放置更利于水滴的回流,应视环境而定,冷凝板2的另一端连接延伸板4,延伸版4的下端插入土壤中,其上端露出地面作为整个组合板的界限,便于辨识管理,预埋板1、冷凝板2及延伸板4之间形成冷凝空腔,在冷凝组合板周围预留种植空间5。
[0013]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将冷凝板2安装于地面,把预埋板I埋置于地下,用沙土压实,在冷凝组合板周围预留的种植空间5种植或移植植物。因白天气温高于夜晚,会在冷凝板的内外空间中产生温差,白天时由于预置在土壤中的冷凝组合板的遮挡,隔热的同时又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夜晚时,沙土温度高于土地上方的空气温度,沙土深层的水分会沿着沙土之间的缝隙向上挥发,遇到冷凝板后产生结露,水滴再沿冷凝板重新进入沙土,保持了土壤中大部分的水分不流失,在不用灌溉的情况下,能够保障植物生长的需要。
[0014]为了提高保湿隔热效果,在所述冷凝组合板的上方还可以再设有隔热层3,如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云母、沙石颗粒等。
【主权项】
1.一种土壤自动保湿隔热的种植植物专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冷凝组合板,冷凝组合板包括有预埋板(I)、冷凝板(2)及延伸板(4),预埋板(I)的一端连接冷凝板(2),在冷凝板(2)的另一端连接延伸板(4),预埋板(1)、冷凝板(2)及延伸板(4)之间形成冷凝空腔,在冷凝组合板周围预留种植空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自动保湿隔热的种植植物专用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冷凝组合板的上方设有隔热层(3)。
【文档编号】A01G13/02GK205511153SQ201620363821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7日
【发明人】潘庆智, 张辉
【申请人】潘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