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蝗虫养殖的自动洒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98657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蝗虫养殖的自动洒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蝗虫养殖的自动洒水装置,包括外壳、顶盖和储水箱,所述外壳的顶部与顶盖固定连接,所述顶盖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洒水装置和摇摆装置,所述洒水装置的一侧与摇摆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洒水装置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依次贯穿外壳和储水箱并与位于储水箱内部的水泵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固定连接在外壳的侧面,所述外壳内壁的底部设有土壤培养台。该蝗虫养殖的自动洒水装置,通过设置储水箱、洒水装置、摇摆装置、输水管和水泵,实现了蝗虫养殖时自动洒水的效果,即节省时间又节省人力,避免了蝗虫因缺水而造成的死亡。
【专利说明】
一种蝗虫养殖的自动洒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蝗虫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蝗虫养殖的自动洒水装置。【背景技术】
[0002]蝗虫又称为蚱蜢。分布于中国华北、华东、中南和四川、陕西、甘肃、台湾等地区。获得后去翅、足,洗净,用沸水烫死后食用,含有高蛋白,是最理想的食品。而传统的蝗虫养殖设备多为人工洒水,在炎热的夏季饲养棚过于干燥,含水高的食物又不足,蝗虫得不到适当的水分,特别在三龄,四龄时,由于生长较快,在蜕皮时温度太高,极易造成蝗虫的死亡,而传统的人工洒水的方式即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故而我们提出了一种蝗虫养殖的自动洒水装置,来解决以上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蝗虫养殖的自动洒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蝗虫养殖的自动洒水装置, 包括外壳、顶盖和储水箱,所述外壳的顶部与顶盖固定连接,所述顶盖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洒水装置和摇摆装置,所述洒水装置的一侧与摇摆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洒水装置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依次贯穿外壳和储水箱并与位于储水箱内部的水栗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固定连接在外壳的侧面,所述外壳内壁的底部设有土壤培养台。
[0005]优选的,所述洒水装置包括洒水箱,所述洒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洒水管,所述洒水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水板,所述洒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喷头。
[0006]优选的,所述洒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在顶盖的底部,所述洒水箱的侧面与输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摇摆装置包括电机底座和固定杆,所述电机底座底部的凹槽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椭圆板,所述电机底座的侧面通过连杆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连杆的底部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的底部设有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通过转动杆套接有滚轮,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表面设有复位弹簧,所述顶杆套接在套管内,所述顶杆的一端设有截水板。
[0008]优选的,所述电机底座和固定杆均固定连接在顶盖的底部,所述顶杆靠近截水板的一端贯穿洒水管的侧面并搭接在挡水板的顶部。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蝗虫养殖的自动洒水装置,通过设置储水箱、洒水装置、摇摆装置、输水管和水栗,实现了蝗虫养殖时自动洒水的效果,即节省时间又节省人力,避免了蝗虫因缺水而造成的死亡,通过摇摆装置、洒水管和挡水板相配合,驱动电机带动椭圆板对顶杆进行间歇式推动,实现了间歇式自动洒水的效果,省时省力,无需人工看管。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摇摆装置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摇摆装置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I外壳、2顶盖、3储水箱、4洒水装置、41洒水箱、42洒水管、43挡水板、44喷头、5摇摆装置、51电机底座、42固定杆、53驱动电机、54椭圆板、55连杆、56套管、57上夹板、58下夹板、59滚轮、510顶杆、511截水板、6输水管、7水栗、8土壤培养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蝗虫养殖的自动洒水装置,包括外壳1、顶盖2和储水箱3,外壳I的顶部与顶盖2固定连接,顶盖2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洒水装置4和摇摆装置5,洒水装置4包括洒水箱41,洒水箱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洒水管42,洒水管4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水板43,洒水管4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喷头44,洒水装置4的一侧与摇摆装置5固定连接,洒水装置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输水管6,洒水箱4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顶盖2的底部,洒水箱41的侧面与输水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摇摆装置5包括电机底座51和固定杆52,电机底座51底部的凹槽内设有驱动电机53,驱动电机53用于带动椭圆板54转动,驱动电机53的底部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椭圆板54,电机底座的51侧面通过连杆55与固定杆52固定连接,固定杆5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管56,套管56用于限制顶杆510的位置,连杆55的底部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上夹板57,上夹板57的底部设有下夹板58,上夹板57和下夹板58之间通过转动杆套接有滚轮59,滚轮59用于在椭圆板54上滚动,从而带动顶杆510的移动,上夹板57和下夹板58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顶杆510,顶杆510的表面设有复位弹簧,顶杆510套接在套管56内,顶杆510的一端设有截水板511,电机底座51和固定杆52均固定连接在顶盖2的底部,顶杆510靠近截水板511的一端贯穿洒水管42的侧面并搭接在挡水板43的顶部,输水管6依次贯穿外壳I和储水箱3并与位于储水箱3内部的水栗7固定连接,储水箱3固定连接在外壳I的侧面,外壳I内壁的底部设有土壤培养台8,通过设置储水箱3、洒水装置4、摇摆装置5、输水管6和水栗7,实现了蝗虫养殖时自动洒水的效果,即节省时间又节省人力,避免了蝗虫因缺水而造成的死亡,通过摇摆装置5、洒水管42和挡水板43相配合,驱动电机53带动椭圆板54对顶杆510进行间歇式推动,实现了间歇式自动洒水的效果,省时省力,无需人工看管。
[0016]工作原理:当蝗虫养殖的自动洒水装置使用时,启动驱动电机53和水栗7,储水箱3内的水通过输水管6输水至洒水箱41中,驱动电机53带动椭圆板54转动,当椭圆板54凸出的一侧转动至滚轮59时,滚轮59受到推力推动顶杆510,顶杆510带动截水板511移向挡水板43,此时水流从洒水箱41中通过洒水管42流至喷头44,当椭圆盘54凸出的一侧远离滚轮59 时,复位弹簧推动顶杆510,顶杆510带动截水板511移动,此时截水板511与挡水板43相互配合将洒水管42中的水流截断,喷头44停止洒水。[〇〇1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蝗虫养殖的自动洒水装置,包括外壳(1)、顶盖(2)和储水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I)的顶部与顶盖(2)固定连接,所述顶盖(2)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洒水装置(4)和摇摆装置(5),所述洒水装置(4)的一侧与摇摆装置(5)固定连接,所述洒水装置(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输水管(6),所述输水管(6)依次贯穿外壳(I)和储水箱(3)并与位于储水箱(3)内部的水栗(7)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3)固定连接在外壳(I)的侧面,所述外壳(I)内壁的底部设有土壤培养台(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蝗虫养殖的自动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装置(4)包括洒水箱(41),所述洒水箱(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洒水管(42),所述洒水管(4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水板(43),所述洒水管(4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嗔头(4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蝗虫养殖的自动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箱(4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顶盖(2)的底部,所述洒水箱(41)的侧面与输水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蝗虫养殖的自动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摆装置(5)包括电机底座(51)和固定杆(52),所述电机底座(51)底部的凹槽内设有驱动电机(53),所述驱动电机(53)的底部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椭圆板(54),所述电机底座(51)的侧面通过连杆(55)与固定杆(5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5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管(56),所述连杆(55)的底部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上夹板(57),所述上夹板(57)的底部设有下夹板(58),所述上夹板(57)和下夹板(58)之间通过转动杆套接有滚轮(59),所述上夹板(57)和下夹板(58)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顶杆(510),所述顶杆(510)的表面设有复位弹簧,所述顶杆(510)套接在套管(56)内,所述顶杆(510)的一端设有截水板(5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蝗虫养殖的自动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底座(51)和固定杆(52)均固定连接在顶盖(2)的底部,所述顶杆(510)靠近截水板(511)的一端贯穿洒水管(42)的侧面并搭接在挡水板(43)的顶部。
【文档编号】A01K67/033GK205585122SQ201620281108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6日
【发明人】李洪新
【申请人】天津市英新养殖专业合作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