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捞鱼网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捞鱼网,包括捞鱼网以及连接于捞鱼网网口用于支撑捞鱼网的支架,还包括用于封闭捞鱼网网口的网盖;所述网盖由框架和网制成;网盖上设置有一个连通捞鱼网内外的通道,该通道入口大于出口。具有上述结构的捞鱼网,其网口安装有封闭的网盖,网盖上设置有入口大出口小的通道,可以引导鱼进入捞鱼网内部。当鱼进入捞鱼网后由于失去了通道导向,很难找到出口,从而无法逃脱,可实现在水中连续捞鱼的目的。
【专利说明】
连续捞鱼网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防止鱼逃脱的渔网。【背景技术】
[0002]在养殖箱或者池塘内养殖鱼类,有时需要利用捞鱼网对鱼进行转移或捕捞。现有的捞鱼网包括一个手柄,手柄前端固定有环形支撑架,支撑架上套有网。由于网的开口与支撑架连接,所以无法在捕到鱼后立刻收拢。所以每当捞到一条鱼后,就必须先将鱼转移到其他容器内后再进行下次捕捞活动而无法实现连续捕捞。使得捕捞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捞鱼网,通过网盖封闭网口, 网口上设置有易进难出的通道,当鱼进入捞鱼网后就很难再逃脱。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续捞鱼网,包括捞鱼网以及连接于捞鱼网网口用于支撑捞鱼网的支架,还包括用于封闭捞鱼网网口的网盖;所述网盖由框架和网制成;网盖上设置有一个连通捞鱼网内外的通道,该通道入口大于出口。
[0005]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网盖一边与支架活动连接,另一边设置有用于与支架连接的卡扣。由于网盖上的通道进口大出口小,鱼进入后很难逃脱,但同时使用者想将鱼取出也非常难。将网盖设置成可开启式的,平时可以利用卡扣将其固定在网口,需要取鱼时可以松开卡扣将网盖翻转开启,便于取鱼。
[0006]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通道为圆台形。其进口大出口小,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使得鱼容易进入携鱼网内部。
[0007]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架上固定有手柄。由于被捕鱼可能离捕捞者较远,所以在支架上固定一个手柄,延长其使用距离。
[0008]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两根支撑杆利用销轴连接。在两根支撑杆中部对应位置开设销孔,再利用销轴贯穿销孔将其连接。其结构可靠耐用,连接部件简单。有利用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0009]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支架为环形,所述网盖为圆柱形。圆形没有方向性,任何角度均能盖合,使用的时候无需调整。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捞鱼网,其网口安装有封闭的网盖, 网盖上设置有入口大出口小的通道,可以引导鱼进入捞鱼网内部。当鱼进入捞鱼网后由于失去了通道导向,很难找到出口,从而无法逃脱。于是使用者可以连续捕捞,提高捕捞效率, 降低劳动强度。【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〇12] 图中标记:1支架、2网、3手柄、4网盖、5通道、6卡扣。【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00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捞鱼网2以及连接于捞鱼网2网口用于支撑捞鱼网2的支架1,所述支架1上固定有手柄3。还包括用于封闭捞鱼网2网口的网盖4;所述网盖4由框架和网制成;网盖4上设置有一个连通捞鱼网2内外的通道5,该通道5入口大于出口。所述通道 5为圆台形。网盖4 一边与支架1活动连接,另一边设置有用于与支架1连接的卡扣。所述支架 1为环形,所述网盖4为圆柱形。
[0016]使用的时候,先将网盖4封闭住捞鱼网2网口进行捕捞。鱼通过网盖4上的通道5进入捞鱼网2内部。由于通道5外大内小,鱼在捞鱼网2内失去导向,很难再找到逃脱的出口。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连续捞鱼网,包括捞鱼网以及连接于捞鱼网网口用于支撑捞鱼网的支架,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封闭捞鱼网网口的网盖;所述网盖由框架和网制成;网盖上设置有一个 连通捞鱼网内外的通道,该通道入口大于出口;所述网盖一边与支架活动连接,另一边设置 有用于与支架连接的卡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捞鱼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为圆台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捞鱼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固定有手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捞鱼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环形,所述网盖为 圆柱形。
【文档编号】A01K77/00GK205596936SQ201620247342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9日
【发明人】葛海龙, 王志坚, 官应强
【申请人】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