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蒺藜种植立体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58692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蒺藜种植立体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蒺藜种植立体支架,其特征是,立体支架采用PPR塑料线性材料制作,所述线性材料直径0.5?1.0厘米;所述立体支架的底端为竖直的立柱,其上为若干圆环叠加组成,使用本实用新型立体支架,在蒺藜生长到10厘米以上开始分枝时,透过立柱顶端圆环的“十”字形横撑空隙处把蒺藜生长顶端置于立体支架上,使蒺藜的茎叶借助立体支架向上攀爬生长,避免蒺藜茎叶匍匐地面,不仅使蒺藜植株通风透光好,还避免病虫害的发生,也便于蒺藜的收获,有利于提高蒺藜的产量与品质;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管理、效果良好。
【专利说明】
一种蒺藜种植立体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领域,具体是一种蒺藜种植立体支架。
【背景技术】
[0002]蒺藜是一种陆生药用植物,含蒺藜多糖;生物碱哈尔满、哈尔碱、哈尔醇、对羟基苯乙酮基一3甲氧基一4羟基取代桂皮酰胺;黄酮;氨基酸;留体皂甙等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保护心脑血管、利水降糖、抑癌抗菌等多种功效;由于蒺藜在自然界中是匍匐生长的,茎叶紧贴地面,在地面潮湿环境下,易于诱发白锈病、黑斑病、白粉病和锈病等病害以及蟋蟀、豆蚜、红蜘蛛的虫害,使蒺藜生长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蒺藜种植立体支架。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蒺藜种植立体支架,其特征是,立体支架采用PPR塑料线性材料制作,所述线性材料直径0.5-1.0厘米;所述立体支架的底端为竖直的立柱,立柱高度25-30厘米,插入地面15-20厘米,保持地面立柱高度10厘米,立柱顶端圆环直径8-12厘米,由呈“十”字形横撑连接于立柱顶端,其上为若干圆环叠加组成,圆环间距5-8厘米,由若干斜撑分别连接于圆环上,斜撑与地平面呈20-40°角,使立体支架成为一个呈倒圆台体,最上端圆环直径30-40厘米,最上端圆环与立柱顶端圆环垂直间距10-15厘米;所述立体支架为一次浇铸成型,支架表面及接口处均光滑无刺。
[0005]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立体支架,在蒺藜生长到10厘米以上开始分枝时,透过立柱顶端圆环的“十”字形横撑空隙处把蒺藜生长顶端置于立体支架上,使蒺藜的茎叶借助立体支架向上攀爬生长,避免蒺藜茎叶匍匐地面,不仅使蒺藜植株通风透光好,还避免病虫害的发生,也便于蒺藜的收获,有利于提高蒺藜的产量与品质;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管理、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0007]图中:I圆环,2斜撑,3横撑,4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08]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蒺藜种植立体支架,其特征是,立体支架采用PPR塑料线性材料制作,所述线性材料直径0.8厘米;所述立体支架的底端为竖直的立柱(4),立柱(4)高度30厘米,插入地面20厘米,保持地面立柱(4)高度10厘米,立柱(4)顶端圆环(I)直径10厘米,由呈“十”字形横撑(3)连接于立柱(4)顶端,其上为4层圆环(I)叠加组成,圆环
(I)间距7厘米,由6支斜撑(2)分别连接于圆环(I)上,斜撑(2)与地平面呈30°角,使立体支架成为一个倒圆台体,最上端圆环(I)直径35厘米,最上端圆环(I)与立柱顶端圆环(I)垂直间距10厘米;所述立体支架为一次浇铸成型,支架表面及接口处均光滑无刺;使用本实用新型立体支架,在蒺藜生长到10厘米以上开始分枝时,透过立柱(4)顶端圆环(I)的“十”字形横撑(3)空隙处把蒺藜生长顶端置于立体支架上,使蒺藜的茎叶借助立体支架向上攀爬生长,避免蒺藜茎叶匍匐地面,不仅使蒺藜植株通风透光好,还避免病虫害的发生,也便于蒺藜的收获,有利于提高蒺藜的产量与品质;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管理、效果良好。
【主权项】
1.一种蒺藜种植立体支架,其特征是,立体支架采用PPR塑料线性材料制作,所述线性材料直径0.5-1.0厘米;所述立体支架的底端为竖直的立柱,立柱高度25-30厘米,插入地面15-20厘米,保持地面立柱高度10厘米,立柱顶端圆环直径8-12厘米,由呈“十”字形横撑连接于立柱顶端,其上为若干圆环叠加组成,圆环间距5-8厘米,由若干斜撑分别连接于圆环上,斜撑与地平面呈20-40°角,使立体支架成为一个呈倒圆台体,最上端圆环直径30-40厘米,最上端圆环与立柱顶端圆环垂直间距10-15厘米;所述立体支架为一次浇铸成型,支架表面及接口处均光滑无刺。
【文档编号】A01G9/12GK205648510SQ201620379008
【公开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日 公开号201620379008.8, CN 201620379008, CN 205648510 U, CN 205648510U, CN-U-205648510, CN201620379008, CN201620379008.8, CN205648510 U, CN205648510U
【发明人】杨书戈, 杨成胜
【申请人】杨书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