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菌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759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菌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菌培养装置。
目前,市售的集菌培养器由于受其结构的限制,使得当设置在集菌培养器筒体内的微孔滤膜损坏后因无法更换而造成集菌培养器报废,如中国专利号为ZL96245812.0所公开的名称为“集菌培养器”即为此结构。这就增加了使用单位的使用成本,同时也浪费了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集菌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扣合在所述筒体上端口的、带有进样口和透气口的上端盖,以及扣合在筒体下端口的、带有导液管的下端盖,和设置在筒体下端口与下端盖之间的微孔滤膜,在所述导液管外表面以螺纹配合的方式结合有一底座,在所述上端盖与底座之间对称于筒体轴线设置有至少二根L形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上端盖相连接,另一端与底座相连接。
为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所述筒体的上、下端口通过密封圈与所述上、下端盖相结合;在上端盖与底座之间对称于筒体轴线设置的L形拉杆可为二根,当然也可为三根或四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就在于采取扣合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筒体上、下端口的上、下端盖,以及在导液管外表面以螺纹配合的方式结合有一底座,和在所述上端盖与底座之间对称于筒体轴线设置的L形拉杆。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对底座的旋转来带动拉杆使上、下端盖与筒体紧密结合在一起,当使用一段时期后需更换微孔滤膜时,通过对底座的旋转松开L形拉杆,使上、下端盖与筒体分离,从而可方便地对微孔滤膜进行更换,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制造。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图。
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侧(附图)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1,扣合在所速筒体1上端口的、带有进样口和透气口3的上端盖4,以及扣合在筒体1下端口的、带有导液管5的下端盖6,设置在筒体1下端口与下端盖6之间的微孔滤膜7,在所述导液管5外表面以螺配合的方式结合有一底座8,在所述上端盖4与底座8之间对称于筒体1轴线设有二根L形拉杆9,所述拉杆9的一端与上端盖4相连接,另一端与底座8相连。为了提高密封性能,筒体1的上、下端口通过密封圈10与上、下端盖4、6结合。
权利要求1.一种集菌培养装置,它包括筒体(1),扣合在所述筒体(1)上端口的、带有进样口(2)和透气口(3)的上端盖(4),以及扣合在筒体(1)下端口的、带有导液管(5)的下端盖(6),和设置在筒体(1)下端口与下端盖(6)之间的微孔滤膜(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液管(5)外表面以螺纹配合的方式结合有一底座(8),在所述上端盖(4)与底座(8)之间对称于筒体(1)轴线设置有至少二根L形拉杆(9),所述拉杆(9)的一端与上端盖(4)相连接,另一端与底座(8)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上、下端口通过密封圈(10)与所述上、下端盖(4、6)相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端盖(4)与底座(8)之间对称于筒体(1)轴线设置有四根L形拉杆(9)。
专利摘要一种集菌培养装置,包括筒体,扣合在所述筒体上端口的、带有进样口和透气口的上端盖,以及扣合在筒体下端口的、带有导液管的下端盖,和设置在筒体下端口与下端盖之间的微孔滤膜,在所述导液管外表面以螺纹配合的方式结合有一底座,在所述上端盖与底座之间对称于筒体轴线设置有至少二根L形拉杆,该拉杆的一端与上端盖相连接,另一端与底座相连接。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特征,从而可方便地对微孔滤膜进行更换,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制造。
文档编号C12M3/00GK2435399SQ00230500
公开日2001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27日
发明者魏耀威, 班成超, 李艳琴 申请人:班成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