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扁形茶叶炒制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扁形茶叶炒制锅。
技术背景扁形茶叶炒制机上安装有一个半圆筒状的茶叶炒制锅,现有技术中该锅的 内表面是个同一半径的弧面,茶叶炒制机还设有个与茶叶炒制锅配对的炒板, 通过炒板的来回摆动实现机械化炒茶工艺。采用这类炒制锅进行扁形茶叶炒制 时,需要工人随时调整炒板与炒制锅之间的距离,使炒板以一定压力生产出扁 形的茶叶,经常调整炒板状态使得炒茶工艺变得复杂。在炒制过程中茶叶需要 翻转,让扁形的茶叶各个面都经足够的炒制时间,但利用现有技术下的炒制锅 炒制茶叶时往往翻转不充分,造成茶叶炒制质量不稳定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扁形茶叶炒制锅,在代替现有扁 形茶叶炒制机上的炒制锅后能使炒板与炒制锅之间的距离自动调整,并带有茶 叶翻转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扁形茶叶炒制锅 本体下方设有呈弧形的锅底,两边竖直设有侧板,所述锅底内表面由半径不同的弧面i、弧面n和弧面m从左至右依次组成,所述弧面n的半径比弧面i的 半径大,弧面m的半径比弧面n的半径大,所述弧面m上设有直条状凸筋。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改变原有炒制机的基础上使用该扁形 茶叶炒制锅,能使炒板与炒制锅之间的距离自动调整,满足不同状况下的生产 需要,因此简化了扁形茶叶的生产工艺,翻转机构能有效地将炒制巾的茶叶进行翻转,从而将使用该炒制锅的炒制机具有省时省力,茶叶炒制质量稳定的优 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具体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扁形茶叶炒制锅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扁形茶叶炒制锅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2所示,本实用新型扁形茶叶炒制锅的外形类似一半个圆筒的形状, 下部歪曲成弧形,上部近似平直。在炒制锅本体的上部左右两端设有扁平的矩 形凸起7,凸起7向外延伸,矩形凸起7与炒制锅的安装有关系,如图4所示, 其安装环境决定了矩形凸起7具有不同的状态,左边的倾斜状,右边的水平状, 因此针对不同的扁形茶叶炒制机8矩形凸起7的状态是不同的。如图3所示, 扁形茶叶炒制锅本体下方设有呈弧形的锅底1,两边竖直设有半圆形状的侧板2。 锅底1的内表面为弧面,但由三个半径不同的弧面I 3、弧面H4和弧面I115从 左至右依次组成,且弧面之间过渡圆滑,从而使得锅底1内表面成为一体。三 个弧面的半径各不相同,弧面III5的半径最大,其次是弧面II4的半径,最小的 是弧面I3的半径。如图2、 3所示,在弧面III5上设有直条状凸筋6,凸筋6长 度与锅底1宽度一致,因而横跨在锅底1内表面上。如图4所示,扁形茶叶炒制锅安装在炒制机8上后,炒制机8上的炒板9 和加热装置10就与之对应。炒板9设置在扁形茶叶炒制锅内部,加热装置10 安装在扁形茶叶炒制锅的底部。当炒板9转动时,因为弧面I3、弧面II4和弧面IH5的半径不同,使得炒板9与锅底1内表面的距离经历从大到小再到大的过 程。炒制茶叶时,在炒板9与弧面I3之间形成一个压力适中的切入过程,形成 一个切入段,将茶叶在此切入段内与炒制机8进行撮合;炒板9与弧面II4之间 距离最小因而能产生一定压力,形成一个加压段,茶叶经过加压段的加压其外形就慢慢开始变化形成扁平的形状;当炒板9正对弧面I115后它们之间形成很大 的空间,加压变形后的茶叶得到减压释放,形成一个减压段,因为此时炒板9 与弧面I115的距离最大。减压后的茶叶惯性的原因在凸筋6后翻转重新落入锅底 1。茶叶经过扁形茶叶炒制锅的切入段、加压段、减压段进行反复炒制最终生产 出扁形茶叶。使用本实用新型扁形茶叶炒制锅压力自动调节,不需要人为操作, 简化了扁形茶叶炒制工艺,炒制过程中茶叶翻转充分,提高炒制茶叶质量的稳 定性。
权利要求1、一种扁形茶叶炒制锅,在所述扁形茶叶炒制锅本体下方设有呈弧形的锅底(1),两边竖直设有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底(1)内表面由半径不同的弧面I(3)、弧面II(4)和弧面III(5)从左至右依次组成,所述弧面II(4)的半径比弧面I(3)的半径大,弧面III(5)的半径比弧面II(4)的半径大,所述弧面III(5)上设有直条状凸筋(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扁形茶叶炒制锅,该扁形茶叶炒制锅本体下方设有呈弧形的锅底,两边竖直设有侧板,所述锅底内表面由半径不同的弧面I、弧面II和弧面III从左至右依次组成,所述弧面II的半径比弧面I的半径大,弧面III的半径比弧面II的半径大,所述弧面III上设有直条状凸筋。在不改变原有炒制机的基础上使用该扁形茶叶炒制锅,能使炒板与炒制锅之间的距离自动调整,满足不同状况下的生产需要,因此简化了扁形茶叶的生产工艺,翻转机构能有效地将炒制中的茶叶进行翻转,从而使用该炒制锅的炒制机具有省时省力,茶叶炒制质量稳定的优点。
文档编号A23F3/06GK201094256SQ200720113348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4日
发明者张钢沛, 徐锦大, 林宇钢, 黄东明 申请人:黄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