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秸秆资源生产酒精的方法

文档序号:465851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秸秆资源生产酒精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酶在秸秆资源生产酒精中的应用的技术,属生物质能 领域。
背景技术
燃料酒精作为可再生能源不会枯竭,并且不会引起温室效应。微生物发酵糖 可以生产酒精。目前在工业生产中用于发酵产酒精的微生物主要是酿酒酵母和 运动发酵单胞菌。包括秸秆在内的含有糖类物质的生物质都可能作为酒精发酵 的原料,大分子物质的利用需先经过酶的降解。生物酒精作为石油的替代物,其 产业链还在继续延伸。我国有发展纤维素制乙醇的有利条件,每年仅农作物秸秆
就有7亿多吨(干重),而我国粮食资源并不丰富,因此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燃料 乙醇,形成产业化利用,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情,从能源安全角度上看也是十分有 利的,而且可消除由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农作物秸秆制纤维素中经碱法或液化法得到的综纤维素 为主要原料,经生物工程技术处理,生产出低成本的生物酒精。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1)原料准备以农作物秸秆制纤维素中的综纤维素为原料,综纤维素的
纯度为75 90%,其中含纤维素55 80%,聚戊糖5 15%。将其粉碎至40目备 用。
以农作物秸秆制纤维素可以利用经碱法和液化法制备综纤维素; 其中a)利用经碱法制备的综纤维素原料;综纤维素纯度为85%,其中含纤维素 65 77%,聚戊糖8 14%。
b)利用液化法制备的综纤维素原料,综纤维素纯度78%,其中含纤维素 58 68%,聚戊糖5 15%。
(2)酶解取上述a)或b)的原料按其60 85%加入自来水,按原料量的 1. 5 3. 5%接入里氏木霉产的复合纤维素酶制剂(Trichoderma reesei ),在35 5(TC酶解4 6天。(3) 固态发酵按5 10%的接种量加入安琪活性干酵母菌,在4o士rc保 温发酵2 4天。
(4) 蒸馏发酵物蒸馏得到95%酒精0. 19 0. 25kg。 本发明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燃料乙醇,技术简单、形成产业化利用,非常适
合我国的国情,从能源安全角度上看也是十分有利的,而且可消除由焚烧秸秆造
成的环境问题。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造纸工业经碱化后得到的综纤维素1公斤,加水65%,按原料的2%的比例加 入复合纤维素酶,45'C酶解5天。然后按10%的接种量加入酵母菌,在40士rC 保温发酵3天,经过蒸馏得到95%酒精0. 20kg。 实施例2
造纸工业经碱法蒸煮得到的综纤维素l公斤,加水70%,按原料的3%的比例 加入复合纤维素酶,45"C酶解5天。然后按10%的接种量加入酵母菌,在40°C 士rC保温发酵3天,经过蒸馏得到95%酒精0. 22kg。 实施例3
造纸工业液化法得到的综纤维素l公斤,加水75%。按原料的2%的比例加入 复合纤维素酶,45'C酶解5天。然后按10%的接种量加入酵母菌,在4(TC土rC 保温发酵3天,经过蒸馏得到95%酒精0. 19kg。 实施例4
造纸工业液化法得到的综纤维素l公斤,加水75%。按原料的3%的比例加入 复合纤维素酶,45。C酶解5天。然后按10%的接种量加入酵母菌,在40士TC保 温发酵3天,经过蒸馏得到9596酒精0.21kg。
权利要求
1. 利用秸秆资源生产酒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为(1)原料准备以农作物秸秆制纤维素中的综纤维素为原料,综纤维素的纯度为75~90%,其中含纤维素55~80%,聚戊糖5~15%。将其粉碎至40目备用;(2)酶解取上述a)或b)的原料按其60~80%加入自来水,按原料量的1.5~3.5%接入里氏木霉产的复合纤维素酶制剂(Trichoderma reesei),在35~50℃酶解4~6天;(3)固态发酵按5~10%的接种量加入安琪活性干酵母菌,在40±1℃保温发酵2~4天;(4)蒸馏发酵物蒸馏得到95%酒精。
2. 根据权利要1所述利用秸秆资源生产酒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农 作物秸秆制纤维素中的综纤维素为利用经碱法制备的综纤维素;综纤维素纯度 为85%,其中含纤维素65 77%,聚戊糖8 14%。
3. 根据权利要1所述利用秸秆资源生产酒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农 作物秸秆制纤维素中的综纤维素为利用液化法制备的综纤维素;综纤维素纯度 78%,其中含纤维素58 68%,聚戊糖5 15%。
全文摘要
利用秸秆资源生产酒精的方法。以农作物秸秆制纤维素中的综纤维素为原料,综纤维素的纯度为75~90%,其中含纤维素55~80%,聚戊糖5~15%。将其粉碎至40目备用;酶解按1.5~3.5%的接酶量加入里氏木霉产复合纤维素酶制剂(Trichoderma reesei),在35~50℃酶解4~6天,固态发酵按5~10%的接种量加入安琪活性干酵母菌,在40℃保温发酵2~4天;进行蒸馏而得95%酒精。发明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燃料乙醇,技术简单、形成产业化利用,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情,从能源安全角度上看也是十分有利的,而且可消除由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问题。
文档编号C12P19/14GK101418319SQ20081022886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8日
发明者何连芳, 孙岩峰, 张玉苍, 洋 杨 申请人:大连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