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秸秆发酵生产沼气的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221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秸秆发酵生产沼气的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沼气发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秸秆发酵生产沼气的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沼气,其主要成份是甲垸,甲垸是一种理想的气体燃料,它无色无味,与适
量空气混合后即能燃烧。每立方米纯甲垸的发热量为34000千焦,每立方米沼 气的发热量约为20800—23600千焦。即1立方米沼气完全燃烧后,能产生相当 于0. 7千克无烟煤提供的热量。与其它燃气相比,其抗爆性能较好,是一种很好 的清洁燃料。沼气除直接燃烧用于炊事、烘干农副产品、供暖、照明和气焊等外, 还可作内燃机的燃料以及生产甲醇、福尔马林、四氯化碳等化工原料。经沼气装 置发酵后排出的料液和沉渣,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肥料和词料,沼气 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既可替代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源,也可替代煤炭等 商品能源,而且能源效率明显高于秸秆、薪柴、煤炭等。
一个完整的大中型沼气发酵工程,无论其规模大小,都包括了如下的工艺 流程原料的收集、预处理、消化器(沼气池)、出料的后处理和沼气的净化与储 存等,目前,预处理后原料经过输送装置被送进消化器(沼气池)进行发酵进而 产生沼气,产生的沼气经过过滤净化供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使用或者储存,预处理 后的原料在输送的过程中,因为原料一般是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等,这些原料 本身比较轻,在与废水进行预处理的过程中往往漂浮在废水的表层,在输送的过 程中,使用传统的压力泵等上料措施,废水等液态总是先抽上去,秸秆等原料容易 落在后面,容易造成管道的堵塞,也影响消化器(沼气池)的产气量。

发明内容
3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秸秆发酵生产沼气的 上料系统,它是先将秸秆搅拌池中的废水、沼液等液态的原料先抽出,并存在容器内, 再将桔秆搅拌池内的秸秆等原料抽出,存储在另一个容器内,然后,先将秸秆等原料 往厌氧消化器内输送,再输送废水、沼液等液态原料,这样,废水、沼液等液态原料 会在秸秆等原料的后面,原料在前,液体在后,推动秸秆一起被输送到厌氧消化器内, 这样就防止秸秆在管道内堵塞,能充分的把原料输送到厌氧消化器内,保证消化器内 原料充足,也就保证了沼气的产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利用秸秆发酵生产沼气的上料系统,其中它包括上料罐4、上料辅罐20、
正压罐ll、负压罐13及空压机12,上料罐4与秸秆搅拌池1通过管道2连接,管道 2上设置有阀门3,上料罐4与厌氧消化器8通过管道7连接,管道7上设置有阀门 6,上料罐4与正压罐11通过管道10连接,管道10上设置有阀门9,上料罐4与负 压罐13通过管道17连接,管道17上设置有阀门16,上料罐4通过管道18与上料 辅罐20连接,管道18上设置有阀门19,上料辅罐20与正压罐11通过管道15连接, 管道15上设置有阀门14,上料辅罐20与负压罐13通过管道22连接,管道22上设 置有阀门21,正压罐11及负压罐13分别与空压机12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阀门3、阀门6、阀门9、阀门14、阀门16、阀门19、阀门21 均是采用电磁阀门或/和手动阀门。
进一步,所述的上料罐4上设置有物位计5,上料辅罐20上设置有物位计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是先将秸秆搅拌池中的废水、沼液等液态的原料先抽出,并存在容器内; 再将秸秆搅拌池内的秸秆等原料抽出,存储在另一个容器内;然后,先将秸秆等原料 往厌氧消化器内输送,再输送废水、沼液等液态原料,这样,废7jC、沼液等液态原料 会在秸秆等原料的后面,原料在前液体在后,推动秸秆一起被输送到厌氧消化器内,
4这样就防止秸秆在管道内堵塞,能充分的把原料输送至U厌氧消化器内,保证消化器内原料充足,也就保证了沼气的产量。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上料罐4与秸秆搅拌池1通过管道2连接,管道2上设置有阀门 3,上料罐4与厌氧消化器8通过管道7连接,管道7上设置有阀门6,上料罐4与 正压罐11通过管道10连接,管道10上设置有阀门9,上料罐4与负压罐13通过管 道17连接,管道17上设置有阀门16,上料罐4通过管道18与上料辅罐20连接, 管道18上设置有阀门19,上料辅罐20与正压罐11通过管道15连接,管道15上设 置有阀门14,上料辅罐20与负压罐13通过管道22连接,管道22上设置有阀门21, 正压罐11及负压罐13分别与空压机12连接,所述的阀门3、阀门6、阀门9、阀门 14、阀门16、阀门19、阀门21均采用电磁阀,上料罐4上设置有物位计5,上料辅 罐20上设置有物位计23。使用时,当厌氧消化器8需要加料时,启用本发明,具体操作步骤是 第一步打开空压机12,将负压罐13内的空气抽出,待负压罐13的压力表显 示为0.09兆帕时,打开阀门3和阀门16,此B寸,秸秆搅拌池l、上料罐4及负压罐 13联通,因负压罐13内压力低,在压差的作用下,秸秆搅拌池l内的水或沼液被吸 入上料罐4,待上料罐4装满后,关闭阀门3和阀门16;第二步打开阀门9、阀门21及阀门19,此时,正压罐ll、上料罐4、上料辅 罐20及负压罐13连通,同样,在正压罐11与负压罐13之间的压差作用下,上料罐 4内的水或沼液吸入上料辅罐20内,待上料罐4内的水或沼液被抽空后,关闭阀门 19、阀门21及阀门9;第三步待秸秆搅拌池1内的秸秆料液搅拌好后,打开阀门3及阀门16,此时, 秸秆搅拌池1、上料罐4及负压罐13 ■,因负压罐13内压力低,在压差的作用下, 把料液吸入上料罐4后关闭阀门3及阀门16;第四步打开阀门6、阀门19、阀门14,此时,正压罐ll、上料辅罐20、上 料罐4及厌氧消化器8连通,在正压罐11与厌氧消化器8之间的压差作用下,上料 罐4内的料液在前,上料辅罐20内的水及沼液在后,被输徵厌氧消化器8,当上 料辅罐20上的物位计5显示0. 2m时,关闭阀门19、阔门6及阀门14;第五步重复第一步,把秸秆搅拌池1内的水或沼液吸入上料罐4内,进入第 二次上料过程。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秸秆发酵生产沼气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料罐(4)、上料辅罐(20)、正压罐(11)、负压罐(13)及空压机(12),上料罐(4)与秸秆搅拌池(1)通过管道(2)连接,管道(2)上设置有阀门(3),上料罐(4)与厌氧消化器(8)通过管道(7)连接,管道(7)上设置有阀门(6),上料罐(4)与正压罐(11)通过管道(10)连接,管道(10)上设置有阀门(9),上料罐(4)与负压罐(13)通过管道(17)连接,管道(17)上设置有阀门(16),上料罐(4)通过管道(18)与上料辅罐(20)连接,管道(18)上设置有阀门(19),上料辅罐(20)与正压罐(11)通过管道(15)连接,管道(15)上设置有阀门(14),上料辅罐(20)与负压罐(13)通过管道(22)连接,管道(22)上设置有阀门(21),正压罐(11)及负压罐(13)分别与空压机(12)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秸秆发酵生产沼气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阀门(3)、阀门(6)、阀门(9)、阀门(14)、阀门(16)、阀门(19)、 阀门(21)均是采用电磁阀门或/和手动阀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秸秆发酵生产沼气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上料罐(4)上设置有物位计(5),上料辅罐(20)上设置有物位计(23)。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沼气发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秸秆发酵生产沼气的上料系统,它包括包括上料罐、上料辅罐、正压罐、负压罐及空压机,上料罐与秸秆搅拌池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上料罐与厌氧消化器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上料罐与正压罐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上料罐与负压罐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上料罐通过管道与上料辅罐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上料辅罐与正压罐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上料辅罐与负压罐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正压罐及负压罐分别与空压机连接,本发明能有效防止秸秆在管道内堵塞,能充分把原料输送到厌氧消化器内,保证消化器内原料充足,也就保证了沼气的产量。
文档编号C12M1/107GK101665763SQ20091017231
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8日
发明者何贵忠, 何贵新, 堂 刘, 云 申 申请人:焦作市华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