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动物蛋白水解酶从鱿鱼内脏提取鱼油的方法

文档序号:396780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动物蛋白水解酶从鱿鱼内脏提取鱼油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利用动物蛋白水解酶从鱿鱼内脏提取鱼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鱿鱼是我国捕捞量较大的一种水产品,我国在2005的鱿鱼年捕获量达5(Γ60万吨。鱿鱼的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是良好的水产品加工原料。鱿鱼加工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鱿鱼内脏废弃物,约占鱿鱼总量的15.92%。内脏中油脂含量高达20%以上,可作为提取鱼油的原料。鱼油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压榨法,淡碱水解法,溶剂法,水法,酶解法等。其中,压榨法主要用于鱼粉加工厂的副产品,鱼油提取率一般较低,质量较差。淡碱水解法碱浓度不易于控制,过低则水解不完全,过高会引起鱼油的皂化,均会降低油脂的提取率,且提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钠盐含量高,不能进一步利用,形成新的废弃物。溶剂法采用有机溶剂对原料中的脂肪进行萃取,提取的鱼油中可能存在溶剂残留,应用受到限制。而酶法提取条件温和,对鱼油功能性成分的破坏低,生产的鱼油品质高,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蛋白酶水解产生的酶解液。目前,鱿鱼内脏中提取鱼油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提取率和品质(主要是酸值) 上。例如1998年10月出版的 << 中国第五届海洋湖沼药物学术开发研讨会论文集》中署名王建中发表的《鱿鱼内脏》中公开了利用鱿鱼内脏自身的酶在ΡΗ5 7,50°C 60°C, 水解》ir,分离鱼油和水解液,水解液经处理去除镉。经测试该鱼油酸值20左右,但提取率仅为20%左右,提取率较低;2007年2月出版的《大连水产学院学报》中署名郭无暇发表的 《鱿鱼肝脏鱼油的制备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中公开了采用水法提取鱿鱼内脏中鱼油,获得鱼油酸值为28. 5 ; 1999年3月出版的《粮油食品科技》第7卷中署名杨帆发表的《鱼油加工》中公开了采用蒸汽对鱿鱼内脏熬炼制得的鱼油酸值高达47. 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动物蛋白水解酶从鱿鱼内脏提取鱼油的方法,获得提取率及鱼油品质较高的鱼油,以克服目前鱼油提取率低、品质差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动物蛋白水解酶从鱿鱼内脏提取鱼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首先利用组织捣碎机将鱿鱼内脏勻浆破碎,然后采用HCl或NaOH溶液将其pH值调节到6. 0-8. 5,以鱿鱼内脏重量为标准,加入60 15000 u/g的动物蛋白水解酶,摇勻,升温至40-60 °C搅拌振荡反应1-7 h,取出后经离心机 1000-5000 r/min、离心5-30 min,离心后分为三层,其中上层为澄清透明的橙红色鱼油,下层为富含低分子量寡肽和氨基酸的水相酶解液,中间层为未酶解的成分,吸取上层鱼油即可。上述一种利用动物蛋白水解酶从鱿鱼内脏提取鱼油的方法,其酶解条件为PH值为8、酶解时间4 h、加酶量900 u/g、温度为50 °C。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该方法鱼油提取率高,最高可达65. 68%;鱼油品质好,其品质澄清透明,具有鱼油的微腥味,无酸败味,酸值可达14. 82 mg/g,过氧化值2. 67 mmol/kg, EPA和DHA含量高。该鱼油可应用于保健食品、医药及饲料等产业的开发。采用该方法制取鱼油过程中的酶解液可充分利用,如生产功能性多肽和海产调味料等产品,使得鱿鱼内脏废弃物中蛋白质和油脂都得到了充分利用,提高了鱿鱼产业的附加值并减轻了环境污染。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操作简单,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图1为温度对鱼油产率及鱼油酸值的影响图。图2为酶量对鱼油产率及鱼油酸值的影响图。图3为PH值对鱼油产率及鱼油酸值的影响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取新鲜的鱿鱼内脏,用组织捣碎机将其破碎勻浆,并将组织液分装于包装袋中,不用时可将其置于-20 °C冰箱中贮存。然后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破碎内脏,加入1 mol/L的 NaOH溶液将反应体系调节pH到8. 0 ;称取动物蛋白水解酶,并以鱿鱼内脏重量为标准按照 900 u/g加入动物蛋白水解酶,连续搅拌混勻,将反应容器温度提升至50 °C,插入搅拌棒, 不间断搅拌酶解反应4 h ;反应完毕后,将反应酶解液倒出,并趁热转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 离心条件为5000 r/min,离心时长为20 min ;离心后的反应体系可分为三层,分别分离出上层鱼油、下层酶解液以及中层不容物。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上述实施例所提取鱼油组成分析结果见下表1,该鱼油的主要成分为C14I22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占12. 83%,其中C16:(1含量最高,占9. 36%,其它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3. 35%,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占32. 38%,含量最高的是 C18:1,为15. 15%,其它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50. 97%,主要物质是EPA和DHA,含量分别为15. 19%和28. 71%。下表为鱼油脂肪酸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动物蛋白水解酶从鱿鱼内脏提取鱼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首先利用组织捣碎机将鱿鱼内脏勻浆破碎,然后采用HCl或NaOH溶液将其pH值调节到6. 0-8. 5, 以鱿鱼内脏重量为标准,加入6(T15000 u/g的动物蛋白水解酶,摇勻,升温至40-60 °〇搅拌振荡反应1-7 h,取出后经离心机1000-5000 r/min、离心5_30 min,离心后分为三层,其中上层为澄清透明的橙红色鱼油,下层为富含低分子量寡肽和氨基酸的水相酶解液,中间层为未酶解的成分,吸取上层鱼油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动物蛋白水解酶从鱿鱼内脏提取鱼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值为8、酶解时间4 h、加酶量900 u/g、温度为50 °C。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为克服目前鱿鱼内脏鱼油提取率低、品质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动物蛋白水解酶从鱿鱼内脏提取鱼油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调整鱿鱼内脏的pH值,采用动物蛋白水解酶,得到上层为澄清透明的橙红色鱼油,下层为富含低分子量寡肽和氨基酸的水相酶解液,中间层为未酶解的成分,吸取上层鱼油即可。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操作简单,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C12P21/06GK102260585SQ20111017584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8日
发明者李泽瑶, 李银塔, 杨小克, 王鹏, 胡增淼 申请人:泰祥集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