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气流反冲散料装置及其托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海藻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到一种海藻、尤其是紫菜加工用气流反冲散料装置及其托盘。该装置利用气流反冲力将料圈内的脱水紫菜饼吹散,使紫菜饼呈蓬松状,这样,吹散后的紫菜饼进入烘干室干燥后,可明显改善其成品紫菜干饼的蓬松度,有利于改善干品紫菜的外观质量,同时提高菜饼的干燥速度,节省干燥能源。本装置适用于条形或块状紫菜的制饼加工生产。
技术背景目前的紫菜一次加工(即将新鲜紫菜原藻加工成干品紫菜)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将紫菜原藻经过切碎工序切成较小颗粒状,然后采取水制饼模式进行制饼加工,所加工的成品紫菜为片张形式,薄而均匀,每张重量约为3-6克左右,适合做寿司和二次调味加工等;另一种是将紫菜原藻经清洗后不再切碎(对于后期的肥大型紫菜可切成长条形或块状),可以离心脱水手工制饼,也可以采取机械化水制饼生产,所加工的成品紫菜呈饼状,厚而重,每饼重量可达10克以上,适合饮食做汤或食品添加剂原料使用。对于第二种生产加工方式中的两种方法,其加工质量及效果仍有差别。对于紫菜手工制饼生产,因制饼前已用高速离心脱水机将紫菜原藻中的水分脱出,制出的菜饼蓬松度好,但存在着用工多、生产效率低、产品卫生质量差的缺陷;对于紫菜水制饼生产模式,则具有用人少、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的技术优势,但存在着菜饼蓬松度差的问题,这是因为在水制饼过程中,尽管在制饼完成后有海绵挤压脱水工序,但紫菜饼中的水分含量仍脱出不净,菜饼在干燥后因为水的张力作用而成干瘪状,存在着外观差、不符合市场销售认知及浪费干燥能源的技术缺陷。因此,有必要在紫菜水制饼加工环节引入散料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流反冲散料装置及其托盘就是为解决紫菜水制饼生产模式所存在的菜饼蓬松度差的技术难题而研发的。本装置也适用于海带、龙须菜等与紫菜特性相近的海藻类物料的加工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紫菜等海藻类水制饼加工所存在的菜饼蓬松度差、干燥能源浪费的技术缺陷,提出一种气流反冲散料装置及其托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将水制饼的紫菜饼吹散蓬起,使干燥后的紫菜饼蓬松饱满,不仅可提高成品紫菜饼的外观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可缩短菜饼干燥时间,节约能源消耗。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气流反冲散料装置上的托盘,该托盘包括托盘主体和托盘底板,其中托盘主体包括环形周壁,该环形周壁具有上端面和下端面;托盘底板设置在托盘主体的周壁内,托盘底板与托盘主体周壁的上端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托盘底板与托盘主体的周壁限定了开口向上的腔体;托盘底板上设有凹坑。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托盘,托盘底板设有安装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托盘,凹坑的纵向截面形状为圆弧形。[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托盘,托盘底板与托盘主体的环形周壁一体制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托盘,周壁的形状为圆环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气流反冲散料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配气管组件、升降台架组件、气吹作用组件、帘架组件、支承组件、轨道组件及驱动机构,其中升降台架组件安装在机架上并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升降台架组件可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机架上下移动,升降台架组件具有升降台架;配气管组件固定安装在升降台架上并可随升降台架一起移动;气吹作用组件与升降台架相连接并能够随升降台架一起移动;配气管组件与气体源以流体联通的方式相连接,气吹作用组件与配气管组件以流体联通的方式相连接,以将来自所述气体源的气体经配气管组件分配至气吹作用组件;帘架组件位于气吹作用组件的下方并以可相对机架作步进式移动的方式安装在轨道组件上;气吹作用组件与帘架组件相互配合,以令来自气吹作用组件的气流对承载于帘架组件上的菜饼产生气压冲击;支承组件设置于帘架组件的下方并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托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料装置,支承组件还包括承压板,托盘安装在承压板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料装置,支承组件还包括承压杆,承压板通过该承压杆安装在机架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料装置,升降台架组件还具有导向杆,机架上设置有导向座,导向杆固设于升降台架上并与导向座滑动配合,以引导升降台组件上下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料装置,升降台架组件还包括压杆,压杆固定安装在升降台架上,用于在升降台架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对轨道组件施加压力。本实用新型的气流反冲散料装置,由于采用了反冲托盘,利用设置在托盘内的空腔和凹坑结构,实现风力的反冲转向,对料圈内的饼料特别是靠近料圈网底的饼料进行有效冲击,这样可以提高对饼料底部的松散效果,使饼料上下整体松散更加均匀。
图I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料装置及其托盘的总体结构侧向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料装置及其托盘的总体结构的主视图;图3示出了气吹作用组件的零部件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闷盘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和俯视图);图5不出了气流分配盘的具体结构不意图(主视图和俯视图);
、[0028]图6示出了帘架料圈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料圈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三视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料装置及其托盘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之一(压杆与浮动导轨接触时);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料装置及其托盘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之二(闷盘与料圈接触时);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料装置的托盘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主剖视图和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附图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I、机架;2、配气管组件201、配气总管,202、出气管,203、进气管,204、控制阀门,205、进气软管;3、升降台架组件:301、升降台架,302、导向杆,303、导向座,304、压杆,305、支撑杆,306、吊耳;4、气吹作用组件401、闷盘,40101、闷盘大通孔,40102、闷盘小通孔,40103、闷盘安装孔,402、气流分配盘,40201、吹气嘴,40202、吹气孔,40203、分配盘安装孔,40204、气流分配盘腔体,403、固定盘,404、固定连接杆,405、分气管,40501、分气孔,40502、端堵板,40503、分气接管,406弹簧座,407、压簧,408、导座,409、铜套,410、隔垫,411、轴卡,412、分气阀门,413、分气阀门接管,414、分气软管;5、帘架料圈组件501、帘架,502、料圈,50201、料圈环,50202、丝网,50203、安装搭扣,503、菜饼,503'、气吹后菜饼;6、支承组件601、托盘,60101、托盘主体,60102、托盘底板,60103、凹坑,60104、安装孔,60105、托盘上端面,60106、托盘下端面,602、承压板,603、承压杆;7、浮动轨道组件701、浮动轨道,702、浮动压簧,703、导套,704、导杆,705、轴卡;8、驱动组件801(801')、关节轴承,802、连杆,803、偏心轴,804、偏心摇臂,805、传动轴,806、轴承座,807、传动链轮,808、销轴,809、传动链条。如图I、图2所示,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流反冲散料装置及其托盘,该装置主要包括机架I、配气管组件2、升降台架组件3、气吹作用组件4、帘架料圈组件5、支承组件6、浮动轨道组件7及驱动组件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料装置及其托盘的结构组成及动作方式作具体的说明。如图I所示,机架I是由金属型材焊合而成的框架式结构件,用以安装支承各功能组件。配气管组件2包括配气总管201、进气管203、出气管202、控制阀门204、软管205等。配气管201为一密闭的管体结构,进气管203焊接在配气总管201上,进气管203的中孔与配气总管201的内腔相通。同样,出气管202也是焊接在配气总管201上,其中孔也与配气总管201的内腔相通。一般每组配气管组件设一个进气管,设有至少一个出气管,出气管的数量可根据设计要求、实际需要等因素进行选择。进气管203的一端与控制阀门204相连,控制阀门204的另一端连接进气软管205,进气软管205与压缩气体源以流体联通的方式相连接。各出气管202通过软管414与气吹作用组件4相连。配气总管201通过支撑杆305固定安装在升降台架301上。如图I和2所示,升降台架组件3包括升降台架301、导向杆302、导向座303、压杆304、支撑杆305、吊耳306等。升降台架301为由型钢焊合而成的平面框架,导向杆302固定安装在升降台架301上,导向座303固定安装在机架I上,导向杆302与导向座303相配合,引导升降台架301在驱动组件8的作用下做上下往复运动,压杆304安装在升降台架301的下平面,压杆304的作用是在升降台架301向下运动时压杆304首先压到浮动轨道组件7的浮动轨道701上,使浮动轨道701下移,这样,帘架料圈组件5就可以自由下落到支承组件6上,防止气吹作用组件4下压料圈502时发生帘架变形的情况。如图I至3所示,气吹作用组件4包括闷盘401、气流分配盘402、固定盘403、固定连接杆404、分气管405、弹簧座406、压簧407、导座408、铜套409、隔垫410、轴卡411、分气阀门412、分气阀门接管413、分气软管414等。闷盘401位于气吹作用组件4的下端,利用固定连接杆404与固定盘403安装在一起,气流分配盘402也固定安装在固定盘403上,且气流分配盘402上设置有多个吹气嘴40201,吹气嘴40201的位置对应于闷盘401的大通孔40101并伸入到对应的大通孔40101内,通过调节螺母在固定连接杆404上的位置,就可以改变闷盘401至固定盘403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改变了气流分配盘402的吹气嘴40201伸入闷盘大通孔40101内的深度。如图4所示,闷盘401的大平面上设置了多个均匀分布的小通孔40102,其作用是释放进入闷盘401与料圈502之间的空腔内的气流压力。分气管405例如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固定盘403的上方,分气管405的下端设有分气孔40501,分气孔40501伸入到在气流分配盘402与固定安装盘403之间形成的腔体40204内。分气管405上依次套装有弹簧座406、压簧407、导座408 (含铜套409)、隔垫410、轴卡411,其中弹簧座406例如可通过焊接套装在分气管405上或与分气管405 —体制成,升降台架301上开设有通孔,升降台架301在对应于通孔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例如通过螺栓连接)导座408,弹簧座406的外径要小于升降台架301的通孔的内径,以允许分气管405在压簧407压缩时在导座408的引导下相对升降台架301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移动,而压簧407的上端顶靠在导座408上,下端支撑在弹簧座406上;此外,分气管405的上端还顺序安装有分气阀门412、分气阀门接管413、分气软管414。分气软管414与配气管组件2上的出气管202相连通。整个气吹作用组件4利用导座408的下端法兰安装在升降台架301上,可以随升降台架一起做上下往复运动。分气阀门412处于开通状态,通过控制其开通量的大小控制进入每个气吹作用组件4内的气量,以平衡各气吹作用组件4内的气流压力大小。如图6、7所示,帘架料圈组件5包括帘架501和料圈502。帘架501是由钢筋等型材纵横交错焊合而成的平面框架,料圈502以料圈环50201为主体,料圈环的底部铺设有丝网50202,料圈环50201的外边设有若干个安装搭扣50203,料圈502利用其安装搭扣50203固定安装在帘架501的纵横筋条上。料圈502用来容装紫菜饼料,在工作过程中随帘架做步进运动进出本散料工位。如图I所示,支承组件6包括托盘601、承压板602、承压杆603。托盘601安装在承压板602上,安装到位后,托盘的凹坑60103朝上,承压板602通过承压杆603固定安装在机架I的梁上,当然承压板602也可以直接安装在机架I的梁上。如图10所示,托盘601主要包括托盘主体60101和托盘底板60102,托盘主体60101具有环形周壁,需要说明在本文中“环形周壁”是指横截面形状为封闭曲线并具有一定厚度的壁,其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矩形、椭圆形或其它形状,这要视具体情况和设计要求来确定,在图中的实施例中,托盘主体的周壁基本为圆环形;托盘底板60102上设有多个凹坑60103,凹坑具有一定的深度,凹坑的底面可以为半球面形或其它形状,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凹坑从俯视图上看为圆形,从剖视图中看为圆弧形,当然凹坑的形状并非局限于此,而是可以采用多种形状;托盘主体60101具有一定的壁厚,并具有内周壁和外周壁、上端面和下端面,托盘底板设置在托盘主体内,托盘底板可与托盘主体一体制成,托盘底板与托盘主体的上端面60105之间形成一定的距离;托盘底板与托盘主体的内壁组成开口向上的腔体,凹坑分布在托盘底板的上表面,凹坑60103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托盘的底板上还设有安装孔60104,用于通过连接件与承压板相连接支承组件6的作用是在散料工作过程中利用托盘向上托住料圈502的底部,一方面起承压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托盘与料圈底部形成的缓冲空间和设在托盘底板上的凹坑实现气流的反冲和转向,对料圈内的饼料特别是靠近料圈网底的饼料进行有效冲击,这样可以提高对饼料底部的松散效果,使饼料上下整体松散更加均匀。如图I和2所示,浮动轨道组件7包括浮动轨道701、浮动压簧702、导套703、导杆704、轴卡705等。导杆704安装在浮动轨道701的下部,导套703固定安装在机架I的梁上,导杆704套装在导座703的内孔中,导杆704上套装浮动压簧702,导杆704的端部安装有轴卡705。浮动轨道组件7用以承接帘架料圈组件5,使帘架料圈组件4可以沿浮动轨道701的导向方向做位移运动。在升降台架组件3下移过程中,当压杆304接触到浮动轨道组合件7时,浮动轨道701将一起下移,此时,帘架料圈组件5可以自由的下落到支承组件6上,这样,当气吹作用组件4下移达到料圈502时,不会因为轨道的托力而发生帘架501变形的情况。当然,如果帘架501的强度足够,同时浮动压簧702的弹力适当,可以省略压杆304,直接利用帘架料圈组件5向下压动浮动轨道701,使帘架料圈组件5和浮动轨道组件7 —起下移。在上述工作过程中,浮动轨道701下移时浮动弹簧702将被压缩,而当浮动 轨道701上的压力消除后,浮动轨道701将连同帘架料圈组件5 —起受浮动压簧702的内在反作用力上移复位。驱动组件8包括关节轴承801 (80P )、连杆802、偏心轴803、偏心摇臂804、传动轴805、轴承座806、传动链轮807、销轴808及传动链条809等。其中,轴承座806固定安装在机架I上,传动轴805通过轴承座806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I上,偏心摇臂804固定安装在传动轴805两端,传动链轮807固定套装在传动轴805上,偏心摇臂804上设有偏心轴803,偏心轴上安装有关节轴承801',关节轴承801,与连杆802连接,连杆802另一端与关节轴承801连接,关节轴承801利用销轴808安装在吊耳306上,传动链轮807上套装了链条809,链条809与机组的主动力源传动连接。当传动链轮807连同传动轴805通过链条809的驱动而发生连续转动时,传动轴两端的偏心摇臂804将跟随传动轴一起转动,此时偏心轴803将带动关节轴承801'做摇摆式上下运动,并通过连杆802、关节轴承801驱动升降台架组件3做上下往复运动。下面结合图I、图8和图9具体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流反冲散料装置的工作过程(I)初始状态本装置为周期性循环工作,为叙述方便,将图I所示的状态定义为初始状态。此时,偏心轴803处于转动的最高位置,使升降台架组件3和气吹作用组件4均处于最高位置;浮动轨道组件7及帘架料圈组件5处于抬起复位状态,料圈502的下平面与支承组件6上的托盘601的上端面60105之间有一距离,此时,未经散料作业的帘架料圈组件5可以在轨道上滑动步进,从图I所示的机架一侧运动进入散料工作位,同时,已经散料完成的帘架料圈组件则从散料工位运动出机架之外(帘架料圈组件的运动为间歇步进运动,其动力来源于机组主动力,且与其它功能机构同步动作,具体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进气软管205与压缩空气源相通,控制阀门204此时处于关闭状态;(2)升降台架下移如图8、图9所示,机组总动力源(未示出)通过链条809、传动链轮807将驱动动力传递给传动轴805,带动传动轴805转动,传动轴805又通过偏心摇臂804、偏心轴803、关节轴承、连杆802带动升降台架组件3连同气吹作用组件4向下移动(其运动时刻及速度快慢与机组总动力联动),当压杆304与浮动轨道701相接触时,升降台架组件的继续下移将压动浮动轨道701跟随下移(此时,气吹作用组件4与料圈502的上平面之间仍有距离),帘架料圈组件5将随浮动轨道组件7 —起下移,直至料圈502的下平面与托盘601的上端面60105相接触。随着升降台架组件3的继续下移,浮动轨道701也继续下移,而帘架料圈组件5被支承组件6托住将不再下移,气吹作用组件4上的闷盘401的下平面A最终与料圈502的上平面B接触后扣合,此时,升降台架组件3仍要下移一段距离,由于闷盘401已经与料圈502接触,压簧407将受导座408所压发生变形,此时气吹作用组件4相对配气管组件2或升降台架组件3将发生一定的相对运动,其运动量由分气软管414所吸收。 接着,升降台架组件3停止运动,各组气吹作用组件4上的闷盘401的下平面A与各料圈502的上平面B均可靠接触,至此,升降台架组件3的下移动作完成;(3)散料控制阀门204打开,压缩空气源将通过进气软管205、控制阀门204进入配气管组件2的配气总管201内,再通过分气软管414、分气阀门412、分气管405、分气孔40501进入各气流分配盘402与固定盘403所形成的腔体40204内,接着,气流将通过气流分配盘402上的吹气孔40202均匀的吹进闷盘401与料圈502扣合后形成的腔体内,气流将对料圈502内的菜饼503产生气压冲击,在此期间,部分气流将穿越饼料和料圈网底进入托盘底板的上部空间,再经底板上的凹坑作用,使气流分散并转身向上冲击料圈网底的饼料,将菜饼503吹散并充满在料圈502与闷盘401所形成的空腔内,气流反冲后将从均布在闷盘401上的小通孔40102流出进入大气空间,接着,控制阀门204关闭以切断气流通道,控制阀门204从开启至关闭的时间是可调可控的,以菜饼松散合适为宜。当发现各组料圈502内的菜饼503松散程度有不同时,可通过调节分气阀门412的开启度来控制进气流量大小解决。至此,散料工序动作完成。(4)复位传动轴805继续转动,驱动升降台架组件3上移,各功能组件将逐步复位,其中包括升降台架组件3和气吹作用组件4上移至最高位置,处于压缩状态下的压簧407逐步恢复原状,浮动轨道组件7和帘架料圈组件5上移复位至最高位置,接着,经散料后的帘架料圈组件5沿轨道步进移动出机架外侧,同时一个新的未经散料处理的帘架料圈组件将进入散料工位,至此,一个完整的工作周期结束。重复上述工作过程,实现连续生产。上面已经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流反冲散料装置的实施例及相应的操作方式做出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多种修改和变形或结构变换,但这些修改、变形或结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气流反冲散料装置上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601)包括托盘主体 (60101)和托盘底板(60102),其中所述托盘主体包括环形周壁,所述周壁具有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托盘底板设置在所述托盘主体的环形周壁内,所述托盘底板与所述托盘主体的环形周壁的上端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所述托盘底板与所述托盘主体的周壁限定了开口向上的腔体;所述托盘底板上设有凹坑(6010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底板设有安装孔(60104)。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的纵向截面形状为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底板与所述托盘主体的环形周壁一体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之一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的形状为圆环形。
6.一种气流反冲散料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I)、配气管组件(2)、升降台架组件(3)、 气吹作用组件(4)、帘架组件(5)、支承组件(6)、轨道组件(7)及驱动机构(8),其中所述升降台架组件(3)安装在所述机架(I)上并与所述驱动机构(8)传动连接,所述升降台架组件可在所述驱动机构(8)的驱动下相对所述机架(I)上下移动,所述升降台架组件⑶具有升降台架(301);所述配气管组件(2)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台架(301)上并可随所述升降台架(301) — 起移动;所述气吹作用组件(4)与所述升降台架(301)相连接并能够随所述升降台架一起移动;所述配气管组件(2)与气体源以流体联通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气吹作用组件(4)与所述配气管组件(2)以流体联通的方式相连接,以将来自所述气体源的气体经所述配气管组件(2)分配至所述气吹作用组件(4);所述帘架组件(5)位于所述气吹作用组件(4)的下方并以可相对所述机架(I)作步进式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轨道组件(7)上;所述气吹作用组件与所述帘架组件(5)相互配合,以令来自所述气吹作用组件(4)的气流对承载于所述帘架组件上的菜饼产生气压冲击;所述支承组件(6)设置于所述帘架组件(5)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组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托盘(6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组件还包括承压板¢02),所述托盘安装在所述承压板(60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组件还包括承压杆¢03),所述承压板(602)通过所述承压杆安装在所述机架(I)上。
9.根据权利要求6-8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架组件(3)还具有导向杆(302),所述机架(I)上设置有导向座(303),所述导向杆(302)固设于所述升降台架 (301)上并与所述导向座(303)滑动配合,以引导升降台组件上下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架组件(3)还包括压杆 (304),所述压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台架(301)上,用于在所述升降台架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对所述轨 道组件施加压力。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藻加工用的气流反冲散料装置及其托盘,该装置主要包括机架、配气管组件、升降台架组件、气吹作用组件、帘架组件、支承组件、轨道组件及驱动机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流反冲散料装置由于采用了反冲托盘,利用设置在托盘内的空腔和凹坑结构,实现风力的反冲转向,对料圈内的饼料特别是靠近料圈网底的饼料进行有效冲击,这样可以提高对饼料底部的松散效果,使饼料上下整体松散更加均匀。
文档编号A23L1/337GK202364761SQ201120535480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
发明者吴建奎, 张红玲, 朱孟生, 樊继环, 王行安 申请人:王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