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防菌对黄瓜诱导抗病效果的定性检测方法

文档序号:523500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生防菌对黄瓜诱导抗病效果的定性检测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生防菌对黄瓜诱导抗病效果的定性检测方法,检测方法步骤如下:(1)无菌苗的培育;(2)叶片处理;(3)诱抗检测。本发明可直观检测生防菌对植物的诱导抗病效果。相较传统用诱导抗病性指标来检测诱导抗病性的方法更直观、简便、有说服力。
【专利说明】生防菌对黄瓜诱导抗病效果的定性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领域,尤其是一种生防菌对黄瓜诱导抗病效果的定性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不断面临着各种侵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发展了一系列防御机制,其中诱导抗病性是植物重要的抗病机制之一。植物的诱导抗病性主要包括过敏反应和诱导系统抗性两类反应。过敏反应是一种快速的局部反应,而诱导系统抗性能使植物除诱导部位外的其他部位也能产生抗病性,是一种全面的抗性。目前,鉴定诱导抗病性主要采用调查病情指数法和测定相关酶活两种方法。调查病情指数的方法能直观地鉴定诱导抗病性,是发病率和严重度的综合指标。然而,许多病情一旦爆发在短时期内就会很严重,而诱抗剂的诱导效果较小,在调查病情指数时不能很好的体现诱抗剂的诱抗效果。许多科研工作者常通过测定诱抗相关酶活来鉴定诱导抗病性,与植物诱导抗病性有关的酶有: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氢酶等。然而,诱抗机理是多种多样的,酶活变化与诱抗强度的关系研究不是很 明确,测定生化指标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防菌对黄瓜诱导抗病效果的定性检测方法,主要针对黄瓜诱导效果的鉴定,通过检测生防菌诱导叶片后,根部分泌物的抑菌效果来鉴定诱抗菌的诱导抗病能力。并且操作简单,能直观地体现诱抗物的诱导效果,很好地鉴定诱导抗病性,尤其是系统诱导抗病性。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生防菌对黄瓜诱导抗病效果的定性检测方法,其步骤如下:
[0006](I)无菌苗的培育:
[0007]取黄瓜种子用洗衣粉水清洗,用浓度为75%酒精浸泡40-100S,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之后,将黄瓜种子在浓度为30%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0-15min,用无菌水冲洗4次,得到消毒后的黄瓜种子A,备用;
[0008]将上述消毒后的黄瓜种子A接种至灭菌后的组培瓶中,每瓶播种2-3粒,在白天25-28°C,晚上18-21°C条件下培养5_10天,得到子叶完全展开的黄瓜苗B,备用;
[0009](2)叶片处理
[0010]用移液器取生防菌发酵液滴到步骤(1)所得黄瓜苗B的子叶上,在白天25_28°C,晚上18-21°C条件下培养5-7天,得到黄瓜幼苗C,备用;
[0011](3)诱抗检测
[0012]将病原真菌孢子悬浮液加入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溶液中,倒平板,晾干后在培养基中央放置牛津杯,将步骤(2)所得黄瓜幼苗C拔出组培瓶,将组培瓶中剩余的培养基混合均匀后置于牛津杯中,在27°C培养3-4天后观测到抑菌圈说明生防菌对黄瓜诱导抗病具有效果。
[0013]所述的步骤(1)中灭菌后的组培瓶中为MS培养基。
[0014]所述的步骤(2)中生防菌发酵液的菌量为IO8-1O11个/ml。
[0015]所述的步骤(3)中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与病原真菌孢子悬浮液体积比为100:1。
[0016]所述的步骤(3)中病原真菌孢子悬浮液在10倍镜下每个视野有40-60个孢子。
[0017]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0018]本发明主要针对黄瓜诱导抗病性的鉴定,通过检测生防菌诱导黄瓜叶片后,根部分泌物的抑菌效果来鉴定诱抗菌的诱导抗病能力。操作简单,能直观地体现诱抗物的诱导效果,很好地鉴定诱导抗病性,尤其是系统诱导抗病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述。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生防菌对黄瓜诱导抗病效果的定性检测方法,其步骤为:
[0022](I)无菌苗的培育:`[0023]取黄瓜种子用洗衣粉水清洗,用浓度为75%酒精浸泡40s,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之后,将黄瓜种子在浓度为30%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lOmin,用无菌水冲洗4次,得到消毒后的黄瓜种子A,备用;
[0024]将上述消毒后的黄瓜种子A接种至灭菌后的组培瓶中,每瓶播种2粒,在白天250C,晚上18°C条件下培养5天,得到子叶完全展开的黄瓜苗B,备用;
[0025](2)叶片处理
[0026]用移液器取菌量为IO8个/ml解淀粉芽孢杆菌TJ发酵液滴到步骤(1)所得黄瓜苗B的子叶上,在白天28°C,晚上18°C条件下培养5天,得到黄瓜幼苗C,备用;
[0027](3)诱抗检测
[0028]将病原真菌孢子悬浮液加入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溶液中,倒平板,晾干后在培养基中央放置牛津杯,将步骤(2)所得黄瓜幼苗C拔出组培瓶,将组培瓶中剩余的培养基混合均匀后置于牛津杯中,在27°C培养3天后观测到抑菌圈,说明生防菌对黄瓜诱导抗病具有效果。通过试验观测到抑菌圈的直径为5_,说明黄瓜幼苗根系分泌物抑菌能力较弱,诱抗物诱导抗病能力较弱。
[0029]实施例2
[0030]一种生防菌对黄瓜诱导抗病效果的定性检测方法,其步骤为:
[0031](I)无菌苗的培育:
[0032]取黄瓜种子用洗衣粉水清洗,用浓度为75%酒精浸泡100s,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之后,将黄瓜种子在浓度为30%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5min,用无菌水冲洗4次,得到消毒后的黄瓜种子A,备用;
[0033]将上述消毒后的黄瓜种子A接种至灭菌后的组培瓶中,每瓶播种2粒,在白天28°C,晚上21°C条件下培养7天,得到子叶完全展开的黄瓜苗B,备用;[0034](2)叶片处理
[0035]用移液器取菌量为1011个/ml解淀粉芽孢杆菌TJ发酵液滴到步骤(1)所得黄瓜苗B的子叶上,在白天28°C,晚上21°C条件下培养9天,得到黄瓜幼苗C,备用;
[0036](3)诱抗检测
[0037]将病原真菌孢子悬浮液加入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溶液中,倒平板,晾干后在培养基中央放置牛津杯,将步骤(2)所得黄瓜幼苗C拔出组培瓶,将组培瓶中剩余的培养基混合均匀后置于牛津杯中,在27°C培养4天后观测到抑菌圈,说明生防菌对黄瓜诱导抗病具有效果。通过试验观测到抑菌圈的直径为12_,说明黄瓜幼苗根系分泌物抑菌能力较强,诱抗物诱导抗病能力较强。
[0038]实施例3
[0039]一种生防菌对黄瓜诱导抗病效果的定性检测方法,其步骤为:
[0040](I)无菌苗的培育:
[0041]取黄瓜种子用洗衣粉水清洗,用浓度为75%酒精浸泡80s,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之后,将黄瓜种子在浓度为30%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3min,用无菌水冲洗4次,得到消毒后的黄瓜种子A,备用;
[0042]将上述消毒后的黄瓜种子A接种至灭菌后的组培瓶中,每瓶播种3粒,在白天26°C,晚上20°C条件下培养6天,得到子叶完全展开的黄瓜苗B,备用;
[0043](2)叶片处理`
[0044]用移液器取菌量为IO9个/ml解淀粉芽孢杆菌TJ发酵液滴到步骤(1)所得黄瓜苗B的子叶上,在白天26°C,晚上20°C条件下培养6天,得到黄瓜幼苗C,备用;
[0045](3)诱抗检测
[0046]将病原真菌孢子悬浮液加入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溶液中,倒平板,晾干后在培养基中央放置牛津杯,将步骤(2)所得黄瓜幼苗C拔出组培瓶,将组培瓶中剩余的培养基混合均匀后置于牛津杯中,在27°C培养4天后观测到抑菌圈的直径为17_,说明黄瓜幼苗根系分泌物抑菌能力强,诱抗物诱导抗病能力强。
[0047]实施例4
[0048]通过本定性检测方法检测生防菌对黄瓜诱导抗病效果试验中,当观测不到抑菌圈时,说明黄瓜幼苗根系分泌物无抑菌能力,生防菌不能诱导黄瓜产生抗病能力。
【权利要求】
1.一种生防菌对黄瓜诱导抗病效果的定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方法步骤如下: (1)无菌苗的培育: 取黄瓜种子用洗衣粉水清洗,用浓度为75%酒精浸泡40-100S,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之后,将黄瓜种子在浓度为30%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0-15min,用无菌水冲洗4次,得到消毒后的黄瓜种子A,备用; 将上述消毒后的黄瓜种子A接种至灭菌后的组培瓶中,每瓶播种2-3粒,在白天25-28°C,晚上18-21°C条件下培养5_10天,得到子叶完全展开的黄瓜苗B,备用; (2)叶片处理 用移液器取生防菌发酵液滴到步骤(1)所得黄瓜苗B的子叶上,在白天25-28°C,晚上18-21°C条件下培养5-7天,得到黄瓜幼苗C,备用; (3)诱抗检测 将病原真菌孢子悬浮液加入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溶液中,倒平板,晾干后在培养基中央放置牛津杯,将步骤(2)所得黄瓜幼苗C拔出组培瓶,将组培瓶中剩余的培养基混合均匀后置于牛津杯中,在27°C培养3-4天后观测到抑菌圈说明生防菌对黄瓜诱导抗病具有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防菌对黄瓜诱导抗病效果的定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灭菌后的组培瓶中为MS培养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防菌对黄瓜诱导抗病效果的定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生防菌发酵液的`菌量为IO8-1O11个/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防菌对黄瓜诱导抗病效果的定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溶液与病原真菌孢子悬浮液体积比为10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防菌对黄瓜诱导抗病效果的定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病原真菌孢子悬浮液在10倍镜下每个视野有40-60个孢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防菌对黄瓜诱导抗病效果的定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防菌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TJ、枯草芽孢杆菌HJ和解淀粉芽孢杆菌YL。
【文档编号】C12Q1/18GK103555814SQ201310535951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日
【发明者】王远宏, 李娟 , 常若葵, 徐明珠, 李云龙, 阎国荣, 李宁 申请人:天津农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