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果丹皮刮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98096发布日期:2021-06-11 19:13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工位果丹皮刮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丹皮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工位果丹皮刮片机。



背景技术:

果丹皮制作加工工艺简单,利润高,所以市场上有许多生产厂商从事此行业,针对于少有的大规模正规自动化程度高的果丹皮生产企业来讲,90%以上的小规模的企业依旧使用人工来完成果丹皮生产的各个工序,人工使用传统方式刮片,虽然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但是受人工操作,传统装置等诸多因素影响,不易形成厚度均匀的果丹皮,且对于这种季节性热销食品,企业生产往往是时间紧、任务重,所以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效率、质量、安全等都远远达不到指定标准,现今随着工艺装置的进步,生产水平的提高,即使后期配备上专用电动刮片机,也需要人工配合设备的节拍上、下搬运托盘,技术单一,劳动强度大,且每次开机生产时,都要细致的调整果浆流量,从而匹配刮片机的往复生产,人工校准和操作适应机器时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位果丹皮刮片机,能够提升果丹皮的加工生产效率,确保果丹皮的生产质量,并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工位果丹皮刮片机,包括机架,机架中间设置有两根用于将机架分隔成两个工位的挡杆,每个工位一端的机架上均设置有转接臂,转接臂远离机架的一端设置有托板定位抓手,每个转接臂上均设置有托板;机架内每个转接臂的后端均设置有顶升装置,顶升装置后端的机架内设置有料槽,料槽后端的机架上设置有果浆泵,果浆泵上设置有球阀开关;机架顶端活动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刮片刀架,刮片刀架上设置有刀片;其中转接臂及安装架分别与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驱动电机及第二驱动电机连接。

所述的托板定位抓手包括设置在转接臂端部的导杆气缸及设置在导杆气缸伸缩端的挡板。

所述的机架中间两根挡板之间设置有导杆,导杆上设置有导向滑块,导向滑块与安装架固定连接。

所述的顶升装置包括升降气缸,及设置在升降气缸顶端的支撑板。

所述的支撑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托板底端设置有与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杆。

所述的料槽后端的机架上设置有物位开关。

所述的安装架顶端设置有螺栓通孔,调节螺栓穿过螺栓通孔后,与设置在安装架内的刮片刀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工位设置,能够提升果丹皮的生产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较高,降低了对工人的使用,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能确保生产出的果丹皮厚度均匀,质量高。

进一步地,机架内导杆及导向滑块的设置,能够提升安装架运行的稳定性,进而确保生产出的果丹皮厚度均匀,质量统一。

进一步地,支撑板上定位孔及托板上定位杆的设置,能够确保托板与支撑板的紧密结合,避免在果丹皮刮片过程中因外力影响而出现错位的现象,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能。

进一步地,物位开关的设置,能够对料槽内果浆的余量进行精准检测,及时对果浆进行补充,保证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工位果丹皮刮片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中间设置有两根用于将机架1分隔成两个工位的挡杆2,每个工位一端的机架1上均设置有转接臂3,转接臂3远离机架1的一端设置有托板定位抓手4,托板定位抓手4用于对放置在转接臂3上的托板5进行固定;托板定位抓手4包括设置在转接臂3端部的导杆气缸4-1及设置在导杆气缸4-1伸缩端的挡板4-2,使用时通过控制导杆气缸4-1的伸缩,以达到对托板5进行限位的目的,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机架1内每个转接臂3的后端均设置有顶升装置,顶升装置用于将运行至其上方的托板5顶起,以便于将料槽10内的果浆刮片到托板5上;其中顶升装置包括升降气缸6,及设置在升降气缸6顶端的支撑板7,支撑板7上设置有定位孔8,托板5底端设置有与定位孔8相匹配的定位杆9,通过定位杆9与定位孔8的匹配设置,能够确保托板5与支撑板7的紧密结合,避免在果丹皮刮片过程中因外力影响而出现错位的现象,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能;顶升装置后端的机架1内设置有料槽10,料槽10后端的机架1上设置有果浆泵11,果浆泵11上设置有球阀开关12;果浆泵11用于在料槽10内果浆缺少时,通过打开球阀开关12及时向料槽10内补充果浆,确保刮片质量;机架1顶端活动设置有安装架13,安装架13上设置有刮片刀架14,刮片刀架14上设置有刀片;安装架13的活动设置,能够使安装架13在第二驱动电机16的驱动下沿机架1进行移动,以便于通过往复运动将料槽10内的果浆均匀的刮片到托板5上;其中转接臂3及安装架13分别与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一驱动电机15及第二驱动电机16连接,转接臂3与第一驱动电机15之间及安装架13与第二驱动电机16之间均可采用丝杠传动,或者带轮传动,由于传动方式均为现有技术,故图中未进行标注,在此不再赘述。

机架1中间两根挡杆2之间设置有导杆17,导杆17上设置有导向滑块18,导向滑块18与安装架13固定连接,导杆17的设置为安装架13的移动进一步提供导向作用,能够提升安装架13运行的稳定性,进而确保生产出的果丹皮厚度均匀,质量统一。

料槽10后端的机架1上设置有物位开关19,物位开关19能够对料槽10内果浆的余量进行实时精准检测,及时对果浆进行补充,保证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安装架13顶端设置有螺栓通孔,调节螺栓20穿过螺栓通孔后,与设置在安装架13内的刮片刀架14连接,调节螺栓20及螺栓通孔的设置,能够通过对调节螺栓20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对刮片刀架14进行调节的目的,使刮片刀架14根据刮片的厚度调节其高度,保证刮片的薄厚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第一驱动电机15驱动转接臂3伸出,将托板5置于转接臂3上,并通过托板定位抓手4对托板5进行定位操作,然后控制第一驱动电机15带动转接臂3将托板5输送至顶升装置上方,顶升装置升起并将托板5顶起至指定位置,然后控制第二驱动电机16带动安装架13沿机架1进行移动料槽10处,通过控制第二驱动电机16带动安装架13移动使料槽10内的果浆平稳均匀的刮片至托板5上,最后待刮片至托板5上的果丹皮达到指定量时,控制顶升装置落下,托板5回落到转接臂3上,此时控制第一驱动电机15将转接臂3送出机架1,将托板5从转接臂3上取下,并传输至下一工序处进行处理。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工位果丹皮刮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中间设置有两根用于将机架分隔成两个工位的挡杆,每个工位一端的机架上均设置有转接臂,转接臂远离机架的一端设置有托板定位抓手,每个转接臂上均设置有托板;机架内每个转接臂的后端均设置有顶升装置,顶升装置后端的机架内设置有料槽,料槽后端的机架上设置有果浆泵,果浆泵上设置有球阀开关;机架顶端活动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刮片刀架,刮片刀架上设置有刀片;其中转接臂及安装架分别与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驱动电机及第二驱动电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果丹皮刮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板定位抓手包括设置在转接臂端部的导杆气缸及设置在导杆气缸伸缩端的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果丹皮刮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中间两根挡板之间设置有导杆,导杆上设置有导向滑块,导向滑块与安装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果丹皮刮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升装置包括升降气缸,及设置在升降气缸顶端的支撑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工位果丹皮刮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托板底端设置有与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果丹皮刮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槽后端的机架上设置有物位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果丹皮刮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架顶端设置有螺栓通孔,调节螺栓穿过螺栓通孔后,与设置在安装架内的刮片刀架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丹皮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工位果丹皮刮片机,包括机架,机架中间设置有两根用于将机架分隔成两个工位的挡杆,每个工位一端的机架上均设置有转接臂,转接臂远离机架的一端设置有托板定位抓手,每个转接臂上均设置有托板;机架内每个转接臂的后端均设置有顶升装置,顶升装置后端的机架内设置有料槽,料槽后端的机架上设置有果浆泵,果浆泵上设置有球阀开关;机架顶端活动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刮片刀架,刮片刀架上设置有刀片;其中转接臂及安装架分别与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驱动电机及第二驱动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提升果丹皮的加工生产效率,确保果丹皮的生产质量,并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秦学旺;康宝;陈建业;邵彬;亢丽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三合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3
技术公布日:2021.06.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