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无铅无泥松花蛋的生产方法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传统的松花蛋生产方法及工艺的改进。
现有的松花蛋制作过程中,料液内加入氧化铅、纯碱、草木灰、泥土、谷糠或锯末等,氧化铅用来控制碱向蛋内渗入,使成熟期趋于一致,减少碱份,这样,使得松花蛋中含有了对人体有害的铅成份。近年来一些国家对其铅含量作了规定,如英国规定不得超过1PPM,我国规定不得超过3PPM。由于我国有的出口松花蛋含量过高,直接影响我国松花蛋的出口,且外壳糊有泥糠,增加重量,影响外观。
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就是为了制成无铅无泥的松花蛋。
本发明采用不含铅辅料,制成二种料液,对蛋进行二次液浸用初浸液控温初浸、使蛋完成凝固期;再用甲液常温复浸、使蛋改色增味,基本完成松花蛋的成熟期。为了保存,采用无毒物品如石蜡作为保鲜剂。
本方法采用的配料为水,氯化钠、茶叶、氢氧化钠、柏叶。初浸液中氢氧化钠浓渡为1.4-1.5摩尔/升;氯化钠为2-5%;茶叶为每百升料液1.5-2公斤;鲜柏叶为每百升1-2公斤。控制温度在10~14℃,来部分代替氧化铅的作用,使蛋白质与氢氧化钠缓慢作用,这样成熟期趋于一致,并减少碱份。
复浸液内有0.5~0.7摩尔/升的氢氧化钠,其他成份及含量同初浸液相同,保持常温,使初浸蛋再复浸10-15天。
用无毒化学物品石蜡作保鲜剂,把石蜡熔化,将复浸蛋放入石蜡液中,取出冷却后即为无铅无泥松花蛋成品。
本方法与已有技术相比,经卫生检疫部门检验,松花蛋成品不含铅,制成的松花蛋色泽艳丽,具有松花蛋的特有风味。用石蜡作保鲜剂,保鲜时间长,品质好、卫生、美观。一般可保存六个月。大量制作成本相当低,每只蛋约为0.01元。还可做美术蛋加工。
本方法可适用于鸡、鸭、鹅、鹌鹑蛋的制作。
下面提供本发明的最佳制作工艺过程及方法。
一、料液配制配料比(浸130公斤蛋用料)甲液(每150升用料)末茶2.5公斤;鲜柏叶2.5公斤;氯化钠3公斤,乙液(每100升用料)96%的氢氧化钠6公斤;甲液100升;氯化钠2公斤。
二、配制方法甲液在两只容器内,各加水50升,一容器加茶叶2.5公斤,另一加鲜柏叶2.5公斤,沸煮一小时,把液体滤至放有3公斤氯化钠的另一容器内。两容器内再各加水25升,仍沸煮一小时,等氯化钠溶完,静置冷却后,取上全部清液、加冷开水至150升,搅拌均匀,即成甲液。
乙液取甲液90升,氯化钠2公斤,盛于一容器内,缓慢分批加入氢氧钠、待6公斤氢氧化钠溶后、冷却再加甲液使此液成100升,搅均,即为乙液。
三、初浸将合格的鲜蛋放入乙液内浸制,100升乙液可浸蛋130公斤,保温10-14℃,经13天即可。此蛋已可食用,但风味、颜色尚未完好。
四、复浸将用过料液50升溶至50升甲液容器内,即为复浸液,将初浸蛋放入,控温在15-20℃,经10-15天即成。
五、浸后处理1.保鲜松花蛋把石蜡熔化,控温在100℃-120℃,把复浸蛋放入石蜡液中浸过,取出、冷却后即完成了无铅无泥松花蛋成品的全过程。每百斤约需石蜡1.2-1.5公斤。
2.美术加工蛋先把复浸蛋浸入7%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取出风干,即得醇膜蛋。可在此蛋上绘画、粘贴、喷涂、雕刻各种鸟兽人物,花草树木等图案、再经蜡处理即成美术加工蛋。
权利要求
1.制作松花蛋的方法,制作料液成分有水、氯化钠、茶,其特征在于采用两步浸制法a初浸液中还含有浓度为1.3-1.5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柏叶,温度控制在10-14℃,鲜蛋浸10-14天;b复浸液中还含有浓度为0.5-0.7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柏叶,温度保持常温。初浸蛋再复浸10-15天;c保鲜方法采用将复浸后的松花蛋浸入熔化的石蜡液中取出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料液中含氯化钠2-5%,茶为每百升料液加入1.5-2公斤,鲜柏叶为每百升加入1-2公斤。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步浸制无铅无泥松花蛋的工艺方法。现有技术中要加入氧化铅,而本方法不加入氧化铅,而用保持一定温度来起到氧化铅作用;并采用无毒化学品如石蜡作为保鲜剂。
文档编号A23L1/32GK86105241SQ86105241
公开日1988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86年8月8日
发明者邢世增 申请人:邢世增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