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棉籽饼(粕)脱毒制取棉籽蛋白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具体地说是棉籽饼(粕)脱毒制取棉籽蛋白的工艺。
我国是一个产棉大国,棉籽饼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量约400~500万吨。棉籽饼中的蛋白质含量约40%,大体和大豆饼相当;同大米和小麦相比,蛋白含量高出5~8倍。棉籽饼水解后,可得到17种氨基酸。因此,棉籽饼同大豆饼一样,是一种品质优良来源丰富的植物蛋白饲料。然而,由于棉籽饼中含有少量的有毒物质-棉酚,而不能有效地利用,大部分只能用作肥料,十分可惜。另一方面我国蛋白饲料供不应求,满足不了饲料工业飞速发展的需要,不得不从国外大量进口鱼粉。因此,饲养业市场迫切要求开发我国棉籽蛋白资源。
五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在棉籽加工去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棉籽饼进一步蒸煮,蒸汽热喷、溶剂再浸出、碱法、硫酸亚铁处理、微生物发酵、紫外光照射等,在小范围内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脱毒不彻底(产品中游离棉酚一般在0.04%左右)等原因,未能大范围地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棉籽饼(粕)脱毒比较彻底,并可提高棉籽蛋白含量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要点是将过10~100目筛的棉籽饼(粕)10~35份,加入0.01~10%的酸类溶液40~100份,在温度为50~100℃条件下反应0.1~5小时后,离心分出液体得固体物料;再用浓度为0.01~10%碱类溶液40~100份,在温度为50~100℃条件下反应0.1~5小时,经分离、干燥得产品。
本发明所给出的棉籽蛋白,脱除了游离棉酚和结合棉酚,具有脱毒能力强,技术先进、生产安全可靠、产品档次高等特点。产品中游离棉酚残留量0.01~0.026%,结合棉酚脱除40~80%。产品中棉籽蛋白含量40~53%,高于大豆饼,接近于鱼粉。棉籽蛋白收率在90%以上。该产品作为配合饲料的蛋白源组份(添加10~18%),可全部和部分代替大豆饼饲养商品蛋鸡,不仅无陶汰,无死亡,而且使产蛋量增产4~25%。用该产品代替大豆饼在精饲料中添加20%,饲养奶牛,未观察到中毒反应,产奶量和大豆饼基本持平。
本发明中所说的酸类溶液为甲酸、乙酸、丙酸、丁酸、硼酸、硫酸、盐酸、磷酸等;碱类溶液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氨水及碳酸铵等。分离工序所用的设备是离心机、压滤机、滚筒过滤机等;第二次分离后的物料,应干燥到含水量≤12%。
实施例1.在100立升反应釜中加入50立升0.1%的盐酸溶液和20公斤棉籽饼(游离棉酚0.142%,总棉酚0.992%,粗蛋白47.46%),在80℃反应2小时。离心分出液体后,物料在100立升反应釜中和50立升0.1%的碳酸钠溶液在80℃条件下反应2小时,经离心分出液体后产品烘干。游离棉酚0.009%,总棉酚0.262%,粗蛋白53.19%,粗蛋白收率92.5%。
2.在100立升反应釜中加入50立升0.2%的盐酸溶液和20公斤棉籽粕(游离棉酚0.092%,总棉酚1.016%,粗蛋白36.53%),在80℃反应2小时。反应物在分出液体后,固体物料在100立升反应釜中和40立升0.20%的碳酸钠溶液在80℃条件下反应2小时。产品在分出液体后烘干,游离棉酚0.013%,总棉酚0.260%,棉籽蛋白为40.91%,棉籽蛋白收率92%。
权利要求
1.一种棉籽饼(粕)脱毒制取棉籽蛋白法,其特征是将过10~100目筛的棉籽饼(粕)10~35份,加入0.01~10%的酸类溶液40~100份,在温度为50~100℃条件下反应0.1~5小时后,离心分出液体得固体物料;再用浓度为0.01~10%碱类溶液40~100份,在温度为50~100℃条件下反应0.1~5小时,经分离、干燥得产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籽饼(粕)脱毒制取棉籽蛋白法,其特征是所说的酸类溶液为甲酸、乙酸、丙酸、丁酸、硼酸、硫酸、盐酸、磷酸等;碱类溶液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氨水及碳酸铵等。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籽饼(粕)脱毒制取棉籽蛋白法,其特征是分离工序所用的设备是离心机、压滤机、滚筒过滤机等;第二次分离后的物料,应干燥到含水量≤1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具体地说是棉籽饼(粕)脱毒制取棉籽蛋白的工艺。将过10~100目筛的棉籽饼(粕)10~35份,加入0.01~10%的酸类溶液40~100份,在温度为50~100℃条件下反应0.1~5小时后,离心分出液体得固体物料;再用浓度为0.01~10%碱类溶液40~100份,在温度为50~100℃条件下反应0.1~5小时,经分离、干燥得产品。本发明所给出的产品,脱除了游离棉酚和结合棉酚,提高了棉籽蛋白含量,具有脱毒能力强,技术先进、生产安全可靠、产品档次高等特点。
文档编号A23L1/211GK1097274SQ93112069
公开日1995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14日
发明者赵成文, 郭和夫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