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840阅读:16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竹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竹茶,具体来说,是由竹叶与茶叶配制加工而成的一种竹茶产品。
茶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经济作物,也是我国普遍作为流行的饮料。现人们饮用的茶叶虽然品种很多,花色多种多样,大类来分有绿茶、红茶、乌龙茶及压制茶,各类茶中又有很多品种花色,依干湿看色泽的不同有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等;依形状的不同有条茶、圆茶、饼茶、片茶、碎茶、尖茶等;依发酵程度不同有发酵茶、不发酵茶、半发酵茶等;依窨制用花不同有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玳玳花茶、玫瑰花茶等;还有经过再加工的各种速溶茶、人参茶、当归茶,以及分成小包装的袋泡茶和以青柳叶或灵香草制备而成的青健茶与灵香茶等。但是,据调查,国内还没有这种以竹叶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竹茶产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提供一种竹茶,它能清凉、解毒、提神、安脑,对便秘、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有好的治疗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竹茶产品成份是竹叶、茶叶和糖组成,即竹叶和茶叶提取出绿色胶液与糖混合组成,产品呈绿色油膏状。其竹叶和茶叶提取出绿胶液组成的重量比取竹叶∶茶叶为6∶4,在其竹叶和茶叶提取出绿色胶液与糖混合组成的重量比为100∶3。
本产品中的竹叶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叶绿素铜钠、维生素、矮糖类、胡罗卜素、磷、铁、钾、镁等十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竹叶可采用毛竹(楠竹)、麻竹等竹子的竹叶,其竹叶必须是新鲜叶,且无腐叶、烂叶。
本产品成份中所述的茶叶,众所周知,茶叶中含有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绿茶中的维生素B1、B2、C和P,对人体的营养很有益处,所以,为了更好地保持茶叶中的有益营养要素,其茶叶同样必须是新鲜叶。
本发明的产品是由如下途径生产的,首先将新鲜的竹叶和茶叶按重量比例配备后除杂清洗,清洗后进行甩干、切碎、用无水乙醇浸泡后过滤,水浴加热成绿色胶液与糖混合溶解,再次过滤,浓缩至油膏状即可包装成成品。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组成成份,是一种保健型的工程营养复合茶,使茶中的营养更丰富,饮用清凉、解毒、提神、安脑,对便秘、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且携带、使用非常方便,没有茶叶废料,杯中不起后垢,不论何种气候均可保存三年不霉变、不变质。
取新鲜竹叶60公斤、新鲜茶叶40公斤,其原料要求不是露水叶,并要求是当天的鲜叶,除去腐叶、烂叶后将原料放入池内进行清洗三次,洗涤的竹叶、茶叶采用甩干机甩干,进入破碎机内进行切碎至1-4厘米长度的碎料,用时放入90°无水乙醇在浸泡池进行浸泡,浸泡的溶液以浸没料面为准,浸泡时间为7天,在其浸泡3天后用不锈钢工具进行池内翻动,以便增加浸泡度,7天后用竹制工具进行过滤,过滤液再用三层纱布过滤,再将过滤液放入铝制容器中用水浴加热法回收乙醇,浸出液即成绿色胶液,按绿色胶液∶白糖重量为100∶3混合溶解,溶解后的溶液用纱布再次过滤后放入不锈钢浓缩塔进行浓缩,浓缩至油膏状时放入软管包装机内进行包装,包装用无毒塑料或铝箔软管。
使用时,只要将软管内竹茶料挤出一点放入开水或凉开水中,轻轻摇动,一杯带有竹香、茶香的工程复合营养茶就成了。此茶携带、使用方便,没有茶叶的废料,茶杯不起后垢,不论何种气候条件,均可保存三年不霉变、不变质,是一种理想的新品种。
权利要求
1.一种竹茶,其特征在于产品成份是竹叶、茶叶和糖组成,即竹叶和茶叶提取出绿色胶液与糖混合组成,产品呈淡绿色油膏状。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茶,其特征在于竹叶和茶叶提取出绿色胶液组成的重量比取竹叶∶茶叶为6∶4,在其竹叶和茶叶提取出绿色胶液与糖混合组成的重量比为100∶3。
全文摘要
一种竹茶,产品成份是竹叶、茶叶和糖组成,即竹叶和茶叶提取出绿色胶液与糖混合组成,产品呈淡绿色油膏状。这种茶饮用清凉、解毒、提神、安脑,对便秘、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且携带、使用非常方便、没有茶叶废料,杯中不起后垢,不论何种气候均可保存三年不变质。
文档编号A23F3/06GK1291443SQ9911558
公开日2001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8日
发明者刘建国 申请人:刘建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