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肠排毒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特别是涉及一种润肠排毒茶。
【背景技术】
[0002] 人体的毒素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外来因素,如病毒、细菌、放射线、电磁波、空 气污染、水污染、食品污染(这包括粮食、蔬菜、瓜果等)。二是人体内部产生的毒素,人体在 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毒素,如毒素氨、硫化氢、亚硝胺、粪臭素等。三是内外因素相互影响 所产生的毒素,不良的外界环境影响,干扰了生理的正常功能,引起神经系统紊乱和内分泌 失调,使体内产生了毒素。
[0003] 肠道可以迅速排除毒素,但是如果便秘、消化不良,就会造成毒素停留在肠道,被 重新吸收,给健康造成巨大危害。肠道是消化系统的最末端,加上又长又弯曲,不但是收纳 代谢废物的大本营,更易隐藏宿便,因此保持排泄顺畅就是一种排毒。
[0004] 便秘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症状,大家也知道,经常久坐就容易患便秘,加之不良的饮 食习惯使很多人特别是老年人患上了习惯性便秘,便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疾 病,即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不延长而排便困难者。主要表现为每周排便 不超过3次,至少有25%的时间出现排便硬少、或排便困难、或排便不畅,并常有直肠胀感、 长期用力排便、排便不完全感、腹胀腹痛等一系列症候群,便秘导致人体内毒素不能及时排 出。日益发展的社会文明也越来越严重地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使人体内吸收 了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润肠排毒产品已成为当下人们最迫切的需求。
[0005] 目前市面上也有很多排毒的茶,但大多只偏重"泻",不注重调理,组方简单不合 理,添加大量泻药的成分,副作用极大,停用后易复发,导致消费者经常腹泻脱水,难以接 受。因此,研究开发服用配伍简单、服用方便、疗效显著的中药制剂对改善便秘具有重要意 义。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润肠排毒茶,服用方便,无副作用,改善便 秘症状显著,疗程短、见效快。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8] -种润肠排毒茶,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金银花20-40份、蜂蜜20-40份、绿茶 10-30份、石决明10-30份。
[0009] -种润肠排毒茶,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金银花20-40份、蜂蜜20-40份、绿茶 10-30份、石决明10-30份,排毒添加物1-5份。
[0010] -种润肠排毒茶,由下述重量份原料组成:金银花20-40份、蜂蜜20-40份、绿茶 10-30份、石决明10-30份,排毒添加物1-5份,生物防腐剂0. 2-0. 6份。
[0011] 所述排毒添加物为沉香和/或莱菔子。
[0012] 所述排毒添加物由40_60wt%沉香和40_60wt%莱菔子组成。
[0013] 所述生物防腐剂为1,8-二羟基-3-羟甲基蒽醌和/或1,3, 8-三羟基-6-甲基蒽 醌。
[0014] 所述生物防腐剂由40_60wt%的1. 8-二羟基-3-轻甲基蒽醌和40_60wt%的 1,3, 8-三羟基-6-甲基蒽醌组成。
[0015] 将金银花、绿茶和石决明干燥粉碎,混合均匀,再加入蜂蜜、排毒添加物和生物防 腐剂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本发明的润肠排毒茶。
[0016] 具体的,在本发明中:
[0017] 金银花,拉丁学名:LoniceraJaponica,别称:忍冬、金银藤、银藤、二色花藤、二宝 藤。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 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 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
[0018] 蜂蜜,英文名:Honey,别称:石蜜、石饴、白沙蜜。
[0019] 绿茶,英文名:GreenTea,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 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
[0020] 石决明,又名真珠母,鳆鱼甲,九孔螺,千里光,真海决、海决明、关海决、鲍鱼壳、九 孔石决明,鲍鱼皮,金蛤蜊皮,为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耳鲍、羊鲍等的贝壳。有平肝清 热,明目去翳的功效。石决明:咸、寒,归肝经,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 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
[0021] 沉香,中药名。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sinensis(Lour. )Gilg含有树脂的 木材。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地。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之功效。性 味:味辛、苦,性微温。归经:归脾、胃、肾经。功效: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主治: 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
[0022] 莱菔子,拉丁学名:SemenRaphani,别名:萝卜子、萝白子、菜头子,来源:夏季果 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功能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 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0023] 1,8-二羟基-3-羟甲基蒽醌,CAS号:481-72-1 ;
[0024] 1,3, 8-三羟基-6-甲基蒽醌,CAS号:518-82-1。
[0025] 本发明润肠排毒茶,各味中药相互影响,协同作用,能很好的改善便秘症状,配伍 简单、服用方便、疗效显著。同时本发明所用药材均无毒,长期使用药物依赖性小,且价格低 廉,适合短期及长期便秘的患者使用。在添加生物防腐剂后,保质期得以大幅延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 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 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为同等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 的技术实质对以下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变化,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 27]实施例 1-6 :
[0028] 将金银花、绿茶和石决明干燥粉碎,混合均匀,再加入蜂蜜、排毒添加物和生物防 腐剂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本发明的润肠排毒茶。
[0029] 表1 :润肠排毒茶配方表单位:克
[0030]
[0031] 测试例1:
[0032] 临床试验
[0033] 为了更好的验证本发明的疗效,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3所述的原料配比制得的润 肠排毒茶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对治疗便秘的疗效。
[0034] 临床资料
[0035] 采用自愿原则,每组选择门诊病人10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最大年龄60岁, 最小年龄18岁,临床表现为便秘三个月以上,大便每周三次以下。
[0036] 实验方法:本发明经3组临床验证,其中3组分别服用实施例1-3的润肠排毒茶, 每天服用润肠排毒茶2次,每次1包,每包3克,开水冲泡,4周为一个疗程,达到正常排便后 即不再使用,随访4周,看有无复发现象。
[0037] 疗效评价标准:
[0038] 显效:连服该润肠排毒茶1个月后,便秘症状消失,排便正常。
[0039] 有效:连服该润肠排毒茶1个月后,便秘症状好转,还有轻微便秘症状。
[0040] 无效:连服该润肠排毒茶1个月后,便秘症状未改善。
[0041] 具体测试数据见表2:
[0042] 表2 :便秘症治疗效果比较表
[0043]
[0044] 实验证明,本发明的润肠排毒茶能够有效改善便秘症状,对便秘症具有很好的疗 效,经临床,有效率达98%以上。实施例1 (沉香和莱菔子复配)与实施例2-3 (沉香和莱菔 子中单一原料)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实施例1的治疗效果优于实施例2和实施例3,取得 了协同增效的技术效果。
[0045] 测试例2 :
[0046] 将实施例1和实施4-6的润肠排毒茶,置于25°C,相对湿度85%环境下保藏半年, 采用《GB/T4789. 2-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进行菌落总数测试。具体 测试结果,见表3。
[0047] 表3 :菌落总数测试表
[0048]
[0049] 在添加生物防腐剂后,菌落总数明显下降,产品保质期得以大幅延长。
【主权项】
1. 一种润肠排毒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金银花20-40份、蜂蜜20-40 份、绿茶10 _30份、石决明10-30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肠排毒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金银花20-40 份、蜂蜜20-40份、绿茶10-30份、石决明10-30份,排毒添加物1-5份。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润肠排毒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毒添加物为沉香和/或莱 菔子。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润肠排毒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毒添加物由40-60wt %沉 香和40-60wt%莱菔子组成。5. 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润肠排毒茶,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原料 组成:金银花20-40份、蜂蜜20-40份、绿茶10-30份、石决明10-30份,排毒添加物1_5份, 生物防腐剂〇. 2-0. 6份。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润肠排毒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防腐剂为1,8-二羟 基-3-羟甲基蒽醌和/或1,3, 8-三羟基-6-甲基蒽醌。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润肠排毒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防腐剂由40-60wt % 1. 8-二羟基-3-羟甲基蒽醌和40-60wt% 1,3, 8-三羟基-6-甲基蒽醌组成。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润肠排毒茶,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金银花20-40份、蜂蜜20-40份、绿茶10-30份、石决明10-30份。本发明润肠排毒茶,各味中药相互影响,协同作用,能很好的改善便秘症状,配伍简单、服用方便、疗效显著。同时本发明所用药材均无毒,长期使用药物依赖性小,且价格低廉,适合短期及长期便秘的患者使用。
【IPC分类】A23F3/14
【公开号】CN105053371
【申请号】CN201510581685
【发明人】薛汉和
【申请人】苏州寿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