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红茶自动发酵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98536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视化红茶自动发酵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茶叶加工机械,主要涉及用于茶叶制作的发酵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发酵是形成红茶质量的最关键工序,发酵时间一般在3小时左右,发酵湿度大于90%。经过发酵,茶叶原料叶色由绿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其关键在于控制发酵茶多酚酶性氧化聚合反应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和氧气量。
[0003]本申请人公开号为CN 20337850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视化红茶自动发酵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发酵单元、对发酵单元进行温湿度控制的温湿度系统和控制系统;发酵筒的一端下部设有一出料门。其发酵筒为透明材质,通过采用透明材质的发酵筒,解决传统发酵设备停机取样后观察发酵状态的方式,但因料门出口太小,出料后筒内剩余及夹杂的发酵叶无法清理。同时,仅靠吹入的湿热空气加热在制品,虽然环境温湿度能稳定在设定值,但当装料较多时,造成起始的I小时在制品叶温提升缓慢。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创新地提出一种可视化红茶自动发酵装置。
[0005]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可视化红茶自动发酵装置,所述发酵装置包括支架和可视化发酵筒;所述发酵筒设置在支架上,所述发酵筒顶部呈开放状态,所述发酵筒底部呈封闭状态,在所述发酵筒底部内侧面上设置有气流喷嘴。所述可视化发酵筒是指发酵筒为透明材质或部分透明材质。
[0007]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08]进一步地,所述气流喷嘴的开口方向指向所述发酵筒顶部方向且所述气流喷嘴的开口的中心轴线指向所述发酵筒的下方。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气流喷嘴的数量为复数个。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架位于发酵筒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发酵筒端盖。
[0011]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筒端盖外侧面上设置有门轴,所述门轴连接联接头,所述联接头通过端盖固定轴连接在支架上。所述发酵筒端盖通过门轴、联接头和端盖固定轴共同作用连接到支架上,使得所述发酵筒端盖具有较大的自由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筒端盖与所述发酵筒之间的最大开度大于90度。设置所述发酵筒端盖与所述发酵筒之间的最大开度大于90度,使得发酵筒端盖可以处于全敞开的状态,便于人力或者外力介入到发酵筒内部。
[0013]进一步地,在所述发酵筒端盖远离所述支架和发酵筒端盖的连接处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把手。设置所述把手方便操作人员将发酵筒端盖打开。
[0014]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筒顶部设置有筒套,在所述支架位于发酵筒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前横梁,所述前横梁水平穿过所述筒套,所述前横梁上连接翻拌轴,所述翻拌轴连接搅拌板。
[0015]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筒的下方外侧壁上设置有发热膜。
[0016]进一步地,所述发热膜为PTC碳晶发热膜。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视化红茶自动发酵装置,在所述发酵筒底部内侧面上设置有高压气流喷嘴,用于辅助清理筒内残留物,将发酵筒内侧壁粘附的茶叶吹出;所述装置使用全敞开的发酵筒端盖替代原技术中的底部半开门,便于人力或者外力介入到发酵筒内部;所述发酵筒的下方外侧壁上设置有发热膜,不但可以阻止发酵筒内部的热量向外部散失,还可以通过自身产生热量传递给发酵筒内的发酵在制品,起到快速提温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视化红茶自动发酵装置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图1中I处的放大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视化红茶自动发酵装置的主视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视化红茶自动发酵装置的侧视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视化红茶自动发酵装置的俯视图;
[0023]其中,11-底座;12_支架;121-前横梁;122_联接头;123_端盖固定轴;21_发酵筒;22_筒套;23_气流喷嘴;24_搅拌板;25_翻拌轴;26_装料口 ;3_发酵筒端盖;31_门轴;32_把手;4_发热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5]—种可视化红茶自动发酵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发酵筒21 ;所述机架包括底座11和枢接在底座上的支架12 ;所述发酵筒21设置在支架12上,所述发酵筒21为透明材质,在发酵筒21内设置有相对于发酵筒21转动的搅拌板24,所述搅拌板24连接在翻拌轴25上,所述发酵筒上部设置有装料口 26 ;所述发酵筒21顶部呈开放状态,所述发酵筒21底部呈封闭状态,在所述发酵筒21底部内侧面上设置有气流喷嘴23。当出料完毕后,筒内仍有残余茶叶,发酵筒内设置的气流喷嘴输出高压气流,将筒体内侧粘附的茶叶吹出;同时,还借助人力可将筒内残留物清理出发酵筒。
[0026]进一步地,所述气流喷嘴23的开口方向指向所述发酵筒21顶部方向且所述气流喷嘴23的开口的中心轴线指向所述发酵筒21的下方。
[0027]进一步地,所述气流喷嘴23的数量为复数个。
[0028]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架12位于发酵筒21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发酵筒端盖3。
[0029]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筒端盖3外侧面上设置有门轴31,所述门轴31连接联接头122,所述联接头122通过端盖固定轴123连接在支架12上。所述发酵筒端盖3通过门轴31、联接头122和端盖固定轴123共同作用连接到支架12上,使得所述发酵筒端盖3具有较大的自由度。
[0030]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筒端盖3与所述发酵筒21之间的最大开度大于90度。设置所述发酵筒端盖与所述发酵筒之间的最大开度大于90度,使得发酵筒端盖可以处于全敞开的状态,便于人力或者外力介入到发酵筒内部。
[0031]进一步地,在所述发酵筒端盖3远离所述联接头12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把手32。设置所述把手方便操作人员将发酵筒端盖打开。
[0032]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筒21顶部设置有筒套22,在所述支架12位于发酵筒21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前横梁121,所述前横梁121水平穿过所述筒套22,所述前横梁121上连接所述翻拌轴25。
[0033]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筒21的下方外侧壁上设置有发热膜4。开始发酵时,由于揉捻叶为室温,通常叶温低于发酵温度。为迅速提高发酵叶的整体温度,在发酵筒的下方外侧壁上增设了发热膜,发热膜为PTC碳晶发热膜。通电后,可配合筒内加工系统由外部进行加热,热量透过发酵筒壁将热量直接传送至筒底的发酵叶,进而实现了在制品的快速升温,因发热膜为设置在发酵筒的筒壁上,还具有保温功效。
[0034]具体实施例是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的一种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变化,所有这些对所述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可视化红茶自动发酵装置,所述发酵装置包括支架和可视化发酵筒;所述发酵筒设置在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筒顶部呈开放状态,所述发酵筒底部呈封闭状态,在所述发酵筒底部内侧面上设置有气流喷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红茶自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喷嘴的开口方向指向所述发酵筒顶部方向且所述气流喷嘴的开口的中心轴线指向所述发酵筒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红茶自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喷嘴的数量为复数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红茶自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位于发酵筒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发酵筒端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视化红茶自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筒端盖外侧面上设置有门轴,所述门轴连接联接头,所述联接头通过端盖固定轴连接在支架上。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可视化红茶自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筒端盖与发酵筒之间的最大开度大于90度。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视化红茶自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酵筒端盖远离所述支架和发酵筒端盖的连接处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把手。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红茶自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筒顶部设置有筒套,在所述支架位于发酵筒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前横梁,所述前横梁水平穿过所述筒套,所述前横梁上连接翻拌轴,所述翻拌轴连接搅拌板。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红茶自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筒的下方外侧壁上设置有发热膜。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视化红茶自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为PTC碳晶发热膜。
【专利摘要】一种可视化红茶自动发酵装置,所述发酵装置包括支架和可视化发酵筒;所述发酵筒设置在支架上,所述发酵筒顶部呈开放状态,所述发酵筒底部呈封闭状态,在所述发酵筒底部内侧面上设置有气流喷嘴。本实用新型提供装置在所述发酵筒底部内侧面上设置有高压气流喷嘴,用于辅助清理筒内残留物,将发酵筒内侧壁粘附的茶叶吹出;所述装置使用全敞开的发酵筒端盖替代原技术中的底部半开门,便于人力或者外力介入到发酵筒内部;所述发酵筒的下方外侧壁上设置有发热膜,不但可以阻止发酵筒内部的热量向外部散失,还可以通过自身产生热量传递给发酵筒内的发酵在制品,起到快速提温的作用。
【IPC分类】A23F3/08
【公开号】CN204907775
【申请号】CN201520475319
【发明人】董春旺, 叶阳, 朱宏凯, 何华锋, 高明珠, 桂安辉, 陈琳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