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吸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5839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吸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吸烟器,属环保型吸烟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吸烟是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发生的一系列分解和热化合反应,生成大量的新物质,其中有害成份达3000余种,但是,目前吸烟人只能通过过滤嘴来过滤掉香烟中的一部分有害物质,使其不损害吸烟人的身体健康,很少有使用烟嘴或其它用具的,在这种情况下,烟头和口冒出的烟以及吸烟人吸入的烟依然对周围环境以及吸烟人都造成污染和危害,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吸烟器,为了克服和解决吸烟人受危害以及烟头及冒出的烟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问题;便携式吸烟器由动力装置、净化装置、烟具装置组成,共分四层结构组装成长方形盒体;动力装置由电池盒、线路板、微型电机、微型风机18、24组成,微型电机、电池盒、线路板安装在第一层结构内,电池盒前壁安有盖13,盖13内侧固定有电池触点,电源采用小型电池,安装在电池盒内,线路板的输入、输出端分别与电源和微型电机联接,与微型电机同轴安装的微型风机18安装在第二层结构内,微型风机24安装在第三层结构内,微型风机18经同轴的传动轮、传送带与微型风机24同轴的从动轮传动联接,微型风机18的烟出口经孔34与反应室相通;净化装置由装有吸收剂的储液室、吸附室7、16、反应室、烟道、孔27、5、33、31、3、15、30、34以及微孔36、37和盖39、25、10、4、22、28、29、13、32组成,储液室在第四层结构内,上壁安有盖39,下壁安有储液室与微型风机24相通或关闭的舌簧阀门,吸附室7、16在第三层结构内,吸附室7、16内装有由吸附剂制成的吸附剂板,吸附室7与吸附室16之间有安在吸附剂板上的挡板9,吸附室16的吸附剂板上安有挡板45;吸附室7经孔5与微型风机24相通,孔33经孔31、孔3与烟孔相通,吸附室16前壁安有盖22,吸附室16的底部加工有孔15,反应室在第二、三层结构内,反应室内平行、交错安装有挡板11和筛网,反应室右侧壁安有盖29,盖29上加工有微孔36,反应室前壁安有盖28,烟道位于烟洞和吸附室7之间,烟道经孔30与吸附室7相通、经孔27与蒂窝左空间相通;烟道的右端安有盖32;烟具装置包括烟嘴、弹簧、烟孔、烟洞、蒂窝、储烬室,在弹簧的作用下可压进、弹出的烟嘴安装在第三层结构内,烟嘴中间为烟孔,烟嘴外壁上安有盖4,可插入香烟过滤嘴的蒂窝位于第三层结构内烟洞的左端,蒂窝左边的外壁上安有盖25,盛置烟灰的储烬室位于第二层结构内,储烬室和烟洞的右侧壁安有盖10,盖10上加工有微孔37。
本实用新型具有采用吸附法和吸收法消除烟气中的有害成份、净化空气、保证吸烟人和被动吸烟人的身体健康的有益效果和结构精巧、便于携带的优点。


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5第三层俯视图。
图6第二层俯视图。
图7第一层俯视图。
图8安有挡板9和挡板45的吸附剂板俯视图。
图9微型电机、微型风机18、微型风机24传动联接图。
图中1.烟嘴,2.烟孔,3.孔,4.盖,5.孔,6.蒂窝,7.吸附室,8.反应室,9.挡板,10.盖,11.挡板,12.筛网,13.盖,14.电池盒,15.孔,16.吸附室,17.弹簧,18.微型风机,19.微型电机,20.储液室,21.储烬室,22.盖,23.线路板,24.微型风机,25.盖,26.烟道,27.孔,28.盖,29.盖,30孔,31.孔,32.盖,33.孔,34.孔,35.触点,36.微孔,37.微孔,38.吸附剂板,39.盖,40.舌簧阀门,41.烟洞,42.传动轮,43.传送带,44.从动轮,45.挡板,46.第一层结构,47.第二层结构,48.第三层结构,49.第四层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再说明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实施方式便携式吸烟器是由动力装置、净化装置、烟具装置组成,共分四层结构组装成长方形盒体(见图1和图4);动力装置由电池盒14、线路板23、微型电机19、微型风机18、24组成,微型电机19、电池盒14、线路板23安装在第一层结构46内(见图7),电池盒14前壁安有盖13,盖13内侧固定有电池触点35,电源采用小型电池,安装在电池盒14内,线路板23的输入、输出端分别与电源和微型电机19联接,与微型电机19同轴安装的微型风机18安装在第二层结构47内,微型风机24安装在第三层结构48内,微型风机18经同轴的传动轮42、传送带43与微型风机24同轴的从动轮44传动联接,微型风机18的烟出口经孔34与反应室8相通(见图6);净化装置由装有吸收剂的储液室20、吸附室7、16、反应室8、烟道26、孔27、5、33、31、3、15、30、34以及微孔36、37和盖39、25、10、4、22、28、29、13、32组成,储液室20在第四层结构49内,上壁安有盖39,下壁安有储液室20与微型风机24相通或关闭的舌簧阀门40(见图2、图4);吸附室7、16在第三层结构48内,吸附室7、16内装有由吸附剂制成的吸附剂板38,吸附室7与吸附室16之间有安在吸附剂板上的挡板9,吸附室16的吸附剂板上安有挡板45,吸附室7经孔5与微型风机24相通,孔33经孔31、孔3与烟孔2相通,吸附室16前壁安有盖22,吸附室16的底部加工有孔15(见图5);反应室8在第二、三层结构47、48内,反应室8内平行、交错安装有挡板11和筛网12(见图5),反应室8右侧壁安有盖29,盖29上加工有微孔36,反应室8前壁安有盖28,烟道16位于烟洞41和吸附室7之间,烟道经孔30与吸附室7相通、经孔27与蒂窝6左空间相通,烟道的右端安有盖32(见图5、图3);烟具装置包括烟嘴1、弹簧17、烟孔2、烟洞41、蒂窝6、储烬室21,在弹簧17的作用下可压进、弹出的烟嘴1安装在第三层结构48内,烟嘴1中间为烟孔2,烟嘴1外壁安有盖4,可插入香烟过滤嘴的蒂窝6位于第三层结构48内烟洞41的左端,蒂窝6左边的外壁上安有盖25(见图5),盛置烟灰的储烬室21位于第二层结构47内,储烬室21和烟洞41的右侧壁安有盖10,盖10上加工有微孔37(见图3)。
实施方式吸烟前,打开盖4,烟嘴1在弹簧17的作用下就会自动弹出(见图2、图5),打开盖10,将香烟插入烟洞41内,并把香烟的过滤嘴放入蒂窝6中(见图3、图5);启动动力系统,在微型电机19的带动下,微型风机18和微型风机24开始运转(见图9),这时在盖10开口处点燃香烟,并关闭盖10,打开盖29(见图3、图5),这时便可以口衔烟嘴1吸烟了;吸烟时,烟气在微型风机18和微型风机24的作用下,其流动路线及发生反应的过程如下空气→微孔37(见图3)→烟气→孔27→烟道26→孔30→吸附室7(见图5)→经吸附剂板38净化→孔5→微型风机24→孔33→孔3→人口→孔2(见图5)→吸附室16→经吸附剂板38净化→孔15→与细雾状吸收剂充分混合、并使烟气中的部份有害气体与吸收剂发生反应→微型风机18→烟气中的有害气体继续与吸收剂发生反应→反应室8→烟气中残余的有害气体继续与吸收剂发生反应形成无害新物质→经打开的盖29开口处排出吸烟器;吸烟的间歇时间,烟气的流动路线如下烟气→孔27→烟道26→孔30→吸附室7(见图5)→经吸附剂板38净化→孔5→微型风机24→孔33→孔31→吸附室16→经吸附剂板38净化→孔15→与细雾状吸收剂充分混合、并使烟气中的部份有害气体与吸收剂发生反应→微型风机18→烟气中的有害气体继续与吸收剂发生反应→反应室8→烟气中残余的有害气体继续与吸收剂发生反应形成无害新物质→经关闭的盖29上的微孔36排出吸烟器;吸完烟后,关闭动力系统,将烟嘴1推入吸烟器内,关闭盖4、盖29,因为微型风机18、24停止运行后,从微孔37进入吸烟器内的空气极少,吸烟器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吸烟器内剩下的烟蒂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自行熄灭。
从吸烟器内取出烟蒂打开盖25,将蒂窝6中的烟蒂推入烟洞41,打开盖10,从其开口处取出烟蒂,并清理烟洞内的残留物(见图5)。
关于实施方式的说明(1)、吸烟时,由于孔3处的压强小于孔2处的压强,因此,从风机24经孔33排出的烟气不会通过孔31流向孔2,而会从孔3直接流入人口;在吸烟的间歇时间或向吸烟器吐烟时,孔2处的压强小于孔3处的压强,故从微型风机24经孔33排出的烟气会通过孔31流向孔2,再经孔2、吸附室16、孔15进入微型风机18(见图5)。
(2)、安放在储液室20下壁的舌簧阀门40非常小,当吸收剂从储液室20的舌簧阀门40滴出后,遇到微型风机24的高速流动的气体,随即形成细雾状(见图2、图5)。
(3)、反应室8内设置的挡板11和筛网12是用来增加吸收剂与烟气中的有害物反应的机会的,使排放到吸烟器外的气体更加洁净(见图6)。
(4)、吸烟人向吸烟器吐完烟到吸下一口烟之间为间歇时间,在间歇时间内,吸烟人要及时关闭盖29,因为这样微型风机18内的气体流动量和流速就可以非常小,所以,可以防止由于微型风机18产生的低压给吸烟人在口内吸烟时带来不适感;同样也是由于微型风机18内气体流动量极少的缘故,孔15附近的气压与吸烟器外的大气压基本相等,因此,储液室20上的舌簧阀门40处于关闭状态,这样就减少了吸收剂的使用量。
(5)、储液室20的舌簧阀门40的工作原理如图2、图5所示吸烟时打开盖39,这时储液室20内的吸收剂与外部相通,在这种情况下,舌簧阀门40处于关闭状态;在微型风机18、24运行时有两种情况在打开盖29的情况下,由于有大量的高速气体从孔15进入微型风机18,因此孔15附近压强较低,低于大气压强,所以舌簧阀门40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会向下移动,即舌簧阀门40被打开,这样储液室20内的吸收剂就会经打开的舌簧阀门40流向微型风机24并滴出;在关闭盖29的情况下,由于从孔15流入微型风机18的气体极少,因此,孔15附近的压强与大气压强几乎相等,所以舌簧阀门40处在关闭状态。
(6)、吸烟器内的吸附剂板38应经常更换,如图8所示;将吸附剂加工成板状制成吸附剂板38,更换时,打开盖22,将用过的吸附剂板38取出,再按箭头方向将新的吸附剂板38从盖22的开口处插入吸烟器的吸附室7、16内,图中虚线为由不透气薄纸制成的、垂直于吸附剂板38的挡板9、45,放好后关闭盖22。
(7)、反应室8内的挡板11和筛网12需经常清洗,清洗方法如图1所示打开盖28,取出挡板11筛网12,清洗后放回,关闭盖28。
(8)、烟道26较细,很容易被烟焦油堵塞,清除的方法打开盖10,取下盖32(见图3),将烟签插入烟道26内,反复拉动烟签便可清除干净,清除后,及时扣上盖32,关闭盖10。
(9)、电池的更换,打开盖13,取出用过的电池,将新电池按要求放入电池盒14内,关闭盖13(见图7)。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吸烟器,由组装成四层结构的长方形盒体中的动力装置、净化装置、烟具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A、动力装置由电池盒(14)、线路板(23)、微型电机(19)、微型风机(18、24)构成,微型电机(19)、电池盒(14)、线路板(23)安装在第一层结构(46)内,线路板(23)的输入、输出端分别与电源和微型电机(19)联接,与微型电机(19)同轴安装的微型风机(18)安装在第二层结构(47)内,微型风机(24)安装在第三层结构(48)内,微型风机(18)经同轴的传动轮(42)、传送带(43)与微型风机(24)同轴的从动轮(44)传动联接;B、净化装置由装有吸收剂的储液室(20)、吸附室(7、16)、反应室(8)、烟道(26)、孔(27、5、33、31、3、15、30、34)以及微孔(36、37)和盖(39、25、10、4、22、28、29、13、32)构成,储液室(20)在第四层结构(49)内,吸附室(7、16)在第三层结构(48)内,吸附室(7、16)内装有由吸附剂制成的吸附剂板(38),吸附室(7)与吸附室(16)之间有安在吸附剂板(38)上的挡板(9),吸附室(16)的吸附剂板(38)上安有挡板(45);反应室(8)在第二、三层结构(47、48)内,反应室(8)内平行、交错安装有挡板(11)和筛网(12),微型风机(18)的烟出口经孔(34)与反应室(8)相通;烟道(26)位于烟洞(41)和吸附室(7)之间,烟道(26)经孔(30)与吸附室(7)相通、经孔(27)与蒂窝(6)左空间相通;C、烟具装置由烟嘴(1)、弹簧(17)、烟孔(2)、烟洞(41)、蒂窝(6)、储烬室(21)构成,在弹簧(17)的作用下可压进、弹出的烟嘴(1)安装在第三层结构(48)内,烟嘴(1)中间为烟孔(2),可插入香烟过滤嘴的蒂窝(6)位于第三层结构(48)内烟洞(41)的左端,盛置烟灰的储烬室(21)位于第二层结构(47)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吸烟器,其特征在于安装有用电池做电源的电池盒(14)前壁安有盖(13),盖(13)内侧固定有触点(3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吸烟器,其特征在于储液室(20)上壁安有盖(39),下壁安有储液室(20)与微型风机(24)相通或关闭的舌簧阀门(4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吸烟器,其特征在于烟嘴(1)外壁上安有盖(4),蒂窝(6)左边的外壁上安有盖(25),吸附室(16)前壁安有盖(22),反应室(8)右侧壁安有盖(29),盖(29)上加工有微孔(36),反应室(8)前壁安有盖(28),烟道(26)的右端安有盖(32),储烬室(21)和烟洞(41)的右侧壁安有盖(10),盖(10)上加工有微孔(3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吸烟器,其特征在于微型风机(24)烟入口处开有与吸附室(7)相通的孔(5),微型风机(24)烟出口处开有与孔(31)、孔(3)相通的孔(33),吸附室(16)的底部开有与微型风机(18)相通的孔(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吸烟器,属环保型吸烟用具技术领域,为解决烟对周围环境、吸烟人造成污染和危害的问题而设计出一种便携式吸烟器,它是由电池盒、线路板、微型电机、微型风机18、24组成的动力装置和由储液室、吸附室7、16、反应室、烟道、孔27、5、33、31、3、15、30、34以及微孔36、37和盖39、25、10、4、22、28、29、13、32组成的净化装置及由烟嘴、弹簧、烟孔、烟洞、蒂窝、储烬室组成的烟具装置组成的四层结构的长方形盒体;用来解决烟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对被动及主动吸烟人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本实用新型具有消除烟气中的有害成份、净化空气、保证吸烟人和被动吸烟人的身体健康的有益效果和结构精巧、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的优点。
文档编号A24F13/06GK2719046SQ2004200186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6日
发明者王作钦 申请人:王作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