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858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扣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扣钩,尤指一种操作方式符合人体工学的扣钩,不但可让使用者快速勾设于器物上,且勾设器物后不易自器物上脱落。
背景技术
现今扣钩的材质可区分为二大类,一类为金属材质所制成,另一类为塑料一体成型所制成,其中金属材质所制成的扣钩大多使用于钥匙圈,而塑料一体成型所制成的扣钩则大量使用于手套、背包、衣物、帽子等器物上使用。
请参阅图9所示,为传统用的扣钩立体外观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此即为塑料制成的扣钩A,其整体为基部A1、钩部A2以及弹性舌片A3所构成,其中该基部A1下方具有钩部A2与弹性舌片A3,而钩部A2与弹性舌片A3间形成一开口,且弹性舌片A3末端为弹性抵撑于钩部A2末端内侧处,即可通过按压弹性舌片A3来此钩部A2的开口处呈一封闭或开放的状态,但是上述传统用的扣钩A于使用时仍具有些缺陷(一)传统用的扣钩装置操作不便;该扣钩装置若欲从器物上取下时,为先按压弹性舌片A3,并向下推移扣钩A使其脱离器物,此操作方式相当不符合人体工学。
(二)传统用的扣钩装置易于脱勾;该扣钩装置于勾设器物后,极易因器物推挤钩部A2末端内侧与弹性舌片A3间隙,而使器物不当脱出至扣钩A外部。
(三)传统用的扣钩装置易于脱落;该扣钩装置于勾设器物后,极易因器物过重而发生脱落,当器物重力推挤弹性舌片A3时,会产生弹性舌片A3于钩部A2末端内侧发生偏移,而使弹性舌片A3越过钩部A2外径后,让弹性舌片A3位于钩部A2末端外侧,如器物本身为勾设笔记本计算机的背包,便会让使用者蒙受重大损失。
由此,如何提供操作方式符合人体工学的扣钩,且可让使用者快速勾设于器物上,并且不易自器物上脱落,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钩,该扣钩的座体一侧设有具容置空间的钩部,而座体的容置槽设置有弹性体,且弹性体设有封闭或开放钩部的容置空间的止挡部,以便让使用者按压弹性体以使止挡部开放钩部的容置空间,即可让使用者快速勾设于器物的杆体上,且勾设器物后不易自器物上脱落,而使用者欲解除扣钩对器物的勾设时,仅需按压弹性体即可直接让扣钩脱离器物的杆体,以让使用者的操作方式符合人体工学。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的扣钩是利用弹性体的止挡部封闭或开放钩部的容置空间,其于勾设器物后不易自器物的杆体上脱落,避免器物不当脱出的情形发生,且勾设重物时亦可避免钩部发生偏移而导致器物脱落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的扣钩是利用穿设部的套接部套接于座体的对接部,且可让扣钩的穿设部自由旋转,使穿设部所穿设的织带可更加紧贴于器物或人体表面。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手段如下一种扣钩,包括座体、穿设部以及弹性体所组成,其特征是,该座体于一侧设有具容置空间的钩部,且座体上方设有与容置空间相通连的容置槽;
该穿设部设置于座体远离钩部的一侧,且穿设部设有可供预设的织带穿设的穿孔;该弹性体收容于座体的容置槽内,且弹性体设有封闭或开放钩部的容置空间的止挡部,并于远离止挡部的一侧设有按压部。
其中,该座体与穿设部为一体成型所制成。该座体于远离钩部的一侧可进一步设有对接部。该穿设部可进一步设有可套接于座体的对接部并呈活动旋转的套接部。该座体于远离钩部的一侧可进一步设有扣持部。该穿设部可进一步设有可嵌扣于扣持部的嵌扣部。该座体的容置槽于左右两边设有凸部。该弹性体于远离止挡部的一侧的两边设有与凸部相对应的抵持部。
该座体的容置槽于左右两边设有轴孔。该弹性体设有可穿入轴孔的转轴。该弹性体可为塑料材质或具弹性的材质所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扣钩可改善现有技术的关键在于(一)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需按压弹性体,即可将扣钩勾设器物或解除勾设器物,可提供使用者符合人体工学的操作方式。
(二)本实用新型利用弹性体的止挡部封闭钩部的容置空间,使器物的杆体不易脱出钩部的容置空间,避免器物不当脱出的情形发生。
(三)本实用新型于勾设重物时,可利用弹性体的止挡部封闭钩部的容置空间,可避免钩部发生偏移而导致器物脱落,以让扣钩可有效承受较重器物。
(四)本实用新型的穿设部具有可转动的功能,可以让使用者可调整扣钩于使用时的角度,使扣钩所穿设的织带可更加紧贴于器物或人体表面。
(五)本实用新型的扣钩利用座体、穿设部以及弹性体所组成,不需如传统用扣钩装置需设置弹性舌片,如此不仅具结构简单的优点,且组装容易并可降低制造成本。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勾设器物前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勾设器物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勾设器物后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9为传统用的扣钩立体外观图。
图中符号说明1、扣钩11、座体110、容置空间111、钩部112、容置槽113、凸部114、轴孔115、对接部116、扣持部12、穿设部121、穿孔122、套接部123、嵌扣部
13、弹性体131、止挡部132、按压部133、抵持部134、转轴2、器物21、织带22、杆体A、扣钩A1、基部A2、钩部A3、弹性舌片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以及侧视剖面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扣钩1包括有座体11、穿设部12以及弹性体13所组成,其中该座体11于一侧设有具容置空间110的钩部111,且座体11上方设有与容置空间110相通连的容置槽112,而容置槽112于左右两边设有凸部113与轴孔114,且座体11于远离钩部111的一侧设有对接部115。
该穿设部12设有可供织带21穿设的穿孔121,且穿设部12于一侧设有套接部122。
该弹性体13于一侧设有止挡部131,且弹性体13于远离止挡部131的一侧设有按压部132,并于按压部132两侧分别设有抵持部133与转轴134。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于组装时,先将穿设部12所设置的套接部122套入座体11的对接部115,且穿设部12可于对接部115上活动旋转,再将弹性体13推入座体11上方所设置的容置槽112内,并让弹性体13的转轴134嵌入座体11的轴孔114中,且弹性体13的止挡部131为可封闭钩部111的容置空间110,如此即完成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
请同时参阅图4、5、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勾设器物前的剖视图、勾设器物时的剖视图以及勾设器物后的剖视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当使用者欲将织带21利用扣钩1勾设于器物2的杆体22时,为先将织带21穿入穿设部12的穿孔121内,而使用者再按压弹性体13的按压部132,使弹性体13以转轴134为中心向上旋转,以让弹性体13的抵持部133挤压于座体11的凸部113,且可进一步使弹性体13的止挡部131开放钩部111的容置空间110,此时使用者即可让钩部111扣持于器物2的杆体22上,待完成扣持动作后即停止按压弹性体13,让弹性体13的抵持部133弹性复位,并解除对座体11的凸部113的挤压,进一步使弹性体13的止挡部131封闭钩部111的容置空间110,即可让器物2的杆体22无法自钩部111的容置空间110中脱出,而若使用者欲解除扣钩1对器物2的杆体22的勾设时,仅需按压弹性体13的按压部132,使弹性体13以转轴134为中心向上旋转,以让弹性体13的抵持部133挤压于座体11的凸部113,且可进一步使弹性体13的止挡部131开放钩部111的容置空间110,此时使用者即可让器物2的杆体22脱离钩部111的容置空间110,待杆体22脱离容置空间110后即停止按压弹性体13,俾让弹性体13的抵持部133弹性复位,并解除对座体11的凸部113的挤压,进一步使弹性体13的止挡部131封闭钩部111的容置空间110,即可让器物2的杆体22脱出钩部111的容置空间110,如此可提供使用者符合人体工学的操作方式,且扣钩1于勾设器物2后不易自器物2的杆体22上脱落,避免器物2不当脱出的情形发生,且勾设重物时亦可避免钩部111发生偏移而导致器物2脱落的缺陷。
再者,扣钩1的穿设部12具有可转动的功能,因此使扣钩1所穿设的织带21可更加紧贴于器物2或人体表面,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故不仅组装容易亦可降低制成成本,且不受限于体积的大小皆具备极大的转动角度。
请同时参阅图7、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与立体分解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扣钩1包括有座体11、穿设部12以及弹性体13所组成,其中该座体11于一侧设有具容置空间110的钩部111,且座体11上方设有与容置空间110相通连的容置槽112,而容置槽112于左右两边设有凸部113与轴孔114,且座体11于远离钩部111的一侧设有扣持部116。
该穿设部12设有可供织带21穿设的穿孔121,且穿设部12于一侧设有嵌扣部123。
该弹性体13于一侧设有止挡部131,且弹性体13于远离止挡部131的一侧设有按压部132,并于按压部132两侧分别设有抵持部133与转轴134。
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于组装时,为先将座体11所设置的扣持部116嵌扣于穿设部12的嵌扣部123,再将弹性体13推入座体11上方所设置的容置槽112,并让弹性体13的转轴134嵌入座体11的轴孔114内,且弹性体13的止挡部131为可封闭钩部111的容置空间110,如此即完成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组构,而其勾设器物2与解除勾设器物2的方式相同于前述的较佳实施例。
上述详细说明中的使用者的器物2可为高尔夫球袋、软质背袋或任何形式的对象;然而,此部份因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所在,所以在本说明书中仅以简单叙述,以供了解。
而上述的弹性体13可为塑料材质或具弹性的材质所制成,惟其仅需具弹性的特性即可,如利用其它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再者,上述的穿设部12利用套接部122套入座体11的对接部115,或可利用扣持部116嵌扣于穿设部12的嵌扣部123,而且座体11与穿设部12亦可为一体成型所制成,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如利用其它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扣钩于使用时,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设计,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扣钩,包括座体、穿设部以及弹性体所组成,其特征是,该座体于一侧设有具容置空间的钩部,且座体上方设有与容置空间相通连的容置槽;该穿设部设置于座体远离钩部的一侧,且穿设部设有可供预设的织带穿设的穿孔;该弹性体收容于座体的容置槽内,且弹性体设有封闭或开放钩部的容置空间的止挡部,并于远离止挡部的一侧设有按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钩,其特征是,该座体与穿设部为一体成型所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钩,其特征是,该座体于远离钩部的一侧可进一步设有对接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钩,其特征是,该穿设部可进一步设有可套接于座体的对接部并呈活动旋转的套接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钩,其特征是,该座体于远离钩部的一侧可进一步设有扣持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钩,其特征是,该穿设部可进一步设有可嵌扣于扣持部的嵌扣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钩,其特征是,该座体的容置槽于左右两边设有凸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钩,其特征是,该弹性体于远离止挡部的一侧的两边设有与凸部相对应的抵持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钩,其特征是,该座体的容置槽于左右两边设有轴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钩,其特征是,该弹性体设有可穿入轴孔的转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钩,其特征是,该弹性体可为塑料材质或具弹性的材质所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扣钩,于座体一侧设有具容置空间的钩部,且座体上方设有与容置空间相通连的容置槽,并于远离钩部的一侧设有穿设部,且穿设部设有可供织带穿设的穿孔,而座体的容置槽设置有弹性体,且弹性体设有封闭或开放钩部的容置空间的止挡部,让使用者按压弹性体以使止挡部开放钩部的容置空间,即可让使用者快速勾设于器物的杆体上,且勾设器物后不易自器物上脱落,而使用者欲解除对器物的勾设时,仅需按压弹性体即可直接让扣钩脱离器物的杆体,其操作方式不但符合人体工学,且扣钩不易从器物的杆体上松落,解决传统用的扣钩装置会发生器物不当脱出的缺陷。
文档编号A44B13/00GK2819877SQ20052010616
公开日2006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2日
发明者宋展钧, 沈彦旭 申请人: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