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全自动单折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实现自动打开和收合的全自动单折伞。
背景技术:
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较为广泛的用品之一,在雨天,有了伞人们才能够行走在街道上防止被雨淋,而在炎炎的夏日里,伞也是一种很好的遮阳工具。传统的伞没有自动开伞或自动收伞的装置,在使用时,需要依靠使用者的双手操作才能实现伞的打开与收合;后来虽有了半自动伞,但是这种半自动伞仅可以实现伞面的自动打开,而在收合时,同样需要使用者用两手操作才能实现伞面的收合,这就给人们的使用造成了许多不便,如人们在使用时,有许多情况下是使用者的一手持有物品,仅能有另一手用于操作使用伞,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无法用单手操作来实现对这种半自动伞伞面的收合,特别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对伞在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为此一种单手即可实现对伞面的打开与收合的全自动伞便应运而生,全自动伞的结构也有多种多样,一种以牵拉绳方式实现对伞面开/合的自动伞,它是通过按钮对拉绳扣头的控制来实现伞面的开/合,但是这种结构的自动伞其按钮部分的结构较为复杂,使用的部件较多,一方面造成了加工制作的繁锁和装配过程的复杂,另一方面也使制作成本较高,因而,影响了全自动伞的普及使用;而且,这种结构的自动伞在上滑轮座与外管相固定时,通常是先装入上滑轮座,而后才将大滑轮装入上滑轮座内,并使上滑轮座与外管的上端部固定在一起,这种装配方式既不好安装,又容易使大滑轮被打坏,并影响自动伞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单折伞,通过对按钮部件的结构改进,大大减少了按钮部件的数量,既便于生产和装配,又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通过对外管的结构改进,既方便了滑轮的安装,又大大降低了大滑轮的损坏率;通过对下滑轮座的改进,有效地提高了自动伞的使用效果,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作,装配容易、使用效果好、不易损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单折伞,包括一可弹性开/合的伞架、一外管、一内管、一控制器、一带有按钮结构的握把、一滑轮组件;外管的顶端与伞架相联接;内管的上部滑动套接在外管的底段管内,内管的顶端与外管的底端之间设有防止内管滑出外管的限位结构;滑轮组件装在外管上部的管内;内管的底段与握把相固接,控制器固定在内管底段的管内;所述控制器包括可与滑轮组件相联动的扣头和用于定位扣头的带有扣孔的控制管及装在控制管内的弹片;所述握把包括主体、外壳、前按钮、扣片,主体设有沿横向而设的按钮容纳腔和沿纵向而设的管体固定腔,按钮容纳腔和管体固定腔相连通,装有控制器的内管固定在主体的管体固定腔中,扣片装在主体的按钮孔中,前按钮装在按钮容纳腔中,前按钮的后端与扣片的前端相抵靠,外壳套在主体外部并抵靠在前按钮的前侧缘,在扣片与外壳之间装有第一弹簧,前按钮的后部沿横向装有借助于第二弹簧可向下翻转的凸钮,凸钮的前端与扣孔相靠近。
所述的外管为圆形管,其底端设为六边形管段,所述的内管为六边形管,其顶端设为圆形管段,外管底端的六边形管段与内管顶的圆形管段相互配合构成内管顶端与外管底端之间的限位结构。
所述的外管顶端的管壁上还设有便于装入滑轮组件的长条开口。
所述的滑轮组件包括上滑轮座和可在外管内腔滑动的下滑轮座,上滑轮座固定在外管顶端的腔内,上滑轮座与下滑轮座之间通过线绳相联接;所述的下滑轮座的外壁沿纵向设有若干凹道。
所述的扣头与滑轮组件之间通过钢丝相联接,钢丝的一端在内管中与扣头相固接,钢丝的另一端在外管中与滑轮组件相固接,在外管腔内装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底端与内管顶端相抵靠,第三弹簧的顶端卡在滑轮组件之下的外管腔内。
所述的外管的内壁设有由外部机械力压入形成的若干凸点,第三弹簧的顶端顶靠在凸点下。
所述的扣片与外壳之间的第一弹簧装在按钮孔中。
所述的第一弹簧、第三弹簧为压缩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单折伞,采用主体、外壳、前按钮、扣片来实现打开/收合伞面的按钮装置,大大减少了按钮部件的数量,既便于生产和装配,又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装配时,可以先在主体上装入内管,该内管已对应套有控制器,内管和控制器可以一同固定在主体内,然后再装按钮部件,而装按钮部件时,又可以将前按钮、扣片分别从主体的前、后装入主体中,其中扣片后还需装入第一弹簧,最后再将外壳套入主体,则弹簧压在扣片与外壳之间,按压前按钮时,可以通过扣片压缩第一弹簧,这种结构使得整个装配过程简单,容易操作,避免了按钮部件的零件太多时所造成的不易安装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单折伞,采用在外管顶端的管壁上设有便于装入滑轮组件的长条开口,这样,滑轮组件就可以先整体装好,然后再套进外管腔内,此时,上滑轮座内装的大滑轮就可以沿着开口套进外管。而原有的结构是在外管的顶端开一个侧孔,由于大滑轮会从侧孔露出,因此,无法实现大滑轮装入上滑轮座后再套入外管中,安装时,就需先将上滑轮座套入外管,而后从侧孔装入大滑轮,最后再将大滑轮以及上滑轮座与外管相固定,这种结构形式,既不好安装,又容易将大滑轮打坏。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既方便了滑轮的安装,又大大降低了大滑轮的损坏率。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单折伞,采用在下滑轮座的外壁沿纵向设有若干凹道,这样,就可以减少下滑轮座与外管内壁之间的磨擦,使下滑轮座在外管内滑动自如,有效地提高了自动伞的使用效果。
使用中,当全自动单折伞的伞面处于收合状态时,外管与内管之间外于相互伸出状态,控制器的扣头则没有卡扣在扣孔中;上、下滑轮座是相互靠在一起;前按钮后部的凸钮受第二弹簧的作用呈水平状,凸钮的端头靠近扣孔处;扣片上设有的向前凸起受其后部第一弹簧的作用,其端头顶靠在内管的外壁。
要开伞时,先使内外管之间相互滑动收缩,简单的方法是将伞的顶端顶在地面上或是墙体上,用力压动握把,这样就可以实现在单手操作的情况下使内外管之间相互滑动,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使内、外管在单手操作的情况下相互滑动。外管相对内管向下移动时,外管内固定的滑轮组件也向下移动,滑轮组件的下移就将滑轮组件底部固接的钢丝下推,受钢丝下推的作用,钢丝下端固接的扣头也向下移动而进入控制管内,到位时,扣头受控制管内弹片的作用而卡在扣孔中;与此同时,外管向下移动而套进握把,外管套进握把时,外管会将呈水平状态的凸钮向下压,使凸钮呈斜向下的状态,同时,外管底端的开伞孔也正好与扣片上所设有的向前凸起相配合,即扣片的凸起卡置在外管的开伞孔中,在这个过程中,受外管向下移动的作用,第三弹簧呈受压缩状态。
开伞时,按压前按钮,前按钮通过与扣片的相抵靠以及第一弹簧的作用,前按钮向后移动,由于前按钮后部的凸钮呈斜向下状态,因此,凸钮不会对扣头产生推移作用,扣头没有动作;前按钮后移也带动了扣片向后移动,扣片的后移使其凸起离开对外管开伞孔的卡置,外管则受第三弹簧的作用而向上弹起,即外管相对于内管向上移动,外管与内管之间再呈伸出状态,第三弹簧复位,此时,由于扣头仍然被卡在控制管的扣孔中,下滑轮座受扣头所拉并没有位移,而上滑轮座由于和外管固定在一起,因此上滑轮座随外管上移,由于上、下滑轮座之间相互远离,因此下滑轮座相对于上滑轮座的位移将固接在伞面的线绳拉入滑轮组件中,外露的线绳缩短,伞面打开。
当外管离开握把后,外管对凸钮的卡压消失,凸钮受第二弹簧的作用,又回复到水平位置。
要收伞时,再次按压前按钮,此时,由于凸钮呈水平状态,前按钮向后移动时也带动凸钮向后移动,凸钮的端头会触碰扣合在扣孔中的扣头,扣头在这种触碰的作用下,向后移动并压缩弹片,扣头压缩弹片的同时也离开了扣孔的卡压,扣头呈自由状态,由于扣头的拉力消除,受伞架的关伞弹簧的作用,伞面向下收合,并同时将线绳拉出,外露的线绳伸长,线绳外拉后,下滑轮座向上移动与上滑轮座靠在一起,下滑轮座的上移,就将扣头拉起而形成待开伞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在握把的主体中通过外壳、前按钮、扣片来构成自动伞的按钮结构,大大减少了按钮部件的数量,既便于生产和装配,又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由于采用了在外管顶端的管壁上设有便于装入滑轮组件的长条开口,既方便了滑轮的安装,又大大降低了大滑轮的损坏率;由于采用了在下滑轮座的外壁沿纵向设有若干凹道,这样,就可以减少下滑轮座与外管内壁之间的磨擦,使下滑轮座在外管内滑动自如,有效地提高了自动伞的使用效果,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作,装配容易、使用效果好、不易损坏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单折伞不局限于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握把部位及控制器(伞面收合状态)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管、内管、控制器及滑轮组件(伞面收合状态)的构造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握把部位及控制器(伞面待打开状态)的构造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管、内管、控制器及滑轮组件(伞面待打开状态)的构造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握把部位及控制器(伞面打开状态)的构造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管、内管、控制器及滑轮组件(伞面打开状态)的构造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管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单折伞,包括一可弹性开/合的伞架(图中未示出)、一外管2、一内管3、一控制器4、一带有按钮结构的握把1、一滑轮组件;外管2的顶端与伞架相联接;内管3的上部滑动套接在外管2的底段管内,内管3的顶端与外管2的底端之间设有防止内管滑出外管的限位结构;滑轮组件装在外管2上部的管内;内管3的底段与握把1相固接,控制器4固定在内管3底段的管内;所述控制器4包括可与滑轮组件相联动的扣头41和用于定位扣头的带有扣孔42的控制管43及装在控制管内的弹片44;所述握把1包括主体11、外壳12、前按钮13、扣片14,主体11设有沿横向而设的按钮容纳腔和沿纵向而设的管体固定腔,按钮容纳腔和管体固定腔相连通,装有控制器的内管3固定在主体11的管体固定腔中,扣片14装在主体的按钮孔中,前按钮13装在按钮容纳腔中,前按钮13的后端与扣片14的前端相抵靠,外壳12套在主体11外部并抵靠在前按钮13的前侧缘,在扣片14与外壳11之间装有第一弹簧61,前按钮13的后部沿横向装有借助于第二弹簧62可向下翻转的凸钮131,凸钮131的前端与扣孔42相靠近。
其中,外管2为圆形管,其底端21设为六边形管段,所述的内管3为六边形管,其顶端31设为圆形管段,外管2底端的六边形管段21与内管顶的圆形管段31相互配合构成内管顶端与外管底端之间的限位结构;外管2顶端的管壁上还设有便于装入滑轮组件的长条开口22;滑轮组件包括上滑轮座51和可在外管内腔滑动的下滑轮座52,上滑轮座51固定在外管2顶端的腔内,上滑轮座51与下滑轮座52之间通过线绳53相联接;所述的下滑轮座52的外壁沿纵向设有若干凹道(图中未示出);扣头41与滑轮组件之间通过钢丝45相联接,钢丝45的一端在内管3中与扣头41相固接,钢丝45的另一端在外管2中与滑轮组件相固接,在外管2腔内装有第三弹簧63,第三弹簧63的底端与内管3顶端相抵靠,第三弹簧63的顶端卡在滑轮组件之下的外管2腔内;外管2的内壁设有由外部机械力压入形成的若干凸点,第三弹簧63的顶端顶靠在凸点下;扣片14与外壳12之间的第一弹簧61装在按钮孔中;第一弹簧61、第三弹簧63为压缩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单折伞,采用主体11、外壳12、前按钮13、扣片14来实现打开/收合伞面的按钮装置,大大减少了按钮部件的数量,既便于生产和装配,又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装配时,可以先在主体11上装入内管3,该内管3已对应套有控制器4,内管3和控制器4可以一同固定在主体11内,然后再装按钮部件,而装按钮部件时,又可以将前按钮13、扣片14分别从主体11的前、后装入主体中,其中扣片14后还需装入第一弹簧61,最后再将外壳12套入主体11,则弹簧61压在扣片14与外壳12之间,按压前按钮13时,可以通过扣片14压缩第一弹簧61,这种结构使得整个装配过程简单,容易操作,避免了按钮部件的零件太多时所造成的不易安装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单折伞,采用在外管2顶端的管壁上设有便于装入滑轮组件的长条开口22,这样,滑轮组件就可以先整体装好,然后再套进外管2腔内,此时,上滑轮座51内装的大滑轮就可以沿着开口22套进外管。而原有的结构是在外管的顶端开一个侧孔,由于大滑轮会从侧孔露出,因此,无法实现大滑轮装入上滑轮座后再套入外管中,安装时,就需先将上滑轮座套入外管,而后从侧孔装入大滑轮,最后再将大滑轮以及上滑轮座与外管相固定,这种结构形式,既不好安装,又容易将大滑轮打坏。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既方便了滑轮的安装,又大大降低了大滑轮的损坏率。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单折伞,采用在下滑轮座52的外壁沿纵向设有若干凹道,这样,就可以减少下滑轮座与外管内壁之间的磨擦,使下滑轮座在外管内滑动自如,有效地提高了自动伞的使用效果。
使用中,当全自动单折伞的伞面处于收合状态时,外管2与内管3之间外于相互伸出状态,控制器4的扣头41则没有卡扣在扣孔42中;上、下滑轮座51、52是相互靠在一起;前按钮13后部的凸钮131受第二弹簧62的作用呈水平状,凸钮131的端头靠近扣孔42处;扣片14上设有的向前凸起141受其后部第一弹簧61的作用,其端头顶靠在内管3的外壁。
要开伞时,先使内外管之间相互滑动收缩,简单的方法是将伞的顶端顶在地面上或是墙体上,用力压动握把,这样就可以实现在单手操作的情况下使内外管之间相互滑动,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使内、外管在单手操作的情况下相互滑动。外管2相对内管3向下移动时,外管2内固定的滑轮组件也向下移动,滑轮组件的下移就将滑轮组件底部固接的钢丝45下推,受钢丝45下推的作用,钢丝45下端固接的扣头41也向下移动而进入控制管43内,到位时,扣头41受控制管45内弹片44的作用而卡在扣孔42中;与此同时,外管2向下移动而套进握把1,外管2套进握把1时,外管2会将呈水平状态的凸钮131向下压,使凸钮131呈斜向下的状态,同时,外管2底端的开伞孔也正好与扣片14上所设有的向前凸起141相配合,即扣片的凸起141卡置在外管的开伞孔中,在这个过程中,受外管2向下移动的作用,第三弹簧63呈受压缩状态。
开伞时,按压前按钮13,前按钮13通过与扣片14的相抵靠以及第一弹簧61的作用,前按钮13向后移动,由于前按钮后部的凸钮131呈斜向下状态,因此,凸钮131不会对扣头41产生推移作用,扣头41没有动作;前按钮13后移也带动了扣片14向后移动,扣片14的后移使其凸起141离开对外管开伞孔的卡置,外管2则受第三弹簧63的作用而向上弹起,即外管2相对于内管3向上移动,外管2与内管3之间再呈伸出状态,第三弹簧63复位,此时,由于扣头41仍然被卡在控制管43的扣孔42中,下滑轮座52受扣头41所拉并没有位移,而上滑轮座51由于和外管2固定在一起,因此上滑轮座51随外管2上移,由于上、下滑轮座51、52之间相互远离,因此下滑轮座52相对于上滑轮座51的位移将固接在伞面的线绳53拉入滑轮组件中,外露的线绳53缩短,伞面打开。
当外管2离开握把1后,外管2对凸钮131的卡压消失,凸钮131受第二弹簧62的作用,又回复到水平位置。
要收伞时,再次按压前按钮13,此时,由于凸钮131呈水平状态,前按钮13向后移动时也带动凸钮131向后移动,凸钮131的端头会触碰扣合在扣孔42中的扣头41,扣头41在这种触碰的作用下,向后移动并压缩弹片44,扣头41压缩弹片44的同时也离开了扣孔42的卡压,扣头41呈自由状态,由于扣头41的拉力消除,受伞架的关伞弹簧的作用,伞面向下收合,并同时将线绳53拉出,外露的线绳53伸长,线绳53外拉后,下滑轮座52向上移动与上滑轮座51靠在一起,下滑轮座52的上移,就将扣头41拉起而形成待开伞的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单折伞,包括一可弹性开/合的伞架、一外管、一内管、一控制器、一带有按钮结构的握把、一滑轮组件;外管的顶端与伞架相联接;内管的上部滑动套接在外管的底段管内,内管的顶端与外管的底端之间设有防止内管滑出外管的限位结构;滑轮组件装在外管上部的管内;内管的底段与握把相固接,控制器固定在内管底段的管内;所述控制器包括可与滑轮组件相联动的扣头和用于定位扣头的带有扣孔的控制管及装在控制管内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包括主体、外壳、前按钮、扣片,主体设有沿横向而设的按钮容纳腔和沿纵向而设的管体固定腔,按钮容纳腔和管体固定腔相连通,装有控制器的内管固定在主体的管体固定腔中,扣片装在主体的按钮孔中,前按钮装在按钮容纳腔中,前按钮的后端与扣片的前端相抵靠,外壳套在主体外部并抵靠在前按钮的前侧缘,在扣片与外壳之间装有第一弹簧,前按钮的后部沿横向装有借助于第二弹簧可向下翻转的凸钮,凸钮的前端与扣孔相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单折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为圆形管,其底端设为六边形管段,所述的内管为六边形管,其顶端设为圆形管段,外管底端的六边形管段与内管顶的圆形管端段相互配合构成内管顶端与外管底端之间的限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单折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顶端的管壁上还设有便于装入滑轮组件的长条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单折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组件包括上滑轮座和可在外管内腔滑动的下滑轮座,上滑轮座固定在外管顶端的腔内,上滑轮座与下滑轮座之间通过线绳相联接;所述的下滑轮座的外壁沿纵向设有若干凹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单折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扣头与滑轮组件之间通过钢丝相联接,钢丝的一端在内管中与扣头相固接,钢丝的另一端在外管中与滑轮组件相固接,在外管腔内装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底端与内管顶端相抵靠,第三弹簧的顶端卡在滑轮组件之下的外管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单折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的内壁设有由外部机械力压入形成的若干凸点,第三弹簧的顶端顶靠在凸点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单折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扣片与外壳之间的第一弹簧装在按钮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单折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簧为压缩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单折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弹簧为压缩弹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单折伞,它包括一可弹性开/合的伞架、一外管、一内管、一控制器、一带有按钮结构的握把、一滑轮组件;通过在握把的主体中安装外壳、前按钮、扣片来构成自动伞的按钮结构,可大大减少按钮部件的数量,既便于生产和装配,又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通过在外管顶端的管壁上设有便于装入滑轮组件的长条开口,既方便了滑轮的安装,又大大降低了大滑轮的损坏率;通过在下滑轮座的外壁沿纵向设有若干凹道,这样,就可以减少下滑轮座与外管内壁之间的磨擦,使下滑轮座在外管内滑动自如,有效地提高了自动伞的使用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作,装配容易、使用效果好、不易损坏的优点。
文档编号A45B25/00GK2879752SQ20062008240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4日
发明者张雨林 申请人:张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