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支撑架抗翻伞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7522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12支撑架抗翻伞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12支撑架所构成的伞具。
背景技术
伞具构成,不外乎于是以主伞骨、各撑架与支撑歧骨暨伞面等组 件所构成,其中的撑架除是构成伞型基本骨架外;同时,也是决定伞 具撑合应力主要关键。
以习有的伞具而言,因撑架构成均以八支为限,因此,所撑起的 伞弧型除不够饱和与美观外,特别是,撑架与撑架间的伞布面,往往 因此呈具松垮现象,经久使用与抗风阻施压下,松绔现象更显严重与 难看外,更是为人所诟病;因此,长久以来,消费者与业者均已将此 种伞具打入于低劣商品之列,已难具市场竟争力。
此外,再加上此种低劣伞具,因本身撑架支数不够,相对影响其 抗应力;风阻问题,则成为该种伞具撑架最主要杀手,尤其是--所 产生的瞬间伞具反翻,所造成伞骨折损、变形等问题, 一直是此种习 知低劣伞具贯有的通病,经由图l的剖析,即可彻底明了
以图1所示,为习知的伞骨基本构造(以自动伞为例),主要以 伞主骨A1上,套设一滑动扣合装置A2,藉由该滑动扣合装置A2上下 滑动,即可带动于次撑骨A3,并以次撑骨A3推撑于支撑歧骨A4,而 每一支撑歧骨A4再推展于每一撑架A5,即可使伞具展开成为"伞弧 状态"构体。
明了习者伞具基本构造后,请注意由于习者伞具的撑架A5尺 寸较细,除需开展并撑合于整个伞布面外,亦是承受最大风阻力之处, 故该等撑架A5与支撑歧骨A4间,所需的枢接支点A6,往往成为其破 坏的主要重点; 一旦,瞬间风阻所造成伞具反翻,撑架A5折损、变 形或是支点折断、脱落,则是不可避免问题;且,此等『严重问题』
3影响所及寿命问题,往往就是消费者所知的通病,除长久以来困扰着 消费者,亦是制伞业界心中急待解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12支撑架抗翻伞具,依本实用新型设计目的 要旨在于提供一种以12支撑架所构成的伞具,且该伞具的每支撑架 上,均配设一撑架连接构件,以获求伞具撑合后的伞弧完美性,同时 更能大幅提升伞具于受强风阻力下,即可藉由撑架连接构件,造成撑 架与支撑歧骨间,形成有效支点及距离变化,而此支点与距离变化所 转换成弹性緩冲特性,即可化解伞具抗风阻力,使伞具撑架与支撑歧 骨,不因伞具瞬间反翻而有损坏者。
如此,本案设计除可使伞具获求长久使用优势外,并因12支撑架 所构成的伞具,由于张合应力的提升与伞弧完美性不易变形下,即能 有效扩增伞具面积。
依本案所属的技术领域,指向一种以12撑架所构成的伞具结构实 用新型方案,该12撑架伞具的设计理念,主要是以提升伞具撑弧面的 完美性与伞具抗应力两大特性;相对于,伞具伞面最终所呈现饱和状
的弧撑型态,即使伞具型态与伞面面积可为扩增下。
其次,本案由12撑架所构成的伞具,另藉一撑架连接构件,分别 连接每一撑架与支撑歧骨间,使三者构成为一种巧妙的连动性暨支点 变化关系,进而有效化解撑架瞬间外翻的风阻力量;该撑架连接构件 为一体成型所制, 一端与撑架蝶扣枢接,另一端则与支撑歧骨枢接, 中段位置则弯折呈M字状的导置槽,而以能快速导置撑架进行定位功 效。
藉由12撑架所构成的伞具与每一撑架所配设的撑架连接构件,除 能强化每一撑架的反向风阻抗翻应力外,对于正面风阻而言,亦具有 增强撑架与支撑歧骨间的抗风阻力,而使本案12撑架伞具的正、反面, 均具有抗风阻与防翻的高等进步机能。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特别提供一种12支撑架抗翻伞具,首先以
12支撑架构成撑张整个伞面,获求强化伞具应有的饱和伞弧型态与强 化伞具本身应有的撑合抗张应力外;同时,再藉由最简单撑架连接构 件,所具的连动结构,即可有效解决习者伞具所具通病,除能有效再 提高本实用新型12支撑架所构成的伞具外,并能因此有效获得扩增伞 面面积J尤势。
本案特征指定于以12支撑架所构成的抗翻伞具,且每一支撑架 与支撑歧骨间,则是透过一个撑架连接构件,分别进行枢接,致以令 撑架连接构件、撑架与支撑歧骨三者间,以改变支点与支点距离变化 下,即可达到緩冲瞬间风阻之能,使12支撑架所构成的伞具,形成高 等抗翻与呈具美观的饱和伞弧型态构体者。
由上所述,本案所采的撑架连接构件原理与优势,将可归纳如下
1. 本案撑架连接构件处于撑架与支撑歧骨两者间,所形成支点 暨支点距离变化,仍需透过由12支撑架所构成伞具,呈现饱和伞弧型 本身所具备的弹力,方可将风阻转换成为高抗弹力特性,使伞面具有 抗风阻力的回复能力;换言之,在所能承受风阻下,其风阻只限于撑 架拉伸连动而已,并可以瞬间方式緩解于风阻,瞬间将伞具拉回,产 生强力抗翻能力。
2. 延由第l点所述,若风阻力超过于所能承受范围时,本案伞具 除能在同一时间下,瞬间连动于撑架并能适时以改变其支点,达到省 力的连杆动作,除使伞具完全反翻机率大幅降低外,并得以利用伞具 本身的弹性施力,即可将反翻的伞具,快速回复呈伞弧状态,完全不 会伤及于各伞骨。
3. 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撑架连接构件以所设的M字状导置槽, 以吻密配合于撑架下方,除能强化该处撑架呈具伞弧撑合应力外,并 可藉此强化撑力衍具撑架变形率的降低,以获求长期使用后,仍能保 持美观的饱和伞弧优美型态。

图l:习知伞骨的基本构造暨其反翻的动作示意图2:本实用新型最佳伞骨的构造示意图3:本实用新型最佳伞具展开构造示意图4:本实用新型撑架 连接结构示意图5:本实用新型撑架 连接结构示意图6:本实用新型撑架 关及其抗翻动作示意图。
图号说明
撑架l
蝶扣ll
撑架连接构件3 枢孔3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2、 3所示,本案实用新型主要诉求指定以12支撑 架1构成伞具的伞弧面10;同时,在每一撑架1与支撑歧骨2间,配设 一撑架连接构件3,藉以使撑架1与支撑歧骨2之间,形成一种"连动 与支点距离变化"关系,获求辅助整体伞具达到抗翻效果。
续请配合图2、 4、 5所示,位于每一支撑架l中段位置,配设有一 撑架连接构件3,并使该构件3—端枢孔31,枢合于撑架l所配设的蝶 扣ll,另 一端枢孔32则与支撑歧骨2前端枢合,使整个撑架连接构件3, 形成为活动性的连结结构。
其次,撑架连接构件3本身为一体冲、折成型,具有体积小与成 本低的优势,两端的连接端均形成为夹片式的开口,并于此对应开口 各设有枢孔31、 32,藉此枢孔31、 32即可分别与撑架1的蝶扣11及支 撑歧骨2的前端,达到枢合暨活动能力;而撑架连接构件3中部,则为 凸起形成一M字状导置槽33,导置槽33前向空间内,则供蝶扣ll配合
、支撑歧骨与撑架连接构件三者间的立体 、支撑歧骨与撑架连接构件三者间的平面 、支撑歧骨与撑架连接构件三者间的连接
伞弧面IO 支撑歧骨2 枢孔31 导置槽33容置,而藉该导置槽33对应于撑架1下方,即可使撑架l处于正常状态 下,而令撑架1可稳固的置限于该导置槽33内,以衍具撑架l良好的定 位与辅增撑力的效果。
请续配合图6所示,撑架连接构件3配设,除能成为撑架l中段位 置补强效果外,其与支撑歧骨2枢接支点的承力,亦具緩解的效果,且 撑架l、支撑歧骨2与撑架连接构件3三者间,所形成的连动关系,即 影响整个伞具面的受风阻力;若是,伞具在容许承受风阻范围内,其 风阻所导致的伞翻状态,只限于撑架连接构件3被连动拉伸而已,除 使伞具完全反翻的机率大幅降低外,并得以较小的施力,将反翻的伞 具快速快速拉回复原,获求在瞬间緩解风阻力,使12支撑架伞具,具 有高弹力强度的抗翻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为一预期可成的高等结构实用新型,以 简单的结构达成全效进步暨新颖性的要件,乃为本实用新型最重要的 优点。
权利要求1. 一种12支撑架抗翻伞具,其特征在于以12支撑架构成伞具的伞弧面;同时,在每一撑架与支撑歧骨间,配设一撑架连接构件;其中以12支撑架构成伞具伞弧面的每一撑架与每一支撑歧骨间,所配置的撑架连接构件,为一体冲、折成型的构件,两端连接端均为夹片式的开口,并于对应开口设有枢孔,藉此枢孔分别与撑架蝶扣与支撑歧骨前端,形成枢合暨活动结构;其次,位于撑架连接构件中部位置,则设有一凸起的M字状导置槽,并令该导置槽对应于撑架下方,而使撑架恰能置限与定位于导置槽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12支撑架抗翻伞具,其特征在于,撑架连 接构件中部位置凸起的M字状导置槽前向空间,为供蝶扣配合容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12支撑架抗翻伞具,专指一种以12支伞具撑架构成伞具具有抗翻机能的特有伞具结构设计案;本案主要诉求以12支撑架所构成伞具抗翻应力的增加,同时藉由一撑架连接构件,使每一支支撑歧骨,因撑架连件构件造成支点距离改变,在伞具承受瞬间风阻反翻时,即可由支点连接所具的弹性缓冲效应,使得每一伞撑歧骨,不因反翻而受损,进而获求提升整个伞具抗翻强度。
文档编号A45B25/02GK201267251SQ20082013619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7日
发明者王茂盛 申请人:王茂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