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用伞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多用伞头足通过自身装置,借用适当的外力取得自张自合的功能。
背景技术:
;传统伞是借用支骨巢在伞柄上的滑动来控制伞头的张合,伞柄成为伞的主题,伞 头是伞柄的服从装置,使伞头的形状和功用不能有更多的变化,多用伞头解决了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常人会因手持伞柄影响许多事情无法去做,也因手臂举在半空感到劳累,冠伞解 决了这一问题。传统伞的伞柄处在伞的中心位置,人们往往会把伞柄举在眼前,浪费了人的 精力和体力,肩扛伞解决了这一问题。休闲场所使用传统伞,伞柄竖立在人群之间,娱乐活 动总会受到一定影响,滩位边缘竖立一根伞柄,会影响滩位的使用空间,房顶伞解决了上述 问题。传统伞是由一个支骨巢控制伞头的张合,不能使伞头出现规则和不规则的多种变化, 多支骨巢多用伞头解决了上述问题。多用伞头还可以是一个艺术品,用来美化环境。多用伞头所要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图1多用伞头A将伞头的张合装置设置在伞骨巢1和支骨巢6之间的套管2和套 管5上,伞头合拢时,套管2与套管5呈断开状,伞骨在伞骨巢上的支点与支撑这根伞骨的 支骨在支骨巢上的支点和伞骨与支骨的连接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与伞头直立时的 横截面垂直。将套管5插入套管2中,弹卡4从弹卡口 3中凸出,起到固定套管同时使伞头 张开并保持张开状态的作用。将螺丝帽8固定或制成在所要使用的伞坐上,将螺丝7与螺 丝帽8拧合一起,就成为一个伞的整体。将螺丝7从螺丝帽8中拧出,伞头与伞坐分离后, 手拿伞头用手指按弹卡4将其从弹卡孔3中抽出,使套管5从套管2中抽出并互相断开,伞 头成为合拢状态,将伞头装进图1伞头套D里,伞头套D的上端有一金属环39,39起到保护 伞头的作用。螺丝7和螺丝帽8的拧合装置可以改换成插入装置或其他装置。伞头可以 是图1艺术伞头B,伞帽与伞面的图案相互结合,伞面的图案可以采用浮雕的形式增加立体 感,可以用鳞片类装饰物加以点缀。多用伞头的有益效果;拓宽了伞头的使用途经,伞头有更多的使用空间。
图1中的A为多用伞头的结构装置,B为艺术伞头的创臆图,C为房顶伞,D为伞头 套。ι为伞骨巢,折叠伞ι为支撑下支骨的上支骨巢,2为套管,3为弹卡孔,4为弹卡,5为套 管,6为支骨巢,7为螺丝,8为螺丝帽。
具体实施例;用手掌托起支骨巢6和支骨巢6的下断,另一只手通过支骨的缝隙用手指夹住套管2的喇叭状边缘,两手相互推拉,将套管5插入套管2中,使弹卡4在弹卡孔3中凸出,伞 头就完成并保持在张开状态。将螺丝帽8固定或制成在所要使用的伞坐上,将螺丝7拧合 在螺丝帽8上,就组成了所要使用的伞的整体。用手掌托起支骨巢6和6的下部,用两手的 各一个手指通过支骨缝隙,一手手指按在弹卡4上,另一手手指按在弹卡4背部的套管上, 两指配合对弹卡4施用捏力,同时其他手指就会自然的对多根支骨施用握力,使支骨自然 的产生合拢状态,带动套管5从套管2中抽出并互相分离,达到伞头合拢的目的,将伞头装 进图1伞头袋D里即可。冠伞所要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冠伞的伞坐为图2帽坐B,帽坐的外壳具有一定的硬度,起到支撑伞头的作用。帽 坐的内腔根据头部的生理结构制成腔形。将多用伞头的螺丝帽8制成在帽顶上,8与帽坐 的横截面呈垂直状。帽坐顶部的前后有4个帽带孔25,帽带9穿过帽带孔在头顶的部位露 在壳外,左右两侧处于腔内,使用时用帽带袢15将帽带9系在颂下,能够增加帽坐的稳定。 头顶垫14与边缘垫11对头部起到保护作用。布里与外壳之间被头顶垫14与边缘垫11隔 成中空层,以保持腔内的透气性。帽坐的内腔大于头部时,用线绳M通过几对穿线孔10和 几个穿线箅12把头箍圈23与帽坐内腔的底部网络起来,帽带9处于头箍圈23与帽坐的内 腔之间,带在头上,通过调节头箍圈23与线绳M上的松紧扣16和17使头箍圈的大小适合 于头部,起到增加帽坐稳定的作用。帽坐左右的豁口使耳朵露出帽外,后面的豁口具有透气 性,也不影响妇女的发辩。将帽坐的前部切掉,就成了发卡形帽坐,将帽坐和发卡形帽坐多 处篓空,就成了网状帽坐,网状帽坐具有透气性。冠伞伞头的直径小到一定,帽坐的外壳可 以用布料制成。雨天有风时,冠伞只保护人的上部不受雨淋,人在步行和骑车时会被雨淋湿 腿部和车骑,冠伞雨披填补了这一不足,冠伞雨披是将传统雨披的帽子去掉,留一领口 21, 上身部位通过裁剪换成蚊帐布类布料22,雨天配合冠伞穿在身上不会闷热,同时也与冠伞 互相配合起到挡雨的作用将冠伞的伞头在支骨巢6的下端加设一个转动装置20,伞头就会用转动的方式来 躲避风的冲击,使伞头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使人不会受到风带给伞的冲击,风转冠伞局限与旱伞。冠伞的有益效果是;解放了人的双手,方便了出行活动。
图2中A为帽坐的仰视图,B为帽坐的侧视图,C为发卡形帽坐和网状帽坐,D为风 转冠伞,E为冠伞雨披,8为螺丝帽,9为帽带,10为穿线孔,11为帽边垫,12为穿线箅,13为 松紧扣,14为头顶垫,15为帽带袢,16为松紧扣,17为松紧扣,18为豁口,19为豁口,20为转 动装置,21为领口,22为蚊帐布具体实施例将张开的伞头拧合在图2帽坐B上,就完成了所要使用的冠伞。雨天时,先将冠伞 雨披穿在身上,然后将冠伞通过帽坐戴在头上,用帽带袢15将帽带9系在颂下,通过调节松 紧扣13使人感到帽带松紧适度即可。如帽坐的内腔大于头部,就用线绳M通过穿线箅12 和穿线孔10将头箍圈23与帽坐的内腔网络起来,穿线孔10中底下的一个孔与穿线箅12的底部穿连,上边的一个孔与12的上部穿连,网络成后将线绳系在松紧扣17另一端的穿线孔 上,将张开的伞头拧合在帽坐上,将帽坐戴在头上,调节松紧扣17与16,使头部感到适合, 再将帽带9用帽带袢15系在颂下,调节松紧扣13使人感到适度即可。双支骨巢多用伞头所要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图3双支骨巢多用伞头A将连接短支骨的支骨巢6上的位置设在连接长支骨的支 骨巢6下的上端,以适应伞头合拢时短支骨延伸的终点短于长支骨延伸的终点。将长、短 伞骨相邻或相对排列,可以使伞头成为有规则的不等边多边形,将长、短伞骨交叉排列,可 以使伞头成为有规则的多角形,将长、短伞骨无序排列,可以使伞头成为无规则的多边多角 形。弹卡26的上部与支骨巢6上的下根部之间的间距,等于支骨巢6下的高度,在支骨巢6 下下根部的套管27上设置弹卡孔观,28与沈相对应。在使用伞头时,将套管5插入套管 27,弹卡沈在弹卡孔观中凸出,弹卡沈支撑并固定了支骨巢6上和6下成为一个整体,使 双支骨巢多用伞头的张开过程回复到和图1多用伞头A的张开过程完全一致,按照图1多 用伞头A的张开方法将本双支骨巢多用伞头张开,将螺丝帽8固定或制成在所需要的伞坐 上,将已张开的本伞头通过螺丝7拧合到伞坐上,也就完成了所要的伞的整体。将传统伞 的伞骨分为长、短两种,将双支骨巢6 ±和6〒设置到传统伞柄上,就成为图3传统伞的双支 骨巢伞D双支骨巢多用伞头的有益效果是伞头形状的多样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能使人在特殊的情况下使用到特殊的伞头 形状,也为艺术伞头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图3中A为双支骨巢多用伞头的结构图,B为伞头有规则的蛋圆形和正方形,C为 伞头有规则的四角形和无规则的边角混合形,D为传统双支骨巢伞,2为套管,6上为上支骨 巢,26为弹卡,5为套管,6下为下支骨巢,28为弹卡孔,27为套管,7为螺丝,具体实施例用手托起支骨巢6 ±和6 ±的下端,另一手支配支骨巢6 τ,两手配合将套管5插入 套管27,弹卡沈凸出弹卡孔洲,使支骨巢6上和6 τ紧密连接成一个整体,此时伞头的结构 回复到与图1多用伞头A完全相同,按照图1多用伞头A的伞头张开过程将图3双支骨巢 多用伞头A张开,将螺丝帽8固定或制成在伞坐上,将已张开伞头的螺丝7与螺丝帽8拧合 一起,就完成了一个伞的整体。将螺丝拧开,伞头与伞坐分离,一手拿在支骨巢6±上,另一 手按压弹卡26使沈在弹卡孔观中抽出一定,再用这只手按压弹卡4,将4从弹卡孔3中抽 出一定,将伞头各部相互协调,使套管5从套管2中抽出,套管5从套管27中抽出,达到伞 头合拢的目的。肩扛伞所要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肩扛伞是将图4双支骨巢伞头的蛋圆形伞头A组合在肩扛坐上。腔皮34是肩扛 伞扛在肩上的主题,双凸出骨38的左右方向与伞头长、短伞骨的均分线一致,插卡槽31的 左右方向与人两肩头的连线一致,起到能使伞头长伞骨的一端处于人体上部的作用,将套 管27插入套管35中,使双凸出骨38卡进插卡槽31中,起到不会使伞头产生转动的作用, 弹卡四从弹卡孔30凸出,起到固定套管27和35的作用,用手扶在扶手37上,起到由人控制伞头稳定的作用,可用、可不用将线绳36通过圆孔32和33系在另一肩窝下,起到替人分 担伞头稳定的作用。肩扛伞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节省人的体力。
图4中A为蛋圆形伞头的结构装置,B为肩扛坐的正视图,C为肩扛坐的后视图,D 为肩扛坐的侧视图,6上为上支骨巢,6下为下支骨巢,38为凸出骨,四为弹卡,27为套管,28 为弹卡孔,5为套管,26为弹卡,36为线绳,35为套管,30为弹卡孔,32为穿线孔,33为穿线 孔,;34为腔皮,31为插卡槽具体实施例 手拿图4伞头A的支骨巢6 ±和6 ±的下部,将套管5通过支骨巢6下插入套管27, 弹卡沈凸出弹卡孔观,起到使双支骨巢6 ±、6 τ成为一个整体和固定套管5插入套管27后 的作用,此时伞头回复到和图1中的多用伞头A的张开过程完全一致,按照图1多用伞头A 的张开方法将本伞头张开,将伞头的套管27查入肩扛坐的套管35中,套入时,将伞头长伞 骨的一端处于人体的上端,将双凸出骨38卡进插卡槽31中,起到不会使伞头产生转动的作 用,弹卡四从弹卡孔30中凸出,起到固定伞头插入套管35后的作用,将腔皮34套在肩上, 可用、可不用将线绳36通过圆孔32、33系在另一肩窝下,起到替人分担伞头稳定的作用,用 手扶在扶手37上,起到由人控制伞头稳定的作用。手按弹卡四将套管27从套管35中抽 出,伞头与肩扛坐分离,按照图3中双支骨巢多用伞头A的合拢方法将本伞头合拢。
权利要求
1.多用伞头图ι多用伞头(A)是一个单独的使用工具,其特征是伞头的张合装置设置在伞骨巢 和支骨巢之间,伞头合拢时,连接伞骨巢的套管和连接支骨巢的套管呈断开状。伞头是由伞 布、珠玑、伞骨、支骨、伞骨巢(1)、折叠伞为上支骨巢(1),支骨巢(6)、套管( 、套管(5)、螺 丝(7)、螺丝帽(8)组成,套管( 上有弹卡孔(3),套管( 上有弹卡,弹卡(4)与弹 卡孔⑶相对应,螺丝(7)与螺丝帽⑶相对应。伞骨巢⑴连接伞骨的上顶端,折叠伞为 连接支撑支骨的上支骨巢(1),螺丝帽(8)可以固定或制成在所需要的伞头的底座上,伞骨 巢(1)与套管( 是一个固定的整体,支骨巢(6)与套管( 和螺丝(7)是一个固定的整 体。伞头本身具有自张自合的功能,可以与不同的物体组成多种伞,多用伞头也可以是一个 单纯的艺术伞头。
2.冠伞冠伞是由图1多用伞头A和图2帽座(B)组成,其特征是将伞头通过帽坐的作用直接 顶在头上,使伞头的中心位置处于头顶的位置。所述的帽坐(B),是将图1多用伞头(A)的 螺丝帽(8)制成在帽顶上。帽坐是由外壳、布料里、帽带(9)、腔内头顶垫(14)、腔内几个边 缘垫(11)、备用件头箍圈(23)、备用件线绳(24)组成。帽带(9)上有松紧扣(13)和帽带 袢(15),头顶垫(14)与帽边垫(11)处在外壳与布里之间。头箍圈(23)上有几个穿线篦 (12)和松紧扣(16),线绳(24)上有松紧扣(17),松紧扣(17)的一端与线绳(24)连接,另 一端有穿线孔,帽坐的边缘有几对穿线孔(10),穿线孔(10)与穿线篦(12)相错对应。带在 头上,帽坐的底边与耳部的上根部平齐,左右两边各留一豁口(18),后部留有豁口(19),顶 部的前后有4个帽带孔0幻。帽坐还可以是发卡型帽坐C和网状帽坐C。冠伞配有图2冠 伞雨披E,雨披由雨布、蚊帐布0 和领口 组成。冠伞可以有图2风转冠伞D。风转冠伞是在伞头的支骨巢(6)的下根部设置一个转动 装置(20),风转冠伞局限于旱伞。
3.双支骨巢多用伞头图3双支骨巢多用伞头A,是将图1多用伞头A的伞骨分成同样长和同样短的两种伞 骨,将图1多用伞头A的支骨巢(6)分解成图3双支骨巢多用伞头(6上)和(6T)两个支骨 巢。其特征是长伞骨、长支骨和短伞骨、短支骨同时设置在一个伞头中,伞骨之间无固定序 列的排列规则,伞头可以是多种形状。支骨巢(6±)连接支撑短伞骨的支骨,支骨巢(6Τ) 连接支撑长伞骨的支骨,套管( 通过支骨巢(6±)向下延伸,在支骨巢(6上)的下部设置 弹卡(26),支骨巢(6±)与套管(5)是一个固定整体。在支骨巢(6T)与螺丝(7)之间加 设一套管(27),在支骨巢(6Τ)下根部的套管07)上设一弹卡孔(观),支骨巢(6Τ)与套 管(XT)和螺丝(7)是一个固定的整体。继续增加不同长度的伞骨,继续分解支骨巢,可以 成为多支骨巢伞头,还可以将双支骨巢(6±)和(6T)设置在图3传统伞D伞柄上。
4.肩扛伞肩扛伞是把图3双支骨巢伞头A中的蛋圆形伞头组合在图4肩扛坐上。其特征是伞 头的中心位置偏离伞头的支撑点,使伞头的支撑点处于肩上,中心位置处于头部。所述肩扛 伞的伞头,是将图3双支骨巢多用伞头A的长伞骨与短伞骨互为左右排列,长伞骨与短伞骨 根数均等,形成一个蛋圆形伞头。将图3多支骨巢多用伞头A的螺丝(7)和螺丝帽(8)去 掉,在支骨巢(6Τ)下端的套管(XT)上,在弹卡孔08)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凸出骨(38),两凸出骨形成一个插卡状。在凸出骨(38)的下端设置一弹卡09) “29)上端与支骨巢(6T) 上端的间距大于套管(5)的下端与支骨巢(6上)下根部的间距。09)上端与双凸骨(38) 上端的间距等于肩扛坐套管(3 上端与弹卡孔(30)上端间距。所述的肩扛坐,是由腔皮 (34)、扶手(37)、套管(35)、备用线绳(36)组成。腔皮的形状为几形,前部的长度长于后部。 腔皮的上端有套管(3 ,(3 的上端有一插卡槽(31),(3 上有弹卡孔(30),腔皮前部的 下端有一扶手(37),上部的内侧有一备用圆孔(32),后部内侧有一备用圆孔(33)。
全文摘要
多用伞头是一个单独的使用工具,本身具有自张自合的功能,可以与多种物体组合成为多种伞。可以与帽坐组成冠伞,冠伞解放了人的双手,也不会因使用冠伞增加出行的负担。可以与肩扛坐组成肩扛伞,肩扛伞节省了人的体力。可以竖立在悬空的物体上组成房顶伞,房顶伞节省了使用的空间。可以是一个单纯的艺术伞头,艺术伞头可以美化环境。
文档编号A45B23/00GK102085032SQ20101017467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8日
发明者冯兴龙 申请人:张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