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卷发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152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热卷发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电热卷发筒本实用新型涉及卷发烫发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在烫发器具上具有筒状内外管的电热卷发筒。电热卷发筒(卷发杠子)是烫发行业最常用的器件,现有的电热卷发筒包括筒状的外管和套在外管内孔中筒状的内管,在外管和内管之间有电热层。这种电热层可以是涂敷在内管外壁上的电热膜,缠绕在内管外壁上的发热线层或介于外管和内管之间的金属发热膜。为了在烫发时卷发筒能保持恒温或限止电热卷发筒的最大电流,在电热卷发筒中需要安装热敏电阻和/或温控开关等温控元件。老式电热卷发筒的温控元件安装在中空的内管内部的空腔中,温控元件不仅同电热层距离远,中间还要隔着内管,温控灵敏度较低。为了防水,内管的两端需要设置密闭的堵盖,对内管中的温控元件进行封堵,增加了电热卷发筒的重量。由于这种电热卷发筒重量较重,对于烫发的客户来说,有烫发时头上要承担几十个电热卷发筒的重量,每个卷发筒略为增加一些重量对客户都是很大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申请人对老式电热卷发筒进行了改进,内管内腔的两端均与外部连通,内管上的温控室在朝向电热层的方向开口,温控室同内管的内腔完全隔离。这种结构缩短了温控元件同电热层之间的距离,可以提高温控的灵敏度。同时,内管内腔的两端均与外部连通,两端没有堵盖,减轻了电热卷发筒的重量。这种结构的电热卷发筒存在的缺点是,为了封闭温控室朝向电热层的方向的开口,内管的外周需要包裹一层绝缘膜,而这层绝缘膜在套装外管或注塑外管时很容易损坏,造成产品的不良率增加;另外,温控室位于内管的一端,热敏电阻和温度开关叠在一起也降低了控制的灵敏度。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管的外周不需要包裹绝缘膜,产品不良率低的电热卷发筒。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热卷发筒,包括筒状的外管和套在外管内孔中筒状的内管,在外管内壁和内管外壁之间包括电热层;所述的内管包括温控室,温控室同内管的内腔隔离,温控室内装有温控元件,所述的电热层和温控元件通过接头与外部电源或控制器连接;内管内腔的两端与外部连通,所述的温控室位于
内管管壁之下。所述的内管包括管体和盖板,所述的温控室布置在管体上,温控室为上方开口的条形槽,所述的盖板盖在条形槽上方的开口部位。所述的温控元件是热敏电阻和温控开关,所述的接头为同轴三极接头,所述的同轴三极接头注塑在端子座上,所述的端子座封堵在管体端部温控室向外开口部位的端子座孔中;同轴三极接头向外伸出,同轴三极接头内部的接线端与电热层和温控元件电连接;所述的条形槽延伸到内管管体的中部,所述的温控开关布置在内管管体中部的条形槽中, 所述的热敏电阻布置在条形槽靠近端子座的一端。所述电热层的接线一端从端子座的上方引出,另一端从所述的温控开关引出;所述的管体包括温控开关至电热层连接线的线槽,所述线槽的一端与所述的条形槽连接,另一端延伸到管体远离三极接头的一端,所述线槽的上方由所述的盖板覆盖。所述的端子座与管体端部的端子座孔之间由密封胶密封,所述的外管的两端与内管两端的接合部位由密封胶密封;所述的盖板与管体之间由粘接胶粘接。所述的温控室也可以是隧道形的温控室,温控室对外的开口位于内管的一端。所述的温控元件是热敏电阻和温控开关,所述的接头为同轴三极接头,所述的同轴三极接头注塑在端子座上,所述的端子座封堵在内管端部温控室向外开口部位的端子座孔中,同轴三极接头向外伸出,同轴三极接头内部的接线端与电热层和温控元件电连接;所述的隧道形的温控室延伸到内管的中部,所述的温控开关布置在内管中部的隧道形的温控室中,所述的热敏电阻布置在隧道形的温控室靠近端子座的一端。所述电热层的接线一端从端子座的上方引出,另一端从所述的温控开关引出;所述的内管包括温控开关至电热层连接线的出线孔,所述出线孔连通隧道形温控室与内管远离三极接头的一端;所述内管对应端子座的上方的出线部位和所述出线孔的出线部位各包括1个出线槽口。所述的内管的两端各包括1圈向外的突缘,所述的外管通过注塑包裹在内管和电热层的外周,所述内管的2个出线槽口由注塑层填充,所述的端子座与端子座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间隙由注塑层填充。所述的电热层为缠绕在内管外壁上的发热线层,所述内管的外壁包括螺旋形的发热线槽。本实用新型电热卷发筒的温控室位于内管管壁之下,外周不需要包裹绝缘膜,可以很方便地套装外管或注塑外管,产品优良率得以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热卷发筒实施例1的剖面图。图2是
图1中的A-A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热卷发筒实施例1三极接头和端子座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热卷发筒实施例1内管的主视剖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热卷发筒实施例1内管的右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热卷发筒实施例1内管的俯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热卷发筒实施例2的剖面图。图8是
图1中的B-B剖面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热卷发筒实施例1和2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
图1至图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电热卷发筒实施例中,包括筒状中空的外管1、套在外管内孔中筒状中空的内管2和位于中空外管1与内管2之间的电热层,电热层为缠绕在内管2外壁上螺旋形发热线槽中金属发热线3。内管2的两端同外管1的内孔之间通过注塑形成密封。内管2中设置有温控室201,温控室201为隧道形的温控室,温控室201对外的开口位于内管2的右端。温控室201内装有温控元件热敏电阻4和温控开关5。金属发热线 3、热敏电阻4和温控开关5通过接头与外部电源连接。温控室201同内管2的内腔完全隔离,内管2内腔的两端均与外部连通。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用的接头为TRS同轴三极接头601,TRS同轴三极接头通过注塑安装在端子座6上,端子座6封堵在内管2端部温控室201向外的开口的端子座孔 207中,TRS同轴三极接头601向外伸出,便于连接电源和控制器。TRS同轴三极接头601位于端子座6中的接线柱通过导线602与金属发热线3、热敏电阻4和温控开关5电连接,其连接关系如图9所示。隧道形的温控室201延伸到内管内管的中部,温控开关5布置在隧道形的温控室 201位于内管中部的部位,热敏电阻4布置在隧道形的温控室201靠近端子座6的一端。金属发热线3接线的一端从端子座6的上方的导线602引出,另一端从温控开关 5的连接线501引出;内管2中有温控开关5至金属发热线3连接线501的出线孔202,出线孔202的一端连通隧道形温控室201,另一端通到内管2的端面;内管2对应端子座6的上方的出线部位和出线孔202的出线部位各包括1个出线槽口 203和204。为了更好地在外管1中固定,内管2的两端各包括1圈向外的突缘205。外管1通过注塑形成,外管1包裹在内管2和金属发热线3的外周。内管的2个出线槽口 203和204 全部由注塑层Ia填充。端子座6与端子座孔207之间在装配时留有间隙,端子座6与端子座孔207之间的间隙由注塑层Ib填充。由于内管2和外管1之间所有的空隙都由注塑层填充密封,本实施例电热卷发筒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以保证电热卷发筒使用时的电气安全。本实用新型电热卷发筒实施例2的结构如图7和图8所示,内管2由管体加和作为内管管壁一部分的盖板2b组成,温控室201布置在管体加上,温控室201为向上开口的条形槽。条形槽延伸到内管管体的中部,温控开关5布置在内管管体加中部的条形槽中, 热敏电阻4布置在条形槽靠近端子座6的一端。金属发热线3的接线一端从端子座6的上方的接线602引出,另一端从温控开关5 的连接线501引出;管体加上还包括温控开关5通向金属发热线3连接线501的线槽206, 线槽206的一端与温控室201的条形槽连接,另一端延伸到管体加远离三极接头601的那一端。盖板2b覆盖在温控室201条形槽上方和线槽206上方的开口部位。三极接头的端子座6与管体端部的端子座孔207之间由密封胶701密封;外管1 与内管2套合后,外管1的两端与内管2两端的接合部位由密封胶702密封;盖板2b与管体加之间由粘接胶703粘合。
权利要求1.一种电热卷发筒,包括筒状的外管和套在外管内孔中筒状的内管,在外管内壁和内管外壁之间包括电热层;所述的内管包括温控室,温控室同内管的内腔隔离,温控室内装有温控元件,所述的电热层和温控元件通过接头与外部电源或控制器连接;内管内腔的两端与外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控室位于内管管壁之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卷发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包括管体和盖板,所述的温控室布置在管体上,温控室为上方开口的条形槽,所述的盖板盖在条形槽上方的开口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卷发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控元件是热敏电阻和温控开关,所述的接头为同轴三极接头,所述的同轴三极接头注塑在端子座上,所述的端子座封堵在管体端部温控室向外开口部位的端子座孔中;同轴三极接头向外伸出,同轴三极接头内部的接线端与电热层和温控元件电连接;所述的条形槽延伸到内管管体的中部,所述的温控开关布置在内管管体中部的条形槽中,所述的热敏电阻布置在条形槽靠近端子座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卷发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层的接线一端从端子座的上方引出,另一端从所述的温控开关引出;所述的管体包括温控开关至电热层连接线的线槽,所述线槽的一端与所述的条形槽连接,另一端延伸到管体远离三极接头的一端,所述线槽的上方由所述的盖板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卷发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座与管体端部的端子座孔之间由密封胶密封,所述的外管的两端与内管两端的接合部位由密封胶密封;所述的盖板与管体之间由粘接胶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卷发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控室为隧道形的温控室,温控室对外的开口位于内管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热卷发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控元件是热敏电阻和温控开关,所述的接头为同轴三极接头,所述的同轴三极接头注塑在端子座上,所述的端子座封堵在内管端部温控室向外开口部位的端子座孔中,同轴三极接头向外伸出,同轴三极接头内部的接线端与电热层和温控元件电连接;所述的隧道形的温控室延伸到内管的中部, 所述的温控开关布置在内管中部的隧道形的温控室中,所述的热敏电阻布置在隧道形的温控室靠近端子座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热卷发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层的接线一端从端子座的上方引出,另一端从所述的温控开关引出;所述的内管包括温控开关至电热层连接线的出线孔,所述出线孔连通隧道形温控室与内管远离三极接头的一端;所述内管对应端子座的上方的出线部位和所述出线孔的出线部位各包括1个出线槽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热卷发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的两端各包括1圈向外的突缘,所述的外管通过注塑包裹在内管和电热层的外周,所述内管的2个出线槽口由注塑层填充,所述的端子座与端子座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间隙由注塑层填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热卷发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层为缠绕在内管外壁上的发热线层,所述内管的外壁包括螺旋形的发热线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热卷发筒,包括筒状的外管和套在外管内孔中筒状的内管,在外管内壁和内管外壁之间包括电热层;所述的内管包括温控室,温控室同内管的内腔隔离,温控室内装有温控元件,所述的电热层和温控元件通过接头与外部电源或控制器连接;内管内腔的两端与外部连通,所述的温控室位于内管管壁之下。本实用新型电热卷发筒内管的外周不需要包裹绝缘膜,可以很方便地套装外管或注塑外管,产品优良率得以提高。
文档编号A45D2/36GK201938650SQ20102063353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0日
发明者蔡明男 申请人:蔡明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