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粘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43274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布料粘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布料粘接装置,其能使涂布于布料的弯折后的缘部的粘接剂的位置稳定化。布料粘接装置具有上移送辊、喷嘴、喷嘴支承部和第一引导机构。上移送辊用于按压移送布料。喷嘴用于向布料排出粘接剂。喷嘴支承部支承喷嘴的伸出方向一端侧。第一引导机构在喷嘴的伸出方向另一端侧向上移送辊引导布料的弯折后的缘部。第一引导机构具有第一覆盖部和第二覆盖部,第一覆盖部覆盖喷嘴的伸出方向另一端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第二覆盖部与第一覆盖部相连接并与喷嘴的伸出方向平行地延伸,覆盖喷嘴的与设有排出口的一侧相反侧的至少一部分。布料粘接装置使弯折后的布料通过第一覆盖部、第二覆盖部与喷嘴之间的间隙,而向上移送辊引导布料。
【专利说明】布料粘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边移送布料一边向布料上涂布粘接剂,从而将布料和布料粘接起来的布料粘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布料粘接装置取代以针和缝纫线缝制布料,而以粘接剂将布料和布料粘接起来。布料粘接装置具有移送机构和喷嘴。移送机构一边按压布料一边移送布料。喷嘴通过排出粘接剂而向相对配置的移送过程中的布料之间涂布粘接剂,从而将布料和布料粘接起来。由于布料粘接装置在粘接布料时不使用缝纫线,因此不会在布料的表面产生凹凸。
[0003]日本特许公开2011年第122262号公报所公开的布料粘接装置在相对于喷嘴而言的布料的移送方向上游侧具有引导机构。引导机构使布料的缘端附近(以下称为缘部)呈弯折状态。引导机构向喷嘴和移送机构引导布料的弯折后的缘部。喷嘴向布料的缘部的内侧排出粘接剂。移送机构按压布料的缘部。因此,布料粘接装置能执行粘接布料的弯折后的缘部的工序(以下称为布料折边粘接工序)。
[0004]引导机构设于相对于喷嘴而言的布料的移送方向上游侧。因此,有时引导机构所引导的布料的缘部在到达喷嘴之前会朝与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偏移,或者布料的弯折宽度会发生变化。因此,有时涂布于布料的缘部的粘接剂的位置会变得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使涂布于布料的弯折后的缘部的粘接剂的位置稳定化的布料粘接装置。
[0006]技术方案I的布料粘接装置具有:移送机构,其用于按压移送布料;喷嘴,其在相对于上述移送机构而言的上述布料的移送方向上游侧朝与上述布料的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伸出,且具有能向上述布料排出粘接剂的排出口 ;喷嘴支承部,其支承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一端侧;以及第一弓I导机构,其在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另一端侧向上述移送机构引导上述布料的弯折后的缘部,该布料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引导机构具有:第一覆盖部,其覆盖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另一端侧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二覆盖部,其与上述第一覆盖部相连接并与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平行地延伸,覆盖上述喷嘴的与设有排出口的一侧相反侧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第一覆盖部与上述喷嘴之间以及上述第二覆盖部与上述喷嘴之间设有供弯折后的布料通过的间隙。
[0007]因此,在布料粘接装置中,第一引导机构的第一覆盖部和第二覆盖部在布料移送方向上的位置与喷嘴在布料移送方向上的位置大致一致。第一引导机构能够在喷嘴的位置使布料的缘部成为弯折状态。布料粘接装置在进行粘接布料的弯折后的缘部的工序(布料折边粘接工序)时,能抑制布料的缘部在喷嘴的位置朝与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偏移。因此,布料粘接装置能够使涂布于布料的弯折后的缘部的粘接剂的位置稳定化。
[0008]技术方案2的布料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喷嘴和上述喷嘴支承部二者中至少一者具有第二引导机构;第二引导机构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在上述喷嘴的与设有排出口的一侧相反侧与上述布料的移送方向平行地延伸;上述抵接部能与上述布料的缘部中的弯折部分的相反侧的缘端相抵接。布料粘接装置通过使布料的缘端抵接于第二引导机构的抵接部,能够使布料的弯折宽度即布料的折回的缘部的宽度恒定。因此,布料粘接装置能够向距布料的缘端距离恒定的位置稳定地涂布粘接剂。
[0009]技术方案3的布料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抵接部至少设于上述喷嘴中的上述布料的移送方向下游侧;上述第二引导机构具有自上述抵接部与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延伸设置部。因此,延伸设置部能够适当地自喷嘴朝移送机构引导由第一引导机构所引导的布料。
[0010]技术方案4的布料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延伸设置部的形状为棒状。布料粘接装置通过使延伸设置部的形状为棒状,能够抑制延伸设置部从操作者的视野中将布料遮住。因此,操作者能够一边良好地确认布料,一边进行粘接作业。
[0011]技术方案5的布料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喷嘴支承部设置上述第二引导机构;上述第二引导机构具有自上述布料的移送方向下游侧支承上述抵接部的支承部。支承部在喷嘴支承机构中自布料的移送方向下游侧支承抵接部,因此,不会从操作者的视野中将布料遮住。因此,操作者能够一边良好地确认布料,一边进行粘接作业。
[0012]技术方案6和7的布料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布料粘接装置具有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能将上述第一引导机构的姿势切换为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该第一姿势为上述第一覆盖部和上述第二覆盖部覆盖上述喷嘴的至少一部分的姿势,该第二姿势为上述第一覆盖部和上述第二覆盖部离开了上述喷嘴的姿势。在粘接作业开始时,操作者在布料配置布料时将第一引导机构的姿势切换为第二姿势。操作者在配置好布料之后,将第一引导机构的姿势切换为第一姿势。第二姿势的第一引导机构不会妨碍配置布料的作业。因此,操作者在配置布料时能够容易地进行作业。
[0013]技术方案8?11的布料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覆盖部的伸出方向长度小于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长度。由于第二覆盖部并没有覆盖喷嘴的在伸出方向上的整个部分,因此,能抑制从操作者的视野中将布料完全遮住的情况。因此,操作者能够一边确认从喷嘴和第二覆盖部之间通过的布料,一边进行粘接作业。
[0014]技术方案12的布料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喷嘴在下侧具有排出口,上述第二覆盖部设于覆盖上述喷嘴的上侧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
[0015]技术方案13的布料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喷嘴的内部具有上述粘接剂的流路,该流路沿该喷嘴的伸出方向延伸;上述流路在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一端侧与上述喷嘴支承部内部相连接;多个上述排出口沿着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排列成一条直线且与上述流路相连接;位置越靠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另一端侧的上述排出口的直径越大。因此,喷嘴与使多个排出口的直径完全相同时相比,能够分别自多个排出口均等地排出粘接剂。布料粘接装置能够使自喷嘴的多个排出口排出的粘接剂均等地附着于布料。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布料粘接装置I的立体图。
[0017]图2是下移送部90的右视图。[0018]图3是喷嘴支承机构41的主视图。
[0019]图4是喷嘴支承机构41的右视图。
[0020]图5是喷嘴支承机构41的俯视图。
[0021 ]图6是喷嘴支承机构41的仰视图。
[0022]图7是图6的I — I线处的箭头方向剖视图。
[0023]图8是第二姿势的第一引导机构70的俯视图。
[0024]图9是第一姿势的第一引导机构70的俯视图。
[0025]图10是第一姿势的第一引导机构70的主视图。
[0026]图11是喷嘴51和覆盖部86的俯视图。
[0027]图12是喷嘴51和覆盖部86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参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图1的上侧、下侧、右斜上侧、左斜下侧、右斜下侧、左斜上侧分别是布料粘接装置I的上侧、下侧、右侧、左侧、前侧、后侧。
[0029]如图1所示,布料粘接装置I具有机座部2、支柱部3和机臂部4。机座部2呈大致长方体状,固定于工作台(省略图示)。支柱部3自机座部2的右端朝上方延伸。机臂部4与支柱部3的上端相连接,向支柱部3的左侧面的左方突出。机座部2在内部具有下移送部90 (参照图2)。下移送部90将布料夹在它和上移送辊17之间。下移送部90和上移送辊17按压移送布料。机座部2在上表面且是上移送辊17和喷嘴支承机构41的下方具有孔5。第一引导机构70设于机座部2的上表面且是设于孔5的右方。操作者在用布料粘接装置I进行将布料的缘端附近(以下称为缘部)弯折再进行粘接的工序(以下称为布料折边粘接工序)时使用第一引导机构70。
[0030]机臂部4自左侧后方起依次具有梁部6、储藏室21和泵壳26。机臂部4在内部支承有各种电动机等(省略图示)。梁部6具有主体部7、弹簧支承部8和柱部9。主体部7呈大致棒状,自机臂部4的左侧后端部朝水平方向左方延伸。弹簧支承部8呈板状,自主体部7的左端部朝水平方向前方延伸。柱部9以相对于水平面成大约45度的角度自主体部7朝斜前下方延伸。柱部9的下端部自机座部2隔开间隔。弹簧支承部8在前方端部具有孔(省略图示),轴部12的上端部插入于该孔中。弹簧支承部8以轴部12能够上下运动的方式支承该轴部12。轴部12插入到弹簧11中。柱部9具有轴部(省略图示),该轴部自柱部9的下端部的左侧朝左方延伸。柱部9支承辊保持部13的后端部14。辊保持部13其前端部15能以轴部为摆动中心在上下方向上摆动。主体部7在弹簧支承部8的右侧具有气缸18。气缸18用于切换后述的摆动部30的位置。前端部15以圆柱状的上移送辊17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上移送辊17。上移送辊17位于喷嘴51 (参照图3等)的后方附近。辊保持部13在前方上表面具有轴支承部16,轴支承部16支承轴部12。弹簧11介于弹簧支承部8和轴部12下端部之间。弹簧11通过朝下方对轴部12施力而朝下方对辊保持部13施力。
[0031]储藏室21呈大致长方体形状。储藏室21设于机臂部4的左侧且是设于梁部6的前方部分。储藏室21具有储藏室主体22、盖部23和盖轴部24。储藏室主体22呈上部开口的有底筒状。盖部23覆盖储藏室主体22的上部开口。储藏室主体22在上端具有盖轴部24,盖轴部24以盖部23能够开闭的方式支承该盖部23。储藏室21在储藏室主体22的内部储藏有粘接剂。储藏室21根据需要向喷嘴51供给其所储藏的粘接剂。泵壳26固定于机臂部4的左侧面且是固定于储藏室21的前方。泵壳26具有第一泵壳27和第二泵壳28,第一泵壳27在内部具有齿轮泵(省略图示)。齿轮泵能高精度地向喷嘴51供给适量的粘接剂。第二泵壳28自第一泵壳27的左下端面朝下方延伸。第二泵壳28在左侧具有轴部(省略图示)。轴部与摆动部30的第一摆动部31的上端部右侧相连接,以摆动部30能够摆动的方式支该承摆动部30。摆动部30具有第一摆动部31、第二摆动部32和驱动传递部33。第一摆动部31自第二泵壳28的左端朝左方延伸,然后朝下方弯折而朝下方延伸。第二摆动部32与第一摆动部31的下端部的前表面相连接。第二摆动部32朝左方延伸,且在其左端朝下方弯折而朝下方延伸。第二摆动部32在下表面具有螺纹孔(省略图示)。喷嘴支承机构41以能装卸的方式设于第二摆动部32的下端面。喷嘴支承机构41的下端自机座部2隔开间隔。摆动部30在内部具有流路(省略图示)。流路使由齿轮泵供给的粘接剂流向喷嘴支承机构41。驱动传递部33设于第一摆动部31的上端。驱动传递部33支承气缸18的可动部19的顶端部。伴随气缸18的驱动,可动部19沿前后方向移动。摆动部30伴随气缸18的可动部19的前后移动而以第二泵壳28左侧的轴部为中心在前后方向上摆动。
[0032]如图2所示,下移送部90具有第一带轮91、第二带轮92、第三带轮93、支承臂160、皮带20和弹簧166。第一带轮91位于上移送辊17的下方。第二带轮92位于第一带轮91的前方且是位于喷嘴51的斜前下方。第三带轮93位于第二带轮92的斜前下方。支承臂160的上部以第一带轮91、第二带轮92和第三带轮93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第一带轮91、第二带轮92和第三带轮93。皮带20张设于第一带轮91、第二带轮92和第三带轮93。通过使第一带轮91伴随电动机(省略图示)的驱动旋转,而使皮带20旋转。机座部2的孔5(参照图1)位于自上移送辊17的下方到喷嘴51的下方的部分。皮带20的一部分自孔5稍稍突出到机座部2的上方。支承臂160具有腕部162。腕部162朝下方延伸。腕部162在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具有弹簧安装部165。机座部2在内部具有框架94。框架94具有弹簧安装部95。弹簧166的一端与弹簧安装部165相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安装部95相连接。弹簧166始终以旋转轴161为中心朝图2的顺时针方向对支承臂160施力。弹簧166朝喷嘴51的方向对皮带20施力。旋转轴161伴随电动机的驱动而旋转。第一带轮91固定于旋转轴161。即,旋转轴161为第一带轮91的旋转轴。
[0033]在布料粘接装置I粘接上下两层布料时,皮带20和喷嘴51在图2的位置夹持下侧的布料。喷嘴51向位于喷嘴51下方的下侧的布料排出粘接剂。上侧的布料位于喷嘴51上方。上移送棍17和皮带20 —边按压上侧的布料和下侧的布料一边自前方朝后方移送上侧的布料和下侧的布料。以下,将上移送辊17和皮带20移送布料的方向称为移送方向。
[0034]参照图3?图7说明喷嘴支承机构41。喷嘴支承机构41具有基体部42、喷嘴支承部43、喷嘴51和第二引导机构60。
[0035]如图5所示,基体部42为俯视状态下呈大致长方形的板状。基体部42具有孔421、孔422、流路口 423和槽部424。孔421和孔422在俯视状态下分别设于基体部42的相对的两个顶点的附近。孔421和孔422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基体部42。螺钉(省略图示)插入到孔421、孔422中。孔421和孔422的直径稍大于螺钉的轴部的直径,且小于螺钉的头部的直径。操作者将插入到孔421、孔422中的螺钉紧固于第二摆动部32 (参照图1)下表面的螺纹孔,从而将喷嘴支承机构41固定于第二摆动部32的下表面。流路口 423在基体部42的上表面中心处开口。流路口 423与设于后述的喷嘴支承部43内的粘接剂流路(省略图示)的一端侧相连接。在摆动部30内的流路中流动的粘接剂流入到流路口 423。槽部424是在基体部42的上表面环绕流路口 423的周围的槽。O型密封圈(省略图示)嵌于槽部424中。O型密封圈能防止粘接剂自摆动部30和基体部42的间隙漏出。
[0036]如图3、图4所示,喷嘴支承部43自基体部42的下表面朝斜后下方延伸。喷嘴51设于喷嘴支承部43的下端部的右侧面。第二引导机构60用螺钉611固定于喷嘴支承部43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且是固定于前侧面。喷嘴支承部43在内部具有粘接剂流路(省略图示)。流路的一端侧与基体部42的流路口 423 (参照图5)相连接。流路的另一端侧与喷嘴51内的流路52 (参照图7)相连接。流路使自摆动部30经过流路口 423流入的粘接剂流向喷嘴51。
[0037]喷嘴51自喷嘴支承部43的下端部的右侧面朝水平方向右方延伸。以下,将喷嘴51的延伸方向称为伸出方向。伸出方向与移送方向垂直。喷嘴51呈下表面扁平的棒状。喷嘴51具有上表面511、下表面512和右侧面513。下表面512沿左右方向大致水平地延伸。下表面512自机座部2 (参照图1)的上表面隔开间隔。上表面511是与下表面512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上表面511形成为水平面。如图7所示,喷嘴51在内部具有流路52。流路52沿伸出方向延伸。流路52的左端与喷嘴支承部43内的流路相连接。在喷嘴支承部43内的流路中流动的粘接剂流入到流路52中。
[0038]如图4、图6、图7所示,喷嘴51在下表面512和右侧面513具有槽55。槽55沿着伸出方向在下表面512上延伸,朝上方凹入。槽55的右端沿着右侧面513沿上下方向延伸,朝左方凹入。喷嘴51在下表面512的槽55内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排出口 53。多个排出口 53沿着伸出方向排列成一条直线。喷嘴51在右侧面513的槽55内具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排出口 54。排出口 54和多个排出口 53分别与流路52相连接。
[0039]在排出口 54和多个排出口 53中,位置越靠喷嘴51的右端侧,其直径越大。流路52内的粘接剂自左端朝右端流动,且自排出口 54和多个排出口 53流出。因此,与使排出口 54和多个排出口 53的直径完全相同时相比,能够分别自排出口 54和多个排出口 53均等地排出粘接剂。喷嘴51能够使自排出口 54和多个排出口 53排出的粘接剂均等地附着于布料。
[0040]如图3?图6所示,第二引导机构60具有第一支承部61、第二支承部62、抵接部64和延伸设置部65。第一支承部61和第二支承部62为细长的板状。第一支承部61配置于喷嘴支承部43的上下大致中央。第一支承部61自喷嘴支承部43的右端部沿着喷嘴支承部43的前侧面朝左方延伸,然后在该左端朝后方弯折而沿着喷嘴支承部43的左侧面朝后方延伸,然后在该后端朝左方弯折而朝左方延伸。第一支承部61在右端部具有孔(省略图示)。螺钉611插入到孔中。孔的直径稍大于螺钉611的轴部的直径,且小于螺钉611的头部的直径。喷嘴支承部43在前表面具有螺纹孔43A。操作者通过将螺钉611紧固于螺纹孔43A中,而将第一支承部61固定于喷嘴支承部43。第一支承部61在左端部具有长孔614。长孔614的长轴沿左右方向延伸。螺钉612插入到长孔614中。长孔614的短径稍大于螺钉612的轴部的直径,且小于螺钉612的头部的直径。
[0041]第二支承部62沿着第一支承部61的后表面和喷嘴支承部43的左端部后侧面即布料的移送方向下游侧的侧面,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支承部61的左端和第二支承部62的左端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大致一致。第二支承部62在左端部具有螺纹孔62A。操作者将螺钉612插入到第一支承部61的长孔614中,将其紧固于螺纹孔62A。操作者通过旋松螺钉612,能够使第二支承部62在长孔614的范围内左右移动。操作者通过旋紧螺钉612,能将第二支承部62固定于期望的位置。
[0042]抵接部64为与第二支承部62的右端相连接的板状。抵接部64具有与布料的移送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平面。抵接部64的右侧面为光滑的平面。抵接部64的侧视形状为分别切除了前端下侧和后端上侧的具有切口部641和切口部642的大致长方形。抵接部64的前端位于喷嘴51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且是位于上侧。抵接部64的后端位于喷嘴51的后侧(布料的移送方向下游侧)且是位于上移送辊17 (参照图11)的左侧。抵接部64自喷嘴51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延伸到喷嘴51的后方。喷嘴51位于因抵接部64前端下侧的切口部641而切除的区域。切口部641沿着喷嘴51的上表面511的形状切除抵接部64。切口部641避免抵接部64和喷嘴51发生干扰。上移送辊17位于因抵接部64后端上侧的切口部642而切除的区域。切口部642呈大致圆弧状地切除抵接部64。切口部642避免抵接部64和支承上移送辊17的前端部15发生干扰。
[0043]延伸设置部65设于抵接部64的右表面且是设于喷嘴51的后端部上方。延伸设置部65呈圆柱棒状。延伸设置部65自抵接部64与喷嘴51的伸出方向平行地延伸。延伸设置部65用于将布料引导到它和喷嘴51的上表面511之间。因此,延伸设置部65在向上移送辊17侧移送位于喷嘴51上方的上侧的布料时,能防止布料翘起。延伸设置部65的右端位于喷嘴51右端的左侧。
[0044]参照图8?图10说明第一引导机构70。图9的上侧、下侧、右侧、左侧分别为第一引导机构70的后侧、前侧、右侧、左侧。如图8所示,第一引导机构70具有底座部71、转动部77、连接部79、突出部82和引导部83。底座部71为矩形板状,支承转动部77。底座部71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孔75。长孔75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底座部71。两个螺钉76插入到长孔75中。长孔75的短径稍大于两个螺钉76各自的轴部的直径,且小于两个螺钉76各自的头部的直径。操作者将两个螺钉76分别紧固于设于机座部2 (参照图1)的两个螺纹孔(省略图示)中。底座部71的下表面与机座部2的上表面相接触。操作者通过旋松两个螺钉76,能够使底座部71相对于机座部2沿左右方向移动。操作者通过旋紧两个螺钉76,能够将底座部71固定于期望的位置。转动部77为俯视状态下呈倒L字状的板状构件。转动部77具有第一延伸设置部771和第二延伸设置部772。第一延伸设置部771的一端部与底座部71的右端部上侧重叠。第二延伸设置部772自第一延伸设置部771的另一端部沿着与第一延伸设置部771垂直的方向延伸。台阶螺钉72插入到设于第一延伸设置部771 —端部的孔(省略图示)中。操作者将台阶螺钉72紧固于设于底座部71右端部的螺纹孔(省略图示)中。转动部77能以台阶螺钉72为中心相对于底座部71转动。第一引导机构70的姿势可通过转动部77的转动而进行切换。操作者通过转动转动部77,能够将第一引导机构70的姿势切换为第一姿势(图9、图10的姿势)和第二姿势(图1、图8的姿势)。引导部83在第一姿势下自喷嘴51 (参照图3等)在右方稍稍隔开间隔,覆盖喷嘴51的一部。引导部83在第二姿势下自喷嘴51在前方大隔开较大的间隔。在该情况下,引导部83不覆盖喷嘴51。[0045]如图9所示,在第一引导机构70呈第一姿势时,第一延伸设置部771自用台阶螺钉72固定的一端部(后端部)朝水平方向前方延伸。第二延伸设置部772自第一延伸设置部771的前端部朝水平方向左方延伸。第二延伸设置部772配置于底座部71的前侧。第二延伸设置部772在左端部具有螺纹孔(省略图示)。
[0046]以下,说明第一引导机构70呈第一姿势时(参照图9)的连接部79、突出部82和引导部83。连接部79为俯视状态下呈大致长方形的板状构件。连接部79沿左右方向延伸。连接部79与转动部77的第二延伸设置部772的自左右方向大致中央到左端的部分的上侧重叠。连接部79的前后方向长度大于第二延伸设置部772的前后方向长度。连接部79的前后方向两端朝下方弯折而朝下方延伸(参照图1)。连接部79的朝下方延伸的部分的下端在上下方向上处于与底座部71的下表面大致相同的位置,与机座部2 (参照图1)的上表面相接触。连接部79的自后端侧朝下方延伸的部分与底座部71的前端面相接触。因此,第一引导机构70的姿势稳定。操作者通过转动转动部77直到连接部79的自后端朝下方延伸的部分与底座部71的前端面相接触,能够容易且准确地将第一引导机构70切换为第一姿势。
[0047]连接部79在左右方向大致中央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长孔80。长孔80沿左右方向延伸。螺钉81插入到长孔80中。操作者将螺钉81紧固于设于转动部77的第二延伸设置部772左端部的螺纹孔(省略图示)中。操作者通过旋松螺钉81,能够使引导部83左右移动。操作者通过旋紧螺钉81,能够将引导部83固定于期望的位置。突出部82自连接部79的左端朝左方突出。突出部82具有延伸设置部821和固定部822。延伸设置部821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细长板状。延伸设置部821自连接部79的左端朝水平方向左方延伸。延伸设置部821的左端朝下方弯折。延伸设置部821的前后方向长度小于连接部79的前后方向长度。固定部822设于延伸设置部821的左下端。固定部822为前后方向较长的、俯视状态下呈大致长方形的板状。固定部822的下表面在上下方向上处于与底座部71的下表面大致相同的位置,与机座部2 (参照图1)的上表面相接触。固定部822位于底座部71的左侧。固定部822的上表面具有两个沿前后方向排列的螺纹孔。引导部83具有固定部831、延伸设置部832和覆盖部86。固定部831在俯视状态下呈大致长方形。固定部831与突出部82的固定部822形状大致相同,且重叠于固定部822的上侧。固定部831在大致中央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85。长孔85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固定部831。两个螺钉84插入到长孔85中。操作者将两个螺钉84分别紧固于固定部822的两个螺纹孔中。
[0048]延伸设置部832呈板状,自固定部831朝左方延伸。延伸设置部832的左端位于喷嘴51右端部的右侧。喷嘴51的右端部是喷嘴51的伸出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中的与喷嘴支承部43相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延伸设置部832的下表面与喷嘴51的下表面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大致一致。覆盖部86与延伸设置部832的左端相连接。覆盖部86具有第一覆盖部861和第二覆盖部862。第一覆盖部861呈板状,自延伸设置部832的左端朝上方延伸。第一覆盖部861的两表面朝向左右方向。第一覆盖部861与前后方向即布料的移送方向平行地延伸。第一覆盖部861前端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与喷嘴51的前端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大致一致。第一覆盖部861的后端位于比喷嘴51的后端靠后侧的位置。第一覆盖部861覆盖喷嘴51的整个右侧面513。第二覆盖部862自第一覆盖部861的上端朝水平方向左方延伸。第一覆盖部861与第二覆盖部862的接合部分弯曲成圆弧状。第二覆盖部862与左右方向即喷嘴51的伸出方向平行地延伸。第二覆盖部862覆盖喷嘴51的上表面511的右端部分。第二覆盖部862的左右方向长度小于喷嘴51的伸出方向长度。第二覆盖部862的左端位置位于喷嘴51的伸出方向大致中央。第二覆盖部862覆盖喷嘴51的上表面511中的一部分。第二覆盖部862的后侧具有切口部864。切口部864将第二覆盖部862的后侧切除成俯视状态下呈圆弧状。上移送辊17 (参照图1)位于因切口部864而切除的区域。切口部864避免第二覆盖部862和上移送辊17接触。
[0049]在喷嘴51和覆盖部86之间形成有间隙。间隙沿着喷嘴51的右侧面513和第一覆盖部861朝上方延伸,朝左方弯曲后再沿着喷嘴51的上表面511和第二覆盖部862朝左方延伸。
[0050]参照图11、图12说明布料折边粘接工序。操作者在进行布料折边粘接工序时,将布料100引导到喷嘴51和覆盖部86之间的间隙中。此时,操作者将布料100的缘端101附近弯折。操作者自移送方向上游侧(图11的下侧、图12的前侧)朝下游侧(图11的上侧、图12的后侧)移送布料100。以下,将布料100的弯折部分称为弯折部102。将布料100的折回部分称为缘部103。布料100的弯折部102和缘部103配置于喷嘴51与覆盖部86之间的间隙中。操作者使布料100的缘端101抵接于第二引导机构60的抵接部64。布料100自与抵接部64相抵接的缘端101通过喷嘴51的上表面511和第二覆盖部862之间的间隙朝右方延伸。布料100的缘部103载置于喷嘴51的上表面511。布料100在喷嘴51的右侧面513和上表面511的接合部分与第一覆盖部861和第二覆盖部862的接合部分之间的间隙朝下方弯折。布料100通过喷嘴51的右侧面513与第一覆盖部861之间的间隙朝下方延伸,再朝左方弯折。布料100通过机座部2和喷嘴51之间的间隙朝左方延伸。布料100在喷嘴51的下方部分被载置于皮带20上。喷嘴51和覆盖部86将布料100保持为在弯折部102处弯折的状态。由于覆盖部86自外侧覆盖布料100的弯折部102,因此,布料100不会恢复到原来的平直状态。第二覆盖部862的左右方向长度小于喷嘴51的伸出方向长度。第二覆盖部862并没有覆盖喷嘴51的整个上表面511。第二覆盖部862并没有从操作者的视野中将布料100的载置于喷嘴51的上表面511的部分完全遮住。因此,操作者能一边确认布料100在喷嘴51的上表面511通过的部分一边进行粘接作业。操作者通过旋松螺钉81 (参照图9),能够使引导部83与连接部79 —同左右移动。喷嘴51可以更换伸出方向长度不同的多个种类。因此,操作者通过使引导部83沿左右方向移动,能够根据喷嘴51的伸出方向长度调整喷嘴51和覆盖部86之间的间隙。引导部83具有多个种类,它们在第一覆盖部861的上下方向长度不同。操作者根据布料100的厚度将多个引导部83中的任一引导部83安装于突出部82进行使用。在操作者更换引导部83时,若第一覆盖部861的上下方向长度变化,则喷嘴51的上表面511与第二覆盖部862之间的间隙的大小会发生变化。操作者通过调整引导部83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且将与布料100的厚度相应的引导部83安装于突出部82,能够将多种厚度的布料100保持为在弯折部102处弯折的状态。
[0051]布料粘接装置I通过使布料100的缘端101抵接于抵接部64,能够使布料100的缘部103的左右方向长度(宽度)恒定。操作者通过旋松螺钉612,能够使抵接部64左右移动。因此,操作者通过调整抵接部64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能够适宜调整布料100的缘部103的宽度。
[0052]支承抵接部64的第二支承部62沿着喷嘴支承部43的后侧面在左右方向延伸。第二支承部62并没有从操作者的视野中将布料100遮住。因此,操作者能够一边良好地确认布料100 —边进行粘接作业。
[0053]布料粘接装置I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指示而使上移送辊17和皮带20开始旋转。载置于皮带20上的布料100朝后方移动。如图11所示,喷嘴51和覆盖部86以在弯折部102处弯折布料100的状态,朝配置于喷嘴51后方的上移送辊17引导布料100。由于在覆盖喷嘴51的一部分的位置上具有覆盖部86,因此,在喷嘴51的位置能将布料100保持为弯折状态。因此,覆盖部86能够抑制布料100的缘部103在喷嘴51的位置朝与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偏移。抵接部64的右侧面为与布料100的移送方向平行且光滑的平面。因此,布料100的缘端101 —边与抵接部64的右侧面相抵接,一边笔直地沿移送方向移动。
[0054]布料粘接装置I在上移送辊17和皮带20开始旋转的同时,开始驱动齿轮泵。齿轮泵向喷嘴51供给储藏室21 (参照图1)内的粘接剂。喷嘴51的排出口 53 (参照图7)将粘接剂排出到布料100的位于喷嘴51下方的部分。布料100在喷嘴51的右端弯折。布料100的弯折部分为弯折部102。布料粘接装置I在进行布料折边粘接工序时,最好也将粘接剂排出到布料100的弯折部102的内侧。由于排出口 54 (参照图7)设于喷嘴51的右侧面513,因此,能够可靠地将粘接剂排出到布料100的弯折部102的内侧。
[0055]第一覆盖部861的后端位于喷嘴51的后端的后侧。第二覆盖部862由于具有切口部864 (参照图8),因而不与上移送辊17接触。抵接部64的后端位于喷嘴51的后端的后侧。由于抵接部64具有切口部642(参照图4),因而,抵接部64不与支承上移送辊17的前端部15接触。由于第一覆盖部861和抵接部64延伸到上移送辊17附近,因此,通过喷嘴51后的布料100在到达上移送辊17之前,其缘部103不会朝与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偏移。
[0056]布料100的缘部103通过延伸设置部65的下侧而到达上移送辊17。上移送辊17和皮带20将布料100夹持于它们之间。延伸设置部65抑制布料100的缘部103朝上方翘起。因此,延伸设置部65能够适当地朝上移送辊17引导布料100的缘部103。由于延伸设置部65呈棒状,因此,延伸设置部65并不会从操作者的视野中将从其下方通过的布料100遮住。因此,操作者能够一边良好地确认布料100的缘部103,一边进行粘接作业。
[0057]上移送辊17和皮带20旋转。布料100自移送方向上游侧朝下游侧移动。喷嘴51和覆盖部86以在弯折部102处弯折布料100的状态,朝上移送辊17引导布料100的缘部103。上移送辊17和皮带20夹持布料100的缘部103,将在弯折部102处弯折后的缘部103适当地粘接于下侧的布料100。因此,提闻了布料折边粘接工序的粘接品质。
[0058]在粘接作业开始时,操作者在配置布料时将第一引导机构70的姿势切换为第二姿势(参照图8)。第二姿势的第一引导机构70不会妨碍配置作业。因此,操作者在配置布料100时能容易地进行作业。
[0059]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第一覆盖部861只要覆盖喷嘴51的右侧面513的至少一部分即可。第二覆盖部862的左右方向长度也可以与喷嘴51的伸出方向长度相同。第一覆盖部861和第二覆盖部862并不限定于板状,也可以是棒状。第一覆盖部861和第二覆盖部862也可以具有辊和皮带。例如,可以使第一覆盖部861具有辊,而使第二覆盖部862具有皮带,也可以使第一覆盖部861具有皮带,而使第二覆盖部862具有辊。辊和皮带可以在它们和喷嘴51之间夹持布料100,通过使辊和皮带二者至少一者旋转,而朝移送方向下游侧移送布料100。
[0060]布料粘接装置I也可以不具有第二引导机构60。操作者也可以使布料100的缘端101与喷嘴支承部43的右侧面相抵接。延伸设置部65也可以设于喷嘴支承部43。延伸设置部65也可以不是棒状,而是与机座部2平行地延伸的板状。延伸设置部65也可以具有辊和皮带。辊和皮带可以在它们与喷嘴51之间夹持布料100,通过使辊和皮带二者至少一者旋转,而朝移送方向下游侧移送布料100。
[0061]布料粘接装置I也可以具有皮带来取代上移送辊17。皮带可以将布料100夹持于它和皮带20之间而按压布料,通过与皮带20 —同旋转而移送布料100。
[0062]喷嘴51也可以呈大致圆筒形状。第一覆盖部861只要覆盖大致圆筒形状的喷嘴的右端部侧即可。第二覆盖部862只要覆盖大致圆筒形状的喷嘴的与设有排出口的一侧相反侧即可。具体而言,大致圆筒形状的喷嘴可以在下侧具有排出口。第二覆盖部862只要覆盖喷嘴的上侧即可。
[0063]抵接部64也可以固定于喷嘴51的上表面511。第二引导机构60也可以具有两个抵接部。两个抵接部可以一个固定于喷嘴51的上表面511,另一个固定于喷嘴支承部43。第二支承部62也可以直接固定于喷嘴支承部43。第一支承部61也可以支承抵接部64。
[0064]第一引导机构70也可以使引导部83能够左右移动。第一引导机构70的第一姿势也可以是使引导部83朝左侧移动而自左侧接近喷嘴51时的姿势。第一引导机构70的第二姿势也可以是使引导部83朝右侧移动而远离喷嘴51时的姿势。
[0065]上移送辊17和下移送部90为本实用新型的移送机构的一个例子。第二支承部6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承部的一个例子。转动部77为本实用新型的切换机构的一个例子。
【权利要求】
1.一种布料粘接装置,其具有: 移送机构(17、90),其用于按压移送布料(100); 喷嘴(51),其在相对于上述移送机构而言的上述布料的移送方向上游侧朝与上述布料的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伸出,且具有能向上述布料排出粘接剂的排出口(53); 喷嘴支承部(43),其支承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一端侧;以及 第一引导机构(70 ),其在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另一端侧向上述移送机构引导上述布料的弯折后的缘部, 该布料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引导机构具有: 第一覆盖部(861),其覆盖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另一端侧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二覆盖部(862),其与上述第一覆盖部相连接并与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平行地延伸,覆盖上述喷嘴的 与设有排出口的一侧相反侧的至少一部分; 在上述第一覆盖部与上述喷嘴之间以及上述第二覆盖部与上述喷嘴之间设有供弯折后的布料通过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嘴和上述喷嘴支承部二者中至少一者具有第二引导机构(60); 上述第二引导机构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在上述喷嘴的与设有排出口的一侧相反侧与上述布料的移送方向平行地延伸; 上述抵接部能与上述布料的缘部中的弯折部分的相反侧的缘端(101)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抵接部至少设于上述喷嘴中的上述布料的移送方向下游侧; 上述第二引导机构具有自上述抵接部与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延伸设置部(6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延伸设置部的形状为棒状。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喷嘴支承部设置上述第二引导机构; 上述第二引导机构具有自上述布料的移送方向下游侧支承上述抵接部的支承部(62 )。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布料粘接装置具有切换机构(77),该切换机构能将上述第一引导机构的姿势切换为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该第一姿势为上述第一覆盖部和上述第二覆盖部覆盖上述喷嘴的至少一部分的姿势,该第二姿势为上述第一覆盖部和上述第二覆盖部离开了上述喷嘴的姿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布料粘接装置具有切换机构(77),该切换机构能将上述第一引导机构的姿势切换为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该第一姿势为上述第一覆盖部和上述第二覆盖部覆盖上述喷嘴的至少一部分的姿势,该第二姿势为上述第一覆盖部和上述第二覆盖部离开了上述喷嘴的姿势。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覆盖部的伸出方向长度小于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覆盖部的伸出方向长度小于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覆盖部的伸出方向长度小于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覆盖部的伸出方向长度小于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嘴在下侧具有排出口,上述第二覆盖部设于覆盖上述喷嘴的上侧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嘴的内部具有上述粘接剂的流路(52),该流路沿该喷嘴的伸出方向延伸; 上述流路在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一端侧与上述喷嘴支承部内部相连接; 多个上述排出口沿着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排列成一条直线且与上述流路相连接; 位置越靠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另一端侧的上述排出口其直径越大。
【文档编号】A41H43/04GK203467739SQ201320539541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岩越弘恭, 梅田和俊, 皆川裕一朗, 根本祥光, 山浦宏贵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