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扭稳定鞋底和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8716发布日期:2021-12-25 00:5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扭稳定鞋底和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扭稳定鞋底和鞋。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认识及参与度逐渐提高,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运动受伤现象,足部扭伤是其中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在球类运动中,足部瞬间对鞋子的局部冲击力及扭转力非常大,若鞋子支撑作用不足则可能发生侧翻崴脚现象,造成足部受伤。因此,如何提供支撑作用良好的鞋子成为各运动厂商研究的重点之一。
3.现有技术中为了获得较好的抗侧翻效果,往往借助在鞋侧面设置支撑结构实现,例如实用新型专利cn205912985u公开了一种抗侧翻鞋底改进结构,通过在鞋侧面设置多个独立的三棱锥形,以起抗翻转作用。但是独立式的单体支撑片,局部受力将直接传递到鞋底很小区域上,在冲击力过大的情况下支撑片稳定性可能不足,无法满足支撑需求,鞋底仍会过度扭转发生侧翻现象。现有技术鞋底的抗侧翻抗扭结构仍有进一步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扭稳定鞋底,通过整体式的支撑结构设计,引导冲击力与扭转力分散在鞋底的较大区域上,保证了稳定性与支撑性能。
5.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
6.一种防扭稳定鞋底,包括中底、外底,还包括一体式抗扭片,所述抗扭片设置于所述中底与外底交界处;所述抗扭片由桥身、上护板及下爪组成,所述上护板自桥身向鞋面方向延伸,所述下爪自桥身向所述外底方向延伸,所述桥身作为上护板与下爪的过渡承载体,沿鞋底侧面环绕延伸并固定连接于所述中底与外底之间。进一步的,所述上护板设置在鞋底前掌和/或后跟区域。
7.进一步的,所述下爪的位置对应所述上护板设置,并与所述外底紧密结合。
8.进一步的,沿脚面方向所述下爪、桥身、上护板的厚度逐渐递减。
9.进一步的,所述防扭稳定鞋底还包括减震层,所述减震层设置于所述中底与外底之间,所述抗扭片相应设置在所述中底与减震层交界处。
10.本实用新型还保护一种鞋,所述鞋包含鞋底和鞋面,所述鞋底为上述防扭稳定鞋底。
11.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整体式的设计,避免了支撑片若呈一片式单独粘贴于鞋底侧面,将导致局部受力直接传递到鞋底小范围区域,在冲击力过大情况下支撑片无法满足支撑足部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鞋底在运动中,当上护板受到足部运动冲击后,冲击力随着上护板结构将传递至桥身,由于桥身环绕延伸在中底与外底间、分散在很大面积上大幅度地分解了冲击力,从而减小了下爪部的受力,而下爪又与外底紧密结合,从而良好保证了鞋底的支撑、稳定性能,防止足部发生侧翻扭伤。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防扭稳定鞋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1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6.实施例1:
17.参考图1所示,一种防扭稳定鞋底,包括中底1、外底2及一体式抗扭片3,一体式抗扭片3设置于中底1与外底2交界处,以更好承载、传递及分散运动作用力;抗扭片3由桥身33、上护板31及下爪32组成,上护板31自桥身向鞋面方向延伸,起支撑足部作用,其结构可为矩形或弧形支撑片状;下爪32自桥身向鞋外底2方向延伸,起稳固支撑作用,其结构可为梯形或爪状;桥身33作为上护板31与下爪32的过渡承载体,沿鞋底侧面环绕延伸设置,其可一直延伸至鞋底前脚掌处或环绕整个周圈,以争取尽可能较大的分散作用力区域。如本实施例所示优选地,上护板31设置在鞋底前掌和/或后跟受力较大、运动扭转较剧烈的区域,上护板高度高于鞋底侧墙。下爪32则对应上护板31的位置设置,并紧密结合于外底2上,以便及时传递、分散作用力。在朝脚面的纵向方向上,下爪32、桥身33、上护板31的厚度逐渐递减,即从下到上由厚而薄,这样有利于冲击力传导的逐级减弱分散。
18.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扭稳定鞋底还可进一步设置减震层,以增强减震缓冲效果。所述减震层设置于中底1与外底2之间(图中遮挡未示出),抗扭片3则可相应设置在中底1与减震层交界处,同样起传递、分散冲击力,防侧翻作用。
19.利用上述实施例的防扭稳定鞋底可制成防侧翻鞋。
20.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
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扭稳定鞋底,包括中底、外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扭稳定鞋底还包括一体式抗扭片,所述抗扭片设置于所述中底与外底交界处;所述抗扭片由桥身、上护板及下爪组成,所述上护板自桥身向鞋面方向延伸,所述下爪自桥身向所述外底方向延伸,所述桥身作为上护板与下爪的过渡承载体,沿鞋底侧面环绕延伸并固定连接于所述中底与外底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稳定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护板设置在鞋底前掌和/或后跟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扭稳定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爪的位置对应所述上护板设置,并与所述外底紧密结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稳定鞋底,其特征在于:沿脚面方向所述下爪、桥身、上护板的厚度逐渐递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稳定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扭稳定鞋底还包括减震层,所述减震层设置于所述中底与外底之间,所述抗扭片相应设置在所述中底与减震层交界处。6.一种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包含鞋底和鞋面,所述鞋底为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防扭稳定鞋底。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扭稳定鞋底,包括中底、外底及一体式抗扭片,所述抗扭片设置于所述中底与外底交界处;所述抗扭片由桥身、上护板及下爪组成,所述上护板自桥身向鞋面方向延伸,所述下爪自桥身向所述外底方向延伸,所述桥身作为上护板与下爪的过渡承载体,沿鞋底侧面环绕延伸并固定连接于所述中底与外底之间。相较于传统的抗扭防护结构,本实用新型整体式的设计,当上护板受到运动冲击后,冲击力随着上护板结构传递至桥身,由于桥身环绕延伸在中底与外底间、分散在很大面积上大幅度地分解了冲击力,减小了下爪部的受力,而下爪与外底紧密结合,从而良好保证了鞋底的支撑、稳定性能,防止足部发生侧翻扭伤,具有较好的市场运用前景。景。景。


技术研发人员:曹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8
技术公布日:2021/12/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