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箱拉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437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旅行箱拉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旅行箱的构造有关,特别是指一种设于旅行箱上并可任意拉伸或收缩的拉柄。
按一般的旅行箱由于其体积均较常见的手提箱者为大,因此,在使用时即不如小型手提箱般的容易携带,尤其是在内部满装衣物时,其重量更是让消费者难以轻松携带;是以一般业者均会于该旅行箱的底部设置几个滚轮,并在其外缘设置一条拉绳使便于拖曳该旅行箱移动。
一般设有该拖曳装置的旅行箱其构造固然各有不同,但均仍具有若干缺失一、当该旅行箱的外壳是以布料制成,或是以拉绳来拖拉时,由于其质地柔软,因此经常会于拖曳时发生旅行箱会左右摇晃或震荡等情形,而令使用者不易于控制。
二、若仅将该拉绳改用为硬质拉杆时,则布料制成的该旅行箱将无法稳固地固定该拉柄,而必须另外设置铁制的支撑架,但如此一来又将使该旅行箱显得更为笨重。
三、若再将该旅行箱的外壳亦改以较硬的材料制成时,为避免该拉柄戳破置于该旅行箱中的衣物,因此亦只好设于该旅行箱的外侧,并另行设置一支撑架,其仍然会使该旅行箱显著苯重且不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针对上述缺失提供一种旅行箱的拉柄构造,其使用时可缩入旅行箱的内部,且不致损坏置于该旅行箱内的物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旅行箱的拉柄构造,其可适用于具软质或硬质外壳的旅行箱上,且兼具有补强其外壳强度的效果。
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拉柄是设为包含有一壳体,其具有由其一端朝内延伸适当深度的至少一槽道,且靠近该槽道之内侧端与外侧端处,分别设有一第一挡止部与一第一定位部;一拉柄,具有可延伸至该槽道中的一拉杆以及凸出于该旅行箱外的一握把,该拉杆的预定部位上设有对应于各该第一挡止部与第一定位部的一第二挡止部,藉以使该拉杆于该槽道中沿其长轴方向滑动至第一、第二位置时,可使该第二挡止部分别与对应的各该第一挡止部与第一定位部抵接,以维持该拉柄于外伸或内缩的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旅行箱的拉柄,包含有一壳体,具有适当的深度,一槽口设于该环缘的预定部位上,一槽道由该槽口处朝内延伸适当深度,且该槽道内缘设有靠近其内侧端的一第一定位部以及靠近其外侧端的一第一挡止部;一拉柄,具有一拉杆是以可沿其长轴方向于第一、第二位置间滑动的方式延伸于该槽道中,一握把固定于该拉杆的一端,并凸出该旅行箱的外侧,且该拉杆的预定部位上设有可与各该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一挡止部对应抵接的一第二挡止部;藉此,使该第二挡止部可分别受各该第一定位部与第一挡止部所抵制,而使其未受强力的拉动时,其可维持于各该第一或第二位置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旅行箱的拉柄,其中该壳体上凸设有由该槽口处朝预定方向平行延伸,且相隔预定距离的至少一第一板条与一第二板条,以便于各该第一、第二板条与该壳体内缘间共同形成槽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旅行箱的拉柄,其中该第二板条对应于该槽口处的内侧端与该环缘间相隔一预定距离,以便于其末端处形成该第一定位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旅行箱的拉柄,中该壳体的预定部位上设有一第二定位部,该第二定位部略具弹性其上并设有延伸至该槽道侧边内部的一凸起,并于受力时可减小该凸起延伸至该槽道内的深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旅行箱的拉柄,其中该第二定位部具有一缺口设于该第二板条预定部位上,一长形薄片以其两端桥接于该缺口相对的二侧边上,该凸起即设于该长形薄片其朝向该槽道内的一侧边上,且其外缘是呈圆弧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旅行箱的拉柄,其中该壳体的预定部位上设有凸出于该槽道内并具预定宽度的一凸肋,并于该凸肋朝向该槽道内侧端的端面处形成该第一挡止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旅行箱的拉柄,其中该握把的预定部位上凸设有至少一第一卡柱,且该第一卡柱可嵌入该拉杆之外侧端之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旅行箱的拉柄,其中该握把的预定部位上设有具预定深度的一凹孔,该第一卡柱即是由该凹孔底部朝外延伸预定长度,且该第一卡柱周边与该凹孔内缘间相隔一间隙,以供该拉杆的外侧端端缘嵌卡于其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旅行箱的拉柄,其中该拉杆的预定部位上固设有一挡块,该挡块具有凸出于该拉杆外缘预定宽度且朝向该槽口的一端面,以形成该第二挡止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旅行箱的拉柄,其中该挡块具有外径较该拉杆外径为大的一板身,以及凸设于该板身预定部位上的至少一第二卡柱,且该第二卡柱可嵌入该拉杆的内侧端中,并使该板身的周边凸出于该拉杆的周边外一预定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旅行箱的拉柄,其中包含有至少一套件,该套件是呈管状而穿套于该拉杆上,该壳体的槽口内缘设有一定位肋,该定位肋是由该槽口的底部朝其开放端延伸适当的长度,且沿其延伸方向是设为宽度渐减的楔形,而该套件的一侧边上则设有对应于该定位肋的一定位槽,且该定位槽的宽度亦呈对应于该定位肋的楔形,以使该定位肋恰可嵌置于其中。
兹举一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使用于旅行箱时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沿
图1中3-3方向的剖视图,显示其拉柄是处于内收状态时的第一位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沿
图1中3-3方向的剖视图,显示其拉柄是处于外伸状态时的第二位置。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沿
图1中5-5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沿图2中6-6方向的剖视图。
请参阅各图式,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拉柄10是由固定于该旅行箱12内壁上的一壳体14以及穿伸于该壳体14中的一拉柄16所组成。
该壳体14,是以具有适当硬度的塑胶材料制成,其略呈矩形而具有一环缘30,由该壳体14的周边朝该旅行箱12之内壁延伸适当宽度;一对槽口32,并列地设于该环缘30的一侧边上,其一侧呈开放状;二对定位肋34,分别凸设于对应的各该槽口32内缘其相向的二侧边上,并由各该槽口32的底部朝其开放端延伸适当长度,且其宽度是设为沿其延伸方向而逐渐缩减成楔形者;一对第一板条36,分别凸设于该壳体14底部,其外则与该环缘30的内缘连接;一对第二板条38,分别凸设于该壳体14底部,其外则与该环缘30的内缘连接;一对第二板条38,分别凸设于该壳体14底部,且平行地位于对应的各该第一板条36之旁,其外侧端分别与对应的各该槽口32其相对于该第一板条36的另一侧边连接,以于各该第一、第二板条36、38与该壳体14底部间共同形成彼此平行的二槽道40;各该第二板条38内侧端与该环缘30的内缘相隔一适当距离,而于其末端朝下的端面处形成一第一定位部42;一对第二定位部44,分别设于对应的各该第二板条38靠近其外侧端处,其分别包含有凹设于该第二板条38边缘处的一缺口441以及连接于该缺口441两侧边间的一长形薄片442,各该长薄片442其朝向该槽道40内部的一侧边上设有一外缘呈圆弧形的凸起443;一对第一挡止部46,分别呈具适当宽度的凸肋状而设于对应的各该槽道40靠近其外侧端的内缘处,并与对应的各该凸起443相隔一适当距离。
该拉柄16,略呈冂型而包含有一握把60,呈长条状且其周缘具有适当的弧形,其两端分别有朝向各该槽口32的一凹孔62,二对第一卡住64分别由对应的各该凹孔底部62朝外延伸适当长度,且其周边与该凹孔62内缘间相隔一缝隙,而末端处则分别设有同轴的一销孔641;一对拉杆66,呈矩形管状而分别以其外侧端套设于对应的各该对第一卡柱64外,并使其端缘部位嵌置于各该对第一卡柱64周缘与对应的各该凹孔62内缘间,并以贯通其侧边以及各该锁孔641的一第一插锁641予以固接;一对挡块68,分别具有一矩形板身681以及由该矩形板身681中央部位垂直朝上延伸的一对第二卡柱682,各该第二卡柱682末端处并各设有一同轴的第二销孔683,以可分别贯通对应的各该拉杆66内侧端侧边以及各该第一销孔683的一第二插销684予以固拉;且各该板身681其外径较各该拉杆66的外径为大,因此其固定于各该拉杆66内侧端后,其略凸出于各该拉杆66边缘外并朝向其外侧端的端面处,即会形成一第二挡止部685;一对套件70,略呈矩形管状而分别套设于对应的各该拉杆66上,其周边环设有一凸缘72,靠近其内侧端的二相对侧边上则各设有一定位槽74,且各该定位槽74其内缘的宽度是设为与该定位肋34相对应的楔形。
组合时,是先将已固设于该握把60两端上的该二拉杆66经由预设于该旅行箱12侧边上的一对穿孔121而伸入其内部,且使该握把60外露于该旅行箱12外,然后将各该套件70穿套于对应的各该拉杆66上,再将各该拉杆66连同固接于其上的各该挡块68以可沿其轴向自由滑动的方式置于对应的各该槽道40中,并使各该套件70分别以其内侧端上的各该定位槽74与对应的各该定位肋34嵌接,然后将该壳体14连同其上的该拉柄16藉由若干螺丝20以锁固于该旅行箱12的内壁上。
另外,由于该二拉杆66是介于各该槽道40与该旅行箱12的内壁间,该壳体14固然可提供一较佳的强度,以支撑住各该拉杆66,然为加强该旅行箱12的强度,以便于使用时可承受其内部所装物品的重量并支持住各该拉杆66的顶抵,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将该旅行箱12的箱体内缘上另设有对应于各该槽道44的二长条状凹陷部122,各该凹陷部122内缘并分别设有沿其长轴方向延伸且与各该槽道40等长的一对第一凸肋123以及介于相邻二第一凸肋123间的一第二凸肋124,且各该第二凸肋124其内侧端缘较各该第一凸肋123者更为凸出;而各该拉杆66则于其外缘另设有沿其轴向延伸并对应于各该第二凸肋124的一对滑槽661;藉以使其组合时,可使各该第一凸肋123分别以其端缘顶住对应的各该拉杆66的外缘,而各该第二凸肋124则可以其端缘抵住各该滑槽661的底部,以使其具有补强该旅行箱12外壳以及导引该拉柄16滑动等二功能。
当该拉柄16位于内收状态的第一位置时,固设于各该拉杆66末端处的各该挡块68上的第二挡止部685是介于各该第二板条38内侧端与该环缘30之间,并使该第二挡止部685可与该第一定位部42上、下对应抵接。藉此,使该拉柄16未承受到一朝外的较大拉力时,其可避免该拉柄16朝上滑出;而当使用者将该拉柄16朝该旅行箱12外拉动时,由于该二拉杆66均相当长,因此其内侧端即会被迫而略为相向摆动,使各该第二挡止部685脱出分别与其对应的各该第一定位部42外,从而使各该拉杆66可沿对应的各该槽道40的轴向滑出。
当该拉柄16是位于外伸状态的第二位置时,各该第二挡止部685是介于各该第二定位部44与第二挡止部46之间;由于该第二定位部44上的该长形薄片442是呈两端连接于该缺口441的悬空状,因此将略具弹性,以便于使用者将该拉柄16向外拉,并于外凸的各该第二挡止部685强行通过对应的各该凸起443时,可由于其阻滞而产生已到达定位的手感;另外,由于各该第一挡止部46的内缘是呈内径较小的型,因此各该第一挡止部685通过对应的各该第二定位部44之后,将立即与对应的各该第一挡止部46抵接,使其不致完全脱出于各该槽道40之外。
权利要求1.一种旅行箱的拉柄,包含有一壳体,具有适当的深度,一槽口设于该环缘的预定部位上,一槽道由该槽口处朝内延伸适当深度,且该槽道内缘设有靠近其内侧端的一第一定位部以及靠近其外侧端的一第一挡止部;一拉柄,具有一拉杆是以可沿其长轴方向于第一、第二位置间滑动的方式延伸于该槽道中,一握把固定于该拉杆的一端,并凸出该旅行箱的外侧,且该拉杆的预定部位上设有可与各该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一挡止部对应抵接的一第二挡止部;藉此,使该第二挡止部可分别受各该第一定位部与第一挡止部所抵制,而使其未受强力的拉动时,其可维持于各该第一或第二位置处。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旅行箱的拉柄,其特征是该壳体上凸设有由该槽口处朝预定方向平行延伸,且相隔预定距离的至少一第一板条与一第二板条,以便于各该第一、第二板条与该壳体内缘间共同形成槽道。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旅行箱的拉柄,其特征是该第二板条对应于该槽口处的内侧端与该环缘间相隔一预定距离,以便于其末端处形成该第一定位部。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旅行的拉柄,其特征是该壳体的预定部位上设有一第二定位部,该第二定位部略具弹性其上并设有延伸至该槽道侧边内部的一凸起,并于受力时可减小该凸起延伸至该槽道内的深度。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旅行箱的拉柄,其特征是该第二定位部具有一缺口设于该第二板条预定部位上,一长形薄片以其两端桥接于该缺口相对的二侧边上,该凸起即设于该长形薄片其朝向该槽道内的一侧边上,且其外缘是呈圆弧形。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旅行箱的拉柄,其特征是该壳体的预定部位上设有凸出于该槽道内并具预定宽度的一凸肋,并于该凸肋朝向该槽道内侧端的端面处形成该第一挡止部。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旅行箱的拉柄,其特征是该握把的预定部位上凸设有至少一第一卡柱,且该第一卡柱可嵌入该拉杆之外侧端之中。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旅行箱的拉柄,其特征是该握把的预定部位上设有具预定深度的一凹孔,该第一卡柱即是由该凹孔底部朝外延伸预定长度,且该第一卡柱周边与该凹孔内缘间相隔一间隙,以供该拉杆的外侧端端缘嵌卡于其间。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旅行箱的拉柄,其特征是该拉杆的预定部位上固设有一挡块,该挡块具有凸出于该拉杆外缘预定宽度且朝向该槽口的一端面,以形成该第二挡止部。
10.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旅行箱的拉柄,其特征是该挡块具有外径较该拉杆外径为大的一板身,以及凸设于该板身预定部位上的至少一第二卡柱,且该第二卡柱可嵌入该拉杆的内侧端中,并使该板身的周边凸出于该拉杆的周边外一预定的宽度。
11.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旅行箱的拉柄,其特征是包含有至少一套件,该套件是呈管状而穿套于该拉杆上,该壳体的槽口内缘设有一定位肋,该定位肋是由该槽口的底部朝其开放端延伸适当的长度,且沿其延伸方向是设为宽度渐减的楔形,而该套件的一侧边上则设有对应于该定位肋的一定位槽,且该定位槽的宽度亦呈对应于该定位肋的楔形,以使该定位肋恰可嵌置于其中。
专利摘要一种旅行箱拉柄,带有一壳体,及由其一端延伸适当深度的槽道,靠近该槽道内侧端与外侧端处,分别设有一第一定位部与一第一挡止部;一拉柄,具有可延伸至该槽道中的一拉杆以及凸出于该旅行箱外的一握把,该拉杆的预定部位上设有对应于各该第一定位部与第一挡止部的一第二挡止部,藉以使该拉杆于该槽道中沿其长轴方向滑动至第一、第二位置时,可使该第二挡止部分别与对应的各该第一定位部、第一挡止部抵接,以维持该拉柄于外伸或内缩的状态;再者该旅行箱内部对应于该槽道处另设有一凹陷部,并于该凹陷部中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若干凸肋,藉此亦能补强该旅行箱外壳的强度。
文档编号A45C13/00GK2196919SQ94214760
公开日1995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15日
发明者江枝昌 申请人:江枝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